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化学论文>生物化学研究论文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4-05-21 12:22:46 化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化学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

  一、网络新媒体的研究意义

  网络新媒体作为新时代人类沟通的媒介,对广大群众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力,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学都已经网络化。网络新媒体作为新时代人类沟通的媒介,对广大群众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力。教学模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更多的满足于求学者自身的时间安排,教学模式开始走向网络化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学者们已经开始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知识,而处于课堂教学和网络新媒体教学交替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有效地利用网络新媒体资源,结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沟通方式,打造新时代潮流的教学模式。同时利用网络新媒体快捷性、多元性和丰富性,让学生自发地接受网络新媒体教学。

  二、网络新媒体在《生物化学》中的运用

  1.网络新媒体中《生物化学》运用的原理。结合科技时代的交流平台,引领学生走进信息时代,同时参考弗拉德斯(Flanders)提出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1],并加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在互联网模式下与同学们沟通、交流,解决同学们的疑难困惑,实现双向交流模式。经过长时间调查、研究和摸索,发现400人中有56.9%的大学生愿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以及研究课题。创建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可以使学习内容系统化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同时方便管理者有条理的整理、发布消息,统计游览者的信息资料以及满意程度。并且经过不断的讨论、改进,现上有在线课堂重点难点疑难解惑三个重要功能平台。

  2.利用网络新媒体打造《生物化学》的三大平台的教学背景。

  (1)在线课堂平台的教学背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固定的线上课堂变为灵活多变的线下课堂,使求学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知识,实现个性化学习[2],这就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大部分高校的理论课程采用单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过多地依赖教师,忽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学生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不利于其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为引领学生自主使用网络微媒体学习。利用摄影技术记录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教学,使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回顾课上的内容,实现场景重现,一方面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吸引同学们对网络新媒体的好奇,自主的投入到学习生物化学的过程中来。

  并且生物化学这门基础学科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之一便是实验操作,复杂的实验操作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课堂授课不能高效率的使每一位同学都完全弄清楚每一步的步骤。面对现代复杂的多媒体时代,寻找一个相关视频并不困难。可是,寻找一个操作完全正确、讲述简明易懂的化学实验便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但是通过在线课堂,可以向广大师生提供专业教师的规范实验视频,从课堂走向课后,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无限资源。并且,在同学们通过观看在线课堂上的视频后,教师会让同学们做一定内容的实验操作,并不单单只是观看视频,而是在视频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锻炼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综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培养二十一世纪自主创新性人才做基础。

  (2)重点难点平台的教学背景。学习一门基础学科,了解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好准备。因为生物化学这门基础学科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往往很难在课堂上抓住重点,即使老师有心的提醒学生,也会有少数同学仍然半知半懂,无法融会贯通。而重点难点这一功能,不仅列出了每个章节的重点树状图,也列举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知识难点和解答,方便同学们加以理解章节内容。重点难点的必要性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控,引入半诱导式学习模式[3],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学会自主模拟知识要点作图,为其他科目做到参考作用,做到习惯性画出知识要点,自主列出知识要点。这样做,对于把握章节的要点,熟悉章节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又对自己所学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这是对大学生能力的锻炼。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但不可否仍的是,教师们应该接受网络新媒体,采纳其建设性意见并且加以利用。将网络新媒体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共同发展。[4]师生之间不仅可以面对面沟通,也可以借组网络新媒体完成沟通。重点难点的融合性就体现出来,结合多样化资源,实现多方面系统化管理,及时向求问者回复,其便捷性不言而喻。

  (3)疑难解惑平台的教学背景。面对全新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以教为本逐渐转变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在其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从而产生了新的需求。[5]大学生们更加喜欢利用互联网来了解信息,从而,网络新媒体教学模式便逐渐出现在学生的课堂上。但以往的网络新媒体教学模式不存在你问我答的教学过程,为弥补这一特色教学过程,使所有的同学都可以了解、提问。专门设立疑难解惑这一功能,意义是利用网络新媒体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课外知识)时所遇到的困难。由一问一答变成一问多答。所有的同学都可以看见问题的答案,也都可以在问题留言板上留言。解决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困难,由老师辅助同学去完成。这并不代表老师完全式协助,而是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为大学生锻炼自己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

  3.利用网络新媒体打造《生物化学》的三大平台

  (1)利用网络新媒体打造的在线课堂平台。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教学模式,并不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深入地了解知识。而在线课堂模式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反复研究、记忆重要的学习内容。一对一的专业辅导教学模式,可以让同学们更具有代入感。在线课堂不仅可以减少老师们的教学压力,还可以扩充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让想学习的同学有地方、有东西可以学习。在线课堂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代表取代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而主要是以辅助的地位存在着。唯有配合着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在线课堂最大的作用,将预习复习解惑教材等作用全方面表现出来。并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而是实现高效性的学习。

  (2)利用网络新媒体打造的重点难点平台。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是逐渐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而引领时代潮流发展,完善教师与学生之间模糊角色之间的扮演,必须有一个突破点。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具有针对性。不仅是针对广大群众,更是针对到每一个师生,使每一位浏览者可以轻松、愉悦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通过网络新媒体这一媒介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自主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因为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根据其关键词查到所需要的内容,并且所列出内容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核对过的知识要点,做到哪里不懂就回答哪里,对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针对他们的问题做出正确的答案,更加直接地获取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同时,回答的过程中,还会列出这一知识要点在书本上的页码,做到对照课本全方位了解。利用网络新媒体的针对性,更好的、更快速的、更有效的为同学们解答。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很难做到一问一答。不仅耽误所有同学的时间,还不一定能得出有效的回答。之所以结合网络新媒体,是为了让网络新媒体作为文学的载体,使更多的文学意义都参与到其建构当中。[6]将重点难点系统化的收入到网络资源中,一方面方便整理、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化融于网络新媒体,实现资源共享。

  (3)利用网络新媒体打造的疑难解惑平台。现时代的大学生在面对浩瀚如烟的信息资源,可能无法加以利用。但利用网络新媒体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提取、整理,建立信息交流的空间。[7]实现一定智能化地回复,提供网站链接,节省寻找答案的时间,却不忽略其过程。使大学生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验网络新媒体资源的快捷性、精准性。海量的资源储备在网络新媒体中,求知者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4]而网络新媒体利用其灵活性组建出疑难解惑这一功能平台,使大学生们了解网络新媒体的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加以利用。借助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一种或几种进行表现,实现多元一体化。[8]多方面展示网络新媒体的资源丰富,为求知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已经逐渐被人们挖掘出来,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注意力放在网络新媒体授课模式上,更多的是配合课堂授课模式,使二者相辅相成。利用网络新媒体模式的高效性、互动性和课堂授课的灵活性、亲密性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上为同学们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网络新媒体和课堂授课二者缺一不可,最终会逐渐融为一体。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2

  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也是一门医学桥梁课,学好生物化学,对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大有裨益;但对于大部分医学生来说,提起生物化学,都会皱眉头,流传的一句话是“生理生化必有一挂”,反映了生物化学这门课难学难理解的特性。但是,任何一门课都有学习方法,只要用心,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轻轻松松驾驭生物化学,让它不再成为一道门槛,而真正发挥桥梁课的作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认清生物化学的本质———生命的化学,建立四个问题

  在学习第一章绪论时,要建立一种概念,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体,那么第一个问题是生物体的物质组成是什么?(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生物化学的前四章就是阐述这些重要的组成物质;第二个问题是体内重要的物质是如何代谢的?(主要是糖类、脂类、蛋白质,这三大代谢);接下来第三个问题是代谢之间是如何联系和调控的?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遗传;第四个问题是遗传信息如何传递与表达?最后是两个专题生化(血液生化和肝的生化)。在整本书的学习中,一直要问自己这四个问题,把这四个问题弄明白了,生物化学也就学透了。

  1.1第一个问题如何学习

  第一个问题即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结构影响了性质及功能,所以在这四章的学习中,共同点是掌握每一种大分子物质不同的化学结构。可以把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大分子物质,对比着进行学习,重点掌握它们的组成结构,进而理解其性质。酶是特殊的蛋白质,通过了解它的结构来认清它特殊在哪里,从而理解酶的特点以及酶催化的原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的酶如同工酶、酶原。第四章维生素,相对好理解,可以通过自学学习,掌握各种维生素的别名、功能、缺乏症。这前四章,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概念较多,蛋白质和核酸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想象成“麻绳”;只是组成“麻绳”的元素不同,基本单位不同,所以功能也不同,要学会“解麻绳”。而酶,通过实验学习酶的活性,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等等,理解得会非常深刻。

  1.2第二个问题是重点(三大代谢是核心)

  在学习三大代谢时,记清每个代谢途径的.概念,反应地点,反应条件,限速酶或者关键酶,能量变化[消耗多少三磷酸腺苷(ATP),产生多少ATP],启动物质、中间产物、生成物质分别是什么,能够描述每个代谢的过程。在三大代谢的学习中,尤其是糖代谢,是非常重要的;而糖代谢中三羧酸循环又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是本书的核心和重点,一定要清楚明白这个循环的概念和意义。另外,血糖和血脂都是临床上检测的生化指标,与健康息息相关,要掌握糖尿病的生化基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是必须掌握的。同样在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中,分别有血脂的来源与去路和氨的来源与去路。这三者要区别记忆,以免混淆。

  1.3第三个问题———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控

  三大营养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代谢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可以进入其他的代谢途径,而其中最重要的中间产物是乙酰辅酶A,它是三大代谢的联系点。而三羧酸循环之所以重要,由于它是三大代谢的共同通路。物质代谢调节的三种方式: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整体水平的调节。1.4第四个问题———遗传信息如何传递和表达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如何把遗传信息进行传递和表达的呢?传递———通过DNA转录合成核糖核酸(RAN),表达———通过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生物体构成的最基本物质,蛋白质不同生物体表现亦不相同,正所谓结构决定功能。在本章中重点掌握遗传的中心法则,DNA的复制,以及转录合成RNA,最后是蛋白质的合成,这些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把这些过程合成动画效果在脑中时常演绎。自然就记住了。

  2学习方法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有方法的,掌握对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常常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开始要把一本书读“厚”,而渐渐的要把书读“薄”;读“厚”是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求知,累积的过程;读“薄”,是掌握了这本书的精髓,书中最重要的内容凸显出来。

  2.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生物化学涉及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有些内容较为抽象难懂,如果课前不预习,可能上课时完全不知到老师在讲什么;生物化学的课时不多,但内容不少,有时老师在某些地方就会略讲,比如以前课程学过的东西或老师认为不太重要的内容。课前预习会让我们脑中有大概的印象,老师说到哪里都可以跟得上;对于预习时不理解的内容,在上课时会认真听讲,形成有目的的学习,记忆会深刻。

  2.2课堂认真听讲———巧做笔记很多学生上课时,埋头抄笔记,完全顾不上老师说什么,而老师也不会因为同学做笔记而停下讲课的进程,结果是笔记记得整齐认真,但完全搞不懂学了什么。生物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需要在理解的情况下记忆,所以上课时一定要抬头看着老师,听老师讲解,要跟上老师的逻辑思维,必须集中精力去听,才能弄懂明白。上课老师提到的重点之处或者精华内容,在书上进行标注或者在笔记上注明。用笔记下不明白的地方比记下已明白的内容要重要得多。

  2.3课后的整理、复习与重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同学忽视的地方。学完就撂,是很多学生的特点。课后整理笔记时,会把一堂课进行回顾,形成自己的学习心得,理解会非常深刻;如果有疑难或者不明白不会的地方,查资料、问老师或与同学沟通交流,这种收获会远远大于课堂所得。及时整理,会加深学习的记忆。不留问题到下堂课,不要积累问题,否则前面是小问题不懂,后面就会出现都听不懂了的结果。

  2.4学习要有框架结构,建立思维导图每个章节学完要进行总结,回顾这一章节的所有学习内容,可以画一张思维导图,先把所学这一章的每一小节凭记忆画出,然后向里面填内容,最后回归课本笔记查漏补缺。重要的知识点,比如限速酶、反应地点等都填充上,并用荧光笔标记。如果每学一章都画一副这样一张思维导图,对于学习了什么内容一目了然,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脑中的框架,书本上的知识也就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中,被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如果说在书上记笔记是把书读“厚”,那么总结出思维导图就是把书读“薄”了蛋白质的化学和核酸的化学这两章,有很多近似的地方,容易混淆,可以对比着学习和记忆。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这三章也可以通过对比进行复习和学习。

  2.5理解+记忆生物化学的学习,一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消化和吸收,否则单纯的记忆是不可能学懂的。理解是第一,但也不能忽视记忆。经常复习、回顾,是加深记忆的方法;还有对比记忆法,就如同上面所说类似的章节进行对比记忆;还有联想记忆法,比如糖代谢和脂类代谢都与临床疾病息息相关,可以通过临床案例进行联想记忆。总之,只要理解了,下功夫记忆不是难事,可以把思维导图时时拿出来看一遍,到了考试时,会轻轻松松考个好成绩。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今后要从事临床工作,生物化学是重要的课程,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四个问题,解决四个问题,达到对生物化学整体的把握和学习;通过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克服畏难情绪,跟上老师的逻辑思维,反复记忆,就会发现学好生物化学是非常简单的事。而生物化学和这些学习方法也会让同学们终生受益。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3

  摘要: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生物化学作为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针对基础知识水平薄弱的职业院校学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氛围、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通识具有“通才博识”之意,因此,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或“博雅教育”。20世纪2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逐渐引起全球教育者的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拥有生活中都要用到的知识、技能以及处事的态度”,“是以学问本身为目的,以人本身的精神心灵为依归,关注的是完整的人,关怀人的自身,是要塑造人格的完美,不是职业科目的训练,也不是为知识而学习”,也就是说,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职业人来培养。这也告诉我们:职业院校在培养适应社会一线工作的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将学生塑造成为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正是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优点,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且重视程度逐年加大。山东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以人为本,以培养适应一线岗位发展的“完整的人”为目标,也尝试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护理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期达到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生物化学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对探索生命的奥秘以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物化学具有概念多、符号多、结构式多、代谢途径多等特点,学生普遍感觉内容繁杂、难学,找不到重点,给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足,再加上学习状态不稳定、方法不得当、学习积极性欠佳等,最终导致生物化学成为众多学生甚至教师公认的“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改变生物化学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是众多一线教师关心的`焦点问题。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就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谈几点体会。

  1.把握通识教育理念的本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通俗地讲,通识教育的理念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心胸宽广、为人善良,能对不断变化的事实做出正确判断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和谐、自由、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而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温馨的情感环境和活泼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建自信的环境及自主学习的空间。另外,在温馨的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质疑,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总之,在和谐、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下,师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实施的大体步骤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即课前,教师要把所讲内容制成短小的音频、视频或多媒体课件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发现并试着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课堂上,采用提问或者学生自由回答的形式对课前所学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拨。学生如果无法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疑难点,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结果答疑解惑、纠正归纳。这样的课堂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课后,教师需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尤其是重点、难点及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复习、查阅,这对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来说,好处是很大的。这种“以学定教”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和学生的参与度,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3.教学内容需紧密联系生活

  生物化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授课时往往会出现教师越讲越深、学生越来越听不懂的情况,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课程难度大、趣味性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受影响。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生物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生命的孕育,个体的产生、成长、衰老、死亡,再到一些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无不蕴含着生物化学知识。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备课时,教师应注意将授课内容与学生感兴趣且能感受到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讲课时,用蕴含课程内容的生活现象导入主题,用生物化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蛋白质化学时,可以用时下流行的烫发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烫发的原理,进而引出新课——蛋白质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用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变性、复性的知识点来理解烫发中蕴含的生化原理;在讲解糖代谢时,先让学生试着解释“剧烈运动后,全身酸疼”以及“经常不吃早餐,上午易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精神不振,严重时出现休克”的原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导入新课——糖代谢之无氧化及血糖的重要性。总之,在讲授时,尽量做到将生物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现象中,使生物化学原理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这样学生就不再把生物化学当做一门遥不可及的“高大上”课程,而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浅显易懂的课程,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

  4.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有效途径,更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机会。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采用了“四步走”的模式:第一步,将精心组织的实验中所涉及的重要仪器或者关键步骤录制成小视频,让学生提前预习,强化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第二步,根据实验指导,每位学生需要用所学的理论将自己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等内容的理解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轮流向大家展示。第三步,针对学生展示的结果,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和纠正,强调关键点。第四步,记录实验结果,让学生对结果进行计算并加以分析。通过“四步走”模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大加深了,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逐步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三、小结

  总之,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一改往日的培养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的目标,而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事”作为重心。在此前提下,为了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做了调整,并针对这一系列调整在学期末进行评教,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给予肯定的意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纪谦玉.通识教育的理念应是全面发展与创新思维——以钱伟长教育思想为例[J].教育探索,20xx(8).

  [2]范伟.转型发展时期应用技术型院校通识教育的反思[J].成人教育,20xx(22).

  [3]欧盛锦.提高卫生学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6).

  [4]朱颂成.生物化学——作为通识课的教学实践[J].生命的化学,20xx(5).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4

  【摘要】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和科研兴趣更高,并且对学生的分析和实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

  【关键词】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xx-6517(20xx)11-0138-01

  一、生物化学实验对于高校生物化学专业知识教育的促进作用

  生物化学具有内容丰富和发展快速的特点,医药、生物、农业以及食品等多种学科都是以生物化学为基础,这也是生物化学容易引发学习兴趣却又较难学的原因。生物化学最忌讳死记硬背,纯粹的死记硬背会让理论学习变得无趣,失去了生物化学的趣味性。生物化学实验分为很多种类型,包括生化分离实验、普通生化实验以及很多高技术水平的生化实验等。普通的生化实验主要是以定量和定性的标准对各种生物分子进行分析研究;生物分离实验则是借助电泳、离心以及层析等方式分离和纯化各种生物分子;生物大分子结构以及X射线衍射技术等的研究都归类为高技术水平生化实验。例如,在进行蛋白质的酸碱性反应以及等电点的测定实验中,实验就通过对蛋白质的加酸和加碱处理,借助酪蛋白溶液遇酸和遇碱后的具体反应现象和情况对该知识点进行直观和形象的展示,教导学生理解何为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同时对等电点的概念也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在进行酪蛋白溶液在不同的PH值下的沉淀量试验中,体现了酪蛋白的等电点,此外还帮助学生理解了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二、借助生物化学实验,学生可以产生对于生物化学的求知欲以及科研兴趣

  生物化学属于实验科学,可以说,实验是生物化学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对生物化学进行现有知识的理解,可以进行新的知识发现,显著地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生物化学揭示的是生命的化学本质,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正是因为生物化学实验的不断开展和创新,才保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断出现的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化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正是由于生物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很好地解决了生物理论知识学习太过枯燥的问题,进而展现了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的魅力。很多生物化学知识相关概念都太过空洞抽象,单纯的理论讲解是无法帮助学生进行透彻的理解的。但是借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就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例如在酶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等试验让学生明确酶活力的概念和相关的测定方法;在对于“酶的抑制和激活”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该实验的主要原料是唾液淀粉酶,因为唾液淀粉酶来自学生自己的唾液,所以个体之间的酶活性存在着差异问题,而且在进行唾液稀释的过程中,有些人对唾液的稀释浓度刚好,所以在所设定的激活、抑制和对照三个组别中的实验现象表现的较为明显,分别出现了黄褐色、蓝黑色和酒红色的情况,但是有些学生对于唾液太过稀释,所以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千奇百怪,这就使得学生非常的新奇和兴奋,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如此也帮助学生理解了何为影响酶活力的因素以及测定酶活性的关键之处。

  三、借助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研究是生物化学的研究重点,所以生物化学实验的实验材料一般都是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的情况,这也是生物化学实验的相对误差太大的主要原因。只有学生能够做到严谨、灵活、细致和创新,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因此,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使得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所采用的实验普遍具有方案已经成熟的特点,所以只要正确、规范的进行操作,就可以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因为实验结果鲜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神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排查影响实验的因素。例如在进行“蛋白质的凝胶过滤层析”实验中,通过检测器和电脑对凝胶柱中样品的不同分子量和颜色的蛋白质分子进行分离的洗脱曲线进行展示,让学生真正明确凝胶过滤层析工作的原理和方法。有些组样品的洗脱峰狭窄,体现较好的分离效果;有些则是峰形展宽,没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学生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观察之后,通过对柱面进行沉降和平稳上样,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从而也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为严谨和细致。除去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以及为锻炼学生而进行的实践能力,还需要进行综合性和涉及性的实验,让学生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生物分子的分离技巧。让学生明确在进行生化分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性,还需要具备灵活的艺术性,进而真正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所以高校在生物化学专业教学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最为直接的就是加大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相关的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艳芳.关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的一些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xx.16(4).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5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从事各项工作中无时不刻地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现如今, 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生命物质性质以及结构的技术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且方便着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在不断改善着人们所生存的环境。本文综述了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 并总结了其运用的热门方向。

  关键词:生物化学; 环境治理; 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生物化学是由生物与化学相交织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生命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化学反应、以及由生命活动产生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各项性质。随着人们对有关生物化学技术的研究的逐渐加深, 它在制药、环境治理、农业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生物化学的发展进程。

  这一学科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期。从最初的对于植物呼吸与光合作用, 对于酵母菌的研究, 再到后来的20世纪初期对于激素, 维生素的发现。20世纪30至50年代科研人员们又对各项反应途径进行了探索, 发现了如三羧酸循环的基本代谢途径;20世纪50年代后生物化学技术进入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阶段, 此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而这些理论的发展, 离不开生物化学的进步。

  20世纪, 生物化学技术飞速发展。20年代的微量分析技术的发明使得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的生物分子;3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又使得人们观察到生物分子的结构;40年代发现的层析、电泳技术成为了生物化学中物质分离中的关键技术;而后来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又在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过程的研究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70年代科研人员们迎来了基因工程的重要突破;并在80到90年代进入了基因工程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而如今生物化学技术已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且成为了相当具有前景的一门学科。

  2 生物化学的应用。

  2.1 环境治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规模极为庞大、关系极复杂又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干扰的动态生态系统中。随着社会及经济技术的极速推进, 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周边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生态环境中变化因素的不断增加给环境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城市周边土地沙化等诸多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发生。

  生物化学技术作为与生态环境紧密的一门学科及技术, 对于环境的改善也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生物化学对环境的改造主要体现为:清除化学污染 (具体为减少农药污染) 、修复被生物或者化学药剂污染的土壤、净化污水以及减少白色污染。

  2.1.1 减少农药污染。

  劳动人民多年前就已经熟练掌握利用化学试剂 (农药) 对庄稼以及植物进行除虫的技术。然而一部分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 长时间无法降解, 对土地环境造成危害。科研人员们利用生物化学技术, 用微生物来降解土壤中的残留农药;并且广泛推广生物农药, 保护土壤环境。

  2.1.2 修复土壤。

  导致土壤污染的途径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为重金属污染。而对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修复也成为现今研究的热门话题。人们通过生物化学中的酶促反应技术, 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进行改善, 在降解一部分毒性的同时将重金属进行固定, 减少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最终再利用生物吸收技术减少其含量。由此改善并且修复被生物或者化学药剂污染的土壤, 防止水土流失。

  2.2 酶工程。

  工业化酶制剂的品质改良及新品种的开发是现代生物技术介入最多的一个领域, 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生物大分子之中, 较为重要的就是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由于酶的催化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科研人员们利用这一性能可以定向合成所需的物质, 并通过相关的生物化学技术开发特殊的酶来只催化特定的多糖进行水解, 也可开发特殊的蛋白水解酶, 这一点无疑在药物的全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酶的.催化也具有高效性, 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酶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细胞器或者细胞以及酶所具有的催化功能来生产出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门新兴技术, 主要包括了酶的研制与生产、酶分子的修饰改造、细胞器或者细胞以及酶的固定化技术和生物传感器。而酶工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轻化工业、能源开发、环境处理等领域。

  2.2.1 食品保鲜方面。

  现今的食品保鲜技术一直是食品行业的重头戏, 而大多数食品制造商都会利用生物酶来对食品进行保鲜工作。基于酶工程的生物酶为食品提供了一个利于保质的环境。食品制造商根据不同食品中所含的酶的种类为其挑选不同的生物酶, 使食物中所含的不利于食品保质的酶得到抑制, 降低其反应速度, 已达到保鲜的目的。

  2.2.2 食品检测以及分析。

  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所以酶可以用于对动物以及植物材料的化合物的定量以及定性分析。例如, 用柠檬酸裂解酶测定柠檬酸的含量;采用乙醇脱氢酶测定食品中的乙醇含量等。除此之外, 在食品中加入一种或几种酶, 根据它们作用于食品中某些组分的结果, 可以评价食品的质量, 这是一种十分简便的方法。

  3 结语。

  从生物化学发展兴起至今, 国际以及国内有关生物化学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20世纪70年代, 我国成功合成人工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t RNAAla) ;20世纪70年代, 国际上围绕DNA的相关研究技术迅猛发展, 科研人员们在乙肝病毒基因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 科学家们又成功实现了分子育种;一段时间里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胰岛素、白介素、生长激素、表皮生长因子等都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生物化学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地重视, 并继续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炜炜与陆启玉, 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粮油食品科技, 20xx.16 (3) :第34-36页.

  [2]党翠茹, 生物化学工程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改造.科技传播, 20xx (9) :第154-154页.

  [3]生物化学工程发展问题及解决建议.

  [4]陈红征, 李菊梅与杨洁, 生物化学工程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新疆工学院学报, 1999 (01) :第71-74页.

  [5]林其谁, 中国生物化学基础研究40年回顾.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xx (10) :第930-935页.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6

  1.精简教学内容

  运动生物化学内容较为广泛,以张蕴琨和丁树哲老师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为例,除绪论部分,共有12章,涉及的内容从糖等物质的代谢到不同人群锻炼的生化特点与评定等,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包括实验在内,总学时不超过40学时,在如此短的学时安排下,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那么想必很多教师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精简已势在必行。但如何精简?从哪些方面进行精简?这是大部分高校体育院系运动生物化学教师不得不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根据现有课程的时间安排,运动生物化学一般是在运动生理学之后,所以,与运动生理学相重合或相类似部分的内容是主要的精简对象,如物质代谢与运动的内容中,有关能量代谢部分的内容在运动生理学中已经学过,在此处教学应以复习为主,而不是以新课为主;在运动时骨骼肌的能量代谢调节和利用中,运动时骨骼肌的能量利用,以及运动性疲劳概述与机制等,也在运动生理学已详细学习,这些部分的内容应以复习和学生自觉为主。此外,应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如儿童少年、女子和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生化特点与评定等三章可合为一章内容进行教学,并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群体生化特点和体育运动进行比较,这样不但能精简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取舍合理,是有效、全面和系统进行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保证。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且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只是获得知识,而是在于应用和创造。在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现行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是在原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中的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综合为一门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尽管教材经过不断修订,但现行教材中生物化学内容偏多,其中一些内容对体育院系的学生来说深奥难懂,且不够系统。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是摆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由于运动生物化学内容的抽象性和难懂性,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会使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如果教师采用中小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照顾学生的情绪,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落千丈,更不用奢谈掌握知识。因此,把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教师应在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尝试“快乐教学”、“合作式教学”和“兴趣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强化运动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也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如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普及是教学手段改进的重要标志。在运动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动画或视频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直观化解说,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容易,强化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3.改革实验教学

  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现有学时的安排,实验课占整个总学时的五分之一多,其实践性也体现在理论和实验的不可分割上。尽管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课内容无统一的硬性规定,只需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在院系实验室条件进行正常开设,但在仪器设备和硬件设施较齐全的体育院系,可开展有一定难度或较高级的实验,而在条件和设备较落后的地区,应选取简单可行的实验项目开展实验教学。具体来讲,应结合所选运动生物化学教材的内容,重点考虑验证性实验,如血乳酸的测定和血红蛋白的测定等,并在实验教学大纲上要有所体现;而专业性较强的院系,在仪器设备较齐全的情况下,可有条件地开展一些较高难度的实验,实验项目以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以激发学生对运动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条件较难得到保证的院系,在自力更生的同时,可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与兄弟院校或本校的相关院系实行网上预约,以实现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使实验教学资源物尽其用。运动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概念不但多而且较为抽象,对于文化底子较为薄弱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则易使学生失去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教学有利于缓解长时间理论学习带来的压力,调节学习气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对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升华,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课程,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学习运动生物化学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理论体系,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运动中人体发生生化变化的有益探索,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加深学生对运动干预条件下人体发生反应与适应机制的理解,为更好地开展运动训练、全民健身和运动处方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精简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三方面对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出看法,以期为提高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运动生物化学能更好地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服务。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7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有效教学方式。文章通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实施过程、收获及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指出随着教学体制的完善,研究性教学将会贯穿于整个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生物化学实验;必要性

  0 引言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的科学。生物化学是大学本科阶段食品、园林、生物、医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生物化学实验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因为通过实验一方面验证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0xx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某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或方法,不只是针对大学教育而言,也不是只局限于科学研究大项目或综合设计实验[2]。作为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顺应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从以前的专科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是一个势在必行而又持久的问题,而研究性教学对一所大学而言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3]。

  1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发展得更好,就必须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适合不同就业层次的人才,而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的,因此,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而改革的关键就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商洛学院生物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还处于传统的传授知识、理论验证、实验技能培养阶段,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教师都按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进行讲解,学生在规定学时内按要求操作,随后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教师处于传授知识主导地位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多数学生做实验的兴趣逐渐淡化,实验课的重要性在他们头脑中也随之消失,虽然选取的实验项目紧密联系理论实际,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研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而研究性教学正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研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浙江万里学院研究性教学在全国高校走在前列,20xx年商洛学院曾邀请万里学院钱国英教授作了题为“研究性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实践”和“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的报告,该报告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为例,剖析了如何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科学设计,推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成长的探索性改革及其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学生在实践课中的主动性、创新性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4-5]。通过该报告会,使我们认识到开展研究性教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20xx年学校派生物院部分教师到万里学院 “研究性教学研讨班”进行学习,通过听讲座、深入课堂听课、和学生进行交流、座谈会以及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我们对研究性教学的构建、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及社会反应等的认识更为深刻,为我们开展研究性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对商洛学院生物学院师生而言,从未接触过系统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特别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为了使学生逐步进入研究性学习的状态,笔者对20xx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初步渗透研究性教学的思想,让学生理解研究性教学也叫探究式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来完成的,它是一种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树立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对没有进行过研究性教学的师生而言,教师要对整个实验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策略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既易于接受又能激发其兴趣。

  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生物化学实验大纲中编制的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规定预习报告必须手写,重点写出实验原理及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及每种试剂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预习实验过程中存在那些疑难问题。然后老师收集实验预习报告,汇总报告中的问题并归纳分类,之后再反馈给学生。学生按教师指导下的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查阅资料,尽力解决疑难问题。上课时,针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先给出答案,使所有学生对即将要做的实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当然作为老师,更要做好有“一桶水”的准备,解决学生可能解决不了的问题。其次,针对实验过程中突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先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再给予翔实的指导。最后,通过批阅实验报告,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根据实验项目的类型分阶段让学生进行总结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本阶段学习的收获,实验过程的心得体会,对不同实验有什么改进建议和意见。 对于设计性实验,老师给出题目,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制作PPT,不同小组选代表在全班对该组的方案进行汇报答辩,经确认实验材料适用、实验方案可行后,再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最终写出实验论文并进行汇报、讨论、交流,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措施。通过20xx级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总结,结合生化课程的知识体系,我们对生化实验大纲进行了修订,将生物科学专业的生化实验和生化大实验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制定出72学时的实验内容(见表1)。新大纲增加了实验技术专题模块,加大基础实验项目所占比例,避免了和有机化学实验重复的内容。和以前的实验内容(36学时)相比较,在各个模块中均包含有讨论、总结及交流的课时,使实验安排更符合研究性教学的需要,在20xx级、20xx级生物科学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正式执行。

  3 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收获

  生物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非常重要,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通过在两届学生生化实验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在这种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和以前按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做实验相比,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他们会主动去思考,去查阅资料,进行问题分析及总结,加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课本只说明Cl-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2+是抑制剂,而学生却不局限于现有的结论,积极探讨Cu2+是可逆抑制剂还是不可逆抑制剂,Na+是激活剂还是抑制剂,还是与酶的活性无关。第二,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加强。通过分组合作预习、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答辩汇报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拼搏、永争第一的精神明显体现出来,再没有之前实验一人做多人看的现象发生,而是组长负责,组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实验。第三,学生获得的知识量大为增加。通过研究性教学,学生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阅读资料并做好学习笔记,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例如在“酵母RNA提取”的实验中,教材用的是稀碱法,通过查阅资料学生知道酵母RNA提取还有浓盐法、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等,进而明确那些方法提取的RNA具有生物学活性,提取RNA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第四,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证明自己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实验结果预测的正确性,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力求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实验仪器,选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比较,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见到的问题能及时想办法处理。对于实验结果不明显或有明显错误的学生,他们主动和实验员沟通申请重新进行实验。第五,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分组讨论等由小组长负责,组长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才能使该组的任务有效完成;汇报阶段人人参与,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讲解思路清晰,而这些需要经过多次实践训练才能做到。在实践中,我们明显感觉到第一次汇报时学生的紧张情绪在以后的汇报中有所缓解,有些学生甚至表现得毫无紧张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显著提高。第六,学生学会了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会有效阅读资料,初步掌握了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及规范。对大二的学生而言,几乎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通过对设计性实验总结汇报及小论文的书写,论文雏形基本形成,这一过程对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及进一步深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七,教学效果显著。我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的质量相对较差,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学生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生科专业10级之前学生考研率达不到10%,而11级、12级则达到22.8%左右。我院每年都举行一次考研学生座谈会,给下届学生交流经验,10级学生最大感触是由于实践能力太差、知识面狭窄而导致成绩不够理想。而实施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以后,学生把这种教学思想也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考研率明显提高。

  研究性教学对教师而言收获更为重要。其一,活跃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思想。不再是一个实验方案定全局,一种实验材料全班用,一个教材用到底。例如在“小麦种子中总氮量测定”的实验中,让不同小组分别以黑小麦和白小麦种子为材料,这样实验结果可进行对比,联系实际,为我院良繁中心育种也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其二,加速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生物学方面新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作为高校教师如果不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及动态,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可能无法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在进行生化实验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我院实验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明显比以前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好过以前。其三,促使教学团队构建地更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进行研究性教学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教学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一个好的教学团队对才能使该学科建设不断得以巩固,教学效果愈发显著,我院生物化学课程已先后被评为院级及省级精品课程。

  4 生物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教学存在的障碍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对师生而言受益匪浅,但目前研究性教学在我校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进行生化实验研究性教学还存在诸多障碍,学生老师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网络平台建设不到位。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网络学习平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交流方式,具有省时、方便、节约资源等优势,能为研究性教学提供更为轻松与有效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7]。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设施各方面和其它重点大学相比差距很大,目前还没有师生网上互动平台,教师不能在网上与学生沟通互动,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交流必须面对面进行,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

  4.2 教学空间严重不足。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学空间不足已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每次遇到实验汇报、小结讨论、以及方案答辩,需要的多媒体教室需到教务处申请,若该教室有课还不能预约,从而影响实验进程。另外教师给学生指导也无处可去,因为没有自己办公的场所及辅助设施。

  4.3 课表编排过于教条。特别是公共课排完才排其他课程,专业课基本上都是从开学初排到最后一周,而大二课程比较多,这样将很难给出实验课一个连续的时间段,有些实验周期比较长,只能移到周末进行,导致师生从心理上认为学校不重视实验课,继而产生惰性心理,甚至有学生旷课。

  4.4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大学作为一种组织是建立在一种强有力的文化或者价值系统之上的,价值观念对其行为有着特殊的制约和规范作用”[8]。由此可见,客观公正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而言很有必要。而目前学校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生科专业生化课理论72学时,实验72学时,而成绩评定时实验只占20。而且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多任务都是在课外进行的,72学时只是课堂教学,这样付出和收获差距太大,打消了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曾有学生就不要实验成绩,他认为理论成绩好一些就及格了,做实验浪费时间还不出成绩,不如花时间学习其他对就业有帮助的技能。

  4.5 对教师业绩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付出的心血不比学生少,可是仅仅按课堂教学的学时数算工作量,而且还按实验类型打折扣,对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很不利。以35人班级为例:一个4学时的基础实验,学生分两大组,总工作量为“4学时×(0.8+0.7)=6学时”。然而教师收集批阅全班实验预习报告,整理疑难问题分类反馈并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配制试剂没有2学时是无法完成的。这样花费10学时,而实际只算6学时工作量。对于设计性实验虽然提高了系数,但与实际工作量差距依然甚大。长此以往,这种状况恐怕没有几个教师可以坚持下去。

  4.6 统购实验教材已不合时宜。高校一般在新生入学前一学期预定好大一教材,随后几年的教材一次订购,沿袭以往的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人手一本实验教材,可是联系实验实际课时数及实验项目数,教材中的大多实验项目学生根本用不到,而且网上实验资源也可供学生参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完全可以采用自编实验指导及网上资源供学生使用,为学生节约费用。

  5 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展望

  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在我院主要在生物科学专业实施,其优点显而易见。目前,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的推广,我院其他专业生化实验也已逐步开展研究性教学,主要是对设计实验进行的,随着实验教学体制的改革、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影响生化实验研究性教学的问题会逐步解决,相信研究性教学将会在各专业生化实验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会在生化理论课中加以使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05-28.

  [2]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M].中国大学教育,20xx,12:26-28.

  [3]姚利民,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xx,7(6):62-64.

  [4]钱国英.研究性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实践(续)―以“生化实验课程技术”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9(11):1-3.

  [5]钱国英,汪财生,朱秋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3(5):60-61.

  [6]王剑锋,黄训端,孔小卫.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技能的培养[J].生物学杂志,20xx,26(2):88-90.

  [7]周璇,李志峰,谢峻林.研究性学习与网络平台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xx,24(2):67-70.

  [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8.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8

  生物化学是以化学原理和化学方法,对生命物质化学组成与结构中化学变化开展研究的基础科学。生物化学具有极强实践性,可以使药科学生根据分子水平了解生物组成,为药学课程学习和知识扩展打好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对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体系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进一步优化实践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体系的结构

  医药工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是核心知识密集型产业,医药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药学复合型人才的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有综合课程、教学计划,还要有配套教材、教学大纲。要科学设置教学体系,才能做好复合型人才培养,设计不同课程组合,才能实现最佳课程体系设计[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秩序渐进,也要分步骤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践教学,药学教学中把生物化学与实验结合在一起,把生物化学教学科学计划,将生物化学中的细胞生物、分子生物、遗传、生理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结合到实践教学之中,由不同层次与不同分支、不同内容结合在一起,反映出生物化学学科研究成果,为药科学生建立起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发展性的思维,循序渐进把生物化学实践从基础、提高、综合到最后的创新性研究等层次学习。指导教学过程中,把不同实践的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时期安排,把综合实习和科研究实践、化学实验等时期综合在一起,而低年级学生要先掌握周实验基础生物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化学基本方法与技能,逐渐鼓励学生提高科研兴趣。通过综合性实验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与设计、思考能力。高年级学生要由实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自主性的设计,通过导师指导,完成药学研究,培养科研究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思考能力,就要改进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理论基础时,加强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药学专业与医学、理学、工学等多种学科相关,包涵了很大的知识量,所以,大多学习都要靠学生自学完成,教学主要是将各学科进行综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药物案例学习,掌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由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3]。生物化学教学以实践为主,在实践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要注意增强理论教学。注意扩展学科动态知识,使学生能了解更完整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实验多以验证实验和提高实验为目的,加强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这些都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重要内容。通过分光光度、电泳、色谱及离心等技术的指导应用,实现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4]。加强学生的科研思维导入、创新研究实验性教学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性进行实验,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和查资料,通过自主实验来设计和准备,安排好实验时间,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茯苓价值与提取工艺”这一研究课题,限时1个月时间,学生自己查找关于茯苓的资料,与教师讨论选择实验方案。在实验室实验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药品与实验仪器,学生自己独立实验,找出实验结果,最后上交实验报告。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培养了实验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3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药学人才培养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实现产、学、研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我国传统知识培养发生改变,加强了实践能力、素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6]。将想法变为行动,由行动取得结果,这些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考核,教师为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的过程,检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掌握情况,指导学生培养预习习惯和自学的能力。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与学生主动积极的交流,为学生讲解实验现象,纠正学生不良操作习惯,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此,提高教学效果[7]。实验考核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也要进行综合评定。既包括生物化学实验,也有对实验原理、操作、实验步骤的考核,考查学生的实验报告,确定报告书写和结果、讨论等部分的质量。还要注意考核学生平时的成绩,例如:出勤、课堂表现等方面[8]。总之,我国药学人才培养要制定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体系,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实现医药行业的良性发展。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9

  1教法

  1.1案例教学法比如我们在讲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时,先给大专学生讲讲疯牛病,疯牛病的起源,发病机制,让大家对此产生兴趣,开始讲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开阔了大专学生视野,提高了大专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了教学任务。

  1.2问题引导教学法比如我们讲糖代谢,军训过后为何会肌肉酸痛?过几天为何症状消失?为何糖尿病会有三多一少症状?

  1.3教学做一体化比如我们在讲血浆脂蛋白时,把这次课安排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采血,自己测测血浆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含量,再给大家讲血浆脂蛋白的种类、功能等,让大专学生在做试验中产生思考,在思考中看自己的测定数据。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1.4任务介绍教学法在讲核酸时,先让大家熟悉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在课堂上给大专学生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的过程,其中的有趣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同时知道一些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为科学奉献终身的思想。

  1.5多媒体动画比如我们在讲酶的作用机制时,采用多媒体动画,让大专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酶的作用机制。

  2学法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习方法是否科学,首先受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制约。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我校大专学生特点:(1)活跃;(2)独立;(3)求知欲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讲课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由讲改为导的`教学模式。

  2.1复习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的最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在学习相应章节时,要提前复习有机化学的相应章节。

  2.2写小论文在重要章节的学习前,给大专学生布置写小论文的作业,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大体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2.3做题给学生发参考习题,学生通过做题掌握重点、难点,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4协作学习每一章节讲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一章得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

  2.5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大专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指导方法,爱动手的,给机会在课堂上给大家演示试验;爱演讲的,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一讲医学上的小故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学好生物化学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直接引导者,通过在课堂上的授课及课下的沟通和联系,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学好生物化学,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科研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0

  摘要: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创新型的医学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需具备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实验课是将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增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探索,并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xx-6401(20xx)11-0076-01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改革医学教育的重要风向标。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课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和新理论的提出,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已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中所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许多实验手段和实验方式都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发展,也很难应用到当今的科学领域。同时,也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医学教学。以往的实验教学只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领悟,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

  (一)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例如,在学习紫外吸收测定核酸的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等实验中,缺乏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教师只是一味地授予知识,学生本能地吸收知识,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的精髓[2]。

  (二)缺少充足的实验设备

  与以往传统的实验设备相比,现代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简单易操作,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例如,对蛋白质浓度的检测,现代的科研机构已经可以用更节省样本更精确的酶标仪的方法来进行实验,而传统的医学生物教学实验还在用老式的分光光度计来进行对蛋白浓度的测量[3]。实验设备的老化导致实验场地和设备不能满足实验所需。

  二、探索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措施

  (一)教师要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教师是联结学生和知识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同的教师对实验课的教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其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善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一味接收的状态。教师还要运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二)要以研究性的实验为重点

  对于一些常见的病症和对大众身心造成危害的生物化学问题的探究是医学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学生可以有效对病症进行提前预防,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实施医学治疗。例如,血清尿素氮含量对肾衰竭的诊断、转氨酶用于肝病的诊断。生物化学的知识理念和临床实践相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更多领域。同时,学生要合理运用学科知识,并且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自完成课堂实验。教师要选择具有研究性的实验,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究和改进,学生要制作课堂教学需要的课件,并对教学需要的仪器进行合理的改良,写出与实验课题相符的研究性报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素质。同时,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使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更上一层楼。如学生在学完《酶》一章后,可指导学生自行进行酶学实验的设计。

  (三)要合理分配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前要将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且要将所用仪器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使用实验仪器的频率增加,要想医学人才的发展不落后于时代的`进步,就要及时更新替换实验室所需要的医学器材和设备。譬如:加样器的出现替代了吸量管,大大减少实验的时间、准确测量加样量而且使实验得出的数据更具准确性,匀浆机的出现取代了研磨碗[4]。此外,想要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就要及时替换和淘汰落伍的实验教学仪器。例如,把同学分成两人一组,两人共同保管两人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如若出现破损由两人共同赔偿,教师在实验教学结束后,要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清单进行逐组检查,保证实验器材完好无损,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器材的破坏率,还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学校节省教学经费支出。

  三、结语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对生物化学教学实验的改革要从资金和人才两方面进行,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大对现代化实验教学设备的投入。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师资队伍,及时替换和更新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多开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生化实验的教学得到成功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史秀娟,吕立夏,徐磊,等.浅谈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xx(4):12-14.

  [2]舒平和.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xx(7):27-28.

  [3]李斌,苏燕,丁海麦.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xx(11):42-43.

  [4]顾存林.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xx(2):26-27.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1

  摘要:在对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内容、学科发展、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入手,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内容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而,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对生命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是生物专业的带头学科。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生物化学实验可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掌握实验课中的各项生物化学实验技能,是目前实验课教学中尚需解决的问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课程程组成员根据历年担任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及所开设生命科学的两个本科专业的特点,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1改革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和设计性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学科,独立的课程内容,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受到教学模式及经费不足等等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一直未有大的改动,主要是利用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和显色观察等方法进行组织样品中生物活性分子的含量测定,以及利用离心、沉淀等方法制备和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活性分子。这些内容在80年代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满足了当时本科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大部分实验内容已经过时,与理论教学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以往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和教师演示性实验,激发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和操作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达不到素质教学的目的。因此,本学期针对这一弊病作出大胆改革尝试,并得到良好效果。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比如:加入综合性实验动物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动物肝脏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的凝胶电泳,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植物材料并对植物进行干旱和冷冻胁迫,增加综合性实验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在实验课前让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上课前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比如: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酶的知识来使用强碱变性,强酸变性,加热变性等方法在一定催化反应时间后使酶变性失活。

  2注重学科进展,加强与科研的联系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各学科的交汇点,尤其是近数十年来,成为生命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己渗透到与之相关的生命学科的各领域,而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探索生命科学服务。所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生物技术中心的老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介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和将科研进展在实验中介绍。并将结合我院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课题相关所有用到的实验内容及时引入的生物化学内容上,比如: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抗性相关酶测定(SOD、POD、CAT),植物DNA的提取及其分离测定,质粒的DNA的提取与鉴定。这些实验是目前科研前沿部分也是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科研课题所要基础,开设这些实验能及时让学生了解科研动态,巩固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尽早的步入科研行列,对提高生命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非常必要的。

  3革新实验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课教学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反映这门课程难懂,抽象,给授课老师带来很大难度。多媒体技术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递信息,为解决授课抽象难懂问题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理解,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前,教师上实验课仅用黑板板书,操作也仅做一此简单的小范,生物化学挂图也很有限,这极大的影响了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听不懂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知如何下手,对有此简单的仪器都不会正确使用与操作。学生做完实验后印象不深,收获不大,更不能把实验课和理论课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实验课堂上,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前,先看一段实验操作步骤的录像,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视具体情况给予纠正,这样可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另外,实验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比如在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PAGE实验中,需要反复进行离心和电泳,空闲等待时间很多。我们利用离心和电泳等待的时间放一此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教学光盘让学生观看。光盘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讲述学生正在做的实验的原理,他们正在做的步骤有什么作用,有哪此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每做一步都会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使之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4完善实验课的考核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对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以往实验课是依附于生物化学理论课中,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不当回事。从生物化学实验课独立出来成一门单独的一门课后学生普遍重视起来。但是考核方式不完善,实验成绩的考核。过去过分依赖实验报告的优劣。导致学生不汁重实验过程。片而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篇幅和整洁程度。严重制约了对学生综合索质的培养。我们现在考核实验。是综合一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木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而的成绩。在考核方法中。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中的现场考核占30%,实验理论单独考试占40%。改革后的实验课考核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又保证了成绩评定的的客观和公正性、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总之。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是生命科学本科专业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化实验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创新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涉及面广,环节多。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是在以上的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还有很多方面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索琴。牛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生物学杂志,20xx,(2):43—45。

  [2]冯志敏,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xx,(3):44—46。

  [3]沈佐湘。胡惠君。实验教学与人才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xx,(3):90—91。

  [4]张淑平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与体会[J]。中国人学教学,20xx,(3)49—50。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一门重要的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然而受传统的考试体系的影响,大多数院校的考核方式依然拘泥于传统的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一次考试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应对这种考试是靠临考前的死记硬背,即使能得到好成绩,也仅仅是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却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计划。传统的考试体系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考试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提高考试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考试体系的改革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科研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引入形成性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为满足以“胜任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临床医学医学生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核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形式

  1)阶段性考试。当每个章节学习结束时,利用每个章节结束的最后一节课时间,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闭卷测试。测试结束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现场对学生答疑解惑,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审阅测试答卷后,将答卷反馈给学生,充分保障学生对成绩评定情况的知情权,并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抓紧补正。

  2)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实验课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很好地煅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多站式实验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由临床班授课主讲教师担任主考,设四个考点,每个考点设监考教师两名,负责考试过程及考场纪律;每个考点的考试项目满分为5分,总计20分:第一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站:721型分光光度计和离心机使用第三站:电泳仪使用电泳加样第四站:装柱,层析柱上样

  3)理论教学期末考试。理论教学终结考试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旨在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考试的内容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各方面知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问答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等。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成绩评价

  1)形成性评价(教师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学习的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研究所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控制学习过程,使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意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有效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吉林省精品课程的平台资源,建立生物化学师生交流QQ群、微信群,改变了只能在课堂上与教师见面、提问、交流的状况。利用多种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反馈学生学习的评价,调整学生学习的状态,更加有利于接下来课程的讲授。

  2)学生互评。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和沟通协调能力,为今后的医患交流打好基础。利用理论或实验教学的空闲时间,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话题进行分组讨论,组长负责记录讨论的内容、过程和结论。讨论结束后,组内成员相互评分,讨论记录和评分形成文字性材料交给授课教师。形成性考核体系的分值设置学生的结课评价成绩由阶段性考试成绩(占20%)、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成绩(占20%)和理论教学期末考试(占60%)组成,形成性评价和学生互评不计入结课考核成绩。

  2考核体系改革的效果与体会

  形成性考核体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时间紧迫,紧张感加强,学习态度端正,兴趣增强,能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利用课外时间搜集各种资源对课堂上的知识及时消化,随时进行复习,灵活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对理论和实验技能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形成性考核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多项能力阶段性考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互评的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师生的沟通平台使学生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形成性考核体系同时也激发着学生对专业问题的质疑与思考,训练了科研思维及批判意识。形成性考核体系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性考核体系给教师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并且在考核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反复论证,不断地摸索、创新、查漏补缺,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形成性考核体系促进教师自身成长与以往的考核模式相比,阶段性考核体系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增强责任心的前提下,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来满足配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3讨论

  形成性考核体系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考试模式,它不仅重视理论教学,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这种以“阶段性考试+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理论教学期末考试”的考核体系取代传统的“一张试卷的终结性考试”定成绩的考核制度,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技能的动手操作水平和团队协作沟通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深层次变革,是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科学分析,达到真正的教学考的统一,适应以“胜任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临床医学医学生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要求,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3

  【摘要】提高护理人才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是当前社会健康服务的需求,以实用和适用为度制定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关键词】高专护理;公共卫生服务;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伴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现代整体护理观念强调对患者的护理不仅仅是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还包括如何预防疾病、对中老年人的身体保健和对患者的功能康复进行指导等。这样就促使护理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所以,提高护理人才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是当前社会健康服务的需求。一直以来我院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即能发挥作用,进行多次教学改革,以实用和够用为准则,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所以,课程标准制定的是否合理是衡量课程建设是否科学的的重要指标。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为了充分贯彻落实此文件精神,实现培养目标,所有相关任课教师积极大胆的对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改革,使生物化学的教学与护理的专业性更加紧密地对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和能力,并在教学改革中加以试行。具体内容如下:

  1准备阶段

  通过深入我市多家社区卫生院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要求调查对象具有5年以上护龄的临床经验,征集各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收集最近五年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中与生物化学相关的考题,讨论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咨询相关专业课教师,及临床实习带教老师,掌握哪部分内容与临床实践有关,对于关系密切的详细讲解,对于无关的枯燥难懂的予以大胆删除,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结合护理行业发展状况,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依照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确定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常用学习项目,并完成对课程内容的重构和整合。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总体分为三大部分: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模块(静态);物质代谢模块(动态);肝的生物化学模块(器官机能),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因为学时不多,对整本教材内容应有所取舍,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对基层社区服务有帮助的详细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对于无关的枯燥难懂的予以大胆删除。加大实验课的学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更好的服务于岗位打下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临床知识联系讲解,通过临床疾病的案例导入法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既掌握了生物化学知识又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如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糖尿病与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脂、肝性脑病与高血氨、黄疸与高胆红素等。生物化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生理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多种学科关系密切。但是生物化学的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但是对和临床有关的知识兴趣浓厚,因此,必须密切联系临床。比如打针为什么要用酒精消毒,肝硬化的患者为什么不能用肥皂水灌肠,肥胖与糖、脂肪、蛋白质摄入的关系以及如何科学减肥等,使学生喜欢听课。此外,还根据生物化学学科特点,注重护士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1)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主要讲解生理功能,如维生素这一章,在教学时,让学生知道维生素存在于各种食物当中,不能挑食偏食,否则会导致某种维生素的缺乏,引起相应的缺乏症,(2)在讲授物质代谢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掌握来源与去路,能感受到物质代谢在体内维持平衡的重要性,理解物质代谢平衡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建立物质代谢“平衡”的理念,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是饮食和运动习惯)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学会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的考查课,制定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考核是整个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全面有效地评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就要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应构建全程性、综合性的新考试模式,使传统考核方式与过程性考核、实践性考核以及能力考核相结合。首先应注重过程性考核,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结业考核相结合。教师应及时跟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主要包括上课发言、作业情况、实习情况等。学生最后的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作业及平时表现占10%,实习成绩占30%,结业考核占60%。对于平时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加分。其次,要注重实践考核,坚持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动手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学生要加分。最后,要注重能力考核,坚持能力与知识考核相结合。考试内容应兼顾客观性与主观性,突出对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要求,考试导向应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实施新课程标准

  以我院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高专护理平行班级中随机选取2个班级实施新的课程标准,选取另外2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实施旧的课程标准。两组班级的人数基本相同,学生各项指标比较类似,之间差异很小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4效果评估

  教学活动结束后本课程授课教师对教改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情况综合考核。临床课知识半学期及临床实习3个月以后,校内临床任课教师评估及临床带教老师评估,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公共卫生学知识掌握情况及基层医疗单位的满意度进行集中填答。通过比较发现教改班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团结协作、与人沟通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优于对照班级,能协助社区医护人员,完成社区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居民的营养状况调查、老年保健调查和康复、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等社区护理常见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公务卫生服务能力。通过本次课程标准的改革,深刻体会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对基础医学知识的需要,优化整合基础医学教学内容,加强基础医学和护理专业知识合理衔接[2]。使学生能较早的接触专业知识,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田华,蒋建平,李宜川,刘国玲.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2(13):3026-3027.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4

  摘要:结合我院课程诊改实际,联系教学对象即文科生源为主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等多方面对《生物化学》进行意见诊断,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护理;文科;生物化学;课程诊改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护士资格考试的基础内容。本门课程通过介绍人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代谢主要过程及规律,解释物质代谢与机体活动的关系,以理论讲授为主,抽象难懂,尤其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以文科生为主,《生物化学》一直被学生视为最难学的医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医学基础课程老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目前已经成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高职生掌握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我院实际,针对文科生源为主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课程诊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化学》,逐步获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工作能力,完成学习目标,为疾病护理提供科学的护理措施,同时为护理专业《病理学》、《药理学》、《常用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等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会本课程的基本操作技能。(2)能运用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事医疗卫生单位常见的护理工作。(3)能运用三大物质代谢的基本理论和遗传信息传递的理论指导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工作实践。

  (二)知识目标

  (1)明确该课程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知道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2)知道机体内物质代谢主要过程及规律,理解机体内物质代谢与机能活动的关系。(3)知道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三)态度目标

  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意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和全局观念。

  二、课程建设规划

  《生物化学》课程基于生物化学知识服务于护理工作需要,重在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习,根据课程性质定位,由浅入深,依据护理工作需要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设计成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和专题篇4个课程单元,开展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本门课程自开课以来目标明确,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用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但是,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设置主要以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为指导,对医学生的情感要求、职业操守和医德医风相关内容侧重点不够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如今医疗环境,深入各个医院进行了解如今医疗发展大环境,参照国家卫生部文件及行业标准,设置先进的、科学的课程标准,形成完善的课程建设规划体系。目前,已形成科学性的规划理念,依据实际情况,建设适用于高职护理学生的基础课。

  三、课程内容

  《生物化学》已经形成了具有突出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规范性、科学性。课程内容设置遵循医学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密联系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引导学生注重职业操守和医德医风建设;也引入临床生物化学比较前沿的内容。而在课程标准设置上,知识和能力目标很突出,但在职业精神方面突出力度较弱。针对医学发展,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非常完善的学科,新内容的引入方面较少。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各大医院调查如今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设置先进的、科学的课程标准,重点突出职业精神。多交流学习,引入医学发展前言内容。完善后的课程标准具有实用性,不仅让生物化学教学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也着重强调了职业精神的目标。内容引进力度不够充分,主要是学生基础内容掌握难度都较大。

  四、课程资源

  在教学资源方面,一方面坚持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护理专用《生物化学》教材,内容较完善详细,同时结合学生专业应用情况自己编写完善的《实训指导》供学生参考学习;另一方面,已启动教师云课堂教学空间建设,建成了部分课程资源,通过边建边用,部分资源已运用到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但结果不理想。今后,将充分利用我校主持建设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中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中的优质精品资源,所有承担《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师均建立教师教学空间,开展基于智慧职教云平台2.0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信息化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和探讨,共同制定出本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案。课程中的网络资源有一定的丰富,主要是视频和动画,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五、课程教学

  依据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课程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安排合理,实施教学过程完整,书写完整、规范教案。教学组织严谨,认真分析学生,采用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其中,案例教学法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综合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与生物化学相关的问题,通过此方法,将促使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核方法,采用期末理论考核占60%+过程考核(考勤、作业、实训报告、上课表现等)占40%=总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继续开发云课堂进行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过程考核分析。有效的结合教学目标,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实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标。但是,信息化教学方法采用不足,信息化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课前预习、课前自学、课后复习的能力,我们学生目前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另外,信息化教学设缺计方案完整,但是设计思路较传统,教学过程,体现学生自主思考及开放性课题方面欠缺。为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计中增加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开展云课堂教学;对教学设计理念逐渐改进,增加一些开放性教学方式。采用较合理的教学方法,应用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实施完整的教学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设计上添加一些开放性问题讨论,课堂气氛有所活跃。总之,《生物化学》是一门较抽象难懂的课程,长期处于“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局面,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她们学习习惯本来就不好,学习这样的课程更是难上加难。通过课程团队,对《生物化学》课程从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物化学》学习效果明显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的恒心、细心和耐心,相信只要发挥课程团队集体的力量,就可以打破教与学的瓶颈,突破《生物化学》学习课程“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闻人庆,严春霞等.浅谈如何提高高职护理生物化学课的教学质量[J].当代职业教育.20xx(1):48-50.

  [2]董芳娟,魏增云等.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xx(4):132-134.

  [3]田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物化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xx(2):119-121.

  [4]张冬.医学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xx(7):60-62.

  [5]田野,吕学儒等.基于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护理研究,20xx(7):20xx-2020.

  作者:毛海斌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食品专业普遍开设的双语教学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解和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如何有效提高《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旨在为开展有效的《食品生物化学》双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双语教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改革

  双语教育(Binlingualeducation)的界定有数十种,可以归纳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两种,其中,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而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教授学科内容的教育。所谓双语教学(Binlingualteaching),《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指出,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自教育部决定从20xx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xx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双语教学过程中,教材、讲授过程和考试方式等进行了规定,明确同时采取中文和英文相结合的方式,最好是以英文为主,并要求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设课程的5%至10%。20xx年再次重申“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我国部分重点高校也广泛接受了双语教学的理念,积极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影响到全国各个专、本科高等院校各种课程的双语化教学,形成了学校只注重英语、只加强英语,双语课程就是尖子课程的片面、不科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褪去了双语教学一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色彩。为此,以《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为例,探讨灵活运行双语教学,真正体现双语教学内核,为开展有效的双语教学课程改革提出教学思路和方法。

  1.双语教学的内涵

  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水准。指的关注的是,双语教学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达到掌握和训练该语言的目的。与此同时,双语教学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外语授课,是达到既能学会学科知识,又能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掌握外语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美国,双语教学一般指的是用西班牙语进行的学科教学,而在加拿大,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英语地区用法语授课的教学形式。澳大利亚的双语教学指的是用非母语(英语)进行的部分学科教学。其目的大都是使这些拥有众多移民的国家能更好地体现其多元化的共融性。在欧洲,涉及的语言大多是英语,旨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际,繁荣经济,形成合力。我国及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受到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影响,为了与国际接轨,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在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提倡双语教学的努力各处可见,21世纪的中国加入WTO,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向中国涌入的今天,国家和社会对于双语人才的需求程度迅速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无可厚非。但是鉴于学生的现状以及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经验和条件,对双语教学的效果起了负面的影响。不很熟练的语言来接受完全陌生的学科知识,其结果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2.教学现状

  《食品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在人体中变化的科学,其内容包括食品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食品在人体中的代谢及营养功能以及加工过程对食品的影响。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酶工程与发酵工程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实验技术和方法。对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目前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课程本身内容难度较大,利用第二种语言讲授,不能及时理解和消化;专业词汇展现量多且偏长,具有挑战性;双语教学的老师的灵活性受到限制,只讲授课程,导致规定时间内讲授的内容过多等[1]。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高质量人才,针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有效进行了探索,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教学思路。

  3.改革思路

  3.1调整课程设计,引入以学生为主体、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强调课程的组织形式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课程结构由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食品生物化学》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对生物生命现象的化学性研究。较之于其他课程,具有较高的难度,理论性比较强,即便是全中文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授是一种挑战。就此进行双语教学则更增加了课程的难度。目前,教授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所做的有关讲授内容的PPT和对此内容的教师的降解。我们要求学生们上课之前要进行预习,了解其内容,但大部分的大学生都会利用上课时间去试着接受知识。在这种背景下,PPT和降解的内容全英文进行,学生很难短时间内接受并消化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这门课程的薄弱基础继而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致使学生英语失去兴趣,专业课没有学好的状态,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3.2专业词汇多且长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术语非常的多,且常常可以见到大量的专业性短语。很多教师们对于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之一归纳为学生的英语水准[2]。学生良好的.英语水平对于双语教学来讲,可以较好的提高专业术语的熟悉程度,但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均衡,单纯的找出学生的英语水准。多数本科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读、写、理解、说都是一大问题,即使到了大学本科毕业时,看懂一篇SCI论文或写一篇英文论文难度非常大。据调查,我们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的CET-4第一次通过率不到20%,英语总体水平有限。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是英语课综合运用,学生的哑巴英语情况增加了授课难度,相当学生对双语教学有畏难的情绪,极大地妨碍了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可以建立分层次教学模式[3],我国几所重点大学的学生们的英语水平高,课程双语教学可进行全英文教授的方式。针对于我们河南农业大学食品专业的学生们的英语水平,采用英文PPT,中文讲授的方式,专业名称要提示中文名,这样,学生们通过中文的讲授,理解了该课程讲授的内容,还掌握了英文的写法,考试题均是英文的,但答题可以采用中、英文,这样可以引导他们顺利阅读有关食品生物化学的一些SCI英文论文,真正通过双语教学,达到目的。

  3.3合理选择教材,适应学生接受专业知识

  适当的教材是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更多的教师们在教材建设上提倡国外原著教材的使用[4]。《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来讲是内容比较生疏,因此,让学生接触一本好的食品生化教材,理解其内容是首要的,在此基础上听英文讲授或看英文PPT,既有一定压力,又不显过大致使放弃课程。近几年,多年来从事《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和讲授课程的老师们组织编写权威性规划教材越来越平凡,尤其是双语教学的教师们选择好的教材,对于有效提高《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4.结束语

  《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我国高等院校根据专业特性设立了课程双语教学,由于英语语言教育的环境不同,水准不在同一条线上,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将在《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上的定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中,不断做出学生和专业所需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迎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晓春,钟瑞敏,林朝朋.《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现代食品科技,20xx(2):207-209.

  [2]易军鹏,李欣,朱文学.PBL法结合双语教学应用于《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初探.科技信息,20xx(25):151-152.

  [3]刘小鸣,张秋香,梁丽,周鹏,王淼,陈卫.食品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6).

  [4]文鹏程,杨晓丽.西部地区普通本科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xx(9):169-171.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案例研究法论文06-06

教育叙事研究论文02-27

课例研究职教论文08-24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05-20

机械基础教学实践研究论文08-24

中职学生德育教学的研究论文08-24

关于品牌资产评估的研究 论文08-08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论文08-05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