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与生活相融让语文活色生香
与生活相融让语文活色生香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 易叔碧
【摘要】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在知识和实践之间建构起沟通的桥梁,实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信息和日常生活纳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回归生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社会生活;相融
一、让教学走出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旦教师将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和教室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才能打开视野,增长经验,从而获得更高的语文素养。
1.跳出教材教语文
传统语文教学是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教学依据,但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既要以教材为基点,又要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差距,使语文教学充满时代和生活的气息。
《出师表》是九年级的一篇课文,关于诸葛亮,许多学生已经有所了解,对三国故事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前就布置了全班学生一起阅读《三国演义》,这样的拓展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课堂上,学生补充了许多诸葛亮与刘备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等,了解了这些故事,学生再去理解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忠心感激之情,就会水到渠成。课后,还举行了专门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所读所悟。这样的学习完全摆脱了课本的束缚,超越了课本教材本身。
2.走出课堂学语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当学生走进了生活,他们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趣。为了让学生读生活中的语文,学身边的知识,写经历过的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课堂里走出去,到电影院,公园,到纷繁的街市、热闹的街头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
二、把生活请进来
教学内容多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人们生活中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一条条宝贵的经验,是以文字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丰富多彩的事物构成的画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行为,把生活请进课堂。
1.社会生活进课堂
语文课上,多穿插一些中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材料,如韩寒,郭敬明作品,甚至一句广告词,一位电影明星……只要援引恰当,都能起到活跃气氛,加深理解的效果。
印象非常深刻,我曾经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中间讲到信心的重要性,我出示了两个因为自信而成功的例子,一个是当今乐坛红人周杰伦,一个是大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魔术师刘谦。周杰伦因幼时父母离异性格孤僻,成绩非常差,但在妈妈的鼓励下,对自己的音乐才能始终信心百倍,最终成为了一个成就非凡的歌手。刘谦身高一般,长相一般,但他凭借着自信和对魔术的兴趣,成为了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魔术大师。周杰伦是学生的偶像,刘谦更是大家崇拜的明星,举这两个例子,从学生微笑激动的表情上显然看得出,他们非常的感兴趣,感触也更加深刻,因此故事也更具有启发性。同样地,如果列举古代的名人,因为年代久远,显然不如列举贴近生活中的例子效果好得多。
把社会请进来,让鲜活的生活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社会的窗口。这样既提高了语文能力,又磨练了思想。虽然是身在课堂,一样放眼社会,关注生活。只有把生活融入语文学习,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想,继而散发出语文独特的芬芳。
2.穿插题外话
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题外话,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黔之驴》中有一句:“慭慭然莫相知”。因为“慭”字平时接触不多,有些学生在默写中三番五次出错,有一次课堂上我重新解读了这个字:“来了一只狗(犬),心里害怕得不得了,还是小心谨慎点吧。”学生一听都哈哈大笑。这句插科打诨的“题外话”不仅剖析了字形,而且解释了词语的含义,一举两得,便于学生记忆。果然在之后的默写中,但凡遇到这句没人再出错了。
三、以情趣激发兴趣
“教学未见情趣,必不乐学。”富有情趣的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教师语言的情趣
课堂上教师语言的魅力不仅能直接感染和影响学生,而且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莫大的作用,一段别致新颖的导语,犹如一把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将学生带进知识的宝库;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探索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心底发出“我要学”的声音;幽默的话语,更能为课堂增添活力。下午的课学生往往精神不振,听课效率差,我注意到有个男生已经趴在书桌上呼呼睡着了,我压制住心中的怒火,面带微笑着说:“看到XX同学的姿态,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口水三千丈,缘睡似个长’。”全班同学一起看XX,不禁哈哈大笑,XX同学也被大家的笑声叫醒了。一句古诗的活用,不仅含蓄的批评了上课睡觉的同学,最重要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无疑给原本沉闷的课堂打上一针兴奋剂,改善了教学效果。
2.课堂形态的情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异彩纷呈,充满趣味,进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影片、图片的植入,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集中注意力;音乐可以营造气氛,诗歌朗读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很容易受到音乐的感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课本剧的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只有把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语文才会活色生香。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贴近生活,灵活应用各种充满情趣的教学形式,努力把课堂营造成师生平等,愉悦互动的平台,才能从教师“一花独放”的现象转变成学生的“百花争春春满园”,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与生活相融让语文活色生香】相关文章:
小学写作技巧指导:情景不能相融08-08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牵手生活融进生活08-12
融于《品德与生活》的“四观”08-17
随学而练教练相融—提升语文课堂练习实效性的有效路径08-20
巧用课件,构建活色生香的课堂08-16
《蜀相》08-16
深化“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办学特色向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努力08-22
《登高/蜀相》08-16
相教学反思12-30
教学相长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