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08-23 17:41:1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高级中学 李育健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创建良好的讨论交流模式,听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23-0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新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研究性学习就是适应这一形势而产生,并在全国迅速推广。研究性学习是立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收集大量的信息并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营造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当学生的引导者、指导者、激发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对话者,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以及在发现问题后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注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笔者上《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时,文中的“半壁见海日”,高中语文课本注释为:“(上到)半山腰就看到大海升起的太阳”。“半壁”就是“半山腰”吗?“壁”可以作“山腰”讲吗?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同学们纷纷查阅工具书,结果发现,“半壁”不是“半山腰”,而是“半边”的意思,并发现这些工具书引用的例句也都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半壁见海日”就是“半边见海日”,也就是“半边”被“海日”照耀着。像这种质疑,就可以发现课本中大量的问题。
  
  其次,经常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强烈的辩论声中,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提出具有创新个性的问题,从而找到有价值、有可行性的主题。笔者在讲授《阿Q正传》时,教科书要求学生认识“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经历了怎么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www.fwsir.Com)按照一般的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不断加重的,但笔者不这样简单处理,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讨论中自己领悟。学生的看法极具个性,甚至会形成相反的看法,充分肯定学生的认识,同时也要介绍“一般理解”,提示学生再作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在多元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科内容与真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间也都密切地联系着。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以及专题研究的穿插,注意课内外的结合。语文教师本来就是杂家,和其他学科有不太相同之处,就是语文教师对各种知识最好都要懂,这样讲起课来就会信手拈来,丰富素材。研究性学习要求语文教师更加要注意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这是因为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涉及各学科较深层的知识。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为什么叫“死海不死”?人为什么能安然无恙地躺在死海上呢?等等。这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知识,还涉及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又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以避免。”这么一小段文字,却涉及农业、气象、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哪些因素时,文中认为“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要比内陆迟若干天”,这样简单一句话,又涉及地理、物理、生物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像这些科普性很强的文章,倘若教师仅仅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讲解,学生收效甚微,甚至还不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如果教师与学生研究的领域稍微广一点,涉及上文所提到学科的知识,那么学生不仅能很好地理解文章,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在多元化的知识背景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这样的语文课就变成了趣味横生的综合课。
  
  三、创建良好的讨论交流模式,让小组讨论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讨论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小组讨论应围绕着主题为中心进行,应有明确的讨论主题和目标。教师要合理地进行指导,并让学生记录研讨的过程。那么,该如何组织小组讨论呢?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首先,合理编排小组。要使小组合作讨论高效有序地进行,就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并考虑性格因素来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应把成绩较差的和成绩较好的同学编在一组,把性格内向的同学和性格活泼、善于表现的同学编排在一起。这样的交叉合作,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带动较差的同学一起思考,性格开朗的同学可以带动性格内向的同学积极参与探究。总之,科学的分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班同学合作学习的优势。
  
  其次,让人人轮流当组长。让每名学生轮流来担任合作小组的组长,可以使合作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并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组长任期为一周,大家轮流担任,让每名组员都有锻炼能力、展现自我的机会,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组长的职责是负责组织本小组讨论,保证讨论的纪律,给每个组员分配研究任务,还要担当小组的记录员、发言人。组长在整个小组讨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再次,组织有价值的讨论。对于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教师应该在学生确实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或有相互交流的欲望时才组织讨论。如在理解课文内涵、赏析语言、探究课文主旨、理解课文写法的意义、迁移训练等时,遇到了一些较难的问题,即使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仍不知怎样解决,此时可展开组织小组讨论,以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语言的交流中提高能力。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不仅不会浪费课堂时间,反而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通过小组成员间互相讨论、辩论,相互交流思想,提出建议和意见,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习惯。例如,笔者在教《项链》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假如玛蒂尔德为了项链,不是采用小说里告诉我们的办法,而采用其他办法,假如凭借她的天生丽质,假如……又会怎么样呢?课堂里学生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争相发言,学生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对此发表了许多有新意的看法。其中有一个组的结论是这样的:玛蒂尔德踏踏实实,吃了很多苦,花去了十年青春来偿还债务,这里就有她性格中刚毅、诚实的一面。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参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单一苍白的评价结论,看问题也变得客观、全面。
  
  四、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及时性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实现听说读写结合
  
  多媒体具有及时性、直观性的特点,学生做的作业,教师的评点或批改,可以通过多媒体得到及时反馈、适时指导,这就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评改方式的延时、个体化的缺点,而且在作业——评改的过程中,实现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提高了听说读写的教学实效。如《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为此,教师可设问:以心情为横线,以景物为纵线,建立一个坐标轴,用曲线来表示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学生当场完成以后,借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让学生自己解说,说明对课文的理解和作业构思的依据。教师适时提问,请这名学生解答或者引导其他同学结合课文向这名学生质疑,必要时,请他当场修改自己的作业。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及时性特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成果得到及时展现,在质疑、讨论、修改及再质疑、再讨论、再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探究深度,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总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契合时代的特点,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随着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的深入开展,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力争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相关文章:

简述德育中实施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08-24

研究性学习教学心得01-07

学习策略教学设计讨论08-24

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策略08-24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阳光个性实施策略及研究08-24

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08-25

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06-24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策略04-04

"试题组合"在化学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08-25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探究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