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育案例:给孩子的自信寻个“锚”
幼儿园教育案例:给孩子的自信寻个“锚”小动物玩偶扮演的弱小形象,激发了孩子内心对强大自我的向往,帮助他们找到了自信。
文 |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幼儿园 娄丹娜
折纸区的怪现象
2013年9月16日那天,是个周一,也是开学以来小班的孩子第一次进入班级工作室开展活动。在此之前,老师已经带孩子熟悉了场地,了解了基本的规则,孩子入场后很快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开始工作。
我今天在折纸区当班,一边观察区域里的活动情况、孩子的状态,一边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支持。这个区的活动内容主要是请孩子按照老师示范的折纸步骤图折纸。
我看到芳芳和丁丁各拿着一张纸,比照着步骤图摆弄了一阵,没能顺利完成作品,大概是觉得没劲了,就拿着手工纸扇来扇去,互相打闹。
我轻轻走过去问他们为什么不折纸。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我想帮他们,就继续问:“哪一步不会呀?”丁丁说:“我不知道。”芳芳说:“我都不会,在家里,都是外公折好给我玩的。”
是这些步骤图展示的内容太难了?还是孩子对折纸不感兴趣?或者孩子在这个活动中缺乏自信?我决定,接下来一段时间要重点观察孩子在折纸区的活动表现,找到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没自信,因为缺个“锚”
一连几天,我发现来折纸区的孩子,大都没有按照步骤图操作,而是拿着手工纸自由摆弄。
又是周一,今天的折纸区比上周一还热闹。祺祺一直是班级里手最灵巧的女孩之一,也来到折纸区。不一会儿工夫,她按照老师提供的示范图,折出了郁金香花和小杯子。坐在她旁边的两个孩子都看呆了,纷纷把自己的手工纸交给她,请她帮忙折。祺祺答应了,接下来就忙得不可开交。等她替别人折好后,孩子们拿纸花和纸杯开心地玩起来:送花、干杯、喝酒……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选择来折纸区的,都是那些抢不到“娃娃家”等热门工作室,性格相对比较内向、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他们到了这里,通常是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选择手工纸,一会儿看看这张,一会儿摸摸那张。选定手工纸以后,有些孩子拿着纸不折,也不动,开始发呆或者与人聊天,而有些孩子则把纸揉成一团或者一根长条玩起来。
同时,我发现,折纸区提供的工作内容并不难,他们也喜欢用折好的作品进行游戏。他们之所以在这个区域无所事事,是因为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不会折,而且不肯坚持尝试。这正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具有的特征:害怕困难,遇挫退缩,依赖性强。
怎么帮他们提升自信,让他们变得勇于尝试呢?我想起商业营销中有个锚定效应——如果你无法决定该花多少钱买一件商品,可以把这件商品同另一件商品做比较,把后者当作锚,即参照标准。在这个评价系统中,每一件商品都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显示出价值。这也是商家促销策略的依据,和促销品相比,原价品就是一个锚,消费者有一种捡到便宜的感觉,就乐意购买促销品。
能否利用商业上的锚定效应,给孩子的心中提供一个参照物,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变得强大起来呢?我决定试一试。
锚定,自信提升
我收集了一些毛绒玩具,准备让它们来做“锚”。第一次,我在折纸区放了一只小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现在最喜欢扮演强大的角色,我想利用小兔的弱小形象,激起他们“我长大了,我能行”的想法。
孩子自由选择工作前,我介绍说折纸区里有个小动物,它的新房子造好了,需要一些郁金香装扮院子,可它还小,不会折郁金香,想请折纸区工作的小朋友帮帮它。如果哪个小朋友送给小兔一朵独立完成的花,就会受到小兔的做客邀请。这个邀约,就如同商家的赠品,我想既然赠品能吸引大人,也应该可以吸引孩子。
来到折纸区的孩子第一眼就看到了小兔,旁边还放着一个“请帮帮我”的标志。我仔细观察,有的孩子怜爱地摸摸小兔,有的看着手工纸跃跃欲试。嘿!果然有了微妙的变化。就连前几天坚决不肯尝试自己折纸的孩子,居然也开始研究示范图了。每个孩子手里都在不停地忙碌着,有人主动找会折的小朋友帮忙,我也适时介入,折纸区的工作氛围顿时活跃起来。在第一个作品被成功折出来以后,所有的孩子都感到很振奋,更加投入地去折纸。
两天以后,折纸区工作的孩子基本掌握了郁金香的折法。小兔邀请大家去“做客”,到了小兔家,发现杯子不够用,小兔又提出请孩子们帮忙……就这样,折纸区的孩子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一次次发现自己的能力,找到自信,慢慢也开始尝试不同的折纸工作。
通过小动物弱小、需要帮助的形象,激发了孩子内心对强大自我的向往,锚定效应使孩子对这些“弱小”动物的求助乐此不疲,主动进行折纸学习。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以后,提高了折纸能力,建立了自信,逐渐形成螺旋向上的良性循环。
且思且行,助力幼儿发展
教师要能够用教育的眼光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教育、引导都需要择机适时介入。教师的介入应以是否尊重孩子的游戏意愿,是否能帮助孩子获得新的经验,是否获得孩子的积极响应,作为检验的标准。
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都需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以适宜有效为基准。观察能帮助我们了解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发展现状。因此,在班级区域中对孩子进行细致观察,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张雪门先生曾说过:“世间有一种可怜不足惜的人,是落伍的人,环境变了,他的经验依然不想改造,还想用旧经验来应付新环境,结果终被社会所淘汰。”作为幼儿教师,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且思且行,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真正为孩子的发展助力。
【幼儿园教育案例:给孩子的自信寻个“锚”】相关文章:
教育心得:给孩子自信07-09
个别幼儿教育案例:于雨桐需要自信08-24
鼓励孩子自信的句子02-12
单亲学生教育案例08-24
幼儿园教育孩子心得07-16
幼儿园孩子教育心得07-15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08-24
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08-24
教育教学反思案例(精选10篇)09-21
幼儿教育案例(精选10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