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新课改视阈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

新课改视阈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

时间:2022-08-20 23:12:22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改视阈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

  新课改视阈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
  
  文/戚淑玲
  
  摘 要: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本阶段学生的特点,以更新教学理念以优化教学策略为切入点,全面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对文章整体阅读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一、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肢解文章,分段分析
  
  初中语文教师常常上课会把一篇文章机械地分割成字、词、句、段落或者结构、主题、修辞、写作手法等部分,然后逐个进行讲解、分析,虽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某些特定阅读分析技巧的掌握,但是结果往往使学生在最后分析文章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善于结合上下文和文章整体的主题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出肤浅、片面的结论。
  
  2.局限于教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它既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实践过程。现实中,教师的分析充斥于教学课堂,学生以被动的接受为主,很少有主动提问的,更不要说主动地探究课本上出现的问题,答案却在课本以外才能找到的情况。新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摆脱阅读时局限于教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二、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文章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阅读文章如同下围棋,大局观很重要,首先要改变当前阅读教学中重分析、轻感悟的现状,引导学生向着全面理解、深刻体会的良性方向发展。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云:“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说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功夫,这种看书重视领会书中的精华而不追逐字面上的咬文嚼字的读书观是非常可取的。传统的阅读模式是字、词、句、篇循序渐进的,而整体阅读则是强调整体,阅读文章不一定非要逐字逐句地去读、去理解,可以快速浏览一遍,找出文中的关键点,然后对全文加以概括,三国时期的大智者诸葛亮就曾说过他的读书和治学的方法是四个字:观其大略。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的第一步应该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
  
  文章的字词好比人的相貌,而主题则是文章的灵魂,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必须走进他的灵魂,就现今的考试来看,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考查,题目出现得越来越多了,而且即便是对字词和修辞手法的考题,也大多是建立在全篇阅读后,随着文章整体来确定词义,随着文章整体来分析句子,随着文章整体来解释修辞手法,只有了解文章的灵魂,学生的解读才能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练习上下文思考问题的习惯。试卷上阅读理解的试题很频繁地出现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作答”的字样,但是真正要做到联系上下文,必须要找到上下文的联系。上下文的联系是作者思路的轨迹,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秩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性,理清这种上下文的联系,就能和作者思维沟通起来,进入到文章中去,就不难找到文章的主题了。
  
  当然,我们强调整体阅读并不是要放弃字、词、段落的分析,所要摒弃的是烦琐的分析。我们提倡在进行分析后,要归纳知识点,最终再回到整体中去理解,紧扣主旨去思考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2.超越教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阅读材料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理解,从而读出疑问并且通过其他渠道解决疑问,甚至得出其他前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看法和见解的一种学习方法。
  
  作为一种高级的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不是浅尝辄止,而是通过自身不断探索而达到更高境界的巨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管是阅读教材还是阅读课外读物,学生都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2)探究来源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孔乙己》一文中,读到课文中“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这段文字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孔乙己的长衫为何不见了?这个问题文中没有出现,但是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3)探究是一个以文会友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和教师之间,还可能有学生之间,甚至是学生和作者之间产生对话,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在这些对话中营造友好、和谐的协作氛围,同求知、同发展。
  
  (4)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不尽相同,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也各有差异,对同一篇课文,两个学生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或者理解。这时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同时,作为教师更要静下心来听听学生的意见和理解,发现学生的可取之处。
  
  总之,探究性阅读应该做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辩证统一。同时,从素质教育出发,鼓励他们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并且借助各方的力量,自己去寻找答案。

【新课改视阈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训练浅探08-24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论文(精选9篇)08-24

浅思戏剧学的教学方法论文08-24

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04-17

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论文05-31

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08-22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初探08-24

浅探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务实性08-24

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08-22

生命教育论文: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