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思考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思考

时间:2022-08-18 23:41:0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思考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思考
  
  黄大权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成了老师们研究的热点。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呢?
  
  一、发现语言特点
  
  很多老师之所以没能把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落到实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把别人对文本的解读当做自己的解读,没有自个儿的体会,引导学习浮于表面。因此,老师们在细读文本时,要多发现文本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提高自己欣赏语言的能力。
  
  发现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我们可从句子的长短、音节的四声、吐字的抑扬和语速的徐疾中,发现语言特有的韵味和节奏。如《匆匆》(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以下同)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把它排列成诗歌的形式,再朗读,就容易体会到语言节奏与韵律的魅力。
  
  不仅散文,小说也有语言的韵律与节奏。如《猴王出世》中的句子“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zhāng)鹿为友,猕(mí)猿(yuán)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读第一个分句的三字一组的短语,是不是有点像音乐中的三拍子的节奏?能否想象出猴子的动感与快乐?读第二、第三个分句,是不是感到语言流动的韵律,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发现语言运用的准确与生动,一是准确。如《爬山虎的脚》写爬山虎如何往上爬时,“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动词用得相当准确,“变成”“巴住”“拉一把…紧贴”“往上爬”这些动词,几乎不可改动,以至于你依着动词做动作就可以准确地把爬山虎向上爬的情景还原出来。二是生动。有的用精心的炼字,表达出丰富的内蕴。如《荷花》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与“长、伸、挺”等词相比,更让人联想到荷花的勃勃生机。有的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使人感到语言的丰富、生动。如《花钟》第一自然段,讲各种花开花的情景。用“吹起”“绽开”“醒来”“欣然怒放”“苏醒”“舒展”“含笑一现”等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花的“开放”,使文章丰富生动。有的采用陌生化的句式表达情感,使表达生动。如《慈母情深》,“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采用了倒装句,放慢母亲的三个动作,让人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艰辛,挣钱之不易,给人予强烈的震撼。还有的则采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如《七月的天山》中的句子“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作者用三种不同的事物来比花,写出花多、花亮、花艳的特点。
  
  发现语言的组织与布局。句子是最小的语言表意单位,要表达更为复杂的思想、情感,就得把句子组织成更大单位的段与篇。不同的人组织的段与篇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语言运用中的布局了。有的精巧布局体现在叙述的顺序里。如《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了倒叙,引起悬念,激发阅读欲望;《凡卡》采用插叙,形成对比,衬托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有的精巧布局体现在结构的设计上。如《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了前后照应来结构;《大瀑布的葬礼》采用对比的结构来引起读者深思。
  
  二、尝试运用语言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和审美活动;二是用学到的语言文字运用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思。怎样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实践呢?
  
  同一单元中,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策略运用到略读课文当中去。如《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都是写作者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得到了启示,写法上都是先写生活中的一件或几件事,文后揭示出得到的启示。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精读课文《钓鱼的启示》中人手,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先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含义;第三体会作者这样安排的表达效果;最后联系生活谈谈(写写)自己的感受。在略读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运用阅读策略自读感悟。用选读课文《鞋匠的儿子》《剥豆》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实践阅读策略。最后通过单元习作学写从生活中得到启示的文章。
  
  一篇课文中的并列结构段落,宜采用精讲一段,放手学生自学一段的方法。如《生命生命》,杏林子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个事例来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再说说作者的感受;最后联系杏林子的背景,谈谈为什么杏林子有这样的感受,她要告诉读者什么。后两件事,可以让学生自读感悟交流,学习作者的表达,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写写)对生命的感悟。
  
  同一次教学中,上一个环节重在教阅读策略,下一个环节重在运用。如《穷人》体会心理描写的运用,可以安排三个相关的环节。第一个环节,阅读前两个自然段,画出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想想,从桑娜的心理活动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穷、勤劳、善良)第二个环节,阅读3至11自然段,尤其是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段落,独立画出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并思考:你可以知道些什么?第三个环节,阅读12自然段至结束,找出桑娜两次沉默的句子,思考:桑娜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表现出桑娜的特点。
  
  那又怎样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写”的实践呢?
  
  领会编者意图,落实写的指导。有些课文课后安排了小练笔,意在提示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时,要运用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这时,老师们便要依照编者要求,利用文本的表达形式进行写的指导。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要把这一次的小练笔落实到位,就要领悟文本是如何通过写父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表现父亲“了不起”的。当学生懂得细节描写更能表达人物的情感后,再让学生抓住人物(阿曼达)的动作、语言、神态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也就是“了不起”,从而照应课文中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样的读写结合,写是从读中自然生发出来的,既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化、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与认识的抒发和倾吐。
  
  根据文本表达形式,自行选择落实写的指导。(1)延续文本语境,依循文本进行写的指导。如《盘古开天地》中的“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的仿写,不能仅让学生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造排比句(段),而应当让学生采用这一表达方式,延着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情境往下写。这种续写式的读写结合,既让学生得到排比句式的训练,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2)选准相似语境,模仿文本进行写的指导。如《荷花》一文,老师通过对“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有的……有的……”一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作者用总分结构来表达荷花开花的不同姿态后,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就可以让学生围绕“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这一句话来迁移写。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你看,有的荷花躲在荷叶下面,好像在和谁捉迷藏;有的荷花刚刚露出水面,风一吹,好像是观音菩萨的宝座;还有的荷花悄悄地露出了小半边脸,好像正含羞地向我们张望呢……这样的读写结合,学生阅读写作在同一文本情境进行,不必切换,教学进程比较流畅。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新桥中心学校)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思考】相关文章:

关于“懂政协”的实践与思考08-24

运用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08-24

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08-22

运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08-20

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08-25

对高校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08-27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08-24

对新时期农村学校管理的思考与实践08-25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05-31

【教育随笔】 践行“让学引思” 的思考与实践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