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封闭式学校管理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
论封闭式学校管理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2B397);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S120060)
作者简介:刘胜华(1987-),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刘胜华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封闭式学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因其给教学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带来了不菲效益,受到了众多学校管理者的青睐。然而,对于封闭式学校管理,我们应该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在看到它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弊端的存在,尤其是对于学生发展的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借鉴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着重分析了封闭式学校管理从空间、时间和心理等3方面对学生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从空间上封而不闭、时间上弹性管理和心理上进行自由引导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封闭式学校管理;学生发展;消极影响;马克思主义人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4-0060-03
封闭式学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因其给教学和管理工作等带来了不菲效益,受到了众多学校管理者的青睐,被众多管理者宣称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是有效管理的法宝。先撇开其他的因素不说,仅从当下所取得的教育效果看,封闭式学校管理确实让学校取得了不菲的绩效。但从长远来看封闭式学校管理,特别是封闭式学校管理对学生的发展来看,它是弊大于利,是不利于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从我国积极提倡的素质教育来看,教育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终极人文关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封闭式学校管理”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是有悖于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思想
“在马克思那里,所谓人学,指的是专门研究人的科学,是着眼于研究作为主体的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人学直入人的核心和普遍问题,即人的生存与发展两大主题,以实践为基础,以解放为目标,以现实的人——现实人的基本关切和现实人的共同需要为关注的基点,以社会和历史的视角,实现了对人的真实关切,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代意蕴[2]。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人主义人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具有丰富内涵和辩证观的理论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3]“以人为本”,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内涵在当代的最新体现,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内在统一的[4]。
二封闭式学校管理对学生发展消极影响的表现
马克思指出,人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以建立丰富的社会关系为前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可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的,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才能得到真正健康、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当代体现的一种是“以人为本”的终极人文关怀。
封闭式学校管理中主要针对的主体是学校中的学生,管理者如果单纯将学生拘囿于学校之内,并将学生的作息时间制度化,强制要求学生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定和条例,而这些所谓的规定与条例并不是遵循学生的发展意愿,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地点做着固定的事。如此,学生只能成为“僵化”制度下的小白鼠,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自由全面发展观点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悖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规律的。其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学生发展上的“三重封闭”,即封闭式学校管理不仅会导致学生在活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封闭,甚至还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封闭。
(一) 封闭式学校管理给学生造成空间上的封闭
从空间的角度看,封闭式学校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固定式封闭”,一种是“动态式封闭”。所谓“固定式封闭”,是指以高墙铁门为界,将学生拘囿在校园这一狭小空间范围内的封闭;而“动态式封闭”,则是指在校园内,在固定的时间学生被强制固定在某一空间的一种封闭[5]。这两种封闭都是将学生限制在校园的高墙铁门之内,从某种程度上看,它是人为地割裂了学生与社会和家庭的关系,给学生造成了空间上的封闭,是不利于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
封闭式学校管理将学生限制在校园之内,管理者其初衷是为了规避学生遭受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不安全因素以及一些社会负面影响带给学生的干扰。高墙铁门固然能起隔绝与防范作用,但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成员,有自由也有权利去接触社会和体验社会,这是学生发展成一个社会人的必经阶段。在追求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应该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教育三位一体进行教育来发展学生。在实际的学校管理运行中,封闭式管理人为地割裂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关系,使学生与社会和家庭的距离拉大,这是极为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封闭式学校管理将学生与外部世界隔离起来,剥夺了学生对复杂社会的认识,使其无法真切地体验社会生活,无法真是地介入社会环境,这就必然会阻碍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是背道而驰的。封闭式学校管理将学生局限在校园这一方小小空间范围内,不让学生去认识社会,体味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学生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健康、全面发展。长时期在封闭式学校管理环境中生活的学生较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据调查,有些学生即使从学校毕业已经几年了,但一看到门卫内心还是会产生无端的心理恐惧感。
(二) 封闭式学校管理给学生造成时间上的封闭
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联系的,自由时间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的基本条件。自由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人既在时间中存在,也在时间中发展。自由时间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可见,直接决定人的发展空间大小的是自由时间的多少,自由时间为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发展、人的个性的张扬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6]。
人是一个在时间里存活的动物,无时不刻生活在时间的枷锁里。虽然人无法逃离时间, 但可以在时间内有选择地生活。封闭式学校管理强调高度的“规范”与“教化”,学生对于自身的生活方式没有自由支配权。本来,规定学生在“特定时间”里去做特定的事,对提高学习效率,有效进行学生管理是有益的。但当“特定时间” 不正常地增加并且渗透进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时, 学生就会逐渐沦为时间的奴隶[2]。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首先是一个“自然人”,对周遭的一切都有着本能的好奇和探究,追求自由是人本能的体现,也是其权利的一种要求。封闭式管理本来是为了学生更好发展,却在实际操作中,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学生的自由时间在一点一点被压缩,学生的时间都在制度计划内。学生成了时间的奴隶,学生必须按照学校的铁定范本生活与学习,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十分有害的。要想真正让学生得到发展,除了规定学生在某些固定的时间做一些集体性活动,但也不能忘记学生的发展空间需要,要给予学生足够自由的时间去发展。
(三) 封闭式学校管理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封闭
心理上的封闭,是指对心灵的一种规避与封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尘封了学生自由的发展心理。长期在高度统一的封闭式管理中,学生更多的是被教化成了大众的思维模式,造就了学生的定势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如果说,封闭式管理对学生造成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其可取之处,封闭式管理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封闭则是有百害无一利处的。
在封闭式学校管理中,学生长期被限制在校园这一“封闭空间” 之内,并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地点做着固定的事,如果长时间对学生这般的“规范”与“教化”,而不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习惯”,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无端的“心理封闭”。[5]这与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发挥。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主体性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内在统一的。而封闭式学校管理过于强调统一性,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场所做着固定的事,这种要求是有悖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长此下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失去“自我”,在社会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一旦步入社会,会很难真正融入社会群体中去。
三有效进行封闭式学校管理的措施或建议
封闭式学校管理在其管理模式上过于强调统一性,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注意纠正或是最大程度上减少封闭式管理所造成的弊端,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来进行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的目的。以下将分别从空间、时间以及心理的角度提出有效进行封闭式学校管理的措施。
(一)空间上封而不闭,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有机联系
生活即教育,学生的成长除了学校,还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学校教育,其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以建立丰富的社会关系为前提。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学校要在空间上实行封而不闭的管理模式,有意识地增加学生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
作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学生的生活环境是由校内、外共同组成的,学校已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场所。特别是在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早已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社会上蕴含的信息,要比学校更丰富、更易懂、更有趣有用,学生在校外或是社会上可以获取很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学校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之外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意识去使学生多接触社会,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实际,知晓社会发展,并鼓励学生在社会中定位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增加社会责任感。简而言之,也就是学校应该实行“封而不闭”的管理模式,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有机联系,给学生足够多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管理者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生活的反思,引导学生以教育主体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以“一准成年人”的身份去认识社会。
(二)时间上弹性管理,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时间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由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种时间要素决定的。这两种时间对人的发展来说都必不可少。自由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它使人成为发展的主体。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环境下,要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足够自由发展的时间,为学生的潜能的发挥、人的个性塑造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9]。
对封闭式学校管理中“时间封闭”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可以改进时间管理系统,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制定,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时间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如充分利用时间的有效性,提高时间的效率,对学生在什么时间了做什么事最有效,同一个时间对哪类学生有效等,这些都是学校管理者所应该考虑的。管理者或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弹性的处理,尽量掌控好学生的节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任学生自由支配。封闭式学校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时间的制度化”,忽视了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因此,管理者有必要跟学生解释“制度化的时间”,同时还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适度采纳,或予以解析。只有在制度化的时间管理中,仍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的封闭式管理是在空间上封而不闭,时间上有松有驰,在规范的学习与生活中,每个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三)心理上引导自由,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最重要的事要引导学生心理上的自由,只有心理上得到自由,思想得到解放,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学校在进行封闭式学校管理过程中,“心理封闭”给学生造成的影响是禁锢了学生的心灵,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是极为可怕却又无法弥补的,学校管理者应尽量避免这种消极影响的产生。要让学生心理得到自由,首先应该创设一个相对自由的氛围,能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里自由成长。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注意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允许学生敢思敢想,敢批判敢怀疑,教会学生去发现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等。学校管理者也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观念,根据社会需要,把学生看做管理过程的主体,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能放开心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封闭式学校管理自身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施手段的变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时间、空间和心理等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学校管理者只有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结症所在,从空间上实行封而不闭的管理模式,来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时间上进行弹性管理,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时间任学生自由发展;心理上引导自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断纠正和完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妥之处或将其消极影响减小到最少,让封闭式学校管理这一模式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得到真正的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2] 魏传光。马克思人学的现代意蕴[J]。北方论丛,2010(5):112.
[3] 韩庆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4(1):35-36.
[4] 马蒙。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思想与当代[J]。消费导刊,2010(1):211.
[5] 张晓阳。学校封闭式学校管理的“制度德性”考察[J]。教育导刊,2011(7):4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论封闭式学校管理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相关文章:
[学校管理]论管理创新与现代学校管理08-17
论管理创新与现代学校管理08-17
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08-17
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智力发展08-08
论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08-13
论保险中介的发展与监督08-05
论IP电话在我国的发展08-06
学校发展与学生、教师的发展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