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依托文本,巧抓读写结合点
依托文本,巧抓读写结合点赵海虹
(河北省唐山市孩儿屯小学)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这样,一方面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认真钻研教材,巧抓教材的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钻研教材;读写结合点;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因而依托教材,巧抓读写结合点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既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让学生不会产生写的畏难情绪。
一、抓住省略号进行拓展,读写结合,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在教学诗歌《太阳是大家的》的第二节时就抓住最后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最后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太阳还做了许多的好事,没有说完。)她还会做哪些好事?让我们跟随着图片来到大海边、森林里、校园中、草地上……(课件展示:组画)你们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现在,让我们都来当当小诗人,展开想象,仿照这种句式写写:(课件展示:我也来当小诗人)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巧妙地抓住了本课的读写结合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让学生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二、抓住课后的"泡泡"问题,启发思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后,我紧紧抓住课后设计的"泡泡"问题:"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几句话……"启迪学生思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表达丰富:"亲爱的各国小朋友,你们好!我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应该和睦相处。""太阳是我们大家的,世界也是我们大家的,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吧!""亲爱的小朋友,那红红的太阳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www.fwsir.com)我们每天迎着温暖的朝阳上学,踏着日落放学回家,多么快乐和和幸福啊!"……
教材中不乏读写训练点,只要我们挖掘并巧妙地抓住它,平时坚持落实训练,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写的契机,调动写的情趣
1.抓精彩段落,给学生提供仿写空间
从现今的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实践证明,仿写顺乎小学生模仿心理,能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是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只要引导得法,扬其利,避其弊,仿写就不会束缚学生思维,一些消极作用完全可以避免。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借鉴名篇的某些情节,学一学名家的语言表达技巧和风格,时间长了,就能在写作时找到自己的感觉,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里的仿写不光是内容的仿写,更是表达方法的模仿。
2.抓贴近学生生活的篇章,让学生随心所欲进行片段描写
生活即文章,当一些和学生的生活贴近的文章出现时,很易勾起学生对自身生活片段的回忆,如,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放过牛、羊的学生就会想起自己也曾看到牛、羊吃草的情形;学习了《祖父的园子》就会回忆自己跟随家人在自己园子嬉闹的情景;学习了《童年的发现》,学生也会想起自己的发现……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在课堂就和同桌说起来,此时不妨让学生动手写上一段,然后在全班展示一番,那是很让学生心动的一刻。
3.对文本欲言又止处进行拓展
影视剧常常会给我们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最终会是什么结局,它就不告诉你,其实编导也许无法决定,于是乎给观众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中文本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诸如,《桥》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他要喊什么呢?此时学生也想知道,于是放手让学生写的机会又来了。
阅读教学中依托教材、巧抓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了众多写的机会,只是由于我们往往忙于完成我们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敢给学生多的写的时间,一课一得我想应该是我们应大胆追求的。
五年级下册《我想》的教学片段:
师: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前进的方向,现在你们能告诉大家此时你的理想吗?
生:我想当一名医生。
生:我想当一名警察……
师:由于年少,我们的理想或许每天还都在变化着,更有胜者我们每天愿望都会不一样,眼前你希望什么愿望能实现呢?
生:我想变成一只小鸟,自由飞翔于蓝天。
生:我想成为一朵小花,点缀春天。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高洪波的《我想》,读完后你是否也想学着作者写两句呢?
生自由朗读,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自读如此贴近自身思想和生活的内容,仿写两句完全是有兴趣的。
不管诗的质量高低,我们要的更多的是学生习作的兴趣。这篇课文教学下来,学生书也读了,诗也写了;既感受到文中孩子童年生活的快乐,也在习作中回顾了自己的童年的快乐,更体会到了写作的快乐。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依托教材,巧抓读写结合点总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课堂练笔改变了阅读教学"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局面,使阅读教学既重吸收又重表达。语文教学要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整体推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那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应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同时也要巧妙地抓住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练写,这也是使学生丰富语感,积淀素养的重要途径。读写并重、读写互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找读写训练点简单,可如何指导才是重点,它对老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读写结合要找准结合点。美国著名教育家特尔雷提出"为迁移而教"的主张。迁移者,即举一反三,内中不乏创造。找准读写的结合点,在结合点上浓墨重彩做文章,便是"巧"学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刘国正。作文漫谈[J].作文丛刊,1981(02)。
【依托文本,巧抓读写结合点】相关文章:
巧抓低段“读写结合”生发点08-05
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08-17
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08-16
巧抓“文眼”之我见08-15
巧抓”文眼”三策略08-16
巧抓“教学主线”,提高阅读教学效率08-15
讲台,我永远的依托08-06
寻求规范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08-05
浅谈读写结合08-16
依托历史教材,开发学生智力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