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兴趣培养途径探索
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兴趣培养途径探索作者/ 蒋维超
摘 要:当下,探究性学习成为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成为很多教学研究者探讨的重要内容。李时珍尝遍百草,写出了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尝遍百草即是对医药的探究。由此可见,探究是创新的基础。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要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关键词:中学地理;师生关系;生动描述;动手能力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夯实探究兴趣基础
打造新型师生关系,彻底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就学生而言,渴望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情感倾向。因此,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才能使师生关系得到和谐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探究劳动。一次鼓励、一次肯定,常常会使学生充满信心,爆发出无穷的学习动力,进而增强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屡受打击会使学生感到灰心丧气,相反,则动力无穷。这时教师要关爱他们,给予他们人性化的温暖,学生也会感到教师这种非说教的情感,从而激发出人性的感动和动力。这样,教师的关爱就成了学生探究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二、生动描述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甘露
人性是相通的,所以,一些实例往往成为学生兴趣的火种。古今中外相关的事例数不胜数,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随意举例,要精选好的素材,紧扣教材内容,恰到好处,更要力求生动。如,七年级上册“板块运动”,教材中涉及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性与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分布相关的内容,为了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就可以把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实例拿来讲。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以北印度洋海域发生了罕见的地震,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夺走了28万多人的生命。而如果再加上故事性很强的内容就更好了,所以,可以引用一个故事:在这次海啸中,一个年仅10岁的名叫缇丽的英国女孩,使200多人逃过了这场浩劫。当时缇丽与母亲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潮突然改变方向,海面上泛起大量泡泡,她马上意识到这是海啸的前兆,于是迅速把这一情况告诉母亲,母亲又迅速将这一情况告之海滩边的游客以及当地居民,在海啸爆发之前,人们已经安全转移,这片海滩也成为普吉岛上唯一没有人员伤亡的地点。学生听了这样的故事,一定会精力集中,十分有兴趣。这样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布置学生到图书室和因特网上查阅有关地震、火山的资料,探究地震、火山的前兆和后果,学生兴趣渐浓,也就会按要求完成,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无形良方
重说教、轻实践是我国中学教学的弊端。而好动是学生时期的天性,所以对症下药、适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才能将其兴趣培养提高到一定水准。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几个小制作活动,如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等。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这些环节,或草草介绍一些,其实小制作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媒介。请想,如果一个学校的地理教师要求学生制作一些小制作,而教师又很正规地将他们展示时,他们那种成就欲望是多么强烈,而这正是激发他们竞争意识的手段,也是增加情趣度的一个手段。
四、身临其境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航标
地理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于生活联系紧密。感受地理课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仅能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航标。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气温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野外课,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如泥土里和水里哪个温度高,山顶气温和山脚气温有什么不同,植被丰富的地方和裸露地面的温度有何不同等。在这些身临其境的感触基础上,教师再得出结论: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等理论,如此这些抽象的道理就简单化了。
五、创新教法是学生兴趣的磁石
试想,一个教师,每天千篇一律,一副老面孔,再好的设备,再良好的意愿都不会有学生来认账。因此,不断创新教法,让学生永远保持新鲜感才是取胜的法宝。
1。充分利用课本图表,进行直观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具,又是地理课程中一种特殊的教材,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中学地理课本中有很多的插图、表格、图册,它们都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图表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一表了然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又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学习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类型时,学生对热带草原认识不足,更没有切身体会,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那么,就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区别,记忆干、湿两季的降水变化、温度变化以及自然景色,这样就能比较直观地掌握此类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大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可视性
投影、图片、视频、音频等具有直观优势,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运用针对性强的自制的投影片可增加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亲切,长期保持可视性,兴趣浓厚。另外,一些很抽象的概念、理论,单靠教师口头归纳总结,很难一下子说清楚,若运用视频等手段,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学生很容易接受。
六、善于总结,形成模式,灵活记忆
地理的记忆是很重要的。但内容多,有的还比较抽象,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教师要做大量的归纳总结工作,比如归纳一些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等。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地理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存在规律,并运用语言魅力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语句。如,在讲我国的海运、港口时,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14个,这样的数量对学生来说比较大,记忆有难度,我们就可以借助歌诀记忆: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这样就很快记忆,且一生难忘,学生也不会厌烦、枯燥。
兴趣是探究的动力,是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模式,而合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永久而无定论的课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常试常新。
参考文献:
[1]王忠东。浅谈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2007.
[2]陈鹏飞。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2007.
(作者单位 唐山市古冶区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兴趣培养途径探索】相关文章:
论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08-21
如何多途径提高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兴趣08-20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08-20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学习兴趣的培养08-20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08-20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08-25
注重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08-18
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08-24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08-20
在意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