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刍议作文教学的“扶”与“放”
刍议作文教学的“扶”与“放”薛 华 如皋市九华镇马桥小学,江苏 如皋 226541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作文刚起步既新鲜好奇又觉得作文不容易写好。老师在具体指导时也不尽相同。先谈两个案例,三年级同轨两个班作文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位年轻的老师根据每次作文教学的要求,课前在网上百度搜索中找出优秀学生习作,每小组六人用两份下载来的范文让学生仿照着写。用她的话讲只要课前点点鼠标花点功夫,两堂作文课下来既不要帮学生审题又不要帮助寻找写作素材学生就能轻松自如地写出作文来,连批改起来也很容易,学生作文根据范文去写条理清晰错别字也少。年轻老师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作文成功之路的捷径颇有洋洋自得的感觉。
而另一位年长一些的老师看上去就不是那么轻松自如了。她根据习作的要求提前安排好活动带领学生观察秋天的树叶、班级举办义卖会、跳蚤市场,举行夹弹子吹鸡毛比赛等各项活动。和学生共同分享活动的乐趣,你一言他一语交流活动的感受,然后再组织学生去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和新鲜的句子还不厌其烦地一一写在黑板上并鼓励更多的学生写进自己的作文。即使这样批改起来仍很费力,学生习作本上各种批改符号圈圈点点似有吃力不讨好之嫌。
但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有了明显差距。年长老师的学生作品经常刊登在优秀作文选上,年轻教师班上学生作文还是老样子只会模仿着去写没有新意。期末考试作文成绩一对比年轻教师更是傻了眼,自己班上的学生作文雷同内容单调,篇幅也像兔子的尾巴短短的。她不由佩服:姜还是老的辣,虚心拜师学习作文指导的方法。
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我手写我心”自我释放的过程,没有生活的积淀、素材的积累,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一味地机械模仿是形成不了作文能力的。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学生来说作文新鲜有趣而又望文生畏。《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对于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段话清晰地揭示出了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应该是学生作文起步的“二重奏”。(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在无锡任教小学国文教师时曾出题《今天的午饭》让学生写作。一学生写道“今天午饭,吃红烧肉,味道很好,可惜咸了些……”他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告诉学生们说话作文须有曲折,最后一句就是这样。没有高深的讲解,如此一来学生认为作文是一件乐事,仅仅半年学生就写出了像样的作文。
作文教学需要“扶一程送上马”然后再放手“信马由缰”。但“扶与放”又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如何做到“扶、放”结合帮助学生尽快提高作文水平写出较为满意的作文来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作文教学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一、帮助选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素材的缺少是写不出作文的关键。老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如:“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有意义的一天,开展一些活动,尽兴之余学生乐于表达,作文就如涓涓细流流淌于学生的心田。
二、确定主题
有了众多的素材写作时是否就能灵活运用呢?就像建一幢大楼,建材都齐全了还要根据图纸更离不开能工巧匠的设计施工,一幢幢漂亮的大楼才能拔地而起。作文也是如此,选择素材是“我写什么”,主题立意则是“我为什么写”就相当于大楼设计的“图纸”是作文的灵魂。要根据作文的主题去选择加工写作素材。解决了“我写什么”和“我为什么写”这两个问题,作文就轻松多了。
三、片段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到自己成功的乐趣,而片段练习要求较低简单易行容易为学生所掌握。片段练习一举多得,既在作文习作数量上有了保证又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添了写作信心。要知道这种成功后的乐趣是学生写作的最好动力和源泉,可以引导他们在作文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话题又回到那两个案例上,只要我们语文老师不断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激发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形成能力,就一定能带领学生走向作文的成功之路。
【刍议作文教学的“扶”与“放”】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教学刍议08-20
扶不扶作文08-24
扶不扶作文05-25
华语课堂组织教学刍议08-24
刍议作文创新教学的模式构建08-24
扶不扶作文15篇05-25
扶不扶作文(15篇)05-25
中学语文教学刍议08-18
刍议初中物理的情景教学08-20
扶不扶老人作文(精选2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