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的等待

语文教学中的等待

时间:2022-08-15 22:53:15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中的等待

  语文教学中的等待
  
  作者/沈 娟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以教师的说代替学生的说,以个别优等生的思考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以少数人的发现代替多数人的发现。教学需要“等待”,需要寻找教学的淡定与从容。
  
  等待学生的自悟。学贵于悟,我们常说聪明的学生悟性高,其实悟也是可教可触摸的。教学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慢慢使学生具有多个触角,有较高的敏感度,从而增强学生的悟性。教学中教师自得其乐讲多了,学生的悟就少了;教师不放心的地方多了,学生悟的地方就少了;教师把知识当任务去教了,学生悟的机会就少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该等待时就等待”。
  
  我在执教《爱之链》一课的时候,就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含义深刻、触动心灵的小故事。要让学生读懂这一篇文章,枯燥的讲解肯定不行,只有让学生静心阅读,字字品味,才能悟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感受字里行间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于是课堂伊始,我引用了这样一段话开场:“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深隋的诵读将学生带入了爱的磁场。接下来,在理解了“爱”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围绕精心设计的几个问题潜心阅读,给他们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静静去感悟。所有学生都全神贯注,有一个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在这一课中让我有了意外的惊喜。在后来的交流中,他竟然第—个举手起来说了自己的感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等待学生的发现。我思故我在,教学中要善于等待学生的思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和发现。面对一篇篇美文,要让学生真正读懂,读出自己个性的见解,靠的不是教师重复哕唆的讲解,而是学生自己读、理解和品味。所以有人说:“好学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是靠学生学出来的。”我认为不无道理。面对一篇优美的文章,此时我们只需要提供一定的文本背景,提供一些必要的辅助资料,让学生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品味。
  
  我在执教《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在教学中我抓住三个动作,突出“撑”,引导学生静心读文,潜心思考这是怎样的撑,再结合上下文,让学生反复读这个动作,并借助图片、音乐、有渲染力的语言进行引导。教学至此,学生的感悟已经丰盈,理解自然就变得深刻。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流畅,思维开阔,一个“撑”的动作,让谭老师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高大起来。学生在情中走进文,在文中读出人,实现人文性的目标。我想正是因为我们给予了学生等待,才有了他们在潜心阅读、静心品味之后产生思维的激荡、情感的流露。
  
  等待学生的智慧。哪里有智慧,哪里就有道路。学生的智慧可以反映在一瞬间的灵感,可以反映在苦思冥想后的豁然开朗,可以反映在思维碰撞后的共生火花。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耐心等待,耐心聆听学生的成长足音。在耐心的等待中,学生的智慧之花定会绚丽绽放。
  
  我在执教《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时,对于“孔子论水”这一重点段落的教学,先从整体人手,使学生明了构段方式;再让学生用心读读这段话,把想到的某些诗句、格言、警句及自己的联想、思考在书上空白处进行批注。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静心默读,圈点批注,到了学生交流时,令人拍案叫绝的一幕幕震撼了我。学生想到《长江之歌》的歌词,想到《水滴石穿》的故事,想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名言,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句,学生非常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内涵,真正理解了“水乃真君子”一说,对水的品性“它好像有德行,它好像有情义,它好像有志向,它好像善施教化”的体悟变成了立体的!学生联想丰富,体验深刻,说得很动情,读得极投入,课堂因等待而变得精彩!
  
  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我们静静地去等,耐心地去等,欣赏地去等。学生在言不达意时,在静静思索时,在高兴亢奋时,在疑难焦虑时,在合作探究时,在言语欢畅时,在自卑胆怯时……在这些细微关键的时刻,学生们真正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他们最真切的等待。只要我们善于等待,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象。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学士中心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平江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语文教学中的等待】相关文章:

等待中的冰点08-17

等待中的谎言作文06-26

时机在等待中来08-17

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08-17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08-17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建议08-17

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8-17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演”08-17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08-17

语文教学中对联的妙用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