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少教多学”: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转变
“少教多学”: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转变
朱芒芒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
摘要:“少教多学”作为教学理念和行动,体现在对课堂教学本质的再认识上,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再实践上,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对“少教多学”的研究,探索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中,要坚持科学实验的基本路径,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求本土行动的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地来丰富、充实研究内容,不断地改进、完善研究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少教多学”体现策略展望
一、教学原理与学习理论的相互渗透:一种世界性潮流
众所周知,教学实践是由教与学两种活动构成,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就无所谓教学。然而,在理性思维中教与学是可分的,也就是说,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认识和研究。教学是教学原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怎样教”;学习是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怎样学”。在对教学原理与学习理论进行独立研究的同时,对这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的关注,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研究所表明的,“有效的教学原理必然是建立在有关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有效的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发现一般教学原理的最切实可行的起点。教与学存在着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教学目的、教学结果和教学评价:促进学习是教学的唯一合适的目的;学习是教学效果的唯一可靠的尺度;教学是否有效,在于它是否有效地控制支配学习的各种变量”。这种潮流,预示着学科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期。
教学原理与学习理论相互渗透的结果转化成新的教学理念和行动,首先体现在对课堂教学本质的再认识上:课堂上,教与学二者不可割裂——“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这种认识体现了课堂教学由传统意义的“教学客体”(以教学效率为中心),到现代意义的“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的重心转移,即从教学研究向教师和学生研究转移。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在于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而在于教学过程中对“人”的关注,即对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种认识还体现了现代教学哲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哲学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的目标、手段、方法、策略等的整体的理论把握。课堂教学应当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采用什么方法传授给学生,都取决于一定的教学哲学取向。如:在组织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是重视学习的教材,还是重视学习的学生?这种对教学哲学意义的寻求,集中在以教(与学)作为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上。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作为教学理念和行动,同时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再实践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还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其中,实绩显著且影响较大的,有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实验、山东省荏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其中,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把课堂教学分为五个环节:(1)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2)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3)学生汇报自学结果。(4)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5)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教育论文 www.fwsir.com)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实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讲学稿”(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合二为一。“讲学稿”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所体现。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实行“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于学生小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可以及时交流分享,及时反馈矫正。以上实验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却具有共同的显著效果: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活动平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从可能走向现实,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有效整合了教与学的基本呈现方式,即以活动体验为学习平台,整合教学内容研读、问题探讨等呈现方式,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的综合效应。这些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将教与学的关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真实地体现“以学定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追求,还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少教多学”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并贯穿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促使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成为现实。
[NextPage]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作为教学理念和行动,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上。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教育家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教育中教师被置于中心地位的弊端,针对性地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他们提出,教师要相信人的潜能,允许学生有选择自己学习方式的机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尊重学生,珍视他们,与他们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教师在其中扮演参谋、咨询者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辅助者与主人(学习的)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权威或长官意志”(罗杰斯)。20世纪80年代,钱梦龙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观,这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唐江澎的“体悟教学”对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又有了新的阐发。他认为,应确立“学生是发展着的人”的理念,以“人人”模式构建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尊重、信任自己的学生,摒弃强制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展现的机会——一方面,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真理的过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方向的引导者、探究的合作者、情感的激发者、方法的指导者。对如何构建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个教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有助于我们开拓新的视角,完善新的理论依据,提供实践层面的鲜活经验。
二、“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已于2011年9月批准立项。目前,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已正式启动。我们对其中的概念内涵界定如下:(1)研究对象:“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指在近现代教育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具有国际和本土特色的现代语文教育基本观念。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出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2)研究目标:策略与方法,指构建“少教多学”的教学原则,研究相应的教学行为策略和学习行为策略,从而提炼出适合学生需要的“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范式。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少教多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少教多学”的过程需要强化而不是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3)“少教多学”有利于实现教学重心的转变: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变到关注“学的活动”,教学的过程就是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以“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提高素质并重”。(4)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多教少学”、“满堂灌”的弊端,“少教多学”有助于构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合理关系。(5)开展“少教多学”的课题研究,有利于开阔教师的学科视野,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教学研究,实现向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转化。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课题力求达到的目标是:(1)梳理国内外有关“少教多学”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其中与自身教学联系相对紧密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丰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提升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2)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培训及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方向。(3)总结有关“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研究结论,丰富国内相关研究的内容,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4)确立“少教多学”的原则,构建相应的教学行为策略和学习行为策略的研究框架,进而提炼出适合学生需要的“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范式。
“少教多学”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不再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差异化教学;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来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少教多学”的必要性,中小学语文学科“少教多学”的内涵和特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少教多学”的原则,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少教多学”的课型研究,“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等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这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外,还要特别关注符合课题本身特征的几个研究原则:(1)明确发展性。“少教多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人的发展的广阔角度来看待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充分反映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态的发展过程。(2)突出创造性。“少教多学”的理念容纳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并依据语文教学原理和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科学而又有人情味地组织课堂教学,开辟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锤炼和开发。(3)讲究自主性。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健康的发展。(4)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分析,灵活运用看、听、说、读、问、析、写等多种方法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观察、记忆、想象、联想、表达等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5)强调结合性。“少教多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读写训练体系。它要求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把课内和课外、教法和学法、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6)体现兴趣性。必须及时地进行激励,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精心诱导学生以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有关“少教多学”的研究资料主要见于各种相关的谈话与学术文章中,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通过知网等专业论文平台,查询、收集、分析、整理和归纳有关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2)调查研究法。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案例研究法。本课题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来自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是研究的基础和样本。应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启发和指导下,对语文学科各种类型的“少教多学”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反思成败得失,提出改进意见,并通过实践检验,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和可借鉴性。(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自己对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所遇到的问题,以期引导、改进和评价自己的决定与行动。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教师,不仅是一个行动者,而且是一个研究者,要通过行动研究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认识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各种因素,不断改进“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5)比较研究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可以取长补短,获得可靠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比较研究包括:比较、借鉴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比较、研究我国语文教学的过去和现状,比较、研究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少教多学”。(6)实践经验总结法。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揭示经验的实质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纳出可资利用和借鉴的规律性东西,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对“少教多学”研究的展望
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对“少教多学”的研究,探索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坚持科学实验的基本路径。在“少教多学”的研究中,我们应该遵循这样几个基本路径:第一,能够提出有意义并能通过实证研究来证实的问题。第二,要把实践研究和相关的理论互相结合起来。第三,要讲求研究的方法,要在获得大量实证性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有条理的、明确的逻辑推理,形成一种合理的逻辑关系。第四,要重视重复的验证和研究推广工作。通过“少教多学”的研究,把语文教学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求本土行动的多元化。研究中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把研究变成一种模式化、僵化的东西。如果一种课堂教学研究成为一种模式,那它也将走向终结。“少教多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呈现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每所学校都各具特色,学生之间也是千差万别,“一刀切”的方法永远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必须认识到,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怎样才能使学生获益更多,以及怎样才能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所以说,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应该适应学校特殊需要的新课程,应该给予学生新的选择和机会,其结果就会形成一种多元的呈现方式。研究“少教多学”,是从基层开始的,是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所有参与这一研究活动的学校、教师,都应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统一的课题规划上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多角度、全方位地来丰富、充实研究内容,不断地改进、完善研究的理论体系。
【“少教多学”: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转变】相关文章:
高中作文少教多学08-01
少教多学的心得体会11-09
湘西地区小学少教多学模式的构建08-21
"少教多学"走进生物实验08-25
课前预习是实施少教多学的前提08-24
课堂教学改革是“少教多学”的完美体现08-20
中学英语少教多学模式中常见的问题08-01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思考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