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塑建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
如何塑建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学校 李 娜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生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设计的教学内容,传递的教学观念都是贴近儿童生活的。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因此作为一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必须将学生课堂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适时进行德育渗透,营造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完成教学。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知,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的创造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地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关键词】有效课堂;德育渗透;教学生活化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为宗旨,以教师的条理性、层次性引导掌控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打造自主高效课堂为价值追求,以反馈调控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常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那么应该怎样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呢?怎样打造高效课堂,使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的牢固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完整的教学模式
1.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2.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3.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4.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
5.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
二、教学过程中时刻不忘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唤起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观点充分利用插图、挂图等教学手段,创设突出本课德育认知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
2.深化道德认识
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学的要求之一。当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本课所学的道德知识以后,就要及时安排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道德知识去分析理解具体事例,深化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情感。
三、联系实际促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教育源于生活,因为生活的存在,才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相关的教育主题与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大有裨益。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唤醒经验,激发学习兴趣。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如何塑建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相关文章: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08-18
如何有效处理课堂教学危机04-22
关于初中社会课堂有效评价的探析08-23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08-15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08-23
音乐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08-23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8-18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如何进行有效教学08-15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8-20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