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以课文为“本”,得习作之“法”

以课文为“本”,得习作之“法”

时间:2022-08-21 16:54:1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课文为“本”,得习作之“法”

  以课文为“本”,得习作之“法”
  
  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徐旭云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让学生融入文本,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
  
  一、典型表达处仿写——由此及彼,锻炼能力
  
  典型表达处的迁移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有效吸纳课文中的经典语句,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言语,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成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1.模仿句式篇章练笔
  
  《东方之珠》的第五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这个中心句,从“港湾里”和“马路上”两个方面运用两个比喻句展开描写。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比喻句的精妙之处,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再如《莫高窟》一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同时两段之间又运用了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是构段仿写的范例,比如学习《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后,可以模仿文章的结构,从“书的来历”“书的内容”“读后感受”三个方面练写读后感。
  
  2.模仿修辞手法练笔
  
  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增色不少。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练笔,使文章生动形象。
  
  六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有这样的语句: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汨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可以让学生模仿着练笔,如:你好,五彩缤纷的鲜花!你( );你好,美丽的蝴蝶!你( );你好,翠绿的树叶!你( )……
  
  文章的典型表达处如一根“拐杖”,学生扶着它“走路”,长期坚持仿写训练,写作时就有法可用,有话可写,在写作之路上也会“走”得稳当一些。
  
  二、文本空白处补写——触动情感,深化理解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留白结构,留白之处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如果捕捉住这些留白结构中的有效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留白”,不仅可以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更让学生深化理解课文内容,与文本进行更深层的对话。
  
  l.故事结局想象练笔
  
  故事结局处,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点。学习了《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后,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练笔:30年后,到底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我设计了练笔,有的学生写: “30年后,当我再次拜访老人的小屋时,发现老人已经不在了,老人的儿子,一个同样精瘦健朗的老人,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同样深深地爱着这片山,这条路……”;还有的同学写道:“老人还健在,依然在山脚下的小木屋里生活,他已经深深地扎在了天游峰了……”这样的练笔,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即使同一个“空白”,学生笔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结局,这样无疑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2.抓住省略想象练笔
  
  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中出现一些省略号,这些省略意味深长。如《庐山的云雾》第三小节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是有关瞬息变化的庐山云雾形象的描述,此时让学生仿照课文,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一个事物,这有利于他们加深对课文语段结构的理解。在文章的空白点补充文本,让孩子真正走进文本中,参与文本,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中心、人物品质、作者感情的把握,不但能激发孩子参与阅读教学的主动性,适时地进行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更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
  
  三、不同体裁间改写——内化语言,提升感悟
  
  语文教材中文体多种多样,相同的内容经过不同体裁的表述,阅读感悟是各不相同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灵活地指导学生进行文体的转换和改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更能让语言运用鲜活起来。如可以把古诗改写成散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的“小练笔”。学完古诗《望洞庭》后,学生写下了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洞庭湖一片寂静。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擦拭过的铜镜。湖中间还屹立着一座峰峦雄伟的山,这就是君山。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水色与月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奇妙的洞庭秋月图……
  
  这样的联想,这样的练笔,这样的课堂,将技能的学习运用活化了。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将文本的言语表达不断内化、创造,在练笔的过程中,精神生命不断得到新生。
  
  四、含义丰富处扩写——丰富内涵,激活心灵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泳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
  
  例如教学陈毅的《青松》,作者用“压”“直”这两个字描写了青松凭着坚强的意志抗争风雪,蓬勃生长这一坚强的品格。执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读出青松的坚毅。但是,仅此是无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真正领略青松的高贵品质的。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对“压”“直”这两个字进行意象还原,展开想象:凛冽的风在肆虐,铺天盖地的雪在纷飞,你看到风雪中挺立的青松了吗?你看到在抗争的青松了吗?学生静静地想象,心中却涌动着激情,情动而辞发,汇聚成充满智慧的文字。围绕“压”“直”这两个字展开的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态的凝固的词语被激活了,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从而也更能体会到和青松一样的革命战士的坚强不屈。
  
  以课文为“本”,得习作之“法”。通过对文本之“法”的不断渗透,使学生学到了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课文为“本”,得习作之“法”】相关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04-10

诚信为本作文02-20

与孩子共同谱写习作“四部曲”——小学习作之我悟08-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文02-15

以读为本 陶冶情操04-10

以读为本 陶冶情操04-10

走遍天下本为侣作文01-06

在班级管理中的“和谐为本”08-2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01-0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