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中心小学余红
【中图分类号】G523.3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88-02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教学语言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的一种专门的交际用语。但是,在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老师信口开河,说话毫无条理,学生犹如坐在云雾之中,不知所以然;有的老师唯恐学生不懂,将知识反反复复地灌输,反而令学生越听越糊涂;有的老师心里很清楚,却无法将自己的意思清楚表达……为此,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营造和谐、有情趣的课堂氛围,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我认为优化教学语言可采取以下几种手段:
一、巧妙的导入语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巧妙的导入起到统领全课的作用。优秀的精彩纷呈的导语往往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像钥匙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导语导得得法,导到教材的要害处,导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能起到“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先声夺人的作用。引人入胜、巧妙精当的导语能为一堂课的成功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导语时要从活跃气氛、激发兴趣、诱发思考入手。例如: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教师运用抒情的语言,优美的音乐,形象的画面等,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导入新课,我在教《桂林山水》时,导言就是这样设计的:我们的祖国是个美丽的大花园,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水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那里的山那么高,那么险,那么秀。今天,就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欣赏桂林山水。也可以设置悬念,剖析课题,紧扣课题布设疑障,激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引入新课。上周我在教学《虎口藏宝》一课时,这样导入:虎口中竟然藏着宝,到底藏着什么宝贝?这宝贝又是什么呢?请大家快来读一读课文吧。还可以巧用游戏,激发兴趣。运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趣事、谜语、故事以及有趣味的游戏,引入新课,例如在拼音教学时,加入儿歌,学小动物叫声,给字母编个小故事,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导之有法,导无定法。新颖的导语设计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的探究,对知识广泛的涉猎,对学生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闪亮登场的导语才可能如一石沉入平静的湖面,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生动活泼、和谐快乐。
二、精设提问语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善教者必善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提问却往往被人忽视,有的课堂上随意发问,效果让人深感遗憾。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如:“课文有几段”“可以分为几部分”。记得去年,有一位新老师执教《威尼斯的小艇》时,她问学生:同学们知道威尼斯吗?威尼斯是世界上的什么城市?为什么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播放课件……抛出的问题一浪接一浪,反反复复地兜了一大圈却还回不到点子上,而对文中的一些优美词句却没能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更没能引导学生去领略异国独特的风光。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一位老师执教《小马过河》一课时,她抓住了课文重点提问:小马为什么要亲自去过河?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把握关键,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精妙的过渡语
过渡语是教学各环节及知识、能力之间的桥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生动体现。只有科学地运用过渡语,才能使语文教学中各个知识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紧密,在每一节课的起承转合都天衣无缝的基础上,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连贯紧凑、富于层次感的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例如《游子吟》是一首描写游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饱含深情的古诗。我校刘斌老师上这一课时,就特别注重利用过渡语渲染气氛,其中有两段这样的过渡语:
是啊,母爱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母爱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母亲的目光都在我们背后。而那些离家远行的游子,更是怀着一份对母亲深深的眷恋。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首诗,读得舒缓些,边读边品味,你心中有一种什么滋味?
诗中没有写谆谆叮咛,涟涟别泪,而是写了母亲一针一线的为“我”缝制衣服,一片纯情的母爱凝结在这无声的场景中。再次品读,勾画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我想正是母亲那密密的针线,阵阵的担忧感动了你,也感动了我,这件衣服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那么生活中,我们的母亲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呢?有没有一件令你感受很深的事情?
……
刘老师对过渡语作了精心的设计,用优美而饱含深情的语言,伴着音乐,委婉道来,极大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使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语文课上过渡语“渡”的准,能够准确地总结;“渡”的巧,能够巧妙地质疑;“渡”的活,能够灵活的拓展;“渡”的到位,能够有效的激情……课堂过渡语的巧妙运用能实现调控教学过程的有序发展,使教学环节之间紧密相连,自然流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使课堂教学增添艺术的魅力。
四、诚意的课堂评价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上真诚的评价语言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思考、参与讨论、参与学习,把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更新的高潮,具有着良好的激励作用与导向作用。所以我们对学生正确的回答,富有创造性的看法、意见,及时予以热情洋溢的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情真意切的评价语,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教师的评价语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真诚而亲切得自然流露,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孩子,就像点点春雨滋润孩子一样。这样才能博得学生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如“××同学,我为你进步而高兴!”“××同学,这个问题老师都还没想到,你想到了,真了不起!”(师竖起大母指)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肯定很高兴,很自豪。鼓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但是,对于回答的还不够完美的同学,你对他说:“没关系,我相信下一回你一定能说的更好。”学生也会因为得到老师的鼓励而感到安慰。如果老师说一句:“怎么连这个问题也不会?”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习失去信心。
五、深度的结束语
好的、有深度的结束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水到渠成之效,能为一个片段、一堂课的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并能给学生带来某些启迪或留下无尽的回味,且具有拓展延伸的功能。
去年,李老师教学《虎门销烟》一课,她的课堂小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结尾处,李老师先采用教师引读的形式,对全篇课文进行创造性地朗读,她用铿锵有力激昂的语调说:“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的一天。”留给了学生无限的遐想,无边的思考。
在教学《让它们自由生息》时,我是这样指着板书与学生一起总结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认识了日内瓦人爱护花草,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奇特),欣赏了日内瓦(奇丽的景色),品味了日内瓦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让我们再一次回味日内瓦独特的风情,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题——《让它们自由生息》。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儿,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这样的小结,既是对全文的概括,又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回味。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要我们不断去实践、总结、反思,也要不断去学习新的理论。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让我们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用语,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用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弹奏出美妙动人的乐曲,让它在学生的头脑中回响激荡,粘住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让我们的教学语言更好地服务课堂、点缀课堂,为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断努力!我坚信,语文课堂教学会越来越精彩!
【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相关文章: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08-24
活用教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08-26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08-23
课堂教学教学实效性学习心得08-23
转变教学策略提高课堂实效性08-24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08-24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08-24
加强自主学习 优化课堂教学05-01
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