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说"读"
说"读"作者/王新金
回首人生,却一直在校园中度过。一半当学生,一半当老师。当学生,天天读书;当老师,天天叫人读书。自懂事以来,似乎从没有与读书间断过联系。天天与读书打交道,现在对读书似乎无言以对。每每组织语文课堂教学,老是疑惑如何教学生读书,学着学生时期的老师,我当着"影子老师",回忆着大学里的教育理论,我当着机械老师;教育改革了,再指点中模仿者名师和成功课堂老师的样子,做着模拟老师,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
无论做着怎样的老师,上一节高效成功的语文课是我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做学生时代还是当老师时代,每一堂课都少不了"读".
一、读中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是离不开读的。
在读课文时,我们积累了字词。无论何时都是如此,不管是专题的还是附带的,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有收获的。正是因为如此,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我想这是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再就是积累名篇了。好多名篇,读着读着,越来越觉得美,渐渐地就背会了,每每写起文章来,脑海里自然就有了它们的体式和语言。我初二时,非常喜欢看武侠小说,其中的语言非常精炼,好些情景会记在心里。冬天里,一次我刚到校,好多同学围着火炉聊天,我放下书包去关门,恰巧门板碰在急急来检查的语文老师的额头上,他进门就踢了我一脚。我觉得冤,就仿照小说里传书的情景在作业上写了一封辩白信,用了"人有失手、马失前蹄"等语,过了两天,语文老师笑嘻嘻地在课堂上读我的作文,向我道歉,并说"马失前蹄"用得不妥,把老师当马了,显得不尊重。当上老师的第一天,说我是大学生,要为教师节歌咏比赛写点朗诵词。我在脑海里把学过的东西过了一遍,写了几句话。我觉得很是拿不出手,但朗诵者一读,(www.fwsir.com)也觉得挺好。同事说:"你写的朗诵词很好。"我觉得不好意思,另一个同事说:"好的,叫我写,我可写不来。"读中积累的东西,一辈子受用。现在想来,要求学生读中积累,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二、读中熏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我有个初中同学,非常喜欢读武侠小说,对书中的英雄非常崇拜。走路看,下课看,吃完饭就看,看着看着,练起拳来,很想背着一把剑,隐居山林。有一次,我上《台阶》这一课,指导学生仔细品味描写父亲艰辛积攒盖房材料的语段和房子盖好后父亲衰老的描述,联系生活,讲到了现在普通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学生对父母的那种崇拜、同情浮现在脸上。
现在想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心灵世界树立起一座崇拜的丰碑,那是何等的重要,用这座丰碑指引学生,用这座丰碑浸融学生,学生哪里还有不想读的。
我有个同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感情饱满,她讲析文章的时候,边读边讲,读得富有感情,讲得澎湃激昂,学生读同样要求读出情感。这样在情感世界里读书,学生情感自然在读中接受熏陶。难怪她的课学生那样喜欢上。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在读中继承祖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提高语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读中组织
一堂课应该是由几个环节组成,这几个环节是互相关联着的,它们不外乎听说读写。但是我觉得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渗透读,换句话说就是以读为线索,组织课堂。离开了读,语文课堂就不是一堂正规的语文课。听老师讲课,必须以读为先,没有读在先,听就是无本之木。写以读为参照,没有读的写,就是不用规矩画方圆,很难画好。没有读的说,就是东拉西扯,说不到点子上。
我看过不少的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老师一定非常讲究读的处理。我听过一堂语文名师余映潮老师的课《狼》,这堂课余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己默读,然后学习字词,接着叫一个学生规范读,读完了指正读音,叫了两名学生,读了两遍,读后学生小组一起翻译,其中老师巡视指导,就一些普遍难的强调,并作板书。最后模仿读。老师先做示范,用语言创设出了情景,再现了屠夫的恐惧、窘迫、果断、讥笑,演化了狼的贪婪、狡诈和不堪一击。教师在指点中讲解,学生在模仿中体会,学生读像了,也就理解了。整堂课就是一个字"读".
我们学校有个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堂课一个专题,画个表,列个项,一边读,一边找,边读边讲,谁都说他的课讲得好。我还记得另一个同事在前年讲过一堂散文《散步》,有三个环节,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读中有点拨,想中有再读,议中有还读。读还是贯穿整个课堂,整个课堂在读的基础上异彩纷呈,名师亦不过如此。
其实,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贯穿着读,只是有些是自觉,有些是不自觉的。我觉得我们应该自觉地用读组织课堂,丰富课堂,在读的基础上达成目标。
四、读中点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我在去年教九年级《我用残损的手掌》,今年教七年级《在山的那边》时,刻意指导学生朗诵课文,有示范,也有指导,一遍又一遍,大约到第四遍时学生就读得有模有样了,学生读得兴致非常高,这个时候注意点拨理解是非常有效的。
前年,学校组织了个歌咏比赛,我选了《精忠报国》《国家》两首歌,把岳飞的《满江红》当朗诵词。叫了4个男生来朗诵,都是调皮鬼,上课老走神,我依然叫他们肩负使命。经过几遍的指导训练,那几个调皮鬼还真的读出了几分爱国豪情。我觉得在朗读中的精到点评比絮絮叨叨的讲解管用得多。那些讲解学生是不可能记住的,精到的点拨使学生体味文章的结晶,简单明了,烙上深深的印记,而且考试考的就是精到的理解。当然在点拨时别忘了板书和做笔记。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五、读中珍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好一堂语文课,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理论指导,更需要艰辛的实践努力,奋斗在一线的前辈们,为此付出了一生的精力。想起来他们是平凡中最伟大的实践者,我为他们致敬。在我的实践中,我觉得"读"真的很有意思。
【说"读"】相关文章:
切实"削文山""填会海"转变文风会风08-27
"Hello Kitty猫"吸管杯03-27
【教育随笔】不要“吝啬" 说谢谢04-08
坚持"五有"力求"五更"扎实推进办公室工作全面提质08-27
"文明餐桌, 光盘行动"倡议书05-17
武术协会 武术"五进"活动方案05-25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你不行 "05-04
"千课万人" 学习心得04-21
"书香三八"征文:面朝高铁 春暖花开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