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通用14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
一、教材结构
七年级(上册)教材设四个单元,共10课。上册为1-4单元,每个单元2课或3课,每课一般安排2课时,每册安排20课时左右,留出一些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每单元实践活动安排2课时。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了针对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解决适应与学会调适的矛盾,设立了四个单元的内容。由“成长的节拍”(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师长情谊”(师生之间、亲情之间)到“生命的思考”(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逻辑的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会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全部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
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师长”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如何。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到相互理解。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刚从小学六年级升上来,面对新的环境与成长还不甚明了,老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从所知信息了解,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生之间相互不熟悉。面对新的环境与新的问题,学生适应新的生活不会太顺利,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二、教材分析(包括各章(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使用的是20xx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健康快乐的生活,愉快的学习。通过这个主题,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具体说来,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二)、教学目的
a、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b、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c、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走进新时代——中学时代
2.学习的重要性
3.发现自己和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4.如何探寻友谊的真谛,缔结真挚的友情
5.如何与朋友良好相处,呵护友谊
6.把握网上交友的适度的正确方法
7.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怎样的态度
8.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做哪些努力
9.了解家的概念,懂得孝道
10.用心感受家的温暖,学会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父母家人
11.认真思考生命,寻找生命的的意义何在
12.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表现和态度
13.为什么会有挫折,怎么应对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2)教学难点
1.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努力提高学业
2.发现自己,能正确认识自己
3.如何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
4.懂得如何尊重老师,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5.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及态度
6.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态度
7.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四)、教学中要的注意问题及措施
减轻学生负担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①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②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10节,多听与本科相关教师的课。
③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思品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②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
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①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②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③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⑤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4)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①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②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进度
略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3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担任七年级四个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方向, 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功能, 围绕“走进中学”、感受中学生活、促进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基本生活主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促进积极健康的自我的培养, 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与法制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通过主题带动,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
第一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包括“新生活,新面貌”“新自我,新期待”两课内容。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2)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3)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4)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6)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第二单元:秦春的脚步,青春的气息。本单元包括“人们说我长大了”“青春多美好”两课内容。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3)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正确对待青春期。
第三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本单元包括“做自尊自爱的人”“人生当自强”两课内容。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做到尊重自己,爱护自己,感受生活的快乐。
(2)自尊自爱的同时更要尊重他人,欣赏、接纳他人。
(3)分析自身,扬起自信的风帆,培养自信自强的品质。
第四单元:历经风雨,才见彩虹。本单元包括第七课“风雨中我在成长”、第八课“宝剑锋从磨砺出”两课内容。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2)探究战胜挫折的方法。
(3)培养坚强的意志,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第五单元:走近法律,与法同行。本单元包括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维护法律尊严”两部分内容,要落实的课程标准有:
(1)生活中离不开法,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2)学会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3)维护法律的尊严,坚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年龄大部分都在12、13岁左右,从生理角度来看,正处于青春期的起始阶段,其心理状况表现为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好奇心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勇于表现自我,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自尊心较强。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不稳定,自制力较差,看事物比较单一,偏重于直观、形象性的东西,不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容易情绪化,容易随风倒等,这些都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应进行正确的引导,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对症下药,逐步提高,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2、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状况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储备了一定的基本道德规范、意志品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且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简单的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会有一部分同学由于意志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原因,导致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还需教师有意识的去培养和锻炼。
3、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初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相比,有了较大差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压力、兴趣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厌学甚至辍学现象,这部分学生应帮他们找根源,找症结,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加上进。教师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用目标作指引,责任作动力,方法作加速器,明确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由于初中课程内容增加,学习任务加重等原因,会给学生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学习方式、方法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通过调查、讨论等理解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20节,多听与本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及时反思,做好每月一次的反思工作。
4、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思想品德的教学。
5、多样化教学,尽可能的.设置学科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比如,第一单元活动:讨论:学习与游戏的关系。第五单元活动:调查:舌尖上的安全。
6、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7、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练习册,全收全改,及时收发,及时检测。
五、教学进度
以上是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安排,同时对自己的成长,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教学相长,自身也将在专业技能、政治素养、教学技巧、与学生交往的能力这几个方面有较大的提升,鞭策自己要做一个教学的促进者、研究者;与学生做朋友,体现学生本位的思想;做一个终生的学习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条漫漫的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完善自身,坚持向前,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4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xx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从20xx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和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从原来的偏重于德育调整为德法并育。这一教育思路的调整有助于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生所处的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迅速发育和成长的时期,是充满求知渴望,对世界、对自己进行探索的时期,但又是生命过程中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各种矛盾萌发和交织的时期,是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容易迷失和误入歧途的危险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因此,根据我区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教材结构
七年级(上册、下册)教材设六个单元,共18课。上册为1-3单元,下册为4-6单元,每个单元3课,每课一般安排2课时,每册安排18课时左右,留出一些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每单元实践活动安排2课时。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了针对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解决适应与学会调适的矛盾,设立了三个单元的内容。由“迎接美好青春”(青春的脚步,青春多美好,青春畅想曲)、“优化心理品质”(做情绪的主人,磨砺坚强意志,陶冶高雅情绪)到“享受学习生活”(希望从这里开始,学海无涯乐作舟,做学习的主人),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教材的内容体系完全构建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石之上,为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下册教材以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和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为中心,设立了三个单元的内容。由“感悟生命价值”(珍爱生命,自尊自信,感悟人生)、“树立法治观念”(法律在我身边,法律不可违,做守法公民)到“珍惜特殊保护”(法律护我成长,筑起“防火墙”,远离“高压线”),将心理、道德、法律有机融为一体,在行文上以提升学生的行为为主线,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真正的融合相关知识于正确的行为之中,既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提高德育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单元:迎接美好青春。针对刚刚步入中学的学生,以熟悉校园环境为切入,认识中学学习充满挑战,要学会主动迎接新挑战,主动沟通,融入新的集体。青春期悄悄的来,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帮助他们正确解读青春期,正确处理好这些心理矛盾有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悦纳自己,以赞赏的态度接受自己,保持青春的激情与希望,呵护青春。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增强,对探寻自己越来越有兴趣,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崇高的理想,给予未来的自己一个美好的期待,并为之不懈努力。
第二单元:优化心理品质。从个人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说起,谈到情绪与情境的关系,进一步学习情绪对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习要学会调控情绪。当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能注意调整心态,学会控制,并凭借坚强的意志迎难而上,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坚强意志,陶冶情操,追求高雅情趣,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第三单元:享受学习生活。针对中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学习方式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有关教育的法律常识,懂得珍惜和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从习惯对工作学习的影响谈起,谈到怎样采取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学习的好习惯和好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四单元:感悟生命价值。这一单元,对刚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引领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领悟人生的意义。从丰富多样的生命现象谈起,谈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再谈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如何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养成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树立为社会服务远大志向,承担社会责任。
第五单元:树立法治观念。本单元内容以法律知识为线索,讲述了法律的特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区分法律与道德的不同。明确违法与犯罪的含义及其后果,任何违法犯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恪守法律、服从法律,发自内心的相信法律的权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我们的生活,树立法治观念,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第六单元:珍惜特殊保护。本单元先讲述了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分别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除了需要外界的特殊保护外,更需要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面对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侵害,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并有效地依法进行自我保护。预防违法犯罪要防患于未然,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纠正不良行为,引导学生要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三、教学和评价建议
1、以教材为基础,讲解热点问题,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
在课程教学中,本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差距,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讲解热点问题,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中学生在思维方面,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境界,学了理论就与现实对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讲解热点问题,可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对于与教材有关联的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对于与教材无关的热点问题,则可开设专题研究性学习。对于思想疑虑和错误认识,可以采取辩论会的形式各抒己见,逐渐明辨是非。只要教师能够准确捕捉住学生思想方面的热点问题,巧妙地质疑解惑,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好地掌握学科的理论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关注学生思维困惑点,设置两难问题,提高课堂思辨性。
价值观多重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道德判断、价值标准。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道德判断也开始从他律走向自律,引导他们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新教材中不难发现,上下两册教材中共设置了十二处思辨设问,如“顺境逆境,哪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问题极具有思辨性,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设计“收到学生的一封来信”作为教学资料,请同学帮忙分析应该如何看待英语成绩55分的问题,学生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获得启发。七年级学生有了一定思辨能力,但能否理清层次脉络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须紧扣社会热点,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的困惑点搭建思辨平台,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层层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炼为理性总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构建并丰富学习经验,真正实现知、情、行的统一。
3、有效开展单元实践活动。
单元实践活动是教材设计的一个亮点,是本套教材体系和内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单元教育主题而设计,与单元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单元实践活动有别于课堂教学,但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单元实践活动也要有教学目标,需要提前设计、提前准备、提供各种保障。活动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如社会调查、讨论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根据学生实际、活动要求、教学需要确定。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顾问”。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收集处理信息、交流和合作,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和内化,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明确价值取向。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教学进度:
略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2.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以及公民在法治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
3.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家庭道德、学校道德、社会公德等。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安排
1.第一周至第四周: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2.第五周至第八周:分析公民在法治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第九周至第十二周: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总结全册内容,进行复习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实践活动: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道德讲堂等,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理念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的法律常识和道德规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同感和践行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1.第一单元:道德与法治概述。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第二单元:法治社会与公民权利。阐述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第三单元: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探讨家庭道德、学校道德、社会公德等道德规范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第四单元: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评估与反馈
1.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作业与测试评估: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并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7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树立法治观念。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
1.道德与个人成长:介绍道德的基本概念,探讨个人成长中的道德选择。
2.法治基础: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介绍国家法律体系。
3.公民权利与义务:阐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4.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分析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探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传递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实践。
四、评估方式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2.期中考试:对前半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测试,占总评的30%。
3.期末考试:对全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测试,占总评的30%。
4.小组项目: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研究项目,并进行展示,作为额外加分项。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8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道德判断力。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
1.道德与法治概述: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定义、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宪法与法律体系:详细讲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概述国家法律体系。
3.公民道德与法律义务:探讨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法律对公民义务的规定。
4.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分析社会生活中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与互动:结合讲授和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道德与法治问题。
3.实践活动:组织模拟法庭、道德讲堂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4.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估方式
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发言、提问、讨论等,占总评的30%。
2.作业与测试:定期布置作业,并进行单元测试和中期测试,占总评的50%。
3.小组项目: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道德与法治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PPT进行展示,占总评的20%。
4.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作为教学反馈的一部分。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9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好公民。
二、教学内容
1.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宪法与法律:讲解宪法的基本内容、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在法律面前的权利与义务。
3.道德规范与行为:阐述基本的道德规范,如诚信、友善、尊老爱幼等,并讨论这些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4.社会现象分析:选取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特定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实践。
四、教学评估
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作业与测试:布置相关作业,并进行定期测试,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项目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如社会调查或模拟法庭,对其成果进行评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0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并认识到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道德判断力,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安排
1.道德与法治基础: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公民权利与义务:详细讲解公民在法律面前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道德规范与社会公德:阐述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
4.法治实践与道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法治实践和道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道德与法治的问题。
2.情境教学:创设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体验。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法治宣传、社区服务等活动,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评价与反馈
1.课堂互动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2.作业与测验:通过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项目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展示,如模拟法庭辩论或道德情景剧表演,并对其表现进行评价。
4.自我反思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邀请同伴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以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认同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法治国家的基本原理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3.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其与法治的互补关系。
4.青少年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传授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其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3.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或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他们的道德体验和法律实践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
略
五、评估与反馈
1.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2.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2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和道德观念。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理。
3.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法律素养,为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公民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1.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第1-2周)
讲授道德与法治的定义、特点和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与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法治国家与公民权利义务(第3-4周)
介绍法治国家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5-6周)
探讨道德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道德与法律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共同作用。
4.青少年道德规范与法律要求(第7-8周)
阐述青少年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并遵守相关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传授基本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2.案例分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或法治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道德体验和法律实践能力。
四、评估与反馈机制
1.课堂测试: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作业与报告: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和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3.实践活动评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在道德和法律实践中的表现和能力。
4.反馈与调整: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2.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社会现象。
二、教学内容
1.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与关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
3.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4.法治的基本原则与青少年法治教育。
5.道德与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传授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分析。
4.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法庭、道德情境等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四、评估方式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2.期中考试:对前半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测试,占总评的30%。
3.期末考试:对全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测试,占总评的30%。
4.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表现进行评价,作为额外加分项。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
2.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增强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在道德与法治的框架下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内容
1.道德与法治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要求。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和履行。
4.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以及青少年在法治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5.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三、教学方法
1.互动式讲授:结合多媒体和实物展示,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情境模拟:设置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习和体验。
4.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四、评估方式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提问、回答等,占总评的`20%。
2.作业与练习:定期布置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占总评的30%。
3.期中与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的40%。
4.实践活动与项目: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中的表现,占总评的10%。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03-11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3-03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6-30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学计划01-23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师生交往》说课稿03-27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1-03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1-12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