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同学们
学法指导充分必要条件及其应用——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同学们作者/张君
在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数学》第一册的第一章第4节讲了“充要条件”即“充分必要条件”这一部分内容。“充要条件”在初等数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回过头来复习掌握如平面几何中的像平行线有关定理、对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充要条件,首先要明确“命题”以及“正假命题“的概念。
所谓命题,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证明”(一)第2节“定义与命题”P179像“如果……那么……”对事物有判断性的语句,叫做命题(statement)。如“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简单叙述为“对顶角相等”。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true statement),不真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counter statement)。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不正确的或者说不成立的),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具有命题的条件,但结论不成立即可。如“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个假命题。这种例子称之为反例(counter example)。
充要条件,既充分有必要的条件。
所谓充分条件,像“如果p,那么q”这种命题正确,我们则说条件p是结论q的充分条件,又称结论q是条件p的必要条件。
一个命题,由条件得到结论是正确的,真命题;反过来原命题的结论作条件、原命题的条件做结论,得到的命题仍然成立,即仍然是真命题,则原命题的条件、结论互为充要条件。
把一个真命题(即正确的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得到的命题,即原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正确?(即是否是真命题)?
把一个真命题的条件给否定了,结论也否定,得到的是原命题的否命题。原命题的否命题是否是真命题?
把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的条件给否定了,结论也否定,得到的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否是真命题?
这些对前面所学的初等数学、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
记住了一个的命题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的关系,回过头来记初等数学的定理就容易了许多。
如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的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与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这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互为逆定理(当然也互为逆命题)。
一个的命题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的真假关系(参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第一册(修订本)第23页)是:
如果原(来的)命题是正确的,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正确;
如果原命题是正确的,它的否命题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如果原命题是正确的,它的逆否命题则一定是正确的。
如 “两锐角和不等于90度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原命题“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和等于90度是真命题、是定理。
如: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内角和不是180.度的多边形则一定不是三角形。后者是前者的逆否命题,前者是正确的、真命题,后者也是正确的、真命题。
又如,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警察的制服是蓝色的”,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穿)蓝色制服的是警察”则是假命题;它的否命题“不是警察穿的就不是蓝色制服”是假命题;它的逆否命题“制服不是蓝色的,不是警察”是真命题。
一个的命题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的真假关系,主要用在初等数学的判断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