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英语论文>爱你没商量还是爱你不容易

爱你没商量还是爱你不容易

时间:2022-08-15 11:38:44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你没商量还是爱你不容易

  爱你没商量还是爱你不容易
  
  作者/邵巧娟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们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最大的任务。我们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探讨形成了共识:找到一种作业模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听课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称之为总结性作业。
  
  关键词:初中英语;总结性作业;课堂听课效率;自主学习能力
  
  一、总结性作业的概念和内容
  
  早在三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总结性作业是对课堂主要内容的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和消化。它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词汇,词组,句型和语法。对于语言的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词汇”,而开口成章基于“句型”。所以这两个方面是先要学生落实好的。我们要求学生词汇部分一个单词抄三次,中文一次,再默写一次。这样可以让他们马上落实所学的词汇。而句型则要求摘录书上的重点句型,特别是教师上课板书的部分。最后的语法部分则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为这是属于学生自由发挥部分。主要要求学生归纳语法,但也可以提问问题,用新单词造句,仿写篇章或摘录课外知识,摘抄等。这一环节除了巩固语法外,还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总结性作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总结性作业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和吸收、深化。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词汇、词组、句型和语法,并通过默写检测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吸收。最后环节的自我发挥,又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建构自己知识系统的目的。在这种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总结性作业对有效课堂的促进作用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因为总结性作业围绕的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好课堂笔记,特别是重点词汇、词组、句型和语法。学生会关注哪些是重点知识,会思考哪些自己会的哪些自己没掌握好的。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在一种相对有效的状态。
  
  四、调查问卷和个案跟踪
  
  在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做了一个调查问卷。问卷共有十道题目,六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参与了这次的调查问卷。结果情况还是比较乐观,大部分同学还是认同总结性作业的。如第一道“你平时是如何做总结性作业的?”四个选项中,50%的学生选了“B:课内记完笔记,课后整理成总结性作业。”;第五道“对于总结性作业的内容,你是如何筛选确定的?”对于“D.参考他人的总结性作业 E.抄袭他人的总结性作业”只有约5%的人选择。对第九道:“你对总结性作业的看法是什么?”47%的学生选了“B. 有作用,对一课时的重点掌握有一定帮助。”很少有人选“D. 无任何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总结性作业对学生个体的影响,我们确定了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各若干个体进行跟踪调研。
  
  以我自己的两个班级为例,优等生我确定了J、Z等人。中等生我选择了W、Y等人。而学困生我选择了C、M等人。对他们进行全方位优化指导,以求效果最优化。对优等生,我重点指导最后一环节的自我发挥部分。几位中等生的知识比较混乱,又很想取得优异的成绩,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往往让他们有挫败感。对这类学生我主要以鼓励为主,做总结性作业只要求他们环节齐全即可,重点在于督促他们要及时复习记忆,并侧重解题技巧的指导。这部分学生进步较快,对英语的感觉越来越好,作业本上错误也较少了。几位学困生对英语有一种“天生”的不自信甚至恐惧。对他们我首先在于思想上的开导和鼓励。再指导他们做好总结性作业落实每课的重点,然后指导他们用学到的知识解题,慢慢地,他们对英语感兴趣了,成绩也有了起色。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现实总是与理想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也碰到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如:这是否造成了学生和老师的额外的负担?当常规的总结做得较好时,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进一步发展?
  
  也许将来我们会将总结性作业做得很好,也许我们会碰到更多的问题和阻碍。我们仍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着!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刘祥,金其生。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