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2-07-26 11:56:4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学计划合集6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教学计划合集6篇

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3)、(10)俩个班的化学课,中考在即,时间紧任务重。这学期的计划做如下安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两个班共有122名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有的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成绩较好。还有一些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总体上看:学生俩极分化较严重,中等生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针对这样的现状,迎接中考下面就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各班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一)知识基础:

  学生在上学年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但从化学知识系统的总体上来说,只是学习了水、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等基础学科中最基础、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支离的,就是从化学观方面去分析,学生对自然界和身边的化学现象的认识也是浅显的。

  (二)技能和能力发展水平:

  学生的水平不一样,知识结构不均衡,总体上两极分化倾向较严重,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纠正这种倾向。另外,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对这门课程了解不深,应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

  (三)学习方法水平:

  大凡理科知识的掌握,着重于理解,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表现得尤其突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较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能够掌握学习规律,识物达理,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学生“死学知识,学死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走上活学活用的轨道上来。

  (四)、学习态度与习惯及学习兴趣的分析

  多数同学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能够通过记笔记、建立问题记录本等方法帮助学习,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了科学的学习态度。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局限于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编排体系

  本学期化学课讲授内容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共四章。

  第七章:溶液现象 第八章 :酸、碱、盐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以下栏目:

  “活动与探究” 即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 “拓展视野”等 增加有关科学知识的扩展性内容,增加同学们的'知识视野。 “联想与启示” 即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活动。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明创造。

  (二)教材编排体例及特点:

  本教材以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准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为努力方向,在内容编排上,注意处理学生认知规律和化学知识结构的关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体现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三)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1、有关溶液的知识;2、中和反应等有关酸碱盐的实验;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简单认识;4、化学与社会发展等有关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酸碱盐的性质;化学与环境保护

  2、难点:

  溶液度的知识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和有关性质及计算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市教研室“自主、综合、拓展、创新”课题实验和“先学后教”精神和“快乐教育”理念。

  2、通研大纲、教材,熟知大纲对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编排体例、体系及知识结构,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案,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效益;使课堂充满快乐。

  4、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师换脑工程,以适应素质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四为主原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

  5、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最后一名学生,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6、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争取计算机达到高级水平;

  7、做好特长生培养工作。在教学中,注意发现特长生,并积极做好特长的培养,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8、建立健全成绩检查评价制度。精选习题,认真批改作业,在作业批改中坚持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9、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建立“问题记录本”,要求学生人人做到每日一问;建立“错题记录本”,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题;建立“典型题目集锦本”,做到聚集精华,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解题的思路和能力;

  10、积极开展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获取知识;实现快乐教育

  11、在学生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挥优等生的“小老师”作用,“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做好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2、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议,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寓教与乐。

教学计划 篇2

  一、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22名,其中男孩子10名,女孩子12名。他们聪颖活泼,求知欲较强。经过一年的学习与锻炼,现在的他们能听辨不同的音乐进的行活动,如:入厕、上课、排队等活动。只要音乐想起,孩子们便会有规律的拍手,有秩序的站好队,随音乐进行各种活动。现在全班孩子会随时随音乐进行准确的有节奏的各种律动活动;并且在有伴奏的情况下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独立演唱歌曲。不足之处是:孩子们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辨析不很明确,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太透彻。

  二、措施与方法:

  继续把音乐贯穿在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让幼儿处处感受美、表现美、理解美、享受美!在孩子们已有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孩子更深一步的挖掘音乐的魅力!更加透彻的理解感受音乐内在的魅力!

  三、教学内容:

  (一)、歌唱

  1、学会12-15首幼儿歌曲,喜欢并能够独立的'在众人面前表演。

  2、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歌唱,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再有伴奏时演唱音准正确,学习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学习协调一致地在集体中歌唱,学会倾听歌曲的前奏、间奏等。

  3、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感情。

  4、能够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变换演唱形式。

  (二)、韵律活动

  1、进一步积累稍复杂的模仿动作,学会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和集体舞。

  2、能按音乐的节奏、节拍做简单的上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能岁音乐力度、速度、音区、节拍等的变化,变换动作,学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

  3、进一步学习节奏乐器的奏法,能主动探索乐器音色的不同表现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有兴趣学习节奏乐曲的配器。

  (三)、音乐欣赏;

  1、喜欢欣赏音乐,并对欣赏过的作品有自己的态度倾向。

  2、能够感受形象鲜明、集中,结构短小的歌曲和器乐曲,并能在感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联想和积极的外部行为反应。在有对比的情况下能分辨出差别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的变化及对音乐表现力。

  3、进一步了解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的音乐特征,并学会通过动作、绘画、语言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计划 篇3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责任的含义;

  ②知道责任的来源;

  ③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④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

  ⑤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⑥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⑦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

  ⑧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

  ②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③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②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③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④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⑤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

  ⑥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应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矛盾之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

  四、课前准备

  ⑴教师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

  ⑵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

  ⑶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五、设计依据

  ⑴课标要求

  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⑵学情分析

  ①“责任”的概念模糊。

  ②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

  ③对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

  ④一些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⑶总体意图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责任的概念,让学生学会评估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理解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个人、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培育“四有”新人。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2课时)

  ㈠板书设计

  责任的含义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责任的来源

  人负有不同的责任

  自己对自己负责

  谁在对我负责 负责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㈡教学过程

  1、 导入:《放学回家》

  ⑴提供材料(某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发现妈妈病倒在床上,晚饭也没做好……对此,你该做些什么?) ⑵学生议论并回答

  ⑶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告诉这样的结果:那个中学生竟然背起妈妈来到了厨房。

  意图: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

  2、 讨论:《什么是责任?》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意图: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两层含义。

  应用:学生在学校,应该 ①上课专心听讲 ②不抄袭作业 ③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④不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 ( B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

  3、 录象:《灾难中的新奥尔良》

  (1)观看一段影片,指导学生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⑶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意图:⑴使学生懂得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⑵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来源。

  应用:⑴完成教材P6练习;然后在全班交流.

  ⑵完成《QQ练》P7/1/2

  4、 角色扮演:《我是谁?》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小纸片,在每张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如“学生”、“子女”、“朋友”、“同桌”、“姐妹(兄弟)”。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要求每个学生依次出示五张纸片,说出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3)按照课本的活动步骤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在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

  5、 设身处地:《假如你是……》

  ⑴要求学生以小含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物的行为,如组长、老师、小含及其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责任、责任的来源等。并思考:谁该为小含负责?

  ⑵分角色回答

  ⑶扩展思考:利用P11的案例,想想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意图:①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该自己为自己负责。

  ②懂得自己负责的好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

  6、 小组交流:《我第一次……》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自己在当前的生活中,自己独自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由自己承担却没有承担的责任。

  (2)在全班探讨:有些责任本该由自己承担,现在却由他人替自己承担,这会产生哪些后果?

  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明确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逃避责任,自己就无法真正长大。

  7、 《学会感恩》

  (1)材料中列举了几项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的、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请学生再补充几例。

  (2)将活动进一步拓展,请学生列举因他人尽到责任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全、更文明的例子。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许许多多的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的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从而激发学生为他人尽责的责任感;感受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初步树立职业责任意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计划 篇4

  一、实习目的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二、实习时间和班级

  时间:xx-xx年9月1日–xx-xx年6月XX日

  班级:xx-xx高职7(1)

  三、实习指导教师

  xx-xxx-xxx-xx

  四、实习单位的确定

  实习单位由实训就业处会同本系部选择和确定。学生一般应在学校确定的实习单位范围内进行实习。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报实训就业处和本系部批准,并接受学校、系部、实习指导教师的定期检查。

  实习单位原则上要求到IT行业、企事业单位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实习。已提前就业的`学生,结合就业单位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学习。

  五、实习内容

  1、调查了解计算机的种类、型号、功能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了解计算机局部网络有关情况(局域网布线、局域网软件安装、局域网的维护)

  3、了解分析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前景。

  4、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5、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6、学习、掌握平面设计的岗位实际技能。

  7、学习、掌握室内装潢设计的岗位实际技能。

  8、了解影视动画实际岗位的技能需求。

  9、掌握实用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技巧。

  实习生应根据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应对上述内容中的4、6、7、9项进行重点实习;可以从1、2、3、5、8中选择部分项目(至少2项),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习作业

  学生实习期满后,应于xx-xx年6月XX日-6月13日将下列实习作业寄给所在班级班主任。

  1、实习单位鉴定;

  2、实习综合报告或专题调查。

教学计划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知识。(板书:比)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有什么用?数学上的”与生活中的”一样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发:对,生活中也有”,比如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0,它与数学上的”一样吗?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式的揭示课题显的简洁明确,导入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议论,引导学生产生了解比、认识比的心理需求,为本课的学习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教学例1

  (一)、呈现例1挂图: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1、利用旧知进行比较:

  (1)图中提供了2个数量:2杯果汁和3杯牛奶。根据这两个数量,我们怎样来对果汁和牛奶的杯数进行比较?(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相差关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倍数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果汁比牛奶少1杯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2)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认识的比就是专门对这后一种关系进行的研究。

  2、”的教学:

  (1)(指板书:)”。我们还可以说成”。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3、”的读写:

  (1)师介绍:2比3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2比3记作2∶3(板书:2∶3,先写2,再在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读作”,注意与语文中的”不同,最后写3。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

  (2)指导学生写:3比2怎么写呢?谁来写一写?

  (3)介绍名称:刚才我们写在中间的两个小圆点(∶)是比号(板书: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前项后项)

  (4)谁来说一说:2∶3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比的后项是几?在3∶2这个比中,2是比的什么?3是比的什么?

  4、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学们看一看,刚才的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2)对!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可颠倒顺序。

  设计意图:

  例1的教学首先抓住了两个环节:首先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这里认识的比则专门框定于后一种情况,这样可使教学建立在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其次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又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二)、完成试一试

  (出示安利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这瓶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呈现”)

  (1)指图中的1∶4,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4,表示1份洗洁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4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例2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呈现例2)

  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divide;时间。)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义

  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与什么有关?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板书: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相除)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比值“比“化简比“求比值”奠定了基础。

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幼儿教育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要把安全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减少幼儿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对孩子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把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尽我们的一切能力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同时作为幼儿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确保幼儿的身心安全,我们小班制定了安全工作计划.

  二、具体措施:

  (一)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发展环境

  1、坚持每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发现要没收,并教育幼儿,和与其家长沟通。

  2、开饭时注意,预防烫伤幼儿。一定要把汤晾温后再盛给幼儿,并为幼儿端到面前。

  3、把好幼儿服药关,药一定要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并写好幼儿姓名。根据家长的服用要求,确保服药及时、准确,严禁错服、漏服现象的发生。

  4、坚持每天午检,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寝室,防止异物进入耳、鼻、口的现象发生。中午无论谁值班,一定要加倍照看好幼儿,不忽视午休的幼儿,尤其是服药幼儿。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如蒙头并及时纠正。

  5、把好幼儿离园关,孩子在幼儿园一天,下午离园时候是孩子最散漫老师又不好组织的.时候,一定要组织幼儿安静的集体活动,如看书。一定要看证放人,不认识的人有即使有接送证,也要问清情况或者是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再放人。防止幼儿走失和拐骗幼儿现象发生。

  6、严格执行卫生安全消毒制度,保证教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干净;保证桌椅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保证幼儿的水杯和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保证寝室干净、并按时消毒,利用太阳无尽的能量,在天气好的时候晾晒被褥,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填写消毒记录,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

  7、户外活动时,一定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如发现大型玩具有松了的螺丝钉,一定报告办公室,做到及时消灭不安全的隐患,保障幼儿安全。

  8、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晚接的孩子一定要和值班老师做好交接,并简单交代其幼儿情况。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要安全,就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形成则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规范的培养,对于幼儿我们要严格要求,从一点一滴开始努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幼儿在园一天需要站队至少10次,我们希望做到井然有序,对幼儿提出要求,并利用小红花奖励。

  1、教育幼儿自觉的排队洗手、喝水、小便等。

  2、为确保上下楼的安全,教育幼儿做到不推拉、不跳台阶。一阶一阶慢慢下(上),不推不挤小朋友。

  3、教育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使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家长或集体。

  4、教育幼儿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挤伤。

  8、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110、120、119紧急呼叫电话的号码和用途,遇到紧急情况,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做到时刻高度警惕,把安全放在首位,眼睛不离开幼儿,孩子到哪,教师的眼睛就到哪。创设有关安全教育的活动环境,结合一日活动各环节,对幼儿进行卫生安全教育并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幼儿的保护能力。将各种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保证幼儿的安全。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08-12

教学计划08-16

教学计划11-30

音乐教学计划08-13

小班教学计划08-12

数学教学计划08-12

教育教学计划04-22

线下教学计划04-22

暑期教学计划04-22

幼儿教学计划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