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幼教论文>幼儿教育教学论文:谈教学活动中的"传球"策略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谈教学活动中的"传球"策略

时间:2022-07-26 08:00:31 幼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谈教学活动中的"传球"策略

  追寻"活"教育乐享"大"智慧--谈教学活动中的"传球"策略
  
  王惠明
  
  (福建省建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教学如同传球一样,教师面对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迷路""短路""意外""错误"等,要以"转"接、"慢"接、"妙"接、"迎"接等花样传球来回应他们,这样才能从权威走向平等,从灌输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
  
  关键词:幼儿;教学活动;抛球;接球
  
  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一方把球抛出去,另一方要把球接住,然后再把球抛给对方或其他人……这种不断的抛球和接球,十分恰当、真切地表达了教师与幼儿合作互动、探索思考、分享经验、获得发展的过程。那么对于教师来说,究竟要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教育中的传球呢?
  
  一、"转"接幼儿抛来的"迷惘之球"
  
  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幼儿学习"迷路"的现象,此时,这些学习之球该往哪传、该怎样传,才能引导幼儿自寻"出路",从而自觉领悟"传球"路线,使幼儿能传出更好的"球".
  
  例如,在大班"光和影子"的活动中,幼儿非常喜欢在阳光下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有一天,班上有个幼儿跟我说:"老师,妈妈教我一首影子的谜语: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跟它说话,不见它开口。可是,影子为什么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呢?"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切入点,于是我将球抛还给了幼儿:"刚才有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影子为什么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希望有人能帮助她解开谜底。"果然,这一"点球"射中了其他幼儿的共同质疑与兴趣,于是,我跟幼儿一起准备了一间暗室和几盏落地灯,开展了光照与影子关系的实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个灵活的头脑,有选择、有目的地接住幼儿之间的某些球,并将这些球升级,转化成另一只球,再转抛给幼儿,让幼儿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提升自己。
  
  二、"慢"接幼儿抛来的"疑难之球"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到幼儿"短路"的现象,这时,幼儿一遇到困难就会哇哇叫,把"球"踢给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对此,教师不能急于出手相接,要引导幼儿深入某一领域或某一概念,适时、适度地鼓励和支持幼儿对问题或者现象等进行钻研,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例如,在一次科学区中,我投放了几种两个弯管,让幼儿探索空气、光、铅笔能否穿越弯管,这时有一幼儿问我:"为什么电筒的光不能穿过弯管?"我并没有将答案告诉幼儿,而是把"球"抛还给幼儿:"是呀,这是为什么,谁能说一说?"有个幼儿立即说:"因为光是直的,流动的。"他的回答让我感到欣喜:"真想不到,你还有这样的发现!"这时,有幼儿问:"那为什么打气筒的气能穿过弯管呢?"一幼儿说:"因为打气筒打出的气是可以到处流动的。"这时,又有幼儿问:"水不是也是流动的吗,(www.fwsir.com)那他可以穿过弯管吗?"……幼儿不断思考和疑问,促使了探究活动的深入,于是我与幼儿一起收集、增加实验的材料:水、直的管子及两个弯度、三个弯度、四个弯度等等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深入地探索下去。在这个案例中,我将"为什么电筒的光不能穿过弯管"这个有价值的问题采用抛球的方法还给幼儿,一方面试探了其他幼儿的"底细",另一方面又激起了幼儿的进一步探索,这就是一种教育智慧,有了这种智慧,教师就能把"山重水复疑无路"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妙"接幼儿抛来的"意外之球"
  
  教学永远是个未知数,在教学中出现一些波折或意外情况常常在所难免,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比作"球",那么,教师该怎样接好这样的"球",并将它巧妙地传出去呢?
  
  例如,经过探索,中班幼儿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会浮起来。这时我又提供了海绵让幼儿去探索它在水里是沉还是浮,刚开始,在猜想环节中,由于幼儿已有"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会浮起来"的认识,所以幼儿都认为海绵会浮在水面上。在接下来的动手操作环节中,结果与幼儿的猜想完全不同:海绵先在水里浮起来接着又沉下去。这个现象让幼儿很迷惑:"老师,我明明看到海绵浮在水面上,怎么后来就沉到水里了呢?"面对孩子抛来的球,我又有意地把球抛还给他们:"对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究。
  
  四、"迎"接幼儿抛来的"迟到之球"
  
  在教育中幼儿总会有一些思想之球迟迟才来,作为教师,不能消极等待,而应创造机会,主动上前去守候、去迎接,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众人捧"球"携手共进的喜人局面。
  
  例如,一次,在大班种植大蒜的活动中,宇航(化名)由于在种植前没有认真听清楚种植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果在种植大蒜的时候,将泡好的大蒜尾朝上种了下去。我看到了,并没有指出幼儿的错误,而是让幼儿各自做好记号记住自己大蒜的种植位置。过了一段时间,幼儿种植的大蒜发芽了,而宇航的大蒜没有发芽,宇航很着急:"老师,我的大蒜怎么还没发芽?""哦,那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我问。"嗯,可能是它们长得比较慢吧。"他安慰着自己。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大蒜还是没发芽,而其他幼儿的大蒜叶已经长得很高了。他很沮丧地来找我:"老师,是不是我的大蒜坏了,所以我的大蒜没有发芽?""那我们一起把你的大蒜挖出来看看,好吗?""好的。"于是我和宇航一起慢慢地将他种下的大蒜挖了出来,"老师,我的大蒜没坏,咦,它的芽怎么长在泥土下面?"宇航似乎发现了什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宇航思考了一下,说:"老师,可能是我种的方向不对。""是的,老师那天在种大蒜前说得很清楚,要将蒜尾朝下。""对不起,老师,那天我开小差想其他的事情了。"宇航低下了头。"没关系,宇航,记住以后上课不能开小差哦。""知道了,老师。"接着,我又拿出准备好的大蒜跟孩子一起重新种植。自从这次后,宇航每次活动前也能很认真听活动的要求。活动中,教师面对幼儿的"错误"并没有指出,而是看在眼里,直到"该出手时才出手",在幼儿学习"断路"时才出手扶助一把,让幼儿在教师提醒和指点下,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从而形成正确而鲜明的认识,让幼儿真正地受益和长久铭记。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去钻研"球艺",才能从权威走向平等,从灌输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花样传接幼儿之球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犹如乒乓球比赛般精彩纷呈,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成熟更加艺术,让我们的幼儿更加主动更加自由。
  
  参考文献:
  
  严育洪。教育我们还能做什么[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谈教学活动中的"传球"策略】相关文章:

例谈习作教学中"穿插"艺术的运用08-12

"试题组合"在化学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08-25

课堂中的"精心"教学初探08-25

论"制取氧气"的教学策略及反思08-25

也谈"故事材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08-17

学生教育中的"奖"与"罚"08-25

"破坏法"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08-25

浅析"公式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现象08-24

音乐教学让学生从有"趣"到有"欲"08-15

谈小学低年级激励教学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作用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