-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
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作者/包丽婷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某个知识点到底应该体现工具性,还是应该体现人文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颇有争议。这样的争论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只有争论才能推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也只有争论才能使人们对重要问题达成共识。
一、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直观理解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工具性,往往是从应用性角度来考虑的,通常认为,字词如何正确发音、语句如何才能通顺、言辞是否准确达意等均属工具性范畴。而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语文是一种工具”的说法。根据这一说法,我们可以认为,当人们利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时,语言(叶圣陶先生曾将口头语言定义为语文),就是语文工具性的一种体现。我们还可以认为,在初中古文学习中,对古文的一些基本用法的学习均是工具性的一种体现,如“焉”、“乎”可用作语气助词,“何也”表示疑问等。
人文性相对于工具性而言,至少在实际中体现得更晚一些。因为曾经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沉浸在语言发音、文字读写、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中,而包括新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传统教学中是极为少见的。事实上,尽管人们对“人文”这一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尚无绝对的共识,但取其基于人类文化本义而衍生的情感、精神、信仰等因子仍然是公认的要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作为人文学科的基本功能,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符合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熏陶。
二、初中语文工具性本义探究
语文的工具性具有双面性。对于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而言,他们一方面有语言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接受过小学六年的语文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如果说小学语文因为应试压力不大,因而还能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渗透一定的文化素养的话,那初中语文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已经更多地倾向于工具性的教育了。这就造成了初中语文教育的趋利性——怎样教有利于应试,就怎样教。在不断重复训练中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越来越机械,从而丧失了对语义的理解。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对课文中古诗词的机械记忆,中考作文中的华丽词藻堆砌,类似于八股文式的绣花枕头文章等。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呢?不妨参照课程专家的一些观点,有学者指出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应当是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之后,能够熟练地将语言作为工具,顺利地与外界进行一些交际活动。对此,笔者以为,初中语文工具性的适当理解与适度把握,应该在于将人类文化知识以高质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训练应当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尊严为本,不能以机械传授、重复训练作为教学方式。
三、初中语文人文性本义探究
人文性相对于工具性而言具有一定的弥散性,用更贴近教学实际的话说,工具性的内容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可以直接判断正确与否,而人文性则不同,更多取决于判断者个体的感受,有时还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人文与非人文的东西有时区分得不那么清楚。有专家总结指出,当下初中语文甚至还存在一些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于是叶圣陶先生再次批判“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语文)肩上”,这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是有警示意义的。几年前,徐江教授的《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另外,有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语文教学并不必然担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这不属于人文。更为大家认同的是,语文教学直指人性中善良的部分,引领学生走向真善美,这才是人文性的本义。
结合相关研究来审视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人们普遍认为,人文性应该体现为对初中学生生存意义的关怀,对生存价值的思考;体现为“以生为本”,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以学定教”;体现在实际教学中,要把语文看作一个鲜活灵动的对象,而不只是死的知识,要努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作为真正的生命个体进入到语文中来。新版“课标”依然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这段话中的“主体”、“身心发展”、“好奇心”、“求知欲”等,事实上均属于成长中的学生,做到这些,也是人文性的一种隐性体现。
总之,人文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两种存在领域,一是存在于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所教授的内容上,要让知识不再生硬,而是存在于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当中;一是存在于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中,借用一句话说,“语文具有的人文性,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的人文性中予以体现。”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和谐共生
在课程改革前一阶段(主要体现在2011版课程标准颁布前的10年),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有过相当多的争论,客观地讲,双方说得都有道理,但又摆脱不了为了证明自身观点而选择有利于自身依据的嫌疑。因此,有人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到底应该割裂还是融合的问题。
事实上,在众多争论当中,也有不少明智者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应该是相互抵触的,甚至于也不是存在于两个同等水平但互相分离的个体。准确地说,两者应该是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没有人文性只有工具性的语文是不存在的,从语言诞生的那一刻起,语言就承载着传递情感的作用,当今的语文更是如此,同样只有人文性没有工具性的语文也是不存在的,如同营养不可能脱离食物而存在一样。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个隐喻来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性是发动机,人文性是方向盘!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力量,而人文性决定了如何使用这种力量。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课,其语句的对仗体现出的中国古文运用的技巧与特点,而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力量更是让人千古传唱。
从上述分析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要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至少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在尊重当下评价机制的前提下,尊重初中语文工具性所体现出来的“唯一性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理性看待当下评价的价值取向。其二,对当前的客观实际有所超越,让语文的人文性照亮学生的人性,以求培养敢于怀疑、追求真理的学生。当然,这样的引领并非让学生去自行领悟,而是需要教师脚踏实地,仰望语文教学的理想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226002)
【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相关文章: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08-17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08-05
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08-17
初中语文作业批改的实效性探究08-14
“人文”的科学性与现代性08-17
恢复教育的人文性、民主性和公正性08-17
随笔训练之于初中语文作文的功能性探究08-01
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