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浅探
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浅探作者/甘达明
【摘要】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数学课堂后,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数学课堂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探索与思考。
一、要深刻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有效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把握合作时机
教师应根据学生和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ad+bd)÷d应该怎么做?用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怎样转化?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学他”和“自检”,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建构。
三、合理分组
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即一个小组内应包括具有不同能力特征、不同数学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三是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四、明确任务,合理分工
共同的任务与合理分工是促进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小组成员必须明确小组的共同任务和独自承担的任务,明确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关系到小组完成整体任务的好坏,这是个责任问题。在明确任务之后进行合理分工,教师可以事先和同学们共同商讨明确分工,明确小组负责人(组织者),也可以由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关键是互相信任,支持和配合。
五、教师引导
教师恰当的引导成为合作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在参与中获得有关学生的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总结。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①(1+2X)(1-2X);② ( 2 a + 3 ) ( 2 a - 3 ) ; ③ ( 1 0 0 + 1 )(100-1);④(X-6)(X+6)。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可见,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知识能力的获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414600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石塘乡中学)
【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浅探】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08-23
浅探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务实性08-24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08-24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01-07
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心得06-03
数学课小组合作学习心得06-11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04-07
加强自主探究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