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计划>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时间:2022-06-25 12:06:2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本学年学习第二册。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三、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 课号 内容 课时 周次

  一 《声律启蒙》(节选一) 2 1-2

  二 《声律启蒙》(节选二) 2 3-4

  三 《续小儿语》(节选) 2 5-6

  四 《增广贤文》(节选一) 2 7-8

  五 《增广贤文》(节选二) 2 9-10

  六 《弟子规》(节选一) 2 11-12

  七 《弟子规》(节选二) 2 13-14

  八 《幼学杂字》(节选) 2 15-16

  九 《中华改良杂良》(节选) 2 17-18

  十 《千家诗》(一) 2 19-20

  十一 《千家诗》(二) 2 1-2

  十二 《千家诗》(三) 2 3-4

  十三 《千家诗》(四) 2 5-6

  十四 《神童诗·卷首诗》(一) 2 7-8

  十五 《神童诗·卷首诗》(二) 2 9-10

  十六 《随园诗话》(读书) 2 11-12

  十七 《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2 13-14

  十八 格言警句 2 15-16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四年级两个班的传统文化,学生们比较喜欢这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诵读.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古城建筑、、文学巨匠(一)、文学巨匠(二)、诗词诵读(二)、文学巨匠(三)、传统工艺、陶瓷艺术共十个单元,34个课时。

  (三)教材编排原则: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四、教学重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3.欣赏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

  4.领略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三、教材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传统文化精髓。

  2、养成良好品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四、教材的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学措施:

  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及其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08-17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1-30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4篇07-27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5篇07-26

初三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1-30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5篇)12-06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合集15篇01-13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汇编15篇01-07

初三传统文化教学计划4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