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

时间:2022-08-17 17:41:20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

  班级管理,以“心”为重——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
  
  文/朱丽芳
  
  摘 要:班级管理是班级制度层面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班级的整体素质和面貌。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促进班级管理走向开明和进步的主流思潮。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不合拍的时期,自认为已长大的他们,心理却很不稳定,出现了自我、学习、角色及观念的混乱。不少班主任感到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听话,班级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教育部于2001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同时注意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
  
  一、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他们的内心。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全部学生的需求。而广大班主任的参加,则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出这种人力匮乏的困境。
  
  面对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变化,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感到困惑和迷茫。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恐学、逃学、说谎、恶作剧、斗殴等问题,沿用旧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已显得无能为力。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兴起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班主任逐渐意识到学生的上述问题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而可能是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要区别对待,以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班主任只有掌握了有关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并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卓有成效地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班级不仅是开展教学的集体,也是学校中的基本生活集体。班主任在班级中接触学生的机会,要比其他老师多,条件也更优越,班主任有可能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交友情况、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因此,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适宜也最能够把这一项工作开展好的角色,就是班主任。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班主任进行的常规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恰当的平台。班主任进行的班级管理,是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只要班主任注意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技巧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就能使每一项工作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班主任与家长、任课教师的联系,为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班主任在学校、家庭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作用,他们不仅对学生及家长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任课教师中还有较大的发言权。因此,在良好人际环境的创建及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方面,相对于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来说,班主任能起更大的作用。
  
  二、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初二上学期刚开学时,我对我班学生得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
  
  这种心理在我班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普遍,占调查学生的92%。其中,89%的学生较轻微,持续时间也较短。然而也有3%的学生焦虑时间持久,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很敏感,他们入睡困难,易被惊醒,经常体验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和心烦。这种心境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若不及时疏导和诊治,容易演变成一种稳固的心理定势,久而久之就转变成为恐惧症等影响。
  
  (二)抑郁
  
  一些学生在情绪上表现出悲伤、孤独、颓废,自我评价消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学习缺乏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抱有恐惧倾向,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持悲观态度,这类学生约占3%。在日常学习中他们不影响课内外秩序,不妨碍教学和各项活动,但随着不良情绪的发展和内心紧张情绪的加重,他们会日益消沉下去,(范文网 www.fwsir.com)严重的可能发展为抑郁性精神病,有的还会做出自伤行为,具体表现为:
  
  1.长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偏低或丧失。从调查结果来看,发现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偏低且个体差异显著,在调查的“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独立性”六个因素中,“自信心”因素的得分明显低于各个因素的平均得分。
  
  2.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学生早恋的现象发生,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困扰。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一般都会有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对自己的形体,尤其是性特征的关注有明显增强,有的急于确立恋爱关系,把这种所谓的“恋爱关系”作为了解异性的最主要手段。同时,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如,黄色书刊、网络淫秽影像的影响,加剧了小部分学生的不良需要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使他们陷于其中。
  
  3.家庭环境的影响及不适当的教育方式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忙于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家庭气氛的不和谐。家教方面,家长对孩子在物质方面的百般迁就、生活上百般呵护,而在学习上却又百般苛求,这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低下,难以应付挫折情况。
  
  (三)社交恐慌
  
  有社交恐慌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他们对社会交往行为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心理。他们常常会找借口回避,即使是与家人、老师及交往不密切的学生在一起,往往也会感到不自在。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入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之心,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局促、尴尬的异常反应。
  
  三、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进行管理的心理策略
  
  (一)师生关系中融入心理辅导理念
  
  心理辅导,是指辅导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相互接纳与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改善情绪、减少阻抗、探索自我、增强自尊、提高自信。根据调查结果,我对有“焦虑”心理的学生进行了多次心理沟通。在沟通中我对学生投以真诚、平等、尊重,渐渐缩短我和学生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形成相互信任的心理和情感关系氛围。平时的教学也有意识地变命令为鼓励,变说教为赞美,让他们真正感到亲和、善良和美好,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正是因为那些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班级管理的民主与学生行为的自律,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学习生活中。
  
  (二)班级谈话中融入有效倾听技巧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其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在实际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隔阂,其原因就是教师不善于倾听和关注学生。而耐心认真的倾听比任何语言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班主任要通过倾听,对其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遇到烦恼、挫折时,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苦恼及想法,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当学生之间有了矛盾和冲突时,教师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然后综合评判是非,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
  
  对于班主任来说,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术更重要。特别是纠结于“异性情缘”的学生,以倾听的方式和他们谈话,给他们以表达、倾听和辩解的机会。
  
  【案例1】本学期开学不久,我正准备下班,一声“报告”打断了我。小L有些羞涩地问我:“老师,您有空吗?”
  
  我说:“有呀!”
  
  她说:“我现在很纠结,想找您聊聊。”
  
  我说:“好呀。”我重新坐下来,专注地看着她。
  
  可她却犹豫了一会儿,没说话。
  
  我问:“有顾虑是吗?”
  
  她说:“我怕说了后您会找我家长。”
  
  我笑了:“别担心,我保证绝不‘秋后算账’。”
  
  她也笑了:“老师,最近我喜欢上了我们班的一位男生,认为他很优秀。上课老是看他,没心思听讲。下课也是,一双眼睛总盯着他。现在连晚上睡觉也会梦到和他在一起……你前些天也因为成绩退步找我谈话,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我管不了我的思想……”
  
  她和我说了很长时间,到最后都哽咽了。我说:“需要我去找他聊聊吗?”
  
  她摇摇头:“如果你去找他,他会看不起我,而且班上同学会嘲笑我的。”
  
  “那你需要我帮什么忙呢?”我又问。
  
  “不需要。我就是想和您说说心里话,我觉得您值得我信任。何况我现在心里好受多了。谢谢老师!”
  
  那一刻,我很感动。我说:“下周一的班会课,我们开一堂青春期异性交往的主题课,专讲如何大方地与异性交往,好不好?”
  
  她说:“那您不要点我的名。”
  
  “好的,我可以从媒体上找些资料。”我说。
  
  她很高兴,也很轻松地离开了。
  
  这次谈话,我主要是在倾听她诉说。这种谈话决不能只是教师一人的“苦口婆心”或是“语重心长”,而是尽量让学生诉说、倾泻。因此,以倾听为主要目的的个别谈话应鼓励学生滔滔不绝、一吐为快。
  
  (三)班级交流中融入心理沟通原则
  
  1.真诚。真诚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第一要素。班主任的真诚不仅表现在与学生沟通时,而且在平时的管理中,班主任也要说真话、办实事,给学生一个真诚、可信赖的印象。
  
  2.平等。班主任要把自己看作是班级中的一员,以一个朋友的姿态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平等包含着尊重。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换位思考和协商沟通。
  
  3.适度。从时间方面说是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从程度方面说是沟通到恰到火候。
  
  4.情理并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法宝。没有情感的投入是无法走进学生的心里的,但同时一定要注意“动情”与“晓理”二者的相辅相成。在“动情”的同时必须“晓理”,情理双管齐下,才有更好的效果。
  
  【案例2】小Z是一个很内向的男孩,不与任何人接触。因为父母多方面的原因,他很小就跟姑姑生活,所以对父母的爱特别渴望。他经常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关注,这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他刚来到我们班时,我走进教室,就看到他坐在位置上发呆,我走过去问他晚上的休息状况。有的时候会从家里带点小零食给他,他独自一人走在路上时,我会邀请他到操场上去走两圈,给他讲些小故事。当他的作业正确率很高时,我会在他的作业本里夹张小纸条,画上笑脸,写上鼓励的话语。更多的时候,我会故意忘点东西在讲台上,让他帮我送到办公室来,或是让他帮我干些轻松的活……慢慢地,我发现小Z变了很多,会主动和我打招呼,会告诉我他又看了什么书,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他脸上的线条可爱了起来,加之班委们的轮流帮助,不让他掉队,他也很快融入了我们这个班集体,比如帮班里的饮水机换水、帮其他同学扫扫地。于无声处,特别的沟通,细心的关爱感动了学生内心,也为我的班级管理增添了和谐的风景。
  
  总之,充分挖掘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应是每一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切实推进班级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只要真正树立了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会发现班级管理处处藏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班主任去探索和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选择,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莉。班级管理策略。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2]郭颖。心理辅导视阈下的班级管理策略。现代教育科学,2006(2)。
  
  [3]朱智纲。心理契约:班级管理的副本。教学与管理,2009(5)。
  
  [4]黄溅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民办东方中学)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相关文章: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渗透08-19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素质教育08-20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08-25

浅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08-20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08-20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01-12

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09-03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01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尊重学生08-18

浅谈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