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四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2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要让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位置:上、下、前后、左右;1-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 ;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是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二)能力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进度。
1、准备课 4课时;
2、位置6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4、认识图形 (一) 3课时;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5课时;
6 、1—20各数的认识10课时
7、认识钟表3课时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课时;
9总复习 10课时
20xx年上期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在我们身边哪里能看到国旗?
3、教育学生:国旗是国家的标志的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给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的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家)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
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 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内容,以及第7页"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第3、 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理解“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教学用具:将第6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片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
2、学生讲故事。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
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
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
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
2、小组交流。
(我知道有4个萝卜,3个苹果;我知道有3只小猪,4只小兔;有4根木头,4个小凳;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
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 (板书:同样多)
看舂,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谁愿意说说?
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我还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还剩1根木头)
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木头多,小猪少) (板书:多 少)
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I
(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① 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②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 (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 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们应该多动脑,多思考,讲究方法。
2、说说生活中1'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
(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拿出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
① 生在组内说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准备课;
2。位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
6.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
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总复习
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
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和一(2)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1)班有61人,一(2)班有58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课标”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了八个单元,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四个领域,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内容。特点:
一是选取了贴近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自然界,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
二是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形成问题串,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三是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认识结构。重视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在认数与计算方面设置小单元,并重视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是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六是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学期教学目标:
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会数20以内的数,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4、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5、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7、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8、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9、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解决问题: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汁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3、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4、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措施:
1、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
3、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5、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6、注意评价的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第1——2周 一、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第 3 周 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第 4 周 三、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 5 周 国庆放假
第6——8周 三、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 9 周 四、有趣的游戏
第10——11周 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第 12 周 六、有趣的游戏——认识图形
第13——15周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第16——17周 八、雪山乐园——总复习
第18——19周 期末复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07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2-2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0-10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1-01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3-15
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8-19
数学上册的教学工作计划08-20
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2-21
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3-30
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