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课文标题的教学价值
“小题”也需“大做” ——浅谈课文标题的教学价值邹惠珍
文章的标题具有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它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灵魂。透过标题,我们能把握文章的脉络,透视行文的主旨,触摸作者的情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仔细揣摩课文标题的特点,充分发掘课题作用,在感悟文本乃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训练过程中“小题”“大做”,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整个语文教学简约而高效。
一、扣“题”导入,激发阅读期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各种类型的导人方法中,扣题导入是最简单也最有实效的一种。引导学生围绕标题一遍遍叩问、质疑,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
扣“题”导入要关注题眼。题眼是标题的核心,提示了文章的重点。比如,《莫泊桑拜师》一文的题眼即“拜师”,“拜师”是一个表示人物行为状态的词,表明了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既然是记事,那么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定是学生阅读特别需要了解的问题。在新课教学之始,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大胆地谈谈自己在读题时脑海中推想到些什么,他为什么要拜师,是怎样拜师的,拜师的结果如何。在了解了莫泊桑后来获得“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后,学生又自然生发出了新的疑问:他的老师又是怎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对课题的推敲,学生对《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踏上了阅读探究之旅。
扣题导入,除了围绕题眼展开推敲,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标题中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甚至针对标点符号展开思考。例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等文章就可以引导学生问一问这两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关系。又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的引号和感叹号就值得品味:课题是一句话,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的,为什么要用“必须”那么严肃的语气说这样一句话。课题中的标点无声无息,却如磁石般吸引着学生。此时,老师只需轻松一导,便凸显出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自主学习系统也瞬间启动了。
二、循“题”初读,把握文章内容
课文标题是一扇窗户,它蕴含着情感,诉说着故事,阐明着道理,极度简约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循“题”而读,就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内容,是以简驭繁、总览全文的一条捷径。
有的课文标题形象、凝练地概括了中心事件。初读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再逐步丰满,让表达更加完整。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在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后,我让学生把四个字的课题扩展成了一句话:刘备三次拜访住在茅草房的诸葛亮。在此基础上进行拜访前因后果的探究,稍加整理就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即: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失望而归,第三次拜访终于请出了诸葛亮,辅佐他完成建立国家的大业。整个概括过程简明清晰,也让学生学会了“扩充课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扎扎实实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有的课文标题看似抽象,但却是串起文本内容的精妙之笔、关键之笔。比如《第八次》一文的标题简洁却有深度,是整个故事精髓所在。“第八次”既是写蜘蛛结网第八次才成功,也是写布鲁斯王子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取得胜利。“第八次”是人与蜘蛛故事的结合,教学中,通过“谁第八次干什么”这一问题的启发,学生概括出了“王子战斗”“蜘蛛结网”两个中心事件,然后再让学生抓住两个“第八次”的联系,说说故事主要内容,一切便显得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了。
三、品“题”精读,领悟文本重点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课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抓住了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课题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暗示着课文的重难点,教学时可以逐一对标题的重点词语细细品味,借助标题直奔中心,进行阅读教学。
如在教《黄山奇松》一文时,就可以抓住标题中的一个“奇”字,以“黄山松____,真是奇特”为中心问题引导学生读文、勾画、思考、对话,从而体会到黄山松“奇”在它千奇百怪、引人遐想的姿态,“奇”在它饱经风霜却屹立于悬崖之上的生命力。又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徐悲鸿励志学画》《艾滋病小斗士》,则可以分别从“美丽”“励志”“小斗士”人手,去思考梳理这些关键词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让学生自然走进感知、分析、品味、理解的习得过程。
除了标题中的重点词是领悟文本的抓手之外,有时候课题中的非关键词的品读也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黄河的主人》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经典散文,这篇文章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写作方法,特别是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的写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思考: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那么课文哪些地方直接描写了艄公。学生不难发现作者对于课文的主角——艄公描写只用了三句话。此时,又指着课题问:哪些语句是描写黄河的,为什么要写黄河。通过对比,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描写黄河不遗余力,除了直接写黄河的“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还用“我”目睹羊皮筏子鼓浪前行的胆战心惊来反衬。课题中“黄河”与“主人”是紧密相联的,正是黄河的惊涛骇浪、浊浪翻滚,衬托出了“主人”驾船如履平地的高超技术和过人胆量。由品标题为切人口,感受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完美结合,感受文章结构的集中紧凑,可谓“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四、借“题”发挥,拓展语言训练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主旨,还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训练双基,夯实语言基础。课文的标题教学是文本教学的开端,也可以是教学的尾声,教师可以借“题”发挥,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明天,我们毕业》是苏教版语文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篇课文,作者通过对六年学习生活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这样的题目情感性强,很容易开启学生记忆的闸门,唤起情感的共鸣。课堂结尾处,我布置了同题作文,让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记录最美的回忆,写下自己最深的眷恋,给自己的小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样的教学,做到了读与写的契合,发展了学生语言,也营造了一个情感共生的课堂。
除了同题仿写,还可以对课文的标题稍作变化,让学生结合阅读的体验来写话。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语言从容舒缓,娓娓道来,给人以人生启迪。读了这封信,让学生当一回家乡的孩子,以《给巴金爷爷的信》为题写一封回信,和这位可敬的老人聊一聊。又如学了课文《j匕大荒的秋天》,让学生写写自己眼中的《校园的秋天》《公园的秋天》,我想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每个学生都能捕捉到秋姑娘美丽的身影,录下一首首秋之歌,画下一幅幅秋韵图。
总之,作为课文的“眼睛”,标题不容忽视。如果我们能从小小的课文标题人手,善于用慧眼发现标题的佳妙处,深入挖掘课文标题的教学功能,定能使教学化平淡为多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浅谈课文标题的教学价值】相关文章: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08-22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人文价值08-20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反思04-09
浅谈诗歌教学08-22
浅谈生物教学08-24
浅谈教师心理对学生自控能力培养的价值08-24
浅谈习作的起步教学08-24
浅谈课堂幽默教学08-25
浅谈英语写作教学08-24
浅谈跳远的技术教学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