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8-23 17:40:28 信息技术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南宁十九中 陈前繁
  
  【摘 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肯普模式,构建一个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利用自己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多元智能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33-02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和意义
  
  (一)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多样的人类智能理论,除传统教育所关注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这两种基本智能外,还包括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力等。这九种智能代表每个人都具有九种不同的智能并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之间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
  
  多元智能理论的实验研究在哈佛大学“零项目”的推进下,已建立了一套从理论到教学实践的操作模式,目前许多国家与地区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喜欢采用这一模式开展实验,力图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
  
  (二)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在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它提倡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发展,而这两“发展”都须顾及且缺一不可。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教师整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既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又增加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甚至掌握在其他学科课堂中没有掌握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期待不同层次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优带劣的更好发展。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模式在设计理念上参照肯普模式,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情境性”,因此它比肯普模式多了信息化教学环境这一要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学生的行为应有怎样的变化 (进行学习者分析并确定教学目标);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开展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活动和选择教学资源);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多元评价);最后,根据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更新发展教学方式、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教学模式构建
  
  本文借鉴肯普模式的优点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如图1)。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二) 教学模式特点
  
  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包含八个要素,要素之间安排没有起点和终点之分,表明设计的非线性和弹性。学习者周围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即教学内容活动)、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四个要素以弧线连接起来,表明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它们之间的设计与安排是紧密相关的。
  
  2.学习者分析位于该模式的核心位置,表明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重要性,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脱离学生行为而进行。它与其他几个要素之间用双向箭头连接,表明它们是相互关联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智能组合方式不同,其智能优势与劣势的分布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具体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注意用学生的优势智能来带动开发其劣势智能,在智能的强弱项之间搭桥。
  
  3.多元评价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且通过评价,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应该有更新发展,以便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要侧重于学生智能的表现,在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智能,坚持积极的学生观,多给学生以自信和正向的评判,因此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
  
  4.信息化教学环境处在模式的最外围,强调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环境是用虚线框起,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
  
  (三)教学模式要素
  
  1. 学习者分析。教师通过对学习者年龄、心理、学习起点、学习风格、知识基础和技能等进行分析,了解每名学生独特的智能特点及其智能发展程度,尤其是了解其多元智能结构中的优势智能以及不同智能领域中的相对长处和短处,然后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以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并且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求学生必须学会某种技能,但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2.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调控和指导作用。它是教学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将多元智能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智能的教学,只有首先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即根据学生的智能优劣,分别制定合适的目标,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主题和设计教学内容活动。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运用分层次教学,这样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3. 教学情境创设。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情境性”。处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模式中,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活动、资源处于同一维度,说明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其他几个要素同等重要。就目前而言,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并非中高考科目,不像语数英等其他学科顶着升学压力,那么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少几分严肃,多一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下多做自主探究实践,教师此时应多加以引导和辅助学生,让学生不仅发展智能优势,而且劣势智能也得到一定提高,实现素质的全面发展。
  
  4.教学活动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是一种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一种特殊智能相关的能力的方法。要求教师设计出包含多种智能的教学内容,每个活动专题应包括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既可以几个活动同时关注一项智能,也可以一项活动着眼于多种智能。在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有意识地针对各项智能提出问题设计活动,使信息技术课堂里尽可能地包含体现多种智能、促进多种智能发展的活动。例如对于逻辑/数理智能可以考虑如何在教学中引进有关数字、计算、逻辑、分类或批判性思维的活动。
  
  5.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所有要素,包括硬件资源 (如教材、教学设施等)和软件资源 (如信息、人员、技术等)。教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活动等的需要对教学资源的软、硬件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6.多元评价方法及更新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去评价和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将评价与学习、结果与过程融为一体,运用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者进行综合评价,让教师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优劣势智能的发展情况,并为学生智能的提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智能,努力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最终实现优带劣智能的发展。
  
  更新发展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多元评价中和评价后所做的一系列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求的调整,即根据评价结果对该模式中欠缺的部分及需要完善的部分进行修改更新。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本文拟定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是从教学内容着手,调动其智能优带劣进行训练。教师在具体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注意尝试从两个方面思考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以学科为取向设计能够发展各项智能的活动,同时也要注意以智能为取向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来帮助教学,并且教学活动设计要求丰富化、情境化、多元化。
  
  在教学目标确定的情况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与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智能结构情况,并辅以多媒体等教学条件,应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具有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同时又有机会让学生调动其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进行训练,这样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中的学生全面发展,又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张扬。
  
  二是创设轻松活跃的多元化教学情境,以达到优化学生智能结构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人的各项智能都有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课堂只要能够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并利于智能发展的多元化情境,那么学生的智能发展应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每名学生的智能情况为基准,创设丰富的、多元化的情境,同时,尽量为学生搭建适合的软硬件平台,以开发他们的各项智能,达到优化学生智能结构的效果。
  
  三是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各项智能协调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信息环境下开展探究实践活动,促进其各项智能的协调发展。探究实践活动往往可以跨越学科而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探究实践活动中不仅仅调动某一方面的智能,还要根据探究实践活动的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劣势智能,从而激发各项智能协调发展。
  
  总之,要熟练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首先,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其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意识与技能,能创设鼓励学生发展运用多元智能的信息化环境,从而真正促使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达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前繁,女,壮族,南宁市第十九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相关文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研究08-26

浅析互动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08-26

基于高职数学现状的教学改革探讨08-24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研究08-24

探讨高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模式08-25

基于Performance Assessment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04-09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论文06-09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构建多彩数学课堂05-1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建立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08-24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文秘专业433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