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生本教育论文 杖藜扶我过桥东

生本教育论文 杖藜扶我过桥东

时间:2022-12-16 15:44:1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本教育论文 杖藜扶我过桥东

  生本教育论文 杖藜扶我过桥东
  
  作者/ 王小燕
  
  从文本走向生本,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是本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陈旧的课程观念,一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让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让语文教学成为重构其精神世界、满足其生命需要的活动。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等原因,对有些远离其生活实际的文本缺乏感性认识,正确解读尚有相当的难度,更不要说获得深层次的生命体悟了。此时,教师就应该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重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杖藜扶我过桥东”,找到了这根顺手的“杖藜”,我们就能在文本解读和生命构筑的道路上前行得更远,从而领略到平日常被忽视或无法观赏到的迷人景致。
  
  一、厚实课堂:跨越现实与历史的时空
  
  因为时代的原因,学生对很多课文描写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存在着隔阂,如苏教版第十二册《卢沟桥烽火》中提及的“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70多年前,现在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是怎么回事,对卢沟桥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更是无法理解。是不求甚解,还是借机拓展?力倡“和美语文”的特级教师盛新风所执教的这一经典课例,为我们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厚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
  
  课前,盛老师让学生收集“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自己也精心准备了五项课外资料:马可·波罗的话、“卢沟晓月”图片和配乐朗诵、“卢沟桥事变”的录像、纪念馆前的狮子图片和教者的四句读后感。
  
  笔者认为这五项资料的引用各有巧妙、缺一不可,对学生理解课文、体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杖藜”作用。“卢沟晓月”的图片欣赏和配乐朗诵,创设了美妙祥和的意境,启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体会到了和平年代里狮子的无忧无虑,(论文范文 www.fwsir.com)从内心升腾起对雕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狮子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师生对“卢沟桥事变”背景资料的交流,渲染了气氛,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想象战争年代里狮子的饱经沧桑,激发起他们对奋起反抗的中国人民英雄的赞叹之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这两项课外资源相互映衬,感情对比强烈,为文本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学生们的情感犹如一部《命运交响曲》,时而优雅轻快,时而高亢激昂,在现实与历史的时空中来回穿行。
  
  纪念馆前的狮子和教者的四句读后感,则很好地升华了课文的主旨——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来,正屹立于世界东方,但历史的耻辱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最匠心独运的是,盛老师将马可·波罗的话“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作为整堂课的“中轴线”和语言训练与精神提升的内在融汇点。课内外资料的浑然一体使得整堂课非常厚实,一次次的朗读体悟和情境说话最终将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
  
  短短40分钟,因为有了课外资源的积极介入,再加上盛老师的启迪和引导,学生们有话要说、有情要诉,他们在理解、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获得了深刻的历史体验,受到了良好的人文熏陶,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这是一次诗意的精神之旅,这是盛老师主张“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教学思想的生动体现。
  
  二、融通心灵:突破文本与生本的距离
  
  “从文本走向生本”不能空喊口号,尤其是在学生的生活与文本出现巨大反差时。马朝虎写的《水》发生在北方一个异常缺水的村庄,作者用快乐的笔调回忆了儿时洗澡的不易:下雨时,用雨水洗“天浴”;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冲凉。可水乡的孩子,他们从来都感觉不到缺水的滋味,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呐喊无法形成共鸣。突破不了这一难点,我们将无法进一步体悟作者“以乐衬苦”的写法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使文本教学流予肤浅。
  
  新闻媒体关于“我国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的报道,正是我们寻找到的一根“杖藜”,它有助于突破文本与生本的距离,融通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如下面的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作者感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收集的资料来谈一谈。
  
  生:我们这儿的河流一条接着一条,长荡湖、滆湖、太湖像一面面镜子一样镶嵌在大地上。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而来,水太平常了!
  
  师:几家欢喜几家愁。中国这么大,是不是都像刚才他说的这样呢?
  
  生:(手拿图片)不是。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就发生了特大干旱,连很多大型水库都晒干了。图上这两个小男孩要走十几里路到泉眼边,再等上几个小时,才能取到一桶水呢!在这里,水真是太珍贵了!
  
  师:(投影图片)是呀!原来干旱主要集中于我国北方地区,南方云贵地区一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黄果树瀑布就以雄伟壮观而闻名天下,可如今也已干旱成这个样子了,无数灾民只能背井离乡。看了图片以后,你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缺水是痛苦的,可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快乐呢?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江南孩子对北方干旱缺水的状况是缺乏认识的。据问卷调查,夏天他们洗澡可以淋浴一二十分钟,用水量达几十千克;冬天则会放上满满一浴缸水,舒舒服服地泡上大半天。由于将“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整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们对文中的“天浴”和“勺浴”,由开始肤浅地解读为快乐,到后来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真切地感悟到缺水的苦涩,这就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以乐衬苦的写法和体悟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三、积淀文化: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共舞
  
  文化需要积淀,知识需要传承,语文根系着民族之魂。语言是精神建构的土壤,只有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广博的文化浸润和更丰富的知识积淀,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苏教版《孔子游春》是根据《论语》的部分章节改编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孔子带领弟子在泗水河边赏景、论水、谈志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他在《论语》中体现出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在2500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诵读国学经典、触摸文化脉搏、感悟民族之魂,不正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吗?
  
  巫新秋老师对民族文化怀有深深的敬重,她在“江苏省‘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之前做了细致的资料研究和整理工作,课堂上或补充拓展,或文白对照,巧妙征引,深入浅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巫老师以朱熹的《春日》导人新课,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泗水春景同样美不胜收。在诗文对照、赏读美景后,教者以问题贯穿课堂、激活思辨——朱熹“寻”的仅仅是泗水美景吗?
  
  在“论水”后,巫老师帮助学生积累了老子的名句“上善若水”;在感受了孔子与弟子“浓浓的师生情谊”之后,课件拓展了《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此外,教师还补充了孔子开创私学,以及师生间互敬互爱、弟子为孔子编书与守孝的故事。这样的补充和拓展很有文化意味,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感知孔子这位至圣先师的博爱精神。
  
  教学“谈志”时,巫老师拓展了与之相对应的《论语·公冶长第五》中的一段文言文,组织学生采用文白对照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巫老师还引导学生从“孔子独让颜回弹琴”之中,读懂了他“因人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主张和“仁者爱人”的道德追求。新奇的是,巫老师以这样的延伸来总结课文:20世纪末,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巫老师的教学为我们如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打开了一扇门。学生在学完“论水”“谈志”之后,心中豁然开朗:同为思想家、教育家的朱熹“寻”的还有那种高于景以外的“魂”,那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仁义道德。朱熹如此,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此,21世纪的我们不更需要追寻吗?相信学生们再读《春日》,一定会有一种更深的精神顿悟。
  
  我们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在学生认知的空白处、模糊处、肤浅处进行引导与点拨,借以达到“厚实课堂、融通心灵、积淀文化”等功效,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顺利转型。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生本教育论文 杖藜扶我过桥东】相关文章:

生本教育论文:从“纤夫”到“牧者”08-24

用生本教育理念建构课堂教学新形态教育论文05-31

生本教育让生命开花08-05

生本教育的实践与感悟08-23

生本教育教学反思08-25

生本教育实践报告07-25

生本教育心得范文08-16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08-24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