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化学论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18 12:15:02 化学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大全[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大全[15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在初中化学实验演示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化学教师采用自己演示而学生观看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很少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演示的过程当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其结果往往是教师演示过后学生单纯观看,无法理解进行实验演示的意义和实验的实际操作感受,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也无法进行深刻的记忆,这就导致了初中化学的实验演示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和突破.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教学时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克服教师演示而学生观看的不正确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在进行课堂设计和准备时预先准备课堂所需的实验器材,并且精心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问题的准备.在实验的各个环节都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实验参与热情,在教师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并且进行主动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化学实验的规律,进而提高其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真正发挥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避免实验演示教学作用难以发挥的情况出现,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对于教学环节的衔接有积极作用,并且能够尽可能的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在观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调动思维,明确规范性操作的步骤,并且对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中有关白磷自燃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使之能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实验演示.例如物体的着火点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每一种物质的着火温度是否相同?白磷在低于40摄氏度时能否发生自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大量实验演示可以得出结论,即固体燃料的着火点与颗粒粗细、物体表面积等因素有关.

  二、为学生创造实验演示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性的演示实验是十分必要并且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总是由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而学生观看的方式是不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学生没有参与实际的演示实验操作的机会会限制其思维的发展,也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结论,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总结实验技能,明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规则.学生被要求在独立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收获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态度并且做到实验操作规范.然而相当数量的初中化学教师处于安全性和其他因素的考虑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能够按照实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条件,为学生创造进行实验演示的条件和机会.教师可以在进行规范性演示实验的操作时向学生讲解实验的具体内容与规范的实验操作,对实验器材和实验的目的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给学生提供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演示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进行实验的机会,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有关氢气制取的有关实验演示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氧气制取实验原理与装置,并且要求个别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有关的实验演示,教师在旁边适时的给予指导,在学生出现步骤错误和操作失误时给出及时的提醒和纠正.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提高教学有效性

  尽管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际实验水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能够在实验室中或者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也并不是所有化学实验都能够在学校的现有条件下进行.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往往采取仅仅讲解或者简单带过的方式进行教学,此外,对于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并不适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因此教师也只是口头讲解.出于这些原因,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充分进行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部分化学实验的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实验过程,避免由于教师的简单讲解而造成的实验困惑.例如沪教版初中化学教学中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演示以及工业炼铁等过程,以及其错误操作后会带来的后果以及对微观物质的认识等,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有关的实验演示,相关实验视频的播放不仅能够消除实验的危险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实验的了解,弥补了实验室无法进行演示实验的不足.同时,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演示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简单地把握实验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多媒体能够通过声音、视频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多个感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与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在进行实验演示之前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使学生在掌握了实验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其完成实验的准确性,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教学重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的演示实验教学应当充分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保证学生能够在观察实验演示和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积累扎实的化学实验知识,巩固其化学基本知识.进而使学生能够具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和学习化学,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供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的机会,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观察和学习,应当实现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促进思维发展,在化学实验演示的学习过程中拓宽知识面,学习并发扬严谨认真的科学实验态度,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化学素养的发展.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2

  摘 要:探究式教学以探究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以独立探究和自主学习为前提,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验或课题为探究目标,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水平为依据,充分探究与学生生活世界有关的课程内容,创设一些探究课题,启迪学生的智力,为学生的质疑与解题提供尝试的机会,同时也有效地引入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自主探究与集体合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充分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关键词:情境创设 探究实施 活动反馈

  探究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五大特点。其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立足于每一个人的健全发展。其实践性则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个性体验与创新。生成性则强调探究过程中新目标、新主题的不断生成。自主性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决定活动结果的呈现形式。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同学们,现在老师只有一块糖,可是又想尽可能公平地分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大家有什么好的分配方案吗?老师手中的糖块放到水中一会就不见了,它跑哪去了呢?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了解他们在生活中是否具备溶液相关知识。向学生展示硫酸铜、高锰酸钾、氯化钠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学生感受溶液颜色的美感,产生求知的欲望。老师给同学们展示的各种颜色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聆听并思考,通过对不同溶液的观察,使学生产生探究溶液知识的欲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引入探究环节。导语:固体的蔗糖和氯化钠放入水中为什么会消失呢?

  [实验9-1]多媒体展示探究内容

  (1)在20毫升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

  (2)在20毫升水中加入一匙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

  (3)在20毫升水中加入一匙蔗糖和一匙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

  活动反馈:

  通过实践,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讨论交流中认识溶液的形成。然后播放课件:蔗糖溶解过程的动画。直观感受蔗糖溶解形成溶液的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6—27页相关内容,并思考:

  (1)如果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离?

  (2)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样?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引出溶液的概念。

  溶液的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相同。

  溶液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时,溶质和溶剂可以稳定地存在,不会发生分离。

  溶液属于混合物:溶质至少有一种,溶剂只有一种。(溶质与溶剂只是在分散与被分散的角度上进行划分的,与其状态无关)

  认识到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上面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水溶解了固体物质,那么,水能溶解所有物质吗?除水外其他物质能否作为溶剂?溶质是否只能是固体?聆听并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引入下一个环节。

  二、探究的实施

  进行实验,感受到有的物质能溶于水,有的物质不能溶于水;而不能溶于水的物质却能溶解在其他溶剂里,如汽油等。所以水不是唯一的溶剂。

  展示课件:水是唯一的溶剂吗?

  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溶液的形成是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展示课件: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实验9—2】在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再用滴管缓缓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讲述: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甚至是几种状态的溶质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展示一瓶生理盐水,结合商标介绍,让学生认识溶液的组成及其中溶质的多样性。

  如何判断溶质和溶剂呢?

  方法一: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状态进行判断。

  方法二:根据溶液的名称来判断:先读的是溶质,后读的是溶剂。

  方法三:当溶液中含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都是溶剂。

  方法四:没有特殊指明溶剂时,水就是溶剂,其他物质是溶质。

  1.指导学生认识影响溶液形成的因素及溶液中溶质、溶剂的确定方法。

  2.借助医用生理盐水的商标使学生认识到其中溶质的多样性,同时认识到溶液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

  三、活动反馈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自主练习,巩固提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化学》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3

  一、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课堂教育的发展与延伸,不仅是教师用来衡量课堂教育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用来巩固课本知识,深切理解知识内容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化学作业布置的问题上,如果课堂教学和作业教学不能同步进行,会影响学生在这一学科上的整体发挥,甚至整个化学教育的质量。

  1.提质减负的要求。“提质减负”是现今教育领域中较为广泛的要求与趋势。在化学作业的布置上,应努力遵循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教师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合适的作业任务。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对布置内容进行适当的调节分配,使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反馈出来。

  2.分层辅导模式。由于每个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实践作业的问题上,要求教师在此作业的布置上更要稍加留意,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整体学生学习完的情况下,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及掌握情况,当仅有少数学生理解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采取课间“一对一”的辅导模式,分层对待,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

  3.作业内容要新颖。在化学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应对作业内容的选取进行甄别,尽可能选取一些新颖的作业内容来进行布置,使学生在作业练习环节中充满心意,促进他们更加愿意去参与作业的完成。化学又称理科中的文科。因此,许多作业内容可能就会存在千篇一律、过于重复化的状况。新颖别致的作业内容对于促进学生作业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作业的批改需要注意的问题

  批改作业是教师布置作业的必经过程,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更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之一。作业的批改对于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要求。有效的作业布置,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内外的'知识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1.教师作业批改要及时。教师要认真查看学生的作业,要尊重学生和对学生负责。减少反馈时间,尽管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但教师应合理安排批改时间,及时解决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作业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及时得到改正,不要让作业的批改信息失去价值,最后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要加强校正措施,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尽早将学生在学习期间布置的作业进行批改,以免由于学生繁重的课业和又要不断接受其他学科的新型知识导致问题遗留,从而违背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3.教师进行二次作业批改时要多鼓励少责怪。问题遗留是教师作业批改不当的明显体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要求教师进行二次批改,保证问题订正到位,解决问题的遗留。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批语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尽可能指出作业中的主要问题,善于发现作业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不足多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4.教师要重视提炼学生中的问题。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是一个最能直观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掌握,对于化学元素的认识等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作业来展示出来。教师要注重提炼这些问题,将其综合起来,从中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众所周知,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这过程中起着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创新下,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推进化学作业的改革,紧跟新型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优化初中化学作业的内容,提升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由主导学生变成引导学生,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和身份也得到转换,亦师亦友,以良好热情的心态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目的。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4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说一个学生只有亲近这个老师,在心里接受这个老师了,才能跟老师学习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和学生间必须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教师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学生才会亲近你,喜欢你,听从你的教诲,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学习成绩肯定会明显高于其它学科,本学科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排斥你,无论你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学生根本不听你的这一套,那么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徒劳,你的劳动完全得不到体现,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你千万不要用语言暴力讽刺、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热爱,关心、尊重、赞赏、激励、帮助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所以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素。

  二、激发兴趣

  做好化学实验是激发化学兴趣的手段。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有人说,即使讲千遍,也不如做实验。在第一堂化学课学习中,我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我事先将一白纱布蘸上酒精,然后在拿到火焰上烧,只见熊熊烈火,而纱布却不燃烧,直至火焰熄灭,纱布完好无损;接着再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另一无色溶液,混合溶液立刻变成玫红,使学生眼前一亮,然后又蹙起眉头,为什么呢?再找一学生让他向一瓶无色溶液中吹气,无色溶液就变成了“牛奶”;利用这些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上课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习沉淀物时,可告诉学生菠菜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而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二者放在一起炖着吃,就会生成草酸钙沉淀物,常吃会在人体形成结石,而且破坏了两者的营养成分。学习醋酸时可补充做常见菜的烹调作用与杀菌消毒的作用。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很有用,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

  余文森教授说,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能自己阅读教材和独立思考时,就让学生自己先去预习,自己先去学,然后教师再讲课。这样课堂学习效果会更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预习,教师可设计一张预习用的问题导读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单上的要求来预习。阅读教材时,要采取“六字诀”方法,即“查、划、记、思、练、写”。查———以前学的知识忘了,一定要动手查一查,把新旧知识衔接上。划———划出化学中的概念、定律,反复理解推敲。如预习““氧化物”时,注意“两种元素”和“氧元素”是这个概念的关键所在。在预习“催化剂”概念时,“本身质量”、“化学性质”、“前后没变化”是关键词语。记———记下自己不懂的疑点难点。思———思考导读单上设计的问题。练———完成导读单上的反馈练习题。写———写感想,自己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然后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有的放矢,不仅可大大节省时间,学生也轻松接受所学新知,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教师重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在学习铁生锈的性质时,我不再平铺直叙地向学生讲授,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提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任务,让他们准备三支铁钉,把铁钉分别放在干燥的.一个小瓶里、装点水的小瓶里、装满水的小瓶里,让他们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然后教师也提前一周做这个实验。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叙述三根铁钉生锈情况,接着再和教师做的这个实验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明白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铁锈,接着让学生思考:一根铁钉哪一部分最易生锈呢?水面上,还是水面下,还是接触水面的部位?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防止铁生锈?学生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实现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求由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向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学生不能再当学习的容器了,而是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改变学习过程。在化学教材中,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我就让学生去做,把前后桌分成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前,给同学们讲清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做好这个实验的要领。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来操作实验,他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实验做完了,就得出了结论,实验单也很快就填完了。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将取得不同的学习效应值。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不知比听来的知识要深刻多少倍。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通过兵教兵,逐步缩小了学生学习差异,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保持。初中化学教材中,在学习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知识的时候,这样的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枯躁、抽象,如果用讲授法就不能形象地展示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微粒运动的3D动画,模拟微粒结合和分开的过程的话,画面形象逼真,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易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实现了文字、图形、三维动画、声音、动静态图像等综合效果,实现了多重感官刺激教学,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节省了时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就需要教师合理分组,每个小组要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起码能做到兵教兵。其次,需要教师指导小组学会合作学习,给小组定时间,定任务,每人定分工。否则,小组合作学习生成问题质量低,讨论内容简单化,学生不会讨论交流,学习效能就会低下。再次,要使学生对小组学习能够长期保持热情,还要教师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要有合作学习公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基本技能等。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思考一个化学问题从哪里入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化学现象的描述还是有关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及近的方式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化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就会大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努力丰富专业知识。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精心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学生。教学设计要最优化,哪个环节需要多少分钟,都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课堂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做出最有学习效率的事情。教师的这种驾驭把握课堂的能力,需要通过教师平常不断学习、反思来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效果受多方面的影响。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还需要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摸索、实践、创新,使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效果最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国民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5

  摘要: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以“食盐和纯碱的探究”为例,谈了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化学 科学探究 情境 实验 摇能力

  探究学习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学习;是鼓励参与,承认差异重视交流与合作的理解学习;是敢于质疑,鼓励创新的挑战学习;是以人为本,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发展性学习。下面我就“食盐和纯碱的探究”介绍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创设生活情境如下(视频短片):厨房中,一位小妹妹分不清这种白色固体是食盐还是纯碱的情景。随后提出问题:你能用所学知识帮助小妹妹把它区分开吗?短片放完后,同学们沉浸在短片中。引出今天的学习课题即食盐和纯碱的探究,并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归纳后,展示小组方案。

  二、展示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各取少许白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纯碱,另一种是食盐。经过同学们讨论后,大部分同学同意该方案,这是同学们熟知的碳酸盐的鉴定反应。而其中有几名同学对该方案提出异议,在家中没有盐酸,怎么完成实验呢?我赞赏该同学的观点,该同学不仅知识掌握的牢固,还懂得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同学们再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共识可以用醋代替盐酸,该组同学演示了该实验,现象明显。

  此时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出了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

  方案二:品尝。分别取二种粉末进行品尝,咸的是食盐其余的是纯碱。展示后同学们同意该方案,也有同学提出纯碱属于盐类,它是什么味的呢?食盐味咸无可置疑,纯碱若是咸的就无法鉴别了。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我,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某校名言:你听说了就知道了,你看到了便记住了,你亲自做了便理解了。为消除同学们品尝顾忌,我解释了品尝少许纯碱对人体无副作用。同学们通过品尝知道了纯碱具有涩涩的味道,这具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鉴别热情。在此我顺势引导同学们,化学试剂品尝一定要慎重,未经允许,切记盲目品尝。

  方案三:<适合实验室研究>取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生成的是纯碱,另一种是食盐。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我鼓励各组织间进行交流,以减小同学们间存在的差异,注重培养组内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团结意识。有同学提议滴加硫酸铜现象更明显,或使用氯化铁溶液也可以。我对同学们的.提议未加以解释,我说:“你们可以试一试”。同学们做了对比实验,使用硫酸铜现象更明显。但是用氯化铁却产生大量气泡并生成红褐色沉淀,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在课下进行探究了。

  实验探究进行的得如此深入、热烈,我内心非常高兴,这样的学习探究,不仅对学生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把课堂当成积极参与学习的场所,这样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接下来同学们展示了第四方案:<试验猜想>取二者溶液,滴加酚酞后,变成红色的为纯碱溶液,无现象的是食盐溶液。该组成员边展示方案边解释道:“纯碱属于盐类,不属于碱类。为什么俗称纯碱呢?我们猜想是其溶液呈现碱性造成的,我们需要实验验证。”该组同学通过演示实验,能清楚地看到滴加酚酞的纯碱溶液呈现出粉红色,与猜想吻合。通过该实验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纯碱俗名的由来,还学习了纯碱的另一特性,真是受益匪浅呀!

  其他方案呢?同学们静了下来。值得思考的是:没有上过化学课的老奶奶能区分开,我们的父母也能不采用上述方法分辨开,他们靠的什么分开的呢?我提醒同学们,同学们无一应答。我解释道:他们靠的是仔细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食盐和纯碱无论从颜色还是从颗粒大小方面是有差别的,以至手感是不同的。

  三、反思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该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平时过多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和研究者。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6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从把握关键字词、正反列举、概念变式、重点剖析等方面阐述了活化化学概念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概念重要活化

  化学概念是用极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相互反应及变化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经过了认真推敲,尤其特定的含义,保证了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的本质,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准确的理解化学概念,对于学好化学尤其重要。然而,因为初中生抽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讲清概念,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俗语言,掌握概念

  某些概念的表达字数多,不易记忆,对这些概念可通过分析找出它的实质部分,用通俗的语言加以概括理解。使概念形象化、生动化,变难为易。如:“化合反应”用“多变一”概括;“分解反应”用“一变多”概括;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与表现可概括为“一变二不变”。

  二、关键字词,把握概念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单质。(因为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看成化合物(因为由氮气、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不同种元素)。

  又如:酸、碱的概念是建立在电解质的基础上的。“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其中的“全部”就是概念的关键词语了。因为硫酸氢钠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有氢离子、钠离子两种,阳离子不是“全部”是氢离子,不符合酸的定义,硫酸氢钠不属于酸,属于酸式盐。因此在讲酸、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指电离产生离子的种类)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三、重点剖析,理解概念

  对于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重点剖析,深入理解,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溶液”概念要抓住“均一”(指溶液各部分性质一样,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就无沉淀出现,溶液也不会分层,即溶质和溶剂不会发生分离)和“混合物”(指组成溶液的各部分都保持本身的化学性质)三个关键词语才能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又如:“质量守恒定律”,则要抓住“参加”(指已经发生了反应的部分,未反应的部分如过量的,不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在此例),“化学反应”(指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对象,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若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其质量关系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生成”(指化学反应生成的所有物质)和“质量总和”,几个词语,深入剖析。同时抓住“两个不变”(1)元素(或原子)种类不变,反应前有几种,反应后仍有几种。(2)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为多少个,反应后仍为多少个,就能使“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自如了。

  四、正反列举,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如在讲“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就叫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那么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由此可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模糊不清。

  五、变式理解,“活化”概念

  抓好概念的变式理解,是指从不同角度对概念加以变式,使概念“活化”,就能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上升一级台阶。如:“固体溶解度”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变式理解:①在t℃时,A物质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Sg;②在t℃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Sg;③在t℃时,有SgA物质要制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100g;④在t℃时,在100g水里要配制成A物质的饱和溶液,最少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Sg等,通过变式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总之,在进行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关键词语,及相关特性,因势利导,克服不利因素,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使化学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中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7

  引言: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在某些限定的条件下带学生去了解大自然的神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方法,结合教学实际,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

  一、调气氛,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

  在传统的演示实验中,教师通常把整个实验过程作为实验的主体,学生作为实验的观察者,学生只能是实验的见证者,而没有亲身经历实验变化的神秘。初中化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的实验目标,在实验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尽可能使初中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力和智慧,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平衡和发展。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实验,教师应积极改变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尊重实验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试点示范,积极调动课堂气氛,鼓励自主探究例如,在研究“实验室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性质”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实验室二氧化碳的生成步骤,并采用上排气法收集气体。在实验开始前,我给学生演示实验,然后告诉学生预防措施,确保每个初中学生能自己动手做实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重演示,让学生充分看懂实验现象

  化学实验演示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去了解化学实验变化中的魅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参与到实验中去。因此,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在采用严谨的经营态度一方面,标准化的演示过程和成品化学语言帮助学生抓住实验的重点,另一方面应注重实验的整合与创新加强演示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化学实验课开始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课程开始前,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如“鸡蛋进瓶子”和“吸空气”,对嗅味气体的正确操作进行了补充,并进行了盐酸和氨水的嗅味演示试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严格规定,学生们轻轻地用手在瓶子的口中慢慢地吸入少量的气体,并纠正那些把鼻子倒在容器口的学生的实验操作,以直接闻到气体,并阐述了错误操作的危害。通过这种实验的整合和创新,学生不仅逐渐对感兴趣的实验产生了兴趣,而且复习了巩固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

  三、精理论,让学生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时要做到“精讲多练”,教师讲授要具有针对性,避免对水平不同的学生造成困扰。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在小组实验阶段学习实验理论知识,并在实验操作中成为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检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重新规划分组实验的教学时间,并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反应结果等内容纳入实验教学中。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例如,在酸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盐酸,硫酸的个人反应,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盐根据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准备在实验中,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实验期间,和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老师要求学生独立撰写实验报告,认真总结实验规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消化和吸收实验中的化学知识,也形成意识和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有生活,让学生把化学学到生活中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生命意识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初中化学教科书通常选择一些家庭实验和有趣的实验,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生活的化学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忽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但只有正式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实验,不作过分的要求,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有积极的把所学变为所用才能真正的学会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重视家庭小实验和有趣的实验,优化实验内容。例如,“自制冰袋的使用”“制作简单的家用净水器”“探究鸡蛋壳的成分”“探索化学气体成分”和“软饮料”,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探索高效的实验教学策略,为初中生带来新的实验经验,拓宽初中生的学习视野。它将为初中生道德、智力、身体和审美发展的发展铺平道路。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化学教师必须积极提高教学水平,面对实验教学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双向互动的有效开展,进而优化初中生的化学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8

  摘 要:

  提高课堂效率这一话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悄然而至。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长期延续,我们的课堂很难彻底摒弃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子。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立足当下,尽快转变观念,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与我们相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民主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做法: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一)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生对一些化学现象颇感兴趣,因此,化学实验也是学生颇感兴趣的一项教学活动,它是促使学生学好化学的催化剂。在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气体的生成、颜色的改变、沉淀的产生等新鲜的化学现象。正是这些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新奇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化学课上,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开展演示实验,对于一些自己无法完成的实验也要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活动之中,集中精力、兴致勃勃地参与化学学习。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学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其实,这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例如:从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可以联想到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联想到“温室效应”的成因。由于森林被无休止的'砍伐,导致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大量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多,便导致了全球气温变暖,这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很多危害。通过这些,学生便会意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此时还会产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的想法。

  (三)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化学现象的成因是学生渴望探索的动力。化学教学必须让实验贯穿始终,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因此,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实验,当实验成功时学生不由得产生喜悦感和自信心。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实验,而且对现象的产生更加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动机。

  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的新型学习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例如:在氧气制取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比较不同的方法的反应原理,每一种方法分别发生什么化合反应。让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比较哪一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停止加热还是先将导管移开,为什么。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思考,避免实验时出现差错,有些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当然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各种问题,善于引导,多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要记得内容多、容易忘、过程复杂等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化学教师应从学生基础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刚接触到化学课程的初中生,对一些化学现象极其感兴趣,但是他们并不懂得从表面现象追溯成因,也不知道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思考,更不懂得由浅入深的探索。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此外,初中生知识水平的制约导致了学习内容中需要描述的内容以及概念性的内容较多,而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对于这些内容的记忆,需要教师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结合学生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使这些内容上升为理论和概念。

  在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但是这些内容往往是比较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将这些枯燥的记忆内容编成顺口溜来方便学生的记忆。例如:记忆元素周期表中前20个化学元素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再如:记忆化合价时,我是这样编的顺口溜:“钾钠氢银锂正一,钙镁钡锌正二齐,铝三硅四氧负二,正二三铁铜二一。”这样一来学生记得准、记得牢,而且兴趣十足,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重视实验教学

  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演示精确,能够将实验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定会兴致十足的学习化学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非常受学校条件的限制,有很多实验无法完成,只能靠教师的讲解辅助学生理解,其效果极其低下。现代信息技术完全打破了条件的制约。例如:做完实验后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很多学生对此意识不够,认为无关紧要。这时多媒体技术就派上了用场,它可以演示正确与错误的两种现象。学生从中发现如果先撤酒精灯,酒精灯上试管的温度就会降低,气压变小,而气压变小就会导致右边导管的水倒流进入酒精灯上的试管,容易造成试管爆裂,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先撤导管。学生理解了其原因,更利于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

  总之,要想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以学生兴趣的培养为出发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此我们的化学教学就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9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新课改政策已经实施,但是许多初中学校并未认真执行新课改政策,对新课改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导致教学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出现.

  1.初中升学压力的影响

  初中生正面临着中考,来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较高,这就给学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中考成绩将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许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化学知识的真谛,只是为了单纯应付中考,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了限制.同时教师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只注重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导致应试教育的压力完全限制了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2.传统习惯因素的影响

  近些年,我国对初中化学教学都没有进行重新编写,化学教师对课本教材已经熟练掌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化学教师已经理解了教材的真正意义,这就容易导致化学教师不思进取,开始形成固定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固定思维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在教学模式上过于形式化,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失去兴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氛围营造

  1.非功利化的教育环境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想要营造非功利化的教育环境,就必须要以学生为主,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同时还要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发掘学生的自身弱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2.尊重、激励、宽容的教育手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类,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要加强对学生激励机制的健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主动学习.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以宽容的态度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重视.

  三、提高初中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主要对策

  1.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较为紧密,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也应该作为重点.在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讲课为主,学生只能依靠课本去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样不仅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还会降低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化学教师应该结合课本内容,精心设计化学小实验,通过化学实验过程,让学生更容易消耗化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化学课堂转移到实验室中,让学生依靠教师提供的实验教材,亲手进行各种实验,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解答教师布置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要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发言,不要由于学生的对错而过度给予批评,那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在课堂上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敢于质疑,要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3.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化学专业知识,还要有创新意识,要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学会结合生活中常见现象,将其与化学教学内容相融合,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过于死板,要多列举一些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积极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例如,教师可以列举“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混浊”这一案例,让学生分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的方式,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让学生自主完成化学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

  4.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创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化学能力差异进行分组,可以是课外探索活动,也可以是创作科技小论文、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教师要营造课堂氛围,合理调整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比例,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付诸到实践中.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

  新课程改革中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目的的叙述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并且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也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所以笔者认为,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应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精心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要认真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这本书的实验,分析实验目的,研究实验特点和理解学生认知上的不平等,从而巧设实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以唤醒学生要求投入实验的迫切愿望,进而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这在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如: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性质》的[实验2-3]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并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教师马上提出问题: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又会有什么现象呢?它与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吗?如果不同,那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悬念,学生迫切需要观察到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可规范地演示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此时此刻的学生,无不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理解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对比理解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谓是轻而易举。这一课学生在兴奋中开始,势必就可以取得一个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最佳教学效果。

  二、改进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让实验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尝试性地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部分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从而增大了学生的实验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尝试,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1.变演示实验为部分学生演示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难度不太大、实验过程比较简单安全的实验让部分学生来演示,当然实验前要先让学生预习该实验,有时可以让要进行实验的同学预做该实验,充分掌握实验后才进行。

  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的[实验3-1]内容时,我让四个学生上讲台亲自演示水电解的实验,并且验证实验的产物。……演示实验经过如此改进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讲台上下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比较简单、安全、药品消耗量不大、过程不复杂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尝试。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时,我将学生领进实验室,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白磷在密闭容器里跟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托盘天平上进行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让学生在实验中真切地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确实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然后又让学生在托盘天平上做一个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天平指针的偏移情况,寻找质量关系,分析确认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等等。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堂课上对“质量守恒”这一定律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自然地对下一课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作好了铺垫。

  学生实验,我也作了一些尝试,变过去的'“预习、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进行问题的讨论、评价与交流”的程序为:“做好预习报告,充分设计好自己想做的实验,交老师审核批准后,进入实验室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各组分别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寻找自己的问题,然后各自解决”。实验时,教师在实验室巡视引导,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共性问题,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例如:教材中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我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放手给学生做的(当然,选择这个实验进行尝试,是因为这个实验安全、可靠)。实验的头两天便告诉学生,此实验可自由设计,但不能离题,设计时许多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没有做太多的变动,但在性质实验中却作了很大的调整和改动。在自行设计实验时有少数同学别出心裁,所列出的提纲远远超出了教材要求的步骤:有的增加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验证实验;有的想亲自验证课本给出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有的想用小动物做一个验证二氧化碳不可以帮助呼吸的实验;有的想做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异同的实验;有的同学受我上课时的启发,建议老师可否同意他们用石蕊试液先制几朵小花,来完成“紫花复活”的实验。当然,课本中要求的实验他们也不能放过。在做计划的时候许多同学将一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两课时也完成不了,甚至有同学明确向老师提出要求:这个实验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尽量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首次有这样自由的机会,在实验室里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课后频频向老师要求:“下次还这样实验行吗?”在课后的书面信息反馈中,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方面确实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实验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验内容,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原则去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是不难的。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1

  一、提高教师素质,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

  (1)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新课改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探究实验,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的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只有做到本身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够教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2)认真组织教师培训.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最大限度的让教师深层次的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并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针对学生能力,采用半开放方式,适当的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机会,通过逐步培养,最后完全放开.达到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来解决化学学习中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教学目标.

  (3)重视提高个人修养.坚持亲自准备,提前试做实验,切不可只靠实验员准备好,自己在课堂上无的放矢、天马行空,对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格外重视,需要反复做,力争做到演示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观.设置与培养创新精神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精神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灵魂.常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机械演示式、学生对照教材操作式实验平淡无味,激发不起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妨采用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实验欲望的教学设计方式,注重实验细节及意外,使学生在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中寻求答案,进而形成较强的实验能力及通过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2)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验为手段,以探究为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范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尊重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的精神,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并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立足点,对其进行延伸和扩展,把教材已有的实验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学生发掘其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创新性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案来设计实验,并对其进行综合比对评价,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3)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估体系.建立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估体系.有效的评估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估形式还是以纸笔测验为主.认为只要学生做大量实验题,一样的可以理解实验原理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降低了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应试教育的弊端显现.在评价主体上,以“他评”和“自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化学实验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方面,还应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因此,对于实验教学,应该建立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还应注意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构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估体系.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2

  摘要:初中化学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是从初中开始的。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好坏对于促进学生化学兴趣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探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化学和物理、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一样,是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化学又叫做理科中的文科,既学科中不仅包含着各种理科知识,还需要熟记相关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把化学课教好,需要在许多方面下功夫。新课程改革推进了各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全面改革。原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被舍弃,教师要能够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学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内容单一,设计不科学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题。因此,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单一,设计不科学等问题都展现出来。所谓教学内容单一,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以课本为主要内容。初中化学教学课本相对来讲比较浅显易懂,许多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其学习的兴趣,而且化学是一个本身既需要实践又有一定技巧的学科,书本上的一些知识过于老套死板。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仍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阶段,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就跟着教师设计的内容学习,这就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受到自己学习的兴趣没有完全释放,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2.课堂教学过程过于老套,程序化

  课堂教学过程过于老套,程序化也是影响制约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应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阶段,新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会不断的产生。而目前许多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延用老套的教学过程,而且许多课堂教学环节过于程序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初中课堂教学的发展,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影响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3.实验教学环境欠缺

  化学是一个实验和讲授并重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往往以讲授并重,而忽视了实验这个环节。教师总是觉得实验环节的开展相对麻烦,讲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完全代替整个实验,这就导致学生的化学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许多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现象。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问题解决的对策

  1.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

  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实验较少,这些都是现在初中化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师要能够利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解放。所谓教学解决,即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以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为出发点,将整个素质教育理念不断的融入进去,让多媒体教学、主题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不断结合,使教学丰富多彩,从而利于学生更愿意进行化学方面的学习。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反映的化学学习难度往往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合价问题。这个问题由于需要学生进行认真记忆,许多学生往往会遇到记错、记串等问题。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可以通过引入化合价之歌来帮助学生记忆,朗朗上口的歌曲使的学生更愿意进行化合价的学习,促进了相关知识学习的牢固,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学校要不断完善实验设备,增加学生实验操作

  学校要能够不断地完善化学实验设备,提高化学设备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条件进行实验操作。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整个操作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不断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以监督指导为主要方式方法,让学生自己养成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学会准备实验、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真正的通过实验掌握相关的知识,促进化学操作能力的提高。

  3.教师要重视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反应课堂教学好坏,学生学习好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教师要能够及时的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重视教学反馈。因此,在初中化学中,教师要根据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度,及时的结合教学的反馈,制定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保证学生既要通过课堂学习增加化学知识,又要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意识到课堂教学的不足,要通过相关调整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无论教师采用哪个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师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促进学生对于化学兴趣的提高。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化学实验的引导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不仅掌握丰富的化学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华雪明.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xx,(06).

  [2]陈琳.新课程形势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之我见[J].群文天地,20xx,(10).

  [3]李世权.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20xx,(04).

  [4]宋春梅.初探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S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3

  摘要:初中化学学科是中考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初中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这自身的作用。在新世纪及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化学教学发生着默默地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化学教师该如何处理、面对。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一下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交流、提高。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浅析

  初中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生活各种化学现象,非常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据此来说初中生对化学学科学习有浓厚学习兴趣才是正常,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不喜欢化学课,甚至讨厌化学课。面对这一现状再结合新时期时代特点,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探索期成因以及该如何去解决该问题?

  1新时期化学学科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甚至是领先时代发展。可是,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去不容乐观。作者根据多方调查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及经验,认为造成该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初中化学课堂重理论轻实验:初中化学本来是一门研究以生活实际中化学现象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所以,我们教学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学习,可是我们初中化学现状却忽略了这一点,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忽略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是淡化理论内容的学习。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造成理论学习好,而动手能力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化学教师教学侧重点不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领会不透彻;化学实验设备不完善等等。

  1.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单调:初中化学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化学现象千变万化、千差万别。所以,化学学科的教学就应该各种各样,存在着很多的变化,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各有特点,形式多样。但现实却是千篇一律:定义的讲解、实验现象的单纯描述、练习题的单一强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教师专业素质欠缺;教师激励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成长动力;化学教学设备不齐全等等。

  1.3初中化学教学设施陈旧、老化: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依托的学科,很多化学反应现象只以语言描述是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还是要依靠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化学实验的真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由于很多学校教学经费紧张,化学实验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化学实验设施陈旧、老化,一些实验无法保证安全性,尤其是耗材类的化学用品不能及时补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教育经费紧张;教学经费被挪为他用不能专款专用等等,不能保证化学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2结合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在科技发展的当今时代,再加上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化学老师要一次为契机,紧跟时代步伐,有效利用现代科技和有利条件为我们的化学教学所服务。

  2.1把握课标,立足教材:我们要想把化学学科教好,首先就要把握课标,立足教材。也就是要以义务教育新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为出发点,在完成教科书上任务之后,再加以知识面和强化练习的拓展。但是,我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拓展的前提是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前提下。这样一来的话,不但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夯实,还能将拓展知识加以巩固和延伸,自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2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有些学校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甚至不是化学专业的老师代化学课,这种现象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更为严重,这就会造成化学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化学教师是决定化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是化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加强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关教育部门可以经常筹备、举办各种学科的专业、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2.3运用先进科技设备为化学教学服务:要想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首先就要配备先进的设备,政府就要给学校以充分的教育教学经费保障。俗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要想取得教育教学上的优秀成果,就要加大教育投资。有了教育经费保障,就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辅助设备。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互联网设备等,利用这些设备不但可以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还可以变化化学教学形式,还可以演示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实验。

  2.4加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学科。又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所以,应加大实验教学内容比例,让学生在动手做试验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反应实际情形,从而能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实验还可以打破“教师讲、学生听”传统格局,给学生以新颖的教学形式,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总之,虽然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只要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共同努力,分析造成该现状的原因并对其加以改善,再加上教育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那么,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学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的素质教育贡献化学学科的独有功效。

  参考文献:

  [1]张一峰.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新课程(中).2015(06).

  [2]王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J].黑河教育,2014年12期.

  [3]伏铃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4年63期.

  [4]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

  [5]赵秀者.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6]吴俊明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梁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4

  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已多年,深深感到,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重视概念教学,这是化学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第一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固然要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但不可忽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初中的化学概念教学非常重要,一定要搞好。

  一、化学概念的重要性

  每一个化学概念,语言都非常严密,它把一种物质或现象的内涵外延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落,每一个字都有极其重要的含义。化学概念不但是认识这种事物或现象的最初的符号,而且与这事物或现象有关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化学原理、实验、计算等方面都需要概念来界定或理解。概念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也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极其规律的起点。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化学概念都糊糊涂涂,弄不清楚,那以后的化学学习肯定是一头雾水,进入了迷阵,严重措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影响化学教学质量,学生真正步入化学的殿堂是很难的。

  二、做好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措施

  1、直观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形象理解,发展学生抽象思维

  初中学生由于思维心理发展不健全,他们的思维还主要以直观为主,抽象思维不发达。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从生活、从身边的具体事物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更应该利用直观的手段,用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用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模型结构,从而让学生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同时更要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具体的化学变化过程,用模拟手段动画出来,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因为化学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有很多的知识靠形象思维很难做到,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加强。

  2、深入分析化学概念,让学生立体性地理解

  如果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化学概念,他们只能死记硬背,这不但对概念的理解过于空洞,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也会不着边际。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并能利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紧扣概念的每个字眼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全面地理解,不但知一,而且知二,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老师应该从内涵和外延上向学生讲明讲清,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比如,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只在量上增减或形态变化的是物理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结成冰,有的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其实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这就是没有把握二者的根本特征。或者说是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

  在具体概念教学中,老师要对某些化学概念进行全面剖析,把与概念有关的所有的情况一一向学生讲清楚,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应用起来才不会跑偏。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其中“改变”的含义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不变”的含义是指质量与化学性质。很多学生将“改变”只理解为加快,不考虑减慢。将“化学性质”误认为是性质。事实上,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因此,概念中的化学性质不能随便理解为性质。又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很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氧气,事实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气,它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3、对比法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

  化学上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教师要充分运用对比手法将二者的概念进行比对,使二者的区别通过对比手法更鲜明更直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更全面,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等等。用对比手法,不但学生深入理解了各个概念,而且对二个概念的异同都有深入理解,收到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运用此法,教师教起也简单,学生学起来也轻松,课堂的知识密度又大,教学效果又好。所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大力运用此法。

  4、充分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对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概念,学生只有多次实验实践,才能对概念有真切的理解,明白概念中的科学含义和科学要求。比如,饱和溶液与未饱和溶液,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手配制,这样学生才可以体会到概念的含义。溶解度、质量守恒等概念,学生只有亲自做实验,并在实验中亲自体会观察和感受后,才会对概念理解起来容易,或者发现与概念不同的新东西。

  5、在实践中巩固化学概念

  实践出真知。化学的教学和学习更应该重视实践。如果学生对概念理解了而不大量运用之,那么,对概念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也不是学习概念的根本目的。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概念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尤其重要的概念或难以掌握的概念,老师要精心设计大量习题给学生练习。学生在习题练习中,不仅可以巩固已经掌握的化学概念,还能深化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使知识的学习向更深处延伸。没有一定的练习,学生所掌握的概念不会牢靠。

  总之,化学概念的教学是化学的基础,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概念体系。只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概念体系,学生学习起化学来才会融会贯通,出神入化。也只有这样的化学教学,才是健康科学高效的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5

  一、充分准备教材知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涵盖了“备、讲、批、辅、考”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备课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相对简单,教师要想达到高效的教学,就应该立足于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分析,并制订出周密的教学计划,指出教学重点及难点。此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7篇”充分体现学生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样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并体现在教案中,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1、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要求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化学,勇于去探索化学的奥秘,帮助学生养成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例如,在学习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研究些什么”中有一个“鸡蛋放入白醋”中的实验,从而老师就可以将这个小实验布置给学生回家里单独做,这样无疑就会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状况进行提问,如:气泡是怎么产生的?在醋中,为什么鸡蛋会上浮后又下沉,循环往复?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实验并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而且设计实验正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出特定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以便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设计出精彩的引言、向学生讲述化学家的成长故事、化学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3、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点

  一般而言,对于初中化学知识,往往会涉及很多理论知识,如:微观粒子的结构、运动及变化,较为抽象,与宏观现象有着根本的区别。由于多媒体有机地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内容,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而且生动的画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果。例如:在讲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时候,倘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很好地向学生阐述出水分子分解的具体过程,从而学生对于书本中所讲述的“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的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了。

  4、开展有效实验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从初中生角度来分析,由于化学属于一门新课程,对于化学实验还处于启蒙的阶段,通常在这个时期开展实验的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从而了解其中的原理,所以,要求有些实验需要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从而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课堂中要保证实验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同时要注意的是,实验一定要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看到。例如: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时候,在进行试剂添加的时候,一定要把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然后慢慢往下添加,在观察试剂逐渐有红色变化为无色的时候,提前准备好一张白纸,放在试管的后面,以便学生清晰地看到实验的变化。

  5、学生有所收获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和回报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学生的收获也是衡量课堂教习有效性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深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学的有效性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也逐渐由不懂变为懂,懂得少变为懂得多,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喜欢上化学课了。也就是说,高效教学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有机结合。知识与技能要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同时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中不断升华。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教学”是很重要的。笔者就从充分准备教材知识、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应用多媒体教学、开展有效实验以及学生有所收获阐述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课堂质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要注意的是,实现“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从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30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2-06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5-17

[优秀]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08-18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07-26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07-30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如何避免探究教学的形式化08-20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化学有效性教学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