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研究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龙江分园 丁燕
一、幼儿园班级环境和幼儿人格
班级环境是指孩子学习、生活在其中,影响孩子成长与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置身其中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个性化发展的摇篮。班级环境一经形成,就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探讨班级环境,只是探讨那些能够对孩子心理产生效应,促进孩子人格发展,能够与他们进行互动的环境,他们生长于其中,并且能够将它转化为他们的“心理环境”,为他们所表征的各种外部影响。不同的班级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同一种环境因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幼儿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如性格、气质、能力。从3—5岁左右的儿童,在正确教育影响下,幼儿能够逐渐学会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不但能评价别人的行为,也会评价自己的行为。到学龄晚期,儿童才能初步地进行独立的评价,开始从社会意义上作出“有理由的评价”。因此,学龄前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对今后的性格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班级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环境的质量决定人的质量,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我们创设的环境孩子喜欢,才能对他们产生良好的影响。
1.以儿童为本的原则
环境创设中最重要的观念就是儿童本位。笔者认为应该考虑三个方面:
1)安全。教室里的任何设备设施,教玩具,首先应考虑安全,不能有安全隐患。有方便幼儿取放的各式柜子、桌椅,教室中准备了牢固而又轻便的小桌子、小椅子,幼儿可轻松地搬动它们。
2)方便。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教室里所有给孩子使用的东西,都应该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以方便孩子使用为原则。每人一个小抽屉,方便了幼儿作品、学习工具的保存,而这小抽屉未经本人同意,教师和其他幼儿是不能打开的。幼儿的隐私权受到保护,可以自由地学习、生活。
2.与环境互动本位的原则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首先考虑的是由孩子们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先让孩子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各抒己见表达自己想如何做,用什么材料做,再对人员进行分工等。我们大胆地放手,一切问题由孩子去商量,去解决。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让孩子与环境互动起来,环境创设得非常有创意,也非常有趣。
3.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的原则
为了培养幼儿做事情的秩序感,教师常要求幼儿洗手、穿脱衣裤等要按一定的顺序操作,生活用品要摆放在固定的位置,而幼儿又往往记不住。我们在生活区设置标志,一个图代表一个步骤,贴在相应的位置。如洗手标志图就贴在盥洗室墙上,幼儿每次洗手都会看见,然后按图上的步骤一步步地完成。又如在每个幼儿摆放毛巾、杯子等生活用品的位置,贴上小朋友的照片和姓名,让幼儿自己寻找各自的位置,取放各自的物品。这样标志代替了教师的语言,直接与幼儿对话。
三、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基本建议
1.用环境调节幼儿的情绪,规范幼儿的行为
幼儿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和成人一样,需要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或进行必要的积极调节。否则,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中,或长期受到压抑,都将对幼儿的心理造成极坏的影响。幼儿园中不仅要创设某些特殊景观,还应创设具有潜在行为规范作用的环境景观。
1)调节情绪。环境中的某些特殊景观,与幼儿曾经体验过的情绪相对应,能够唤起他们熟悉的情绪体验。如在活动室的一角布置娃娃家。“家”里的娃娃、小床、小被子、小锅、小碗、小勺等东西与幼儿日常生活中家庭的环境氛围相对应,在这种环境景观中,特别是小年龄班的幼儿,更是感到亲切、放松,最易排除他们的紧张情绪。
2)规范行为。幼儿园环境的景观有助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次调查中,老师询问一名幼儿为什么不扔掉手中的果皮,他说:“幼儿园这么干净,怎么可以乱扔东西呢?”由此可见,干净整洁的环境本身就意味着对不讲卫生行为的警告,幼儿被环境引导着约束自己的行为。
2.帮助幼儿充分利用环境,使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教师必须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发挥观察者、计划者、组织者、管理者的作用。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活动类型、活动情况以及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仔细观察后,教师能够确定幼儿在活动中是否遇到困难,活动材料是否丰富,环境创设是否合理等。环境还需要合理周密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例如,环境区角的创设必须动静区相对划分,避免互相干扰,玩具、材料的选择必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需要,摆放的位置、高度要适宜幼儿自由取放。
3.通过环境创设活动,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坚韧的品格
有关调查表明,许多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成人的依赖性到了令人忧虑的地步,对自己的事不知如何解决,活动中也不乐于与他人交流,(www.fwsIr.com)认为自己回答不了老师的问题,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卑感日益加重。面对这种现象,教育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教育,利用环境实施勇敢、自信而有坚持性的教育则是一种重要途径。
1)组织幼儿开展难易程度不等的环境创设活动,以获得成就感。幼儿教育的任务是让所有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因此教师要帮助所有的幼儿顺利完成所设计的活动,以树立他们自信、勇敢的观念。例如开展主题活动“衣服”,幼儿参与布置环境,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并分配难易不等的任务。能力差些的幼儿让他们印画衣服,为衣服涂色,沿着边缘的针孔撕出衣服的外形;能力一般的幼儿自行设计、绘画、撕贴衣服;而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在报纸和塑料纸上设计、制作可供他们进行时装表演的衣服。这样把一项整体活动分解成难易不等的具体事项,有助于不同能力的幼儿顺利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
2)及时调整幼儿与教师在教育空间的位置。活动室是幼儿受教育的空间,这个环境可以给幼儿美的教育,但也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有关实验表明,幼儿的行为受他们在活动室的座位的影响,靠近教师而坐的孩子受到教师更多的注意、关心和喜爱,而离教师远一点的幼儿在多数时间会感到被忽略,不被期待,会影响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要调整幼儿在教育空间的位置,灵活变化多种队形,调整幼儿的座位。游戏中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幼儿的行列中,特别要坐在那些平时话少,不被重视,或胆小怯懦的幼儿身边,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受关注,从而消除环境带来的潜在不良影响。
4.利用环境教育幼儿积极向上,知错肯改
幼儿的生活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克服“自我中心”才能完成,比如谦让、合作、分享、认错、道歉都需要他们很大的勇气和毅力。具有高度教育智慧的教师擅长利用环境潜在的教育作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识地收集撕破的图书、断裂的积塑、用坏的玩具,布置一个“玩具医院”,让幼儿到医院里参观,为玩具治病,适时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病人”都是由于我们平时不爱护,才会“生病住院”的,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体验到玩具坏了,功能不全了,就不能玩的后果。
我们还请幼儿观察班级中的活动区角,讨论并制定收放玩具的规则,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展示在各个区域,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用数码相机记录幼儿游戏中的情形,借以提醒幼儿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再经常地耐心地利用环境进行教育。这是辅助常规教育的重要手段,如使用得当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5.为幼儿创设私密空间环境,尊重幼儿的个人空间教育
所谓私密空间,是指可以为幼儿提供的一种小型的、封闭的、可容纳人数很少的一种空间,其作用是给幼儿提供一种有安全感、归宿感的环境。在幼儿园提倡“合作、共享”的教育背景下,为幼儿创设私密空间,其目的是为了更尊重幼儿的个人空间,让某些幼儿在疲劳、厌倦和烦躁不安时,有机会独处、自省和退避,这样会减少幼儿到处游荡和攻击他人的行为。
教育就是提供环境。教育者者应重视为幼儿创造美的环境,并充分利用环境展开教育活动。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展,环境将不断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造就自己,从而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研究】相关文章:
西北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调查研究及建议08-24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08-24
幼儿园环境创设心得04-02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计划01-26
幼儿园环境创设心得15篇05-14
幼儿园环境创设心得体会12-15
部队资源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学习与反思08-24
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12-31
幼儿园环境创设计划方案(精选7篇)05-10
幼儿环境创设心得体会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