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5-03-08 10:55:21 赛赛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不仅是一名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接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欢迎阅读。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正规化、系统化,班主任的工作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更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怎样做好一名小学的班主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孩子天生是要被关爱,被呵护的。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应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平时要多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多与学生谈心交流,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方法和乐趣,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但是,没有严格要求的关爱是无原则的放纵,应该将“爱”与“严”紧密结合起来,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可敬可亲,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关爱。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对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其次更要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本身和他们的人格。也就是说,应该尊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允许他们用自己方式的方式表达。并且应该注意对学生说话的方式,不能带有挖苦、讽刺、打击的意味。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应该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扼杀他们的创意思想。这样,学生把班主任当朋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允许学生犯错

  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做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在面对学生出错的时候,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发展自己的推理能力,获得对问题正确的认识。善待、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地毫无顾忌地表达出他的想法,进而才会有创新的思想。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可能犯错,更何况是各方面都尚未全面发展的儿童呢?作为教师,绝不能以太苛刻的标准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要求学生绝对正确。允许学生出错,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利用。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我们教师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形成懂得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树立“人人都是集体的主人”、“人人要为集体负责”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同集体荣誉联系起来,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融进集体之中。平时还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讲故事比赛、古诗背诵会、组织体育竞赛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存在、欢乐和温暖。这样,当学生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时,集体荣誉就像一条无形的精神纽带把全体学生连结起来,在“为集体争光”的心理驱动下,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就更加巩固、稳定和持久,这就为培养良好班风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四、多做家访,开好家长会

  为了作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应该经常去家访,通过家访可以加深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而且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很欢迎老师到家里来的,表示这是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关心,并且通过双方的沟通,能够使家长更直接的知道学生在校的情况,同时老师也能更清楚学生在家的表现。这就有利于学校家庭更好的教育学生健康的成长。通过对学生家庭教育的了解,可以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特别是那些性格迥异,古怪,或者倔强的孩子,时常做出让老师特别头疼的事来,多做家访,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样也让老师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减少了很多的麻烦。同时可以请家长到班上听课,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向家长讲授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请家长参加班队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情感。

  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班主任首先应当有爱,爱的魅力是无穷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对学生要有微笑和问候,还要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把自己爱的阳光照射在每一名学生身上,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茁壮成长。有时我们仅仅一个微笑,加上一句简单的问候,就是对学生爱的体现。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而且我所接触的都是农村的孩子。许多家长因家庭条件的限制,需要外出打工,孩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且多为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是祖辈们的溺爱,身上有着不少不良习惯,比如: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怕吃苦,不愿与他人相处等。仔细想想,他们还只是一群无知的孩子,缺乏的是父母在身边无微不至的关心,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于是,我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同他们一起做游戏,替他们系鞋带、穿衣服、削铅笔,跟他们聊天。他们也会天真地告诉我一些家事:“我今天买了双新鞋”、“奶奶今天烧好菜了”、“舅舅今天来我家了,还给我买了一个新书包”、“妈妈中秋节那天要回来了”。听着孩子们纯朴的话语,我的心里真是甜滋滋的,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仿佛消失了。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尊重是创建和谐班级的坚实基础

  在日常教育中,一些老师发现学生有过错时,常常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在他们看来,高调厉声训斥才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把一些捣蛋、调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他们,让他们打消逆反心理。在这方面我采用了“说悄悄话”的方法。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搞一些“小动作”,或和同学在课堂上说几句话,或“碰碰”其他同学,这些都是小孩子的天性所致。他们的耐性毕竟有限,希望通过这些举动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我根据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同时也为了尊重和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我并没有当众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只是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或在他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这样做好吗?下次能为老师而改正吗?他们会会意地点点头,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是在关心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变得收敛起来,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我还抓住小朋友爱听故事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在《思品与生活》课上用不同性质的小故事讲大道理,并适当地开展一些小朋友喜欢的活动,比如:“今天我当小老师”、“比谁的红花多”……学生在故事和活动中渐渐地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明白了道理后,就会努力地去改正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点。我想:尊重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创建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三、要有良好的师德,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小学生的模仿力特别强,尤其是对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孩子,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比如: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会主动跟学生问好,每天放学的时候,我总会先跟学生说声“小朋友们再见!”,经常跟他们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们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能有益学生的发展。

  四、共同配合是促进学生进步的牢固桥梁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的许多言行举止最初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农村,家长受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对孩子的管理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甚至是“听之任之”。这就造成了许多影响,不爱学习、打架、出口成“脏”,这些现象是屡见不鲜,也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主动与家长多联系、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共同有的放矢地予以纠正。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通常采用的是电话联系与家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开学报名时,我都要记下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生犯错了,我与家长联系,商量解决的办法,共同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获奖了,我向家长报喜,与他们共同分享这份成功的喜悦。家访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庭访问和联系,与家长谈心,互相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共同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父母的希望,而做家长的往往又会把这种希望转而寄望于孩子的老师,这无疑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增加了压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班主任难,当低年级的班主任更难。十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让我确信一点:只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真诚地去对待学生,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让我们用爱与真诚扶好我们的孩子走出人生的第一步,和他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吧!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相关文章: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04-01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12-12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经典]12-12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04-08

如何做好秘书的工作07-02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11篇(集合)12-12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精品(11篇)12-13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05-30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实用11篇】12-12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09-27

在线咨询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不仅是一名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接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欢迎阅读。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正规化、系统化,班主任的工作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更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怎样做好一名小学的班主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孩子天生是要被关爱,被呵护的。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应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平时要多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多与学生谈心交流,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方法和乐趣,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但是,没有严格要求的关爱是无原则的放纵,应该将“爱”与“严”紧密结合起来,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可敬可亲,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关爱。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对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其次更要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本身和他们的人格。也就是说,应该尊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允许他们用自己方式的方式表达。并且应该注意对学生说话的方式,不能带有挖苦、讽刺、打击的意味。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应该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扼杀他们的创意思想。这样,学生把班主任当朋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允许学生犯错

  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做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在面对学生出错的时候,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发展自己的推理能力,获得对问题正确的认识。善待、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地毫无顾忌地表达出他的想法,进而才会有创新的思想。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可能犯错,更何况是各方面都尚未全面发展的儿童呢?作为教师,绝不能以太苛刻的标准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要求学生绝对正确。允许学生出错,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利用。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我们教师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形成懂得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树立“人人都是集体的主人”、“人人要为集体负责”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同集体荣誉联系起来,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融进集体之中。平时还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讲故事比赛、古诗背诵会、组织体育竞赛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存在、欢乐和温暖。这样,当学生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时,集体荣誉就像一条无形的精神纽带把全体学生连结起来,在“为集体争光”的心理驱动下,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就更加巩固、稳定和持久,这就为培养良好班风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四、多做家访,开好家长会

  为了作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应该经常去家访,通过家访可以加深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而且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很欢迎老师到家里来的,表示这是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关心,并且通过双方的沟通,能够使家长更直接的知道学生在校的情况,同时老师也能更清楚学生在家的表现。这就有利于学校家庭更好的教育学生健康的成长。通过对学生家庭教育的了解,可以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特别是那些性格迥异,古怪,或者倔强的孩子,时常做出让老师特别头疼的事来,多做家访,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样也让老师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减少了很多的麻烦。同时可以请家长到班上听课,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向家长讲授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请家长参加班队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情感。

  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班主任首先应当有爱,爱的魅力是无穷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对学生要有微笑和问候,还要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把自己爱的阳光照射在每一名学生身上,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茁壮成长。有时我们仅仅一个微笑,加上一句简单的问候,就是对学生爱的体现。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而且我所接触的都是农村的孩子。许多家长因家庭条件的限制,需要外出打工,孩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且多为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是祖辈们的溺爱,身上有着不少不良习惯,比如: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怕吃苦,不愿与他人相处等。仔细想想,他们还只是一群无知的孩子,缺乏的是父母在身边无微不至的关心,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于是,我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同他们一起做游戏,替他们系鞋带、穿衣服、削铅笔,跟他们聊天。他们也会天真地告诉我一些家事:“我今天买了双新鞋”、“奶奶今天烧好菜了”、“舅舅今天来我家了,还给我买了一个新书包”、“妈妈中秋节那天要回来了”。听着孩子们纯朴的话语,我的心里真是甜滋滋的,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仿佛消失了。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尊重是创建和谐班级的坚实基础

  在日常教育中,一些老师发现学生有过错时,常常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在他们看来,高调厉声训斥才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把一些捣蛋、调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他们,让他们打消逆反心理。在这方面我采用了“说悄悄话”的方法。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搞一些“小动作”,或和同学在课堂上说几句话,或“碰碰”其他同学,这些都是小孩子的天性所致。他们的耐性毕竟有限,希望通过这些举动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我根据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同时也为了尊重和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我并没有当众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只是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或在他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这样做好吗?下次能为老师而改正吗?他们会会意地点点头,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是在关心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变得收敛起来,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我还抓住小朋友爱听故事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在《思品与生活》课上用不同性质的小故事讲大道理,并适当地开展一些小朋友喜欢的活动,比如:“今天我当小老师”、“比谁的红花多”……学生在故事和活动中渐渐地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明白了道理后,就会努力地去改正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点。我想:尊重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创建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三、要有良好的师德,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小学生的模仿力特别强,尤其是对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孩子,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比如: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会主动跟学生问好,每天放学的时候,我总会先跟学生说声“小朋友们再见!”,经常跟他们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们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能有益学生的发展。

  四、共同配合是促进学生进步的牢固桥梁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的许多言行举止最初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农村,家长受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对孩子的管理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甚至是“听之任之”。这就造成了许多影响,不爱学习、打架、出口成“脏”,这些现象是屡见不鲜,也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主动与家长多联系、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共同有的放矢地予以纠正。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通常采用的是电话联系与家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开学报名时,我都要记下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生犯错了,我与家长联系,商量解决的办法,共同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获奖了,我向家长报喜,与他们共同分享这份成功的喜悦。家访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庭访问和联系,与家长谈心,互相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共同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父母的希望,而做家长的往往又会把这种希望转而寄望于孩子的老师,这无疑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增加了压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班主任难,当低年级的班主任更难。十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让我确信一点:只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真诚地去对待学生,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让我们用爱与真诚扶好我们的孩子走出人生的第一步,和他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