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施全时空的语文素质教学
实施全时空的语文素质教学李万钧
摘要: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而一个人“母语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一个人素质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德才的基础的基础”。这是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杨叔子在致《语文报》一封信中阐述的真知灼见。他在信中还号召“中国语文应该是一个中国青年、一个中国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一个理工教授如此诚恳地谈语文不能不有所震撼。确实,无论年龄大小,也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语文于人人有益,人们的学识才华,也往往体现于语言文学。语言文学的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这一性质及其社会功能决定着语文教学非素质教育不能完成其历史使命。
关键词:素质教学;氛围;角色
一、树立大语文观念,创设大语文氛围,实施全时空的语文素质教学
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具备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优势。因为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和表现形式,也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基础工具。可以说在我们所拥有的时空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耳濡目染,俯仰皆是。所以语文教师应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引导学生时刻有学习语文的意识,处处把握运用语文的机会。一个请假条、一份申请书、一封书信,都是学生的应用文实践;一次联欢会的设计、一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都是语文素质的大练兵;一次演讲、一篇征文、一次朗诵都是语文素质的一次超越。而历史课上的掌故、政治课的辩证法、生物课上植物习性的了解、地理课的名山大川又都是语文内容的丰富性。一次运动会,可能是一篇作文的好素材;一次兴趣盎然的风筝赛又可能会飞升起一个小作家;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升华;一次投身自然探险掠奇的郊游,又是一次品味辛苦、收藏甘美的经历。
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在提高语文素质,无一不是在展示语文素质。只要有这样的大语文观念,不囿于课堂45分钟,有意识地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大语文氛围,使学生全时空地学语文、用语文,巧借他人之力,语文教学会很轻松,语文素质教育的路子会越走越宽敞,越走越明朗——走出课堂,那是一方明朗的天空。
二、走下神圣的讲坛,让出课堂的主角
教师应有庄重的仪容,却不可使学生敬而远之;语文教师应有口若悬河的本领,却不能在课堂上尽兴地表演。一个好教师和学生是朋友,一个好教师是课堂这台戏的高明导演——精心策划,适度适时引导,始终使“演员”处于亢奋的表演情绪中而浑然忘我。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从“学生是主体”这一课堂教学原则出发,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学会而不是靠教师教会。
对于文言文教学,多数教师的感觉是费时、费力,而学生负担沉重。这是因为教师抢了“戏”,武断占据了“主角”的位置,“自觉”地承担起将课文讲会的责任的缘故。试想教师将一篇古色古香、生涩难懂的古董“真相大白”于懵懂顽童,不可能不费时、费力,而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学生的大脑一下子塞进这许多生硬的东西也不能不沉重。如果将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去由远及近、由生而熟地读懂,以读贯穿始终那双方就都轻松了。
第一步是初读。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读古文,字音很复杂,能够读准异读现象是古文学习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复读。教师指导学生参考注释,互相讨论,运用已掌握的古文知识力争读懂文章字句。这时,教学进程应放缓,教师应对重点、难点问题做必要的提示、补充、归纳,强化突出重点、难点。第三步是深读。即深层次思想内容、感情寓意的理解性朗读。因有前两步做基础,这种意在达成理解目标的朗读也是力所能及的。在此步骤中可采用讨论式,教师在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上应有适当的点拨、启发、提示,对重点语句做综合性小结,再次突出重点、难点。这样学生历尽艰辛终获成功,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大有庖丁“提刀而立,为之踌躇满志”之感。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穿针引线、输导阻塞的作用。虽不是抢眼的角色,却是个不可缺少的幕后英雄。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树立大语文观念,有意识创设大语文氛围,精心导演每一节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语文素质教育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天高地广,风光无限。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实施全时空的语文素质教学】相关文章:
浅谈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08-24
实施素质教育心得02-18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08-22
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调研总结08-24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汇报材料08-20
时空的日记02-08
实施互动策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08-22
素质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07-11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10-22
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