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好吃”的豆与“好看”的戏 倒着教学《社戏》

“好吃”的豆与“好看”的戏 倒着教学《社戏》

时间:2022-05-13 09:48:3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好吃”的豆与“好看”的戏 倒着教学《社戏》

  “好吃”的豆与“好看”的戏 倒着教学《社戏》
  
  高殿杰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214420)
  
  摘要:教学《社戏》一课,以文末一句为切入口,以“好吃”的豆和“好看”的戏为主线,从后往前,倒着解读文本。通过资料助读、原因分析、内涵挖掘,让学生明白:豆并不真的那么“好吃”,戏也不真的那么“好看”(而且从来就没有看过“好看”的戏),皆因这里是“乐土”,有一群“好人”,有一堆“好的故事”;豆的“好吃”与戏的“好看”,实乃理想之寄托,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关键词:得出结论资料助读分析原因 挖掘内涵
  
  鲁迅的《社戏》,文末有这样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全文的“纲”。所谓“纲举而后目张”,抓住了这句话,就抓住了关键,全文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于是,教学这篇文章,我就尝试以这句话为切入口,提出问题:那夜的“豆”真的那么好吃吗?“戏”真的那么好看吗?目的在于造成悬念,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和探究真相的兴趣——从后往前,一步一步推上去。
  
  一、得出结论:“豆”不可能真的好吃,“戏”确是真的不好看
  
  其一,“豆”不可能真的好吃。
  
  关于豆的文字,作者着墨不多,吃豆的当儿也没有说好吃不好吃,只在文本最后说是“好豆”。我们知道,“吃豆”发生在看戏回来的路上——“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于是就偷一点来煮着吃。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相关的文字进行揣摩:一群十多岁的小孩子,没有烧饭烧菜的经验,烹制佐料不齐全,且是在夜里,又疲惫至极,匆匆忙忙的,能把豆煮得有多好吃呢?给学生时间交流讨论,从人的心理体验出发,这时还可引入《芋老人传》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清代周容的《芋老人传》写的是这么一个故事:一穷困书生在又饥又冷时吃了芋老人的芋头,觉得很香甜;后做了宰相,再吃芋头,却感觉不到好吃了。芋老人解释说,从前做书生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被雨淋透了,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做了宰相,天天吃的是精美的食物,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人主要是受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所驱使的需求动物,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当个人满足一种需求之后,就会产生另一种需求。二是人类所追求的需要具有普遍性,这些需要有层次之分。由此,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五个层次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行动的动力了。
  
  然后,进一步追问:是不是因为饥不择食?
  
  此时便可以明确:豆不可能真的好吃。但问题是:鲁迅是否停留在这生理的最低层次上才说豆的好吃呢?这里大有可疑,且再看“戏”。
  
  其二,“戏”确是真的不好看。
  
  “看戏”这一部分内容是全文的主体,学生很容易找到相应的描写文字——到演戏的赵庄时已晚,一去就见铁头老生“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其时台下已经不很有人”,看戏的除了小孩子,就是“本村和邻村的闲汉”,还有“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土财主的家眷”。“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我”最愿意看的“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却不见出来,“套了黄布衣跳老虎”的也没有。许多时间过去,“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想喝豆浆,却没有;“我”最怕的“老旦终于出台了,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竞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大家都不耐烦,双喜说走,“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这里,有对“戏”的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写“我”和小伙伴们对“戏”的不好看的种种反应,最后是中途退场。可见,“戏”确是真的不好看。然而,看戏的热情却很高涨,一波三折。先是“在早上就叫不到船”,“怕外祖母要担心”,“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后来,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小伙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而且有双喜写包票!看戏终于成行了。
  
  那么,“戏”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二、资料助读:从来就没有看过“好看”的戏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我们不能忽略文本入选教科书后被删掉的那部分文字。《社戏》原文共有三次看戏,课文中把开头两次看京戏的部分删掉了。这被删掉的部分与保留的后一部分的对比十分鲜明,因此,教学“看戏”环节,应给学生补充前两次看戏的内容,进行对照阅读——
  
  地点:一城市(北京),一乡村。
  
  内容:在城市看的是京剧,在乡村看的是绍剧。
  
  观感:鲁迅对家乡戏——绍剧,充满好感;而对京剧,可以看出他充满了厌恶。事实上,除了《社戏》,鲁迅还记得二花脸(《二丑艺术》)、男吊女吊(《女吊》)、黑白无常(《无常》)等。
  
  既然戏本身都令人倦怠,并不好看,那么,“我”的态度为何不同呢?乡村的环境是诗趣盎然、和谐醉人的;而京剧剧场里,人满为患,锣鼓声喧闹刺耳,捧场喝采声震耳欲聋,“我”也不认得当时的名角龚云甫。一次由“长凳”,“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再一次,“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已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在对北京的两次看戏的叙述中,透露的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物如刑具那样令人望而生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冷漠疏离得令人窒息,远不如乡下伙伴热情。个中原因,可从鲁迅曾说过的一句话中看出端倪,“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连“生存”都“不适于”了,鲁迅疲惫、厌烦,甚至恐惧也是必然的了。狭窄拥挤的生存空间,喧嚣噪乱的环境气氛,使得都市人失去了做人的生趣。鲁迅对当时的京剧扛鼎人物梅兰芳也从来没有过正面的评价,这从他的两篇《略论梅兰芳及其他》可窥一斑。鲁迅还曾在杂文里捎带着描写过深夜散戏后意犹未尽的戏迷,“咿咿咿——”地唱着经过他的窗下的情景。
  
  钱理群教授认为:“只看‘部分’不读‘全文’,就很难把握作家整篇小说的总体构思,也不能从‘部分’之间(被砍去的部分与保留下来的部分)的内在联系中去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旨意。”的确,“删节版”的《社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那精深隽永的艺术内涵。不读全文,脱离背景去读《社戏》,很难说真正读懂了;补出被删掉的部分,有助于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三、分析原因:原来这里是“乐土”,有“好人”和“好的故事”
  
  继续往前读。是夏间,母亲带我回乡下。“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接着话锋一转,说:“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一切豁然开朗,原来这里是我的“乐土”!有一群“好人”,有一堆“好的故事”。
  
  其一,“我”在这里得到优待。
  
  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况且,“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乡村民风淳朴,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蹈,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
  
  在乡村,“我”还可以亲近大自然,每天“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钓到“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一同去放牛”,虽“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但“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笑也是一种友善,对“我”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了。
  
  其二,“我”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指“我”不喜欢的陈腐无用的经书。《社戏》没有写对这些东西的厌恶,但教学时不妨简单介绍一下鲁迅其他文章中所流露的反感。比如,《五猖会》就十分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压抑——东关去看赛会,“是我儿时罕逢的一件盛事”。那天大家全都起了个大早,正在忙忙活活、兴兴冲冲地往船上搬运各种器物、点心和茶炊,“我”也笑着跳着催促快点搬的时候,父亲悄悄出现了。他让“我”当场随他一句句读《鉴略》,还要背下30行共60句。“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会!”当“我”把一字不懂的“粤自盘古,生于太荒”之类哆哆嗦嗦背下来时,太阳也老高了,心里那点高兴劲儿早就一扫而空了。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写到了三味书屋的乏味、枯燥——那是“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念一些不懂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而百草园一年四季景物优美,此外还有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也是那么有趣,令“我”回味无穷。现在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其欣喜可想而知。
  
  其三,“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看戏也不在戏本身,这样我们就又回到“看戏”与“吃豆”上来。“吃豆”是在“看戏”的当中,我们不得而知,“豆”的好吃与看戏有关;可是“戏”并不好看,怎么才能感悟到“我”的真正的“乐”呢?原来,“豆”的好吃,“戏”的好看,只因与小伙伴们在一起,“好人”在做“好的故事”。“看社戏”一节,把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部分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一群善良、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的双喜、阿发、桂生等,为“我”看不成戏而“叹息”,“表同情”;终于成行了,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对我照顾有加;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
  
  六一公公作为“余音”,“绕”在看戏的“梁”上,是淳朴乡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不料六一公公“竞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豆被人偷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这就表现出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农民本色。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成年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以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愫去回忆童年,大概是“人生的通感体验”吧。《社戏》结尾的魅力,就在于激活了这种体验,诱导人们去追忆,从而抓住了读者的心。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就曾吐露过这种心迹:说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等蔬果,都曾是使他思乡的蛊惑。“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社戏又何尝不是呢?的确,这“思乡的蛊惑”,这对儿时的反顾,这记忆中的“旧来的意味”,实际上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美。但我们是自觉地去受“哄骗”的,而且甘愿“终身受骗”。这是一种多么神妙而无法言表的感情啊!
  
  四、挖掘内涵:豆的“好吃”与戏的“好看”,实乃理想之寄托
  
  对《社戏》这样的课文,以往常常把“对摆脱封建教育的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作为教学重点之一,而苏教版教材则明显地表现了另一倾向性,将其编选进“民俗风情”这一单元,教学重点放在了“结合调查了解和感受家乡民俗,进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的层面上。的确,《社戏》中鲁迅甚至不惜以少有的抒情笔调将乡村景物仙境化,乡村世界彰显出温馨的柔情,是那样的透明,那样的沁人心脾。因人好而豆好而戏好,一切也都显得美好起来。内心美好的情感投射到景物上,物我两忘。没有《故乡》中的萧索和灰暗,有的是田园牧歌般的温情,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个柔媚而富有韵味的光环。请看——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这几段景物描写是极具特色的,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等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风情。有色——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有声——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宛转,悠扬”的横笛声;有味——豆麦和水草发散出来的“清香”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简洁干净,生动传神,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教学这些美妙的词句时,让学生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便不难发现,《社戏》所描绘的景物,实乃作者理想之寄托:站在“现实”,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其实,每一位作者都有他理想寄托的地方,鲁迅之于“平桥村”,正如福克纳之于“约克纳帕塔法”,哈代之于“威斯敏斯特”,马尔克斯之于“马孔多”,沈从文之于“湘西”。《社戏》与《呐喊》中的其他篇章,如《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等,都是一脉相连的。其故乡一带的山水之美,自古为人所称道;有温馨的回忆,在“昏沉的夜”,在朦胧中,有“好的故事”;其间,还有许多不幸与白眼……故乡的一切,深深根植于鲁迅的心口,是鲁迅心灵的慰藉,一如海德格尔所说的精神上的“还乡”。戏是否“好看”,豆是否“好吃”,已不重要了。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着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出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有着“对摆脱封建教育的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从而暗合了《呐喊》的主题。

【“好吃”的豆与“好看”的戏 倒着教学《社戏》】相关文章:

《社戏》教学反思02-12

社戏教学反思02-19

《社戏》教学反思(精选6篇)06-03

《社戏》教学反思15篇02-26

《社戏》教学反思(15篇)03-03

《社戏》语文教学反思03-21

《社戏》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03

种瓜得豆教学反思04-12

好吃的水果教学反思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