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静态网页制作”教学改革的探索
“静态网页制作”教学改革的探索
尚晓峰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本文分析了“静态网页制作”课程的特点,指出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的改革思路与措施。这些改革措施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静态网页制作技能,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静态网页制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资助项目: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尚晓峰(1973-),男,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研究。
一、“静态网页制作”课程介绍
“静态网页制作”课程的内容包括通过介绍万维网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当今万维网应用的发展情况;通过静态网页制作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其制作流程,更好地掌握设计与制作静态网页的过程;通过对静态网页制作过程的学习,使学生适时地了解最优秀的静态网页设计思想,并能制作精美的静态网页,为学生今后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静态网页制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集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为一体。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具备信息技术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网页制作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从事网站策划、网页美工、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站推广、网站运营与管理等岗位的能力,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Web技术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Web应用的相关理论及社会要求不断发生变化,为适应新经济环境对Web应用人才的需求,“静态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需要适当改革。
二、“静态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落后,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静态网页制作”课程主要由理论课与实验课两部分构成,理论课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然而在旧的教学计划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比较少,且分配不合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扎实,不能充分地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难以升华理论知识的导向性作用。
2.教学模式单一,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满堂灌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虽然教师在授课时常用实际案例作辅助教学,同时也向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来巩固和检验学生所学的内容,但学生得到的始终是书本知识,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内容缺乏课程群的教学观。“静态网页制作”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仅围绕本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案例和实验练习相对孤立,没有从整个专业课程群的角度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静态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1.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总纲,课程改革首先要从教学计划人手。2014版教学大纲中,本课程共有60学时(24学时理论课和36学时实验课)。与之前的本科培养方案相比,2014版共增加了12学时(新增4学时理论课和8学时实验课)。增加教学学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以往理论教学不能深入展开、实践教学不能进行工作过程导向训练的状况,这样调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学内容分两个侧重点:一个侧重是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需求重新组织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授课内容,按照工作岗位需求将课程内容分成10个模块,突出一个导向(工作过程为导向),两个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工学结合),三个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使课程教学内容能与职业岗位工作需求对接,使实际工作所涉及的工作要求转化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岗位工作所做的内容,即是学生所学的内容,也是教师所教的内容”,体现了“教、学、做”的统一。另一个侧重是考虑后续课程对本课程能力要求。基于此,课程内容的模块具有拓展性,内容上渗透后续课程能力需求。有了工作过程导向体验和后续课程能力渗透,学生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2.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探索和实施在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引入“五步法(认知—归纳—实践—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即使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差”的文科生也可以精通静态网页的制作技术。五步教学法强调理论与实践并举,其中的实践、创新和实践教学过程以企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体,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同时兼顾后续课程知识和能力需求,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课堂课件和课外讨论材料,方便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知识,提交与课程相关的学习心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本质上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由10个工作模块组成,它们具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特点。通过这些模块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步转变角色,平稳实现从课堂走向实验室再到工作岗位的过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
实践环节由项目子模块、子模块点评和综合模拟实训几个部分组成。依据工作过程设计项目子模块,这些模块紧紧围绕熟练使用现有流行标记和运用样式实现静态网页制作能力的要求,项目子模块练习覆盖本课程的全部内容。模块点评环节主要针对学生在子模块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在前两个环节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整体知识的测试考核,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最后,通过综合模拟工作环境实训,培养学生将分散的模块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系统化的能力。
4.建立科学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往的课程考核注重理论知识的检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弱化一次终结性考试为主确定成绩方式,适当增加教学全过程多元、多次考核比重,引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由一元向多元转化,改变以往学生被动评价的局面,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多用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自信。这种评价使学生明确了今后学习的方向。
四、“静态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施,彻底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真正实现了由教师主讲演变为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更加深刻。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后,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相关工作的主要流程,并能够根据具体工作需求提出自己的见解及解决办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教学的改革,不仅使学生扎实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需求与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及产生了问题和为解决问题所具有的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实际应用的环境。考核制度的改革,解决了学生只在期末时为了应试而突击学习考点、平时却不认真学习的坏习惯,综合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静态网页制作”课程是专业基础性课程,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需求的能力。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静态网页制作”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从事Web应用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实践方法,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门秀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126-128.
[2]王晓东,吴雅琴“。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45-46.
[3]佟喜彦,张瑾。关于“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6 ):94-95.
[4]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 ):31-34.
【“静态网页制作”教学改革的探索】相关文章:
网页的制作08-16
中国秘书史教学改革探索08-16
网页制作心得11-23
网页制作的心得12-15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08-2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08-17
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08-18
“网页制作”教学设计与思考08-16
第2章 网页制作08-16
网页设计制作实习报告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