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有感情地朗读”——解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谈“有感情地朗读”——解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口马之先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新课标为什么要增加这一说明和要求呢?
一、“有感情地朗读”存在的问题
(一)拿腔作调
有的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是拿腔拿调地读。特别是后鼻音,把音拖得很长,以此表现有感情朗读。有位教师范读《和时间赛跑》一课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句时,对“阴”和“金”字,刻意拖长音强调,让学生模仿着读。听了学生的朗读,令人不寒而栗。还有位教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指导学生读课题,把“让别人看的”几个字音拖得很长,听了让人感到很不自然,十分别扭。
(二)假嗓子
有些教师认为,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和平时的说话不一样,要用尖细的假嗓子读,学生的读书很滑稽,也很做作。
(三)故作深沉
有的教师为了表现课文所谓的深度,让学生故作深沉地朗读。有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句时,让学生读得低沉一些,学生读得很压抑,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四)高喊
有的学生把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为扯着嗓子高喊,读得很大声。有位教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英勇跳崖”部分,让学生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语句,顿时,教室里喊声震天,但是,五壮士对敌人仇恨、对党的热爱的感情却没有表现出来。
(五)缺乏层次
有的教师在学生刚初读了课文,还没读通读顺时,就急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缺乏朗读的层次,学生自然读不出什么感情,更不要说读准作者蕴含的真实感情。
二、为什么要“有感情地朗读”
(一)把握课文基调,还原意境
课文都有自己的情感基调且每篇课文的基调不尽相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体会并还原课文意境,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如《山中访友》一课,主要描写作者在山中拜访的动植物、山泉、雨水等“朋友”,表现了和这些“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整篇文章的基调是喜悦、昂扬向上的。教师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用这种语气、语调进行朗读,把语句读得柔和一些,美一点。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例:“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第一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写得抒情、优美,要读得舒缓一些,读出美感,使人感到早上的空气是那么清新。第二句中的“早晨”,要读得朴实自然一些:“好清爽”要读出作者的赞叹之情,读出感叹号的语气,语调适当上扬。
(二)体现编辑意图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单元主题形式编排的,每组中的课文,其情感态度一般相差不大。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四篇课文,单元导读中要求学习这组课文时“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解读好“单元导读”,在课文中找出“感动的地方”,读出感动。只有准确地把握编者的意图和目的,才能有效地和编者对话,读书时,也能在较快的时间内读好课文,读出感情。
(三)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是体现阅读课是读书训练课。阅读课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悟情。一节课至少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读书,其中,朗读是重要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因此,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出课文包蕴的情感,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二是体会文本的美。大多数课文蕴含着美感,包括自然美、韵律美、人性美等等,而语文教学要表现出这种美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怎样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
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有的舒缓,有的喜悦,有的憧憬,有的悲伤,有的轻松。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把握语言文字的情感,还原作者和编者的意图。如《开国大典》一课第七自然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 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段话饱含着无比喜悦、激动的情感,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情感。又如《秋思》一诗,表现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有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看,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作者的思念之情,就能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读得自然朴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不是要求一篇课文从头到尾每个句子都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的只是部分重点词、重点句,如果每句话都读出感情,那就等于没有感情。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有这么几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几句话虽然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朗读时只需要像平时说话那样,读得自然而朴实即可,只是语调稍高一些,读得坚定一些,读出希望的情感,才能表现出父子之间的深情。另外,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求读出情感,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叙述部分,只要读得正确、流利即可,如果强行地读出所谓的感情,就会画蛇添足。
(三)体现朗读的层次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但是各年段有所不同。第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改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提高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逐步加深,旨在不断提高朗读的水平。另外要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先是正确、流利地读书,对重点词句要多读,在此基础上,才是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也应该是学生很自然的情感流露,不能生硬地读出所谓的感情。
(四)诵读出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不是一开始就能读出情感,也需要反复诵读,回环往复,层次递进,才能逐步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如一位教师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师:重阳节到来了,诗人比平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于是他吟出了一个千古的名句,读——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中秋节来临之时,诗人望着天空,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诗人只能对家人无尽地思念——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学生多次诵读,情感得到自然的流露和宣泄,同时也自然地理解了诗意。
(五)个性化感情朗读
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感情来代替学生的感情,语言文字的内涵也很丰富,所以,有感情地朗读也不能齐步走,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自己的个性,表现对作者和课文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如《丰碑》一课有一个重点句:“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有位教师执教时,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有的学生说,要强调“单薄破旧”,有的说要重读“紧紧地”,还有的学生说“贴”字要上扬等。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解读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有感情地朗读需要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才能准确表现作者、文本和教科书编者的情感,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情意浓浓。
(安徽省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33000)
【谈“有感情地朗读”——解读版《语文课程标准》】相关文章:
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03-24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05-03
谈新课程标准的“新”05-3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02-07
解读2022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03-23
课程标准的解读心得体会01-03
义务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12-14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心得11-17
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心得体会11-18
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