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练习设计:撬动“学本课堂”的支点
练习设计:撬动“学本课堂”的支点作者/陈杰
阅读教学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艰难转身。走出“教师过度讲析”的误区,改变“以教为主”的课堂结构,化教为学,还学与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怎样为“学”让路,化“教”为“学”,实现课堂为“学”导航?有没有类似“牛鼻子”的导学内容呢?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习就犹如一根杠杆,具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导学力量。
如何让“练习”这一载体,在新课标语境下发挥“导学”的功效,实现课堂的生本化追求呢?
一、“整体化”的练习架构,保障“学”得充分
如何改变“以教为主”的阅读教学现状?王荣生教授认为,有效的思路应该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解决途径应该是:学生需要学什么(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学习难点、学习兴趣等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怎样学才好(充分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练习的整体建构,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让学生“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在一次教学调研过程中,笔者聆听了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寓言两则》之《亡羊补牢》,第一位教师的教学程序如下安排:1.讲解“亡羊补牢”的意思;2.学习生字新词;3.问:牧羊人丢了几次羊?结果怎样?寻找牧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通过“牧羊人怎么讲”“街坊怎么回答”的问答,分角色朗读训练;4.再问:牧羊人怎么做?来得及吗?你会对他怎么说?以此揭示寓意。
此节课的教学特点是:囿于教材,就文论文,按图索骥,教师具用浓厚的主导意识,使学生的学习缺失言语实践的平台,消极被动,学习的热情未能被激发。课堂看似顺畅,但学生的思维逼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亦步亦趋。
而第二位教师利用”连环画”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她是这样执教的:出示四幅插图(“第一次丢羊”插图、“牧羊人与街坊的对话”插图、“第二次丢羊”插图、“把羊圈补得结结实实”的插图)。步骤1:让学生排列打乱顺序的插图,讲讲理由;步骤2:根据插图,学生逐一试讲故事;步骤3:看看课文中的描写,哪些情节与信息不能丢,完成表格练习,进行“信息检索”:步骤4:在学生“信息”交流中,随机深入学习课文,进行“三度”对比:①“两次丢羊”情景的比较:什么一样?有什么不同?②牧羊人与街坊对于第一次丢羊反应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你会怎么劝牧羊人?③“补上羊圈”的部分:牧羊人的想法与做法与之前有什么不同?步骤5:根据学习与体验,串讲整个故事。
“讲故事”课堂练习的切入与活动的整体构建,用“练习“替代“讲解”,改变“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发挥“倒逼机制”的功效,扩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活动,从而撬动一成不变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开放化”的练习评价,暴露“学”的起点
练习设计是宽广的还是狭窄的?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它的设计走向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因为“练习”安排直观,易监控,好操作,它的教学诊断与教学评价功能也非常强大。
如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初读课文阶段,教师便呈现一个练习题:这是一个( )的严监生。(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并在书的空白地方批注。
学生板演的答案五花八门:为人小气、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省钱、爱钱如命、抠门、记忆力很好、非常小气、守财奴、小肚鸡肠……
学生对文本人物品质的初步感受,便成为了教师施教的起点与落点。通过品读、表演等形式,在课的结尾,教师再次导出这一练习题:这是一个( )的严监生。让学生重新思考:作者笔下的严监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有同学想上来修改的吗?
生1:“爱钱如命”应改为“爱钱胜命”。
生2:“记忆力很好”不确切。
生3:“省钱”不对,省钱、节约是美德,严监生是很有钱的人,为什么还省钱,摆明了是吝啬。这个词不恰当。
生4:“小肚鸡肠”指的是记仇,心胸不广,在这里也不对。
以上的练习设计成为了深A教学的“发动机”、“助推器”,它以“开放”的姿态监测出学生的阅读起点,呈现学习的真实状态,课末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自己修正初始观点,从而让设计嵌入到学生学习行动的真正发生之处,使练习发挥了极大的功效,使课堂教学明显增量。
三、“核心化”的练习设计,撑起“学”的全程
好的阅读课,要设计1—2个核心课堂练习,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使之成为架构整个阅读课堂的支撑和工具。
《绝招》这篇课文,描写了小柱子第一次比绝招丢人,于是,回家苦练绝招,第二次比绝招令人羡慕的情景,文本极富儿童生活气息。有位教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样三份以“小柱子的日记”为载体的练习,形成了阅读教学富有特色的“第二文本”:
练习1:把小柱子第一次比绝招失败的落寞写成日记。
练习2:展开联想,再现苦练绝招的小柱子。
练习3:要求学生模仿文中用动作、神态、表情表现小柱子比绝招失败时的失落心情的写法,把小柱子第二次比绝招成功的高兴之情描写出来。
以上“练习”为教学设计出别出心裁又富有张力的学习活动,也以学生学的活动展开,避免了说教和灌输。三个核心练习的提炼与推进,完成了本课的主要阅读任务。使课文学习告别了重体验强分析的模式,增加了学生语言学习与言语实践的机会。
四、“加工化”的练习融合,减轻“学”的负担
现在的阅读课,课堂上的活动太多是教师占据和把控的。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是不动笔、不做练习,只是听老师解读课文内容,偶尔应答一下简单提问,配合一下老师教的活动。而课外则要做大量的课外作业。好的语文课应该将课外作业加工成好的课堂练习,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融入课堂整体学习,减少课外负担。
有位教师在教学《卡罗尔和他的小猫》一课时,在教到卡罗尔家通过广告获得小猫后,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小猫“调皮不羁,可爱却难以收拾”这一节时,请同学们翻开《课堂作业本》,完成练习。
《课堂作业本》第5题的题目是这样的:卡罗尔非常想要一只猫,于是登了个广告得到了好多好多的猫,观察一下下面的图画(配有小猫各种形态与动作的图画),你能填一填吗?
有的小猫( ),有的小猫( ),有的小猫( ),还有的小猫( )。
这样的练习选择了典型的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并将之融入到课堂中来,把文本中最难的、学生课外有困难的作业作为练习的重点,在课堂中去化解它,起到了对学生学习疑难内容的高效指导作用。同时解决作业难点,也为学生课外作业减轻了压力。以加工“配套练习本”的练习成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总之,优质课堂练习,能成为撬动“学本课堂”的支点,它保证了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活动的展开,从而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变“教过”为“学会”,真正实现导学的语文课。
(浙江省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325800)
【练习设计:撬动“学本课堂”的支点】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08-24
学高效课堂后的心得11-12
《 练习一》优秀教案设计05-01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略08-24
支点优秀作文10-13
以生为本 构建和谐思品课堂05-24
“六学”课堂教学模式08-24
《香菱学诗》同步练习(附答案)10-26
浅谈课堂导入语设计04-12
支点初三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