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行成于思”——汪潮教授语文教学思想述评
“行成于思”——汪潮教授语文教学思想述评作者/沈大安
弹指一挥间,认识汪教授已有二十多年。他喜水近水,二十多年来,在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数次浪潮中,汪教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站在潮头,做个“弄潮儿”。他观点鲜明,思想前卫,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他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独特思想方法。
一般来说,思想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哲学方法。教育的问题深究下去都需要哲学的思考。哲学方法是从总体上观察、把握世界的方法,是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路线问题。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方法,但它不是一诞生就完善的,而是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加深层次、拓展内涵。
第二层次是一般科学方法。这是中间环节的方法,它是适用于各门学科的普遍方法,如分析和综合、归纳与演绎、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等方法。它们有一定独立性,不同世界观指导的学说都可运用,但运用的结果各不相同。这个层次的方法也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如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兴起的系统科学方法(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现在已成为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第三层次是特殊方法。如语文学科中的默读测定法、视听法、复述法、作文分析法等等,它们只适用于特定学科,带有更强的独立性和技术性。由于认识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新学科的层出不穷,这个层次的方法将越来越多。
汪教授在语文教学研究中,不是停留在学科的特殊方法层面上,而是更多地从哲学层面和一般方法论层面对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获得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成果。
汪教授认为,人们在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后,认识过程仍然没有完结,还需要有对事物价值和方法上的认识。这就是认识的四个层次——“存在认识”“价值认识”“方法认识”和“结果认识”。“存在认识”是“价值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认识”是“存在认识”的继续,“方法认识”是“存在认识”“价值认识”的升华,“结果认识”是归宿。这些认识,对应于教师的教,就是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和教得怎么样;对应于学生的学习,就是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和学得怎么样。这种认识的层次关系可从下表看出。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应该不断地从师生的教与学的上述方面去思考。(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而我国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得最多的是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而对相应的或者说怎样教的基础“怎样学”研究非常欠缺,这就使得语文教学成为教师一厢情愿的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学习的主动性被抹杀。从研究的深度看,只研究“怎样教”而很少研究“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教得怎么样”,就使得教学的前提价值被忽视,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花费大量时间,导致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汪潮教授对话文教学研究认识层次的思考,帮助我们把握语文教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大大拓展了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汪教授认为,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确立和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在学术论著和专题讲座中提出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十大关系,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现介绍如下。
1.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两者互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一是理论高于实践,引导实践。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低效的。只有在正确学理的指导下,语文教学改革才能避免步入误区。二是实践出真知,发源理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很多经验和流派是先有实践,后来才构建理论体系的。
2.本质和属性的关系:强化本质意义。语文教学的属性有语言习得、思维发展、情感培养、人文熏陶和行为习惯养成等,但是其本质是语言习得。要建立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以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为两翼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语言习得是本质,其他属性要渗透其中,不能游离之外,更不能凌驾其上。
3.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现象反映本质。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现象就是本质”或者说“现象反映本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回到事实”“回到课堂”,提倡教师写教学叙事,在叙事中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各种流派纷呈,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是有利的。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使语文教学有新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学会从本质上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圃于表面现象而失去本质分析。
4.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关系。树立突破意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众多因素,完成诸项任务,这就要求用“两点论”的观点来处理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因此而不分主次、平均用力。语文教学提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当前特别要注意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进行突破。
5.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展开学习过程。语文教学活动是由过程和结果两部分组成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由于以前的语文教学有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存在,所以当前的改革要强化学习过程的意识、过程的展开和过程的总结反思。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形成“重过程、轻结果”的思维方式。
6.常式和变式的关系:常中有变。根据一般教学原理,设计语文教学的 般教学模式(常式),用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这是有意义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多因素性,要求在常式的基础上设计更具体可操作的变式,以完成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任务。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应提倡多种变式并存。
7.精确和模糊的关系,提倡模糊教学。祖国的语言文字含义深刻,表达精妙,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是必要的。但对小学生来说,处处精确理解是不现实的。在精确之处要咬文嚼字,在模糊之处要一目十行。词义教学应更多地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模糊”理解,而非查词典“精确”理解。当然,模糊教学并非是目的不明的随意性教学。
8.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量中求质。语文教学是通过篇一段、一句 词逐步进行的。提高每个教学内容的质量,以质量取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学生的语文水平仅靠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不够的。只有引导学生多积累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目前的话文教学刻意追求对课文情节和内容的讲深讲透,既不注意语言积累,也不引导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学习语文,是有失偏颇的。
9.“张”和“弛”的关系:更多的静心思索。“一张弛,文武之道也”。(《礼记》)课堂教学气氛有热烈和安静之分,热烈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安静的氛围有助于深思熟虑。从目前的语文课堂气氛看,热烈有余,安静不足。片面追求热烈的气氛,会造成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和虚假现象。语文教学要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要珍惜课堂上的“静场…空白”,促进学生思维深化。
汪教授的上述思考,都是在方法层面上获得的,而这些方法层面的思考带领我们从比较高的角度把握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具有方向引领的作用。汪教授极力倡导的“素课”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弥足宝贵,值得大家学习。(欣喜汪教授的又一专著《语文之道——“素课”是怎样练成的》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月出版)
(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310003)
【“行成于思”——汪潮教授语文教学思想述评】相关文章:
语文 -听 潮08-16
《听潮》语文教案09-10
语感研究述评08-17
《赠汪伦》教学反思08-19
《啄木鸟和大树》教学设计及述评08-15
很潮的句子01-30
听潮08-16
《听潮》08-16
《花潮》08-16
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