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25 11:44:05 信息技术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阅读教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词汇以及语法应用,对于提高我们的英语写作能力,词汇积累能力以及语法使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一般情况下是听录音,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个十分死板的学习过程,无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课堂效率低的情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极大程度的丰富了课堂形式,培养了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方式不科学

  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进行的学习,老师通过统一的布置,将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只是简单进行统一方式的教学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这种情况下,极大部分的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每个同学自身状况不同,基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合适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阅读习惯,高效率的阅读学习根本不会出现。

  2.阅读过于目的化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多数学习都是为了考一个好的成绩,很少存在因为喜欢,因为兴趣所以学习这种情况。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一样,很多人去阅读,不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是因为必须要完成认为,想要有好成绩,强迫自己进行阅读学习。这样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实际上根本没有十分好的学习效果。

  3.阅读材料本身趣味性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英语的阅读材料来源十分有限,除了书本的阅读多数就是一些历年测试题、试卷的阅读,内容十分枯燥,学生根本没有耐心进行阅读学习,极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甚至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4.高中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阅读

  英语阅读分为课堂阅读与课下阅读,但是由于我国普通高中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考上大学,学校在十分紧凑的教学设计之下,还安排了许多课下作业,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下阅读学习。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过多的英语阅读学习,而课下学生也没有实践,就导致了学生阅读量十分低的情况。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带来的是丰富的教学模式和资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动画、视频短片等各种形式的资源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让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变的更具趣味性,将枯燥的书本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场景环境的再现,让学生在更加形象化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高中英语的阅读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就会影响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己在网络上搜寻一些英语阅读材料进行学习,网络上的阅读材料十分丰富,有利于学生丰富自身阅读内容,开拓视野。

  2.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单一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因为枯燥无味,导致教学质量极低,学生阅读的动力就是考试考个好成绩,或者必须完成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将整个阅读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是简单的听和学,而是通过老师进行相关信息资源的整理,做出课件,在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相关阅读知识的同时,将课堂板书等时间节约出来让学生进行相互的阅读交流,或者通过一些课堂小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之后,对一些有对话的阅读材料进行现场模仿,来增加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学习欲望,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信息化技术环境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措施

  1.收集类别丰富的阅读材料

  类别丰富的阅读材料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一定意义上的放松,而单一的阅读材料则是为了学习。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收集类别丰富的阅读材料对于学生自身兴趣的培养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关注和爱好的东西,例如借助信息技术将日常生活整理成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或者借助一些外国的搞笑杂志等。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这些阅读材料多样性的展示,有助于在各个学生的身心特点下培养其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当兴趣培养起来的时候,高中英语阅读学习就不再是简单的目的性极强的为了高分而进行。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转变其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针对性的英语阅读指导

  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灵活性比较强,而高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但是在课下阅读学习过程中,往往还是会遇见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没有信息技术条件情况下,有些学生会将问题列出来拿到学校问老师,大部分的学生会直接跳过,不进行深入思考研究,时间久了,不会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也就会导致英语阅读能力出现问题。在现如今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学生在课下进行交流辅导,老师要主动的和每个同学进行沟通,切实的了解其阅读现状,及时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在这种十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会逐渐的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2

  1.正确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学

  20xx年至20xx年间,我市对50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有关高中信息化教学应用的问卷调查,涉及到的问题都与目前教学改革下高中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种种问题有关,50位老师的回答中,有20%认为授课方式基本可以接受,且对于未来的信息化教学充满信心。40%的老师认为信息化教学目前普遍存在难点困惑,对于今后的信息化教学还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还有40%的老师普遍都传达了对于信息化教学的不理解,对于在今后的授课方式中有效结合信息化教育基本都持否定态度。由此可见,目前高中信息化教学要真正做到与常规教学模式相结合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改进与探索,对于高中信息化教学这种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错误的估计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与未来发展前景。信息化教学开始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有效确立,成为高中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化教学的课程操作性与实践性等特点,使其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显得更加复杂多变,往往在教师的教程安排中会因信息化教学本身的难点而导致课程结构出现明显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到困惑与迷茫。这些都是信息化教学目前在国内高中教学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短板。但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我们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理性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学,正视其在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努力的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更加有效地信息化教学方式。

  2.正确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

  科学教育出版社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之初,就当下国内教育现状与基本问题的探析中曾有过这么一个案例:杭州某中学在新教材改革中被作为试点进行新教材的学习,分别在该中学开设了五个实验班与十二个平行班,因新教程改革中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安排,所以在每一个班级的教学中都进行了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教学模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理解,观察试点班级所有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期末成绩,我们会发现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理想。成绩较为优异的实验班在期末成绩上基本没有变动,并没有出现预期中,因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信息化教学而得到学习成绩有效提高的情况。反之学习成绩稍稍落后的平行班中,期末成绩均有提升,大有迎头赶上的趋势,多名在课堂表现活跃的同学成绩都位列前茅,取得的很大的进步。从案例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有效被调动起学习积极性的同学,以及主动了解并且掌握信息化技术对于自己学习成绩重要性的同学,在本次的试点教学中都获得学习成绩的.提高。信息化技术因其自身的优越性,在教学过程中是值得推广与应用的,其应用于教学的方式也应该是贴合实际,并且以自身优势为主,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自身的技术特点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作为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本身更需要不断地了解与适应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是未来信息化教学需要考虑的重点,是未来开创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重要因素。

  3.开创主题式信息技术教学

  主题式教学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被广泛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在当下教程改革中,我校将主题式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适应,充分利用了主题式教学的优点,并且发挥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阶段性的在本学期的教育情况上取得进步。例如,为响应教程改革中提到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校开始在高中各个班级中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自身因素,作为教育机构。我们在进行自身的加强与改善的同时,很难保障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授课过程中,我将开创主题式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到课堂之后,学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因为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想更好的表现自己,都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故学习的积极性一直很高。首先以某一个教学内容为课程讲解主题,辅助以信息技术在多媒体上将本次主题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声形并茂的讲解为学生解开疑惑,对于学生的难点,老师会使用信息技术查阅出大量资料,然后依次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一节普通的授课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变成了主动的探索与求知。老师也不再局限与独自的授课方式,更在学生学习成绩上做到了有效的帮助与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上有所创新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学生、帮助学生。开创主题式信息化技术教学,是有效应用信息教学的新途径。

  4.结束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学,正确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开创主题式信息技术教学,并且将这三种方式融入到日常的授课中,互相配合,相互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点带动面,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3

  摘 要: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媒体CAI进行演示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提高了实验的精度。借助于通用软件如EXCEL和数字信息系统实验室对物理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数字化 信息技术 整合

  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实现了实验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能够创建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体验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以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为目的,对实验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科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实验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教师操作,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由于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的性能制约,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物理现象可见度较低,无法让全体学生同时获得有效的刺激,难以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演示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关注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同时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了解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独立操作,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仪器和工具,获得准确的实验信息,避免刻板的技能训练,以适应对技能要求的不断变化。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是信息获取、信息演绎、归纳的过程。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获得直接观察经验,体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生分组实验采用探究式教学,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增加学生在实验室的.活动,练习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尝试实验设计,收集实验数据并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二、有利于学生探究物理本质

  1.动画模拟与真实实验相结合。

  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可利用实验模拟动画,展示实验现象发生的全过程,利用交互功能控制过程的进行,强化观察主体,引导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增强实验效果;可应用信息技术叠加分析性信息,搭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桥梁”,使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客观物理规律及其应用。在“平抛运动”的教学中,利用实验演示平抛运动的物体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同时落地,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现象不明显,结论的得出略显牵强。而利用Flash动画模拟、重现运动过程,过两个小球连一条直线,使直线随小球一起下落,放慢动画速度,发现直线始终保持水平,学生自然、合理地接受了实验结论。 2.利用动画技术模拟无法用传统实验演示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创设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在“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教学中,仅利用绳波的演示,学生很难发现质点的运动与波的传播的关系。而Flash动画演示,绳子被形象地分解为一个个质点,动画模拟波的形成和传播、质点的运动,清楚、直观地演示质点的运动与波的传播的关系,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模拟实验规则不允许操作或进行的技能训练。模拟物理实验不受实验一般规则的限制,学生可自由地进行模拟实验的“操作”。在虚拟物理实验室中利用相关课件,可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去独立“操作”。例如观察课件所模拟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测量值超过了量程、电源短路等误操作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既保护了仪器又规范了学生的操作习惯。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如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拆解游标卡尺,练习测量(如测量圆柱的直径、圆桶的深度和内径等),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测量方法和读数)进行针对性训练,完成了对游标卡尺的结构、测量方法及读数的意义建构。

  三、有利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信息技术能使实验信息处理高速化和智能化,一些通用软件(如Excel)的数据处理界面非常接近实验数据的分析方式,数据以图表的形式显示,有利于分析实验数据。如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用记录表中的数据创建Excel数据表,生成点线图,有助于学生发现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DIS可以替代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计、压强计等仪表,可以测量传统仪表无法测量的物理量,如测量瞬时速度(光电门)、磁感应强度(霍尔传感器)、微电流(微电流传感器)等。替代不是简单的功能重复,而是测量范围的扩展,是测量精度、速度的提高,是对电磁学实验中暂态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发挥传统实验与信息技术各自的优势,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朝劲以信息技术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开放.《教育信息技术》,20xx年,第9期。

  2.李明浅谈物理实验中多媒体的运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第3期。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4

  一、创设情境———愉快式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系统化的讲授,便于学生对概念、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由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效果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采用的次数较少,只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使用。适用范围是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如中国地图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认识信息世界》。基础知识理论课对每一学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要让学生有兴趣听,又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这是所有科目当中都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信息技术课,许多理论知识与术语,学生平常接触得多,但是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这就更有必要改变教学方法,制定出适合我校高中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利用语言、图片、实物、音乐及社会时事和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情绪,把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自然而又享受的过程。在预备讲授第一章第三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之前,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做好准备工作,一是剪辑电影《泰坦尼克号》等精彩片段,在上课开始时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信息技术的概念。

  二、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模式

  通过任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随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学生经过实践达到最终目标。应用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信息的教学。如中国地图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三、四章。这三个章节的内容涉及相关软件的使用与具体的操作较多,而每一个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过程都非常烦琐,讲解起来有时显得较为啰唆;另外,在窗口操作系统中,大部分软件操作有许多的一致性,学生只要掌握一种软件的规律,就会有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特点,再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通过若干有目的、分层次的题目的设置,让学生自己带着疑问学习、摸索,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让学生在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收获成功的喜悦。以完成某一个具体的主题任务为线索,由教师设置分支任务,把教学内容融入实际主题任务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自主探索和教师点拨,自主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或把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主题任务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爱好,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例如在讲授《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与《制作电子作品》这些章节时,以“最美家乡———遵化”为主题,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个旨在宣传遵化这座美丽城市的电子作品。学生应当先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手段。当运用以往的方法与技能不能得到所需信息时,教师应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及时完成教材第二章内容的学习,并适时提供一些课外的'操作技巧,让学生既完成书本内容的学习,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获取信息后,要利用或尝试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鉴别、评价、分析、保存,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初步完成自己的作品,这就要求学生学习与使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完成教材第四章内容的学习,边学习边制作,逐步完成书本内容的学习。

  三、学科整合式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学习模式,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使各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融为一体。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某个问题、某项专题或某一主题的了解、认识,其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研究、探索、找到方法、得出结论或规律的过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与别人交流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一种学生可参与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利用电脑作品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是多姿多彩的,学生的学习才会是快乐的。教师要在平时多注意素材的积累和自身水平的提高,注重理论的学习及实践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才能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一种学生可参与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5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高中化学教学也是如此。如何根据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特点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需要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研究的背景、具体实践两个方面出发,从课堂导入、知识点讲解、作业布置等角度肤浅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合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这是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探究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工作展开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背景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师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既顺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

  高中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特点,相较于语文、历史等人文性学科来说,一方面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与抽象性特征,学生课堂探究兴趣不浓,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这些导致学生产生“高中化学枯燥、乏味”的'感觉,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同时,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特点,对于实验室不能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探究视频、图片等展示出来,就能解决实验室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研究是切实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的具体实践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中的运用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对“氯气”性质的探究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导入:播放生活中氯气泄露的真实视频短片,提醒人们逃生的安全准则,当发生氯气泄漏时,周围人员必须尽快撤离,并向上风向安全地区转移,转移的过程中尽量用湿毛巾掩护住口鼻等重要部位;当到达上风向安全地带之后,人员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加剧中毒症状。除此之外,可遵照医嘱适当服用钙片、维生素C等,这些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氯气对人体呼吸道以及肺部等的严重损害。通过观看上述的视频短片,了解了氯气的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我们应如何形成结论?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寻、查阅资料,进而加深对氯气的认识。

  (二)高中化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学习,这虽然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目标与进度,但从另一个层面上却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精神、自主探究能力等的提升,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如果尝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如在探究有关“氯气”的性质时,教师不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有关氯气的阅读资料,其中包括自来水厂是如何进行消毒杀菌的?用自来水养小金鱼之前为什么要放置一段时间?工业上是如何制备氯化氢气体等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感悟与体验高中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尝试以化学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与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作业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高中化学作业训练的形式大多数停留于化学公式、元素周期律、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实验等几种常见的训练形式上,这让学生的作业训练枯燥、单调、无味,训练的效果不高。而根据作业训练的内容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作业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对于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等概念较为抽象的训练内容,单靠教师课堂讲授是不够的,如果引导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对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等化学术语进行搜索、整理与概括,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抽象的化学概念,便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总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合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并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灵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紧随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端斗,徐颖,蒋建明,冯焜.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6

  摘要:高中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广、跨度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而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的用信息技术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理解地理知识重难点。因此,教师要学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地理;运用分析

  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空间系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通过教师的文字叙述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重难点,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中运用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其主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展地理学习资源。首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扩展高中地理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知识体系。信息技术中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有利于弥补学生利用教材学习地理知识的缺陷。其次,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性的优势,呈现给学生更加立体的地理图形,改变教材文字内容枯燥的现状。

  2.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地球自转与公转是高中地理必学的内容,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教师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动态地表现出来。另外,借助信息技术能将地理现象分组的特征以及地理的规律更加直观地揭露出来。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起立体性的地理思维,最终构建出新的地理认知体系。

  3.加深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地理课程属于一种抽象性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抽象的想象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地理知识。但是,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讲课,不能促进学生消化知识。而在地理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将图片、视频与教学内容充分地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难点。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视听结合。视听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相关研究实践也发现: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效率要高于单纯地以“听”为主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现代教学方工的技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佳的视听体验。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视听效果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将课堂所要讲述的内容融入到信息技术中,通过更加直观与形象的课件形式将地理知识点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首先,在讲解地震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事先搜集一些国内外的地震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使其了解到地震对社会经济,以及人们身体安全的危害。其次,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地震地形的相关剖面图形,将震中、震源,以及震中距等相关的知识点引出来。教师采用多媒体与高中地理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了教材中不具有的直观图片和生动的视频,帮助学生掌握地震相关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效果,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提升。

  2.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开展地理教学活动。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理性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课件内容。课件本身就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其使用的效率。针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教师就不需要准备相应的课件,只需要教导学生采用有效的方式记忆知识点就行了。而针对一些旅游地理,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直观、形象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某个地区的印象。而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教师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准备教学课件,如使用插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例如:在讲解“地球宇宙环境”这一部分内容时,宇宙环境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即便教师运用非常出色的语言进行讲解,学生仍然会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将太阳系运行的情况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看,与此同时,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借助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更能够理解地球与太阳系的运行等相关的知识点。

  3.教师要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课堂,这相应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停留于原来的位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操作的方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最终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只有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升了,教师才能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材料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课,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样的地理教学场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地理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借助多媒体图片、视频等优势,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具相结合,为学生呈现出一个直观的教学情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参考文献:

  [1]徐鑫,潘立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103-104.

  [2]熊年坤.高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3,55(9):39-39.

  [3]李维杰.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2016,22(36):97-9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7

  一、高中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在传统的高中教育中的地位低下。

  虽然我国现在的很多普通高中都设立了信息技术教学,但是实际上,对于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甚至学生本身来说,他们对信息技术新教学很难产生兴趣乃至不重视这门课程,导致了信息技术新教学在传统的高中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地位很地下,使得信息技术的主旨“旨在教育学生来提高他们对生活、学习、以后的工作中无所不在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但是由于学校、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这门新教学的不关心甚至漠视态度,使得信息技术新教学在我国普通高中中很难发挥其作用。

  2.教授信息技术的教师力量和实力不够强大。

  新教学标准在信息技术教学这门新教学上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概念和新教学内容。对于教授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而言,大多数并不能理解和贯彻这一新概念和新内容,这也就造成了信息技术新教学在普通高中的展开有了很大的阻碍。对于教师本身而言,教授这门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他们首先要自己理解和贯彻新教学中的新概念与新教学内容,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还要求他们将新教学的理念与内容与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所以,教授信息技术新教学的教师力量和实力不够强大也是高中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3.学校规模和能力的欠缺造成有关信息技术设备不齐全。

  虽然我国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很多普通高中已经配上电教设备以及信息技术室,但是仍然有很多高中学校缺少必要的设备,尤其在我国的云贵、川渝地区有很多高中学校没有相关方面的设备,甚至有的连一台电脑都没有。这些地区经济的落后造成教育的落后,所以对于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进行,也是一个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应该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在普通高中中的地位低下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工作努力,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大力宣传,让学生、学校以及家长们能够更好的认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的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以此让他们能够重视信息技术,并且能够使得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学习,而不是逼迫性的学习。只有学生、学校以及学生家长重视这门新兴课程,才能推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发展。

  2.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教师在信息技术新教学中占据的地位,所以对于教师的改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措施是,一方面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质量的同时,集中对教授信息技术新教学的老师进行先行培训,努力让教师在一定时间内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理念,只有教师理解和贯彻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才能进一步地教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重自己上课方法,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兴趣知识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对这门教学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全面的教学评价。只要学生在信息技术中的某一部分有所进步,教师就一定要认为他的学习是值得肯定的,是成功的。教师要统筹全局,不能孤立了某一学生,要全方位地关注每个学生,给予他们关心,在上课的教授过程中,可以通过有趣的'话题、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学会合作,鼓励学生团结合作。

  3.对于校资力量强大的学校,要求这些学校能够开通校园网,并形成以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为主的校园网主干路线,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的管理教学环境;而对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需要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寻求社会、政府以及往届校友等的帮助,建设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设备,做到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信息技术和运用基本技术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三、结语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旨在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这门教学的学科价值,希望可以为以后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帮助,进而可以推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良好发展,最后希望可以为未来的高中教育奠定更好的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8

  1.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被动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知识素养。

  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完善教学方式,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将所教的地理知识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看到所学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这种方式既可以充实教学容量,协助教师开展学习指导活动,高效完成教学指标,又可以使学生脱离枯燥的图本信息,从感官上去认识地理知识的演变过程,以一种更简单、更直白的方式学习知识,并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3)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简明、直观、形象和现代化的优势,将原本教学方式中的黑板白字转化为集文字、图片、音乐、动画及视频等各种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创造一种形象、生动的学习意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开放的氛围中高效地获得知识。

  4)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策略。先进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下载或自编教学辅助软件,使学生利用该软件系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并实现在线问题解答、在线课程辅导。

  5)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益处。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除了可以在实际课堂教育中获得知识外,还可以在课堂外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中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网络学习地理知识,锻炼自身的理解力、记忆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并自主地对学习中的`疑难点进行分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养成主动思维的学习习惯。此外,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加强对教师教育活动的监督及管理。例如,学校监管部门可以使用闭路电视系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并实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进行有效的改善。

  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地理教学资源,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完善。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既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载体。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搜索地理试题、教学课件、图片视频、教学案例、疑难点解析、地理教学发展趋势等众多教学资源,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资源进行编辑,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化归类,建立内容翔实、分类具体的地理教学资源库。通过对该资源库进行检索,教师及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课程课件、课程教案、课程试题、课程疑难点解答等资料,从而为教师的实践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当然,为了保障该资源库的深度、代表性及有效性,科研人员需实时对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完善更新。

  2)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演示方式。当教师需向学生讲解复杂的、系统化的动态地理知识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协助教师对所教知识进行形象、具体的感官性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形象、生动的认识[2]。如在讲解地球运动、天气变化等动态知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演示功能,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地球运动的过程、天气变化的动态过程。

  3)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由于高中地理将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等知识进行系统化讲解,其知识点涵盖面广,理解难度大,紧靠书面上的死板文字进行传授,会给学生构造一种枯燥、单调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善枯燥、单调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塑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与所教地理知识相关的动态视频,并将该视频穿插到文字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文字具体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又可以通过观看动态视频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官的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利用该种方式,学生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以一种动静结合的方式去学习地理知识,从而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总的来说,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建立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库,将多媒体课件合理地应用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塑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地探索地理知识,实现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3.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将信息技术领域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效果[3]。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地融合起来,既要继续借鉴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书本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与文本教材相结合,将所教知识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来,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毫无章法地乱插乱编,要注意运用的技巧,其中的注意事项如下。首先,教师要谨记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应该将其放置在主导地位,教学的主导者仍应该是教师本身。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只是为了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描述所学的知识,而不是完全替代课堂板书,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变为单纯的电影播放课或课件演示过程。教师要在课件展示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对重点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教师要结合所教内容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而不能盲目地将一些无关的音乐、图片、视频等穿插到教学课件中,使教学课件背离实际的教学内容,否则反而会误导学生,使学生无法掌握学习的重点。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9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CALL、WALL及CAI的应用已成为外语教学的新动向。在此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必将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要与计算机及网络发展相适应。本文对计算机与网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作了一些探讨,以期能引发广大同行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 高中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是广大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此课题的核心是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英语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WALL)已经兴起。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CALL和WALL必然会使高中英语教学产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即听、说、读、写,都是巨大而深刻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控制不便等。计算机的应用,将会弥补这些不足。

  1、利用磁盘存贮听力材料。磁盘具有容量大、携带方便、容易保存、复制快捷等诸多优点。薄薄的一张磁盘 可存贮相当于几十盘录音带的内容。磁盘的复制比录音带的复制容易的多,轻轻一击,则复制完毕。并且,软件及网络听力资源丰富,选择空间大大增大。

  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听力材料。这种方式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听力中的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而且,在播放中,所播放内容可以任意前进、后退、反复。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可以迅速而准确找到而重复听。这一点是录音机所无法比拟的。

  3、选择地道的英语听力软件。传统的听力教学,尤其是教师本身的英语授课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规范,势必会给学生的听力提高造成障碍。而好的听力软件,所播放语音纯正、地道,学生听来则是一种享受,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的不足。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世贸组织的即将加入和奥运会的即将召开,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对说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环境。计算机和网络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真实的空间。

  1、网上交谈。一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外国人交谈。现在,中学聘请外籍教师的寥寥无几。中学生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直接沟通。而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和国外说英语人士直接交谈。这种网上交谈与国际长途电话相比,费用较低,选择的余地也较大。因而,不出家门和校门,学生便很容易地与外国人沟通,交流情感。并且,不是面对面的交谈,可以省却学生的羞涩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去说。二是通过国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国内说英语人士交流。国内网民人数与日俱增,中间不乏精通英语人士。因而学生和他们交流就更容易,交谈话题更多。三是通过校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教师、同学自由对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各自的语言水平和爱好,选择不同的交谈内容和交谈对象。

  2、人机对话。学生可以选取一些软件来自主地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表达。学生可对着话筒模仿计算机所播放内容,计算机可以对此进行反馈,发出一些诸如:“Very good”“Excellent”之类的声音,用以激励学生。因而学生就会愿学、乐学,说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多年来,许多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理论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工作,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总体效果还不够理想。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会使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1、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英语课文教学质量。

  CAI即电脑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具有能集成文字(Text)、图像(Gra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及动画(Animation)等多种信息功能。因此,它愈来愈受到欢迎。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生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研究教材 → 课件制作 → 课堂实践 → 课后改善

  根据这四个步骤,教师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材上课文的教学质量。

  2、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问题。例如阅读题材狭窄,内容陈旧,训练方法单一,呆板等问题。因为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选择网上阅读材料时,大体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拓展性,即从网上选取的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延伸,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二是时效性,即所选的材料内容要新,有时代感或关于一些热点问题。三是趣味性,即所选材料要符合学生特点,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四是科学性,即所选材料要真实,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因为网上虚拟的东西数不胜数。五是艺术性,即所选择材料要难易适中,适合学生阅读水平,对一些文章可进行适当改编。

  另外,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所选择的材料难度较低,趣味性强,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并且对于阅读结果不划分等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后,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时调整阅读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欣赏水平,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传统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比较单调乏味。教师一般是让学生就一情景写作;或对课文改写;或写英文日记。这些做法都较死板。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可使高中英语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1、利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教师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些迷人的画面、关键词语,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然后有所感而写。并且,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用法和句型及语法项目后,逐步地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写My Hometown(《我的家乡》)一文,教师可以把关于本城市或乡村的一些图片播放,并对可能用到的词汇和语法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学生就会很容易地去写。

  2、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电子邮件的出现,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教师可指导学生结交国际笔友,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上只是对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教法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总之,现代教育必将发生一次深层次的变革。作为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变革,并且能够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作为英语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终身学习,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走在变革的前列,担当时代的开拓者,把英语教学推向新的境界。

  参考书目:何克抗:《CALL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席玉虎:《全国英语素质教育优秀论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9年

  《漫游INTERNET英语世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0

  1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应用的情况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模式已经不是以前的单一演示型和枯燥的练习型模式。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模式可以分为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前者按照学习内容以及开放程度又分为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开放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我们现在提倡对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创新和完善,但是实践证明演示型教学模式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现今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结合高中生的特点以及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内容和特点,研究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新的教学模式,使整合模式更加多样化,最终达到全面整合的目的。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完善演示型教学模式

  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做演示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程序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多媒体投影、触摸电视、电子白板等设备作为教学媒体使用,主要应用于课堂演示和师生进行共同展示。这种模式可以组织和提供物理情境,演示理想化物理过程或课堂中难以完成、难以观察的物理现象,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可强调课堂的重点内容。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印象,为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创造情境。在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知识有明显效果。演示型教学模式对硬件配置要求不高,教师具有电脑、投影仪、大屏幕即可,如果有多媒体触摸电视或者电子白板更好。可以应用于高中各年级物理教学的各种课型。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像分子热运动、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等这些操作不明显或不易察觉到或无法看到的的现象;模拟展示天然放射性现象等实验本身有危险性实验;模拟演示重核裂变、加速器等实验室无法做成的实验;利用仿真实验室进行仿真电学实验解决大量重复性实验操作问题等。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这些信息技术的手段的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也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一物理必修一《平抛运动》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分别把平抛运动和水平方向直线运动以及把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进行比较。教师利用高频摄像机把两个实验录制下来,在大屏幕投影上利用播放软件进行慢放,逐帧的显示。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平抛物体和水平方向匀速直线的物体随时都在同一竖直面上;平抛物体和自由落体物体随时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毫无疑问地证明,平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信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过程太快无法仔细观察的问题。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发现了物理规律的本质,验证了自己通过理论推导的结论,非常兴奋。

  1.2发展以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要把相关的学习内容做成主题网站并且放到专门服务器,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计算及终端在一定知识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计算及终端可以连接internet网络,我们也称之网络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和思维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展开学习、探究、以及自我检测、评价,比较适合个体差异比较大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有充足的网络终端供学生使用,其次要有充足的网络教学资源素材,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充足的资源平台,学生才能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另外,采取这样的模式,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要求、严格的指导和监督,否则可能会出现学生偏离学习、研究的方向,从而造成无法进行有效学习的后果。从现在的现实来看,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尤其是软件资源严重缺乏,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为没有充足的信息资源学生就很难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自主解决问题。因此资源库的建设从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发展来看是必须的也是紧迫的,只有建成真正的、良好的、充足的资源平台,教学模式才能快速地发展起来。从资源的形式来看我们不但需要文本、图片资源,我们更需要视频资源以及高仿真物理实验,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自主学习的平台。从资源建设的角度来看初期建设较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从长远来看资源经过积累后再次使用只需更新部分资源即可,具有长期效应。另外,这些资源建成后有助于具有差异化的学生共同使用,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2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两点建议

  2.1防止过多过滥,为了应用而应用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的智慧。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的深入,开始逐步实施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但也必须注意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并没有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设计,而是在设计时过多地追求炫目的效果、华丽的界面,追求信息技术的刺激;还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自己课堂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生硬地把适合做实物演示实验的环节换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像以上这样为了应用而应用信息技术,不但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使学生疲惫于各种刺激中,学习兴趣会下降,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智慧也得不到很好的启发。其实,一节课的好坏不应以是否使用和使用多少信息技术手段来评价,就单从教学内容上来说也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用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最佳的效果。坚决防止做一些可有可无甚至画蛇添足的工作。

  2.2经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整合值得重视

  经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追求真理、不断地探索并用身边事物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比如“弹力”教学中,为了展示微小型变的存在,我们使用了灌有红色墨水的扁玻璃瓶,在瓶口用橡皮塞塞住,橡皮塞中央插入一只细玻璃管。挤压玻璃瓶可以清晰地看到红色墨水页面的升降变化,很能说明问题。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同的周长圆的面积最大的数学知识。又如“失重与超重”的教学中,教师在纸杯口上蒙一层餐巾纸,并用细线固定好,在纸上面放上一个砝码,当纸杯和砝码上升过程中突然加速或者在下降过程中突然减速,会发现餐巾纸被压裂。这很好地展示了物体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现象清楚,学生震撼,收到效果很好。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还有许多路要走,需要我们广大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和信息技术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也将有更光明的明天。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1

  摘要:“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切实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也就是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来位学生设置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主动构建,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发挥师生合作的巨大效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载体,需要恰当的运用学案导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发挥学案导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学案导学”教学法分为五步,即教师设计、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精讲释疑和巩固练习。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科学设计教学学案

  要想将学案导学更好的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推动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教师就必须把握学案导学的关键之处,即科学地设计以及编制导学案。在学案的设计编写时,首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全方位地对课程标准和信息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研究,以便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学案当中,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目标、学习需要等,这样才能确保设计的学案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符合,以保障教学的效果。最后,教师设计的学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入的原则,以提高学案设计的层次性,引导学生逐步的感知和深入的探究教材内容。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工作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采用教师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做到集思广益,使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以提高学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学案设计编写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课时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案设计编写需要采用“菜单式”来划分课时,做好每节课程的划分工作,避免将多个专题进行混乱的课题安排,否则学生将无法根据学案来明确学习方向和重点的学习内容。

  第二,问题化。在学案设计编写当中,教师应将新课程改革当中的一些知识和技巧,渗透和融合到学案当中,并且将其变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的.问题,用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解决,这样学生不单单可以出色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三,参与化。学案导学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并引导学生在合作当中总结学习策略与技巧。

  第四,层次化。富有层次的学案设计和编写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因此,学案编写要把握难易程度,选用阶梯式的设计技巧。

  二、创新学案导学过程

  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对于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效果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案导学能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成功地应用和发挥最大化的功能,则与学案导学的应用过程密不可分,所以教师需要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恰当地把握重点教育环节。下面笔者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课为例,对学案导学的过程安排进行说明。

  第一,提出问题。在上课之前可以将学案发给学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的熟悉,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当中对其进行同步应用。这一环节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让学生根据学案当中设计的问题来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不了解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培养预习习惯。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多媒体技术是什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现实生活当中有关于多媒体应用的实例有哪些?

  第二,交流讨论。学生根据导学案当中的问题在进行了预习和初步的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学的收获以及在自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交流。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学生的疑难反馈来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还可以明确本课学习的重难点,以便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精讲,对于能力提高问题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拨。教师在这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并给予学生激励,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增强。

  第三,练习巩固。为了让学生巩固课上学习的有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内容,并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识迁移,教师需要在学案导学实践当中为学生设计难易适当并且突出重点的练习题。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艺术节海报,并通过学生等作品来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以便进行教学的归纳总结。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凸显,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更要承担起教育的重大责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提高。学案导学在信息教学应用当中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能够极大的拓宽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和完善学习策略。高中信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科学设计导学案,注重优化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2

  伴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虽然教材、实物、模型等传统教学手段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为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应用

  化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对扩展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的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信息技术的化学教学可以使学生更为扎实的掌握化学知识,更为直观地了解化学现象,对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益处。

  一、理由实物投影仪实时展现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各式各样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比如物质的状态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等,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资料的观看可以更扎实的掌握知识点。

  以往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化学实验时,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试验的过程和变化结果,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近距离观察实验。实物投影仪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讲解到石灰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时,当石灰水接触到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并且产生沉淀。当教师在课堂中做这个化学实验时,由于烧杯和试管较小。如果通过实物投影仪实时展示试验的过程,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大屏幕清楚的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即使是教师最后一排的学生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实验过程,实物投影仪可以很好的促进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

  化学是研究分子级别微粒运动的科学,因为微观分子的的运动是人眼所不能观察到的,所以通常会借助模型的挂图来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模型和图片来解释相关化学变化,但是这种方法无法生动展现微粒的运动变化过程。比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实验的化学变化,以学生单纯的想象无法全部掌握相关教学内容,如果通过多媒体模拟动画来展现分子分开和结合过程,就可以清晰而直观的展现化学反应的实质,即分子的重新组合。

  三、利用动画课件讲解化学原理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有效的解释抽象的化学原理。比如在“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程中,教师采用探究实验的方式授课,1、3组做“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的实验,2、4组做“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的实验,试验结束后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宣读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科技论文如此以来,学生通过亲身测定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质量的关系,证明了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的议题。这时学生只是在宏观上理解了这一理论,教师在从实验角度引出定律后,可以及时的`通过教学课件来分析理论的实质,利用动画来演示水分子怎样电解分解成原子,原子又如何进一步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学生可以在动画中直观的看到,分子分成了原子,而原子并没有再分,而是又组成了新的分子。这种演示可以圆满的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而且很容易看懂了质量守恒的原因。

  四、利用CAI课件演示有害、有毒、危险的实验

  在化学实验演示中,必须要保障安全性,安全是化学教学实验的一个必要前提。高中化学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中毒、爆炸强腐蚀和燃烧等。并且随着我国对环保事业的重视,化学试验中所泄漏的废气、废渣和废液也被视作实验的危险因素。其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的健康危害是持久而广泛的。使用CAI课件来播放这些试验的视频,既可以让学生理解爆炸的形成原理,也能解决无法进行此类实验的难题。

  五、利用信息技术演示错误操作

  在化学实验中合理的引入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深化知识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一些无法演示的错误操作,比如制氧试验,在加热固体药品时应保持试管口向下倾斜,操作结束后应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如果采取的错误的操作,会出现什么后果呢?通常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冷凝水会回流,从而导致试管爆炸。 如果教师只是反复强调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学生的印象肯定不够深刻。如果运用计算机软件模仿以上的实验学生就可以亲身感受到错误操作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在以后的实验中便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六、结语

  化学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一门学科,对推行素质教育起着重大的意义。信息技术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发展,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带入了教学领域,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开创性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有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应注意化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并不成熟,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们相信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大有作为。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3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以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为宗旨,全面提高高中生的信息技能与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从高中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以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为宗旨,全面提高高中生的信息技能与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从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的目的出发,结合当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策略为探究的方向。为此来提高高中信息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实效性;探究策略

  自从新课改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堂当中得以体现:教学的环境改善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多了、学生上机演练操作能力变强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当中,要使教师理解对高中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对教与学的的实践展开研究,总结出对策,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实效性,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探究高中信息技术的实效性目的

  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的探寻目的主要是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收益情况。而要想使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就要立足于课堂。探究中要从课堂教学中去发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的关键,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素养。老师要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在传授信息基础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探究实效性当中,要让老师在教学中转变思路,勇于创新,要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勇于发展。

  二、我国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教师授课内容过于形式化

  老师备课是上课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而多数高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于信息技术掌握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因此授课过于形式化。因为信息技术是高考非重点学科,因此老师每次上机演练完,基本上剩余的一般时间都会让学生自行学习。而这样教学基本反映出的情况是:教学内容普遍减少,课堂教学松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普遍不重视。

  2.强调老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课程的模式都是一样的。课上老师布置内容、老师示范演练到学生模范操作。老师在教学当中多数是以自己为授课中心,而忽视了下面学生听课的实际情况。在有些复杂的实际操作中,老师示范操作后,学生却无法达到模仿练习。这种以老师为授课中心的'教学,学生完全被动式的学习,导致学生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措施

  1.目标明确,增强师资力量

  在新改革制度的实施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以及实施目标已经纳入新课程的内容当中。学校应该充分重视高中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培养,应该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室环境和学习设备进行改善,逐步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授课的环境。并且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应该定期对任教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拓展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技能。

  2.改进教学,改善学法

  老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要多开展业余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机会。在课堂演练当中,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问题,教师要做到每演练一道问题,都要与台下学生进行问题交流。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教师的教学要善于运用技巧,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进而引入教学内容。要把教学的课堂演变成学生参与的平台。在实际的授课当中,老师可以在示范授课后,让学生上台来进行模仿训练,使台下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演练步骤。这样让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演练,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上课更能集中。同时,老师示范演练后,台下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老师并不了解,让学生亲自上台操作,老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学生之间也能互相学习。

  3.完善教学评价,高效课堂授课

  在老师授课结束后,加入教学评价系统,让学生直接在网上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老师在授课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可以在系统评价中直接写出来。通过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具责任感,提高了认知能力。教师在获取学生评价信息的同时,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盲点、不足也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也会进行反思和调整,促使课堂授课更具高效化,能够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应该演变成多学科的学堂,同时也是技术应用的课堂。实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老师多主动、多沟通,让学生多实践、多参与。教学的实效探究也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明确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更具多样化,真正意义上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鸣铭.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实效性[J].中小学电教,20xx(11).

  [2]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4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不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地理教学,其目的都是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将二者整合具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促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具体探讨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1.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1.1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自身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只能通过想象对知识加以理解,这样枯燥的学习只能使学生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将重难点知识简化,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2有利于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

  高中地理理论知识较深入,大多是文字描述。地理本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但书本上的知识理论性较强,知识太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能够将原本抽象且难以理解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不仅仅学会知识,更懂得如何真正地将这些知识合理的运用在具体实践中。

  1.3有利于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实到具体教学中

  高中地理课本内容主要是围绕人地协调的理念而展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明白技术运用的真正目的,并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深入掌握,能够从中领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4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从而学会分析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从中明白知识所带来的真正的意义。

  2.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2.1将多媒体与地理教学有效结合

  绝大部分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述从而获得理论知识。但是这样只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必须将多媒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简单易懂,学生才能够深入掌握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真正地产生兴趣。多媒体包括很多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新鲜感。比如,在讲到人地关系的矛盾时,可以考虑给学生播放一些由于人地关系不协调导致的一些灾害,在观看视屏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对接下来的人地关系知识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2有效地对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的专业化进行培训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一个新技术的出现伴随着另一个新的技术的产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远远落后于新兴的科学技术。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首先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才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信息技能的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真正学到新的技能,学会新的方法,并将所学方法和技能有效地展示在课堂中。在实际生活中,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感兴趣的地理内容,多渠道地搜集相关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思考怎样将抽象深奥的地理知识转变为简单易懂的并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轻松地学习。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当代社会高*政治教学的需要。

  2.3促进学习资源有效合理地共享

  高中地理教材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原本枯燥的文字和图片通过音频或视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通过网络工具,实现互动式教学。在网络上创建一个分享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地理教学心得体会分享在网络上,或者录制微课,让教师之间实现教学上的互动,互相学习教学方式,教学工具的运用等。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应注重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去学习地理课本知识的能力,系统深入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将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在学习中的参与度,促进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能够对社会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办法;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能够自我思考,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

  [论文摘要]: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越来越受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青睐。详细地介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时应遵循确定项目内容、制订和实施项目计划、评估项目内容三个步骤,并告诫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要避免项目教学法的滥用、项目评价片面性、单一学科的项目教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项目的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设施和项目评价等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中真正体现了“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完成项目的艰辛和乐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创新的兴趣。因此,越来越多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项目教学法。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实施步骤

  (一)确定项目内容

  项目要生活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置项目任务时不要为了追求新奇而虚构教学情境,而是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探索欲望,使学生自主自觉地投入到项目中去。

  项目要整体性。项目教学法目的是要考查学生能否掌握教师讲授的绝大多数知识和技能,能否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否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因此,高中信息教师在设置项目任务时候,要尽可能地涵括学生所学的多数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促进全面吸收“精神食粮”,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项目要开放性。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杜绝出现干预和控制学生的情况出现,而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途径或方法完成项目,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独辟蹊径。

  (二)制订和实施项目计划

  好的项目计划是项目成功的前提。鉴于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制订和实施项目计划,并给予相应的指导。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指导项目小组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计划要全面。学生项目小组制订计划时要呼吁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呼吁小组成员开动头脑尽可能地考虑到项目所有的细节和影响因素,尽可能地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第二,计划要落实。任何计划都需要执行力,学生项目小组组长要根据成员的个性特征、知识掌握水平和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地分配任务,并规定完成任务的期限,尽可能地挖掘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督促他们不打折扣地完成任务,要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和“搭便车”现象出现。只有这样项目计划被周详地制订被全力地执行,项目教学法才能获得成功。

  (三)评估项目内容

  第一,组建项目评估小组。根据项目大小和难易程度,组成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的由其他学科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与的项目评估组;第二,项目评估小组根据客观、科学和公正原则,综合评价各个项目小组提交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综合评价实施过程中是否规范,并编写项目评估报告;第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班内宣读项目评估报告,点评各个项目小组项目任务完成状况,督促各个项目小组根据教师的点评、组员的反思和改进意见,提交项目反馈报告。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注意事项

  (一)避免项目教学法的滥用

  虽然项目教学法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等众多优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比较适合运用项目教学法,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在整个课程内容中都运用项目教学法,这样就会把学生局限于固定的学习套路,会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告诫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一招吃天下”,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情境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避免项目评价片面性

  有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只对项目完成的结果进行评价,而忽略项目完成的艰辛过程;只啧啧称赞完成状况良好的项目成果,而忽略不太成功的项目成果;只评价项目小组的整体状况,而忽略项目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评价形式只限于“有声语言”,而忽略握手、摸头和拥抱等“无声语言”;评价只限于教师评价学生,而忽略了学生间互评、师生间互评和自我评价等评价渠道。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从各个角度多方位地多层次地评价项目任务和项目成员。

  (三)避免单一学科的项目教学

  很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时,把项目任务的'设置局限于本课程内,很少考虑到多学科间的联系,很少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现实生活是复杂多样的,如此单学科的项目即使完成状况良好也无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升应对现实难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尝试设置出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主的有机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项目任务,这样既能完美地完成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又能兼顾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识记和掌握,无形中增强了学生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2]李俊梅.项目教学法在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发布时间:20xx-04-18)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8-24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21

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8-24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09-05

[通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05-22

(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05-24

高中素描教学论文08-2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1-0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