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从教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从教现状分析及对策
陈蕾1,冯伟艳2,张珂3,李迎春1
(1.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医科大学学生工作处,江苏南京210029;3.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江苏靖江214500)
摘要:青年教师是承担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医学院校应该通过建立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长效的培养机制和完善的考核制度等方法,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的对策,鼓励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青年教师;素质培养;教学质量
资助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编号:2013SJD880031);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4-2017);2012年度南京医科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2012-2015)
通讯作者:陈蕾(1979-),女,博士,副教授。高等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而教学质量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保证。近年来,青年教师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比如,我校基础医学院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承担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在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1]。许多在医学院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并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来自于师范或者综合性学校,例如,我校生理学专业,非医学背景的青年老师约占青年教师总数的40%。一方面,这些青年教师加入医学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助于医学和其他学科的融合,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但另一方面,这部分青年教师的医学知识量欠缺,对医学知识结构框架和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缺乏了解,在从教初期不适应医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无论是毕业于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还是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他们普遍具有学历高、知识储备新、学习能力强、精力充沛等特点和优势;但同时,他们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育、教学理论欠缺,对医学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缺乏深入了解的问题。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目前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结合非医学背景青年教师的特点,分析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从教的现状,提出加强素质培养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从教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大批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成为承担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科研任务的骨干力量。目前,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数量约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一般来说,青年教师具有“三高”的特点,即学历层次高、英语水平高、工作热情高,因此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由于高等学历教师的不断扩充,以及原有教师学历的自我提升,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呈现出学历层次高的特点。目前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都开展了双语教学和开设留学生的全英语教学。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一般都通过了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经过英文科研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再加上很多青年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这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教学态度总体较好,能够认真备课,精力充沛,对教学工作有热情。但是,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目前普遍存在师生比例失调的现状,青年教师虽然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但培养时间短,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基本功欠扎实、教学能力偏弱等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在高等医学院校任教的比例逐年增加。大多数青年教师没有教学工作经历,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时主要处于教学模仿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背课”而是不“备课”,对教学内容表述、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运用方面欠缺经验,不能很好地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案例联系起来,教学效果往往不十分理想[2]。因此,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掌握学科内容,提高其教学质量是高等医学院校不能忽视的问题。
除了上述因素,高等医学院校及职能部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一是,随着高校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对于学术成果卓著、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予以重奖,科研成果在职称评聘的评价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相比而言,教学工作量化指标不明确,在职称评聘的评价体系中占比例小等因素使青年教师失去对教学工作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二是,高等医学院校忽视了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培训和要求。大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来不及调整角色,就承担大量教学任务,在教学方面缺乏思考、总结和提高的过渡时间。在正式开展教学工作前,学校缺乏对于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进行有关基本医学知识或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工作。三是,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跟踪培养机制。虽然国内高等医学院校都会组织针对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但是这种培训在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上主要侧重于教育教学理论,而且培训时间短,通常以考试合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为目的。这种培训忽略了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训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青年教师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主要靠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在教学方面进步缓慢。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素质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修养、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素质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为前提,以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为基本条件,以扎实的教学能力为基础保证教学任务顺利进行。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规范中要求高校要将学习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应从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学责任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应有的基本认知,是教学责任感的重要指示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首先要重视培养教学责任意识,并将其作为推动教学工作前进的动力。高等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因此,青年教师要求掌握合理的医学知识结构,在教学中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与临床相结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能力是教师运用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两个方面。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与判断,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分析教学大纲,编写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了解和判断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掌握能力,进行适当调整,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青年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
针对上述高等医学院校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优秀的课堂教学执行者,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要重视岗前培训,合理优化岗前培训的内容。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岗前培训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加强教学责任感,为其以后进行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岗前培训应在开设《教育法》、《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际,适当增加与医学教育有关的基本教学方法、教学名师讲座、现场观摩教学、模拟教学等各种实践教学机会,使青年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工作前就能积累一定的间接教学经验。此外,针对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学校可以充分调动教育资源,在其正式上岗前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引领,如:针对普遍存在的医学知识欠缺的问题开展教学讲座;个别学科还可以组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现场”或“跟踪”咨询活动,以帮助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了解熟悉医学课程的内容、医学性质和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从而弥补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其尽快融入医学教学工作中。
其次,高等医学院校要建立长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要提高教学能力,除了青年教师的自身努力之外,高等医学院校需要建立长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必须明确在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各部门的分工和责任,以确保其执行性和有效性。岗前培训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筹规划[3]。在正式开展教学工作前,学校负责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使其了解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熟悉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由各学系负责。学系要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由高级职称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其教学导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学系制定出针对青年教师的具体的培养计划,由教学导师负责指导他们撰写教案、备课、预讲和讲课[2]。此外,可鼓励青年教师听有关的临床课程,这不仅可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也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开展案例教学的需求。导师对其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和总结,及时反映培养对象的培养效果,同时也为学校相关部门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提供第一手资料。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将其列入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以赛促教,强化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再次,高等医学院校要制定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的考核制度。学校应根据教学需求,制定相应的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对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实行质量监控[4]。这种管理和考核制度应从青年教师入职接受岗前培训时即开始。学校应组织由教学督导委员会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小组,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教学评估应该结合青年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文档、授课班级学生的评议以及青年教师自我评价,客观公正地评价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及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学校可将岗前培训的考核成绩、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考核成绩、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成绩等纳入青年教师职称晋升或评奖评优的评价体系。在分工明确的长效培养机制以及完善的考核制度下,青年教师才能彻底抛弃那种拿到教师资格证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以更多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最后,高等医学院校应强化针对教学工作的政策导向功能。目前,在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职称评聘的评价体系中,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科研论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这种政策引导下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极易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在职称评聘的评价体系中应适当增加教学工作的考核比例,制定和细化评价教学工作业绩的标准,把教学工作业绩和职称聘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广大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不断主动地提高教学素质,提升教学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青年教师是承担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扩招、人民群众日益关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关注医患关系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保证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高鹏,吕世军,杨晓,等。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2):178-180.
[2]李迎春,陈玲,戈应滨。教学导师制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632-633.
[3]薛素铎,李庆丰,李振泉,等。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保证和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0,5:10-12.
[4]唐宗玲,王清文,王淑珍,等。 应用新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67-69.
【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从教现状分析及对策】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08-23
中学德育现状分析与对策08-25
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增效对策08-17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08-19
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08-24
院护理职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02-20
分析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08-05
护生护理操作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