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沉静语文:还语文教学之“魂”
沉静语文:还语文教学之“魂”作者/ 许昌良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母语学习,就像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话一样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语文学习不像理科学习那样,是一种一一对应、靠一个系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提高学生成绩,它最大的特征是依靠积累。语文学习是“慢功夫”,是“慢火煨老汤”式的活,不能来得很快。因而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这应当成为教育的基本常识。语文老师应当把语文课看作是学生吸收最精致的人文营养的最重要阵地,也是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重要场域。所以,我主张语文应当沉静下来,语文应当宁静,语文应当安详,语文也应当沉着。语文,它应当教给学生沉实的文字、沉思的文章和沉淀的文学;语文应当让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读,静静地想。老师也就应当静静地等,就像春雨后的老农静静地倾听麦子的拔节,也像花农侧耳倾听那“花开的声音”。沉静语文,它首先是语文老师一种超然物我的心灵超脱,是一种凤凰涅槃般的宗教情怀。语文教育,它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教育中占据着十分特殊的位置。语文教育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语文知识,学会语言表达;它更多的,是关乎人的心灵的成长。因此,面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一直主张语文应当沉静下来。对此,我想谈三点认识。
一、语文的“魂”到底是什么
要说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可以说语文教学是“神魂颠倒”,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是“魂不守舍”,甚至可以说语文教学是“灵魂出窍”。语文的“魂”到底是什么呢?不是考试分数,也不是在一节课上所教的知识或达到某种目标,更不是捣鼓出某一种教改模式或方式方法大肆渲染,标新立异,自夸其能,邀功求赏。说到底,语文教育,它应当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来过一种有意义的语文生活,这种生活是慢慢的,并不太急躁的,在这种沉稳的追求之中,语文教育追魂圆梦。语文教育的魂,它应当是“立人”。在上个世纪之初,鲁迅先生就提出过“立人以立国”的思想。在鲁迅先生看来,要实现近代文明,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化,不但要立国,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民主国家;更要立人,保证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人是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不断丰富、开发、调整自我,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正是为这样的终生学习打基础的。如果一个国家以丧失人的个性、丧失人的创造力来换取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究竟有多大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对此曾经有过非常深刻的论述。钱教授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具有了较强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就能为终生的学习不断积蓄新的知识,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语文学习的基础意义,就体现在这里。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也是为做人打基础的。本来整个中小学教育都有育人的任务,但是必须承认,语文教育在育人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意义,这是能够用人们的经验所证明的。几乎每一个成年人在回顾自己一生的成长时,恐怕都会提到中小学语文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和引导。这大概不是偶然。道理也很简单,语文教育所用的教育材料是语言文字,是各类文体的文章,文学作品又占据了很大比重,都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所以他强调,这样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也是影响终生的。所以他认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在他看来,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所有这些宝贵而美丽的精神素质,可以概括为“青春的精神”,它既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人健全生命的基础。所以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人在年轻时代以这样的精神素质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防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从钱先生的论述当中可以看出:语文的灵魂其实就是“立人”。从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上看,语文教育的方式无非是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无一不与人的精神发育有关。听与读是对文化的感知、吸收、消化、积累,这个思维过程全部指向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完善,人的理解力、感悟力、审美均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培养。(www.fwsir.com) 语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说与写的表达之中,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得以宣泄和表白,人的灵魂得以净化与升华。从语文学习的过程来看,文字文章文学的每日浸染,十几年的工夫足以让人“染”出足够“颜色”。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一种文化,因为文化支撑是为了灵魂,我们通过这样一种文化,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灵魂。
现在的语文教育是把“魂”丢掉了。今天的语文教师应当增强一种文化自觉,要在语文教育中培养每—个孩子的一种文化自觉,来还语文之魂。当下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为教育、为文化、为我们民族“还魂”的一项事业。语文教育现在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十字路口”,到底是为知识、为考试、为分数,还是为立人?现代教育背离了人的本性,远离了人的生活,远离了我们语文教师的生活的现状,应当得到根本的改变了。还语文教育之魂,守语文教育之魂,让语文的灵魂回家,回到“立人”这一根本上来,应当得到足够重视了。
二、让迷失的灵魂“回家”
想到语文教学的现状,我就想到一首老的流行歌曲《星星点灯》。歌手郑智化在自己的《星星点灯》这首歌里,坚持一个创作者应该有的敏感和坦白,作为一个时代勇敢的代言人,他借着犀利的词曲,大胆地剖析这个时代的自己,毫无保留地向世人公开他的内心世界:多久没有看到“星星”了,多久没有做“梦”了。世界的物质化的文明玷污了星星和曾经有梦的人,包括词作者心灵的美好,就像微弱的星星之火存在一样。他掏心掏肺地呼喊出时代的强音:拯救我们的灵魂。语文教育其实何尝不是如此?语文教学就是要让迷失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就是要有一颗“沉静的心”。
这颗“沉静的心”可以这样来描述:语文,应该是沉实。每一节课,教师都应该告诉学生:要学些什么,要学到什么程度。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每个人都应当清清楚楚。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当讲,应该清楚、无遗、率直地告诉学生,寥寥数语,抓住要旨,不妨“大讲特讲”。一节课能够解决一两个学生通过思考和筛选出的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够了,真正让学生每节课都学一点实实在在有用的东西,不看环节的多寡和完整。用杭州师范大学黄伟教授的话说: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带走一点实实在在的“干货”。 沉静语文是沉朴的。语文学习就应该追寻语文的本意,考分只是“副产品”,不要搞许多花架子,教学上的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要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采用多媒体,都要讨论,都要表演,都要探究。应当从教学目标、从实际学习需要出发,直奔重点,化解难点,不拐弯抹角,不捉迷藏,不装腔作势,语文教学就是要学习语文,要摒弃一切非语文的东西。 沉静语文是沉稳的。在教学目标引领之下,大胆取舍教材,解决有限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是有缺憾的,但有时候缺憾恰巧是有大“收成”。一堂语文课是很有限的,教师不要希望解决所有的问题。例如把一篇课文从头到尾都弄深弄透。语文的练,我们就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当练则练,教师要精心设计,择其精要,练就当时,练在节骨眼上,练就练到纯熟。如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一篇文言文《郑人买履》,对初一的孩子来说很陌生,教学中对其文言实词虚词、语句翻译、疏通文意等,就是要教师开讲,学生认真听,认真记。
沉静语文是沉积的。语文教学常常需要感悟,即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心里知道就行了,有时候还真的难以用口头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传统的启蒙教育,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也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所以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的功夫,我们说它慢,就慢在这里。所以语文很难像理科那样,每节课解决几个题目,可以很固定。就是要多读、多看、多思,读过、说过就可能忘记的,积累下来的,才是真正的语文。
沉静语文又是沉浸的。语文课堂不是表演的舞台。而现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状态,即语文课一定要“出彩”,总是期待上演精彩绝伦的好戏。很显然,把教师与学生都当作了“表演者”。因此,至今大家都还在作秀。语文课堂不是游乐场,不能让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此刻享受快乐。既然教学是艺术,那么艺术是美的,即古人所说的“天然去雕饰”。所以语文课堂应该是自然的,静静的,是点点滴滴到心头的;是鸭子飞向春江暖水,淡淡的,自然的,流淌着人性的美。唯此,语文教育才是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
三、请在“下一个路口”耐心地等待
语文教师怀着一颗沉静的心,那就应该是耐心的,应该是冷静的,应该在下一个路口,或者是“再下一个路口”“等孩子”。这个隐喻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学习腾出更多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如何腾出时间,让出空间?就是要求语文教师有哲学的思维。柏拉图说,从最高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一种哲学。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学习一些哲学常识,语文教师的哲学修炼,就是要有辩证思维。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要整体一贯地思考这样四个问题:“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什么”“怎么教”。至于“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就是在具体的每一节课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去年,我们语文工作室曾经进行过一个还原式评课。徐州师范大学魏本亚老师听了两位语文教师的课,在课前课后进行了现场的语文测试。一节课下来以后,就确定性的知识目标而言,只是增加了几分。而且在增加的分数里面,对分数进行了细致的结构性的分析,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基础知识并没有增加,还有三名同学有所倒退,六名同学保持了原有的分数。分数增加最多的是关于文章主旨的探讨。作为语文教师都知道,文章主旨性知识是可以“贴标签”的。一节课就确定的知识性目标来说,是令人大跌眼镜的。由此反思传统课堂,目标定位出了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有个清醒的选择,就是我们“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追问之下再来思考,确定每一节语文课应确立什么样的一个目标。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任何一个文本,它所呈现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而一节课的空间总是有限的,因此,它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通过一个个文本,来培养学生对于母语学习的情感,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人格。选什么样的教材,不是唯一的。因此,“教什么”,应当根据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确定。以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安恩与奶牛》一文为例,这篇小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作品。这篇小说记叙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因为奶牛很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想让它和同类相聚,散散心。假如这篇小说分别在小学、初中或高中这样三个学段来教,“教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在小学阶段,可能更多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学习、了解主人安恩对奶牛富有大爱之心,体会人与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在初中阶段,可能更多的是研究文学层面,即通过品味小说精巧构思把握小说的要素,体会安恩的大爱情怀;在高中,可能更多的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进行鉴赏,如小说的主题和语言艺术的关系,文学主题是如何进行挖掘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文学评论。总之,在不同学段,教材的挖掘、定位与教学重点肯定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教什么”比“怎么教”永远是重要得多的一个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怎么教”。这是研究教学的方法和教学过程问题。在沉静语文的视野下,我主张语文教学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核心,教师要“还教于学”。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升为追求,把学生带入到语言环境之中。学习的主要方式更多的是理解、质疑和发现。沉静语文主张“学生自己学语文”。与此相对应,教学就应当从讲解、讲述、肢解这些方面走向发现,更多的是采取探讨、朗读和语言运用。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沉静下来的,才可能是真正的素质。语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对问题的设计,对学生疑难的解释,对重点的点拨,尽快要从语文素养提升必须通过分析讲解、对话和倾听才叫理解的误区之中走出来。我们之所以称语文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关键是要把学语文的人放到“文本”这个泳池之中,让他们自己在比划、挣扎,甚至呛水中学会“游泳”。
沉静语文就是还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更多的是要从这样一个“十字路口”,迅速找到我们的方向,走出十字路口。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说:现在可能是黎明以前的黑暗,文明与野蛮,新教育与旧教育的较量正在进行着。旧教育不甘心退场,习惯与惰性力量还非常大。所以,我们客观上应该看到,中国几千年都在搞应试教育,要想改变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只能一个课堂一个课堂,一节课一节课,一篇课文一篇课文,一个老师一个老师地去改变。我们相信总有变好的一天,变好的那一天,也就是语文“魂归故里”的那一天!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学术技术“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沉静语文:还语文教学之“魂”】相关文章: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03-30
《梅花魂》语文教学反思03-20
语文 -秋魂08-16
语文 -黄河魂08-15
语文梅花魂教案05-03
语文《梅花魂》教案03-20
语文梅花魂教案02-11
《梅花魂》语文教学反思10篇03-30
语文梅花魂教案范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