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03 16:20:16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共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共15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

  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中小学体育得到了重视和进步。但是,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学以往教学所遗留的问题以及教育的大环境,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对中小学体育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生都尚未成年,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正在成长和塑造的过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体育教学,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具体的践行体现。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身体素质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提高和加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二、当前中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学过于功利化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体育教学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应试教育长期以来的影响,在中小学中加强体育教学的困难也依然存在,中小学生面临着升学以及分班等文化课的.压力,再加之良好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学生的文化课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身体素质的教育,这就造成了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将体育考试作为升学的一部分,也带来了在初三阶段对学生集中训练,而在其他学习阶段文化课占用体育课,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排斥。

  (二)先进的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现代资源利用不够

  国家近年来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增强,中小学的教学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体育教学器材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但是由于体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占的位置,导致不少的先进的体育器材并没有得到使用,有些是没有及时派发投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些是体育老师为了减轻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体育器材,造成体育教学器材资源的浪费。

  (三)教学方式过于僵化,缺乏创新性

  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课教学,体育教学更多的侧重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然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在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程进行随意的安排,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不起来,最终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水平的对策分析

  (一)重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水平,就需要从思想意识上对中小学体育教学重视起来,认识到中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学校的领导层应该认识到中小学体育教育对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在学校的各项决策中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纳入考量。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自己的教学,通过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来不断增强体育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占的位置。

  (二)提高先进的体育教材使用率,充分利用现代资源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体育器材,使其能够与中小学体育教材配套,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在枯燥的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体育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奥运会或者是其他具有难度的体育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三)根据实际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中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而不能一套教案用到底。针对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多采用游戏以及激励的方式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对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所培养。针对中学生,根据他们的身体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多增加一些比赛和竞技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较大,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应该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所调整和侧重,从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需要学校和老师的配合和合作,中小学的学校和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在意识上重视体育教学,在教学上充分利用资源以及创新教学方式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再排尔古力衣的力斯.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海经,2016.

  [2]陈琦.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体育时空,2013.

  [3]李庆敏.对现行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反思与对策[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2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和课程不断改革,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一些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会在心理上产生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逐渐下降。赏识教育的宗旨在于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赏识教育能够使学生得到尊重与认可,帮助学生增加自信。本文主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赏识教育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并研究的问题。小学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导致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若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其自身的学习以及成长,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赏识教育的主旨在于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与尊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凭借着这一点,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利用,在促进体育教学有效进行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培养。

  1合理看待差异,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同个体,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其进行集体活动时更加明显。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合理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1]。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渴望得到赞美和认可,一定程度的赞美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动力,也能够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和赞美,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使学生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兔子跳”以及“青蛙跳”等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任课教师可以分别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利用绳子等教学用品作为障碍,让两个学生进行跳远练习,一个学生跳完后让另一个学生对跳远情况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行调整障碍的宽度,使学生体验不同障碍宽度的跳远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跳远距离,没有跳到自己满意的障碍宽度,这时教师应对学生做出积极鼓励以及合理的评价。小学体育学习情况的评价不仅仅以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判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良好品质也是体育学习评价的`重要标准。即便有些学生在跳远方法的掌握上没有做到足够优秀,但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是值得夸赞和认可的,所以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贵之处,才能用赏识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拥有足够的信心和积极性来学习体育技能[2]。

  2合理进行赏识教育,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价值得到认可,使学生充分肯定自我。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来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将社会和经济等文化以及爱国精神等内容应用到体育活动的开展中,使体育教学的本质得到明显体现。除此之外,赏识教育不但能够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还能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与和谐。例如,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时常常会有某些班级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足够的热情,这些学生往往会对体育课不屑一顾,特别是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男同学,其对篮球和足球以及排球等运动项目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针对这一情况,任课教师可以采用激励的方法来开展教学,从而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激发。任课教师可以利用比赛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比赛获胜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休息时间给学生讲述某些人物励志故事,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同时教师还应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鼓励,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信心。通过合理赏识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激发,也使学生了解到体育教学的本质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强化[3]。

  3利用艺术化语言赏识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认可,一旦小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那么学生的心理就会受到很大打击,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也会密切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教师的一个眼神或话语都有可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对学生表现出不满情绪或对其进行批评,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损害;倘若教师给予肯定的眼神或话语,学生就会由于受到表扬而使自身更加完美。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利用艺术化语言来赏识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展现自我,从而使学生的体育品质得到有效培养[4]。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合理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学生自身的全方面发展,同时还应通过艺术化语言等合理赏识方式的实施使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积极性得到树立和调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质。相信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探究,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作者简介:严顺玲,1978年生,女,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

  参考文

  [1]张娇娇.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赢未来,2017,(22):0327.

  [2]李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9-200.

  [3]王吉忠.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赏识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210-211.

  [4]郭新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6):101-102.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3

  摘 要:哨子是当前体育课堂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器材,能够帮助教师传达课堂教学信号,维持课堂秩序与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小学体育教师授课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工具。 一、哨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到体育教育对于个体未来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的论文

  哨子是当前体育课堂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器材,能够帮助教师传达课堂教学信号,维持课堂秩序与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小学体育教师授课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工具。

  一、哨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到体育教育对于个体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运动习惯都有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生活心态,并且在社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中,哨子的使用度很高,也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管理、沟通交流等多项作用,但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教育创新意识的缺乏以及教学者个体水平的差异等原因,哨子的使用规范程度有待考察,而哨子在当前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哨子在小学体育中应用的现状

  一直以来,哨子在中国体育教学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是体育课教学所使用的最为基本的`器材,在体育课上,哨子一直以来被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哨子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被作为一种信号传达器具,不用长短和强弱的哨音被赋予了不用的意义,借此来在各类对抗性活动以及日常体育活动中清晰的传达多种信息,从而获得较好的活动效果,为各类比赛和活动保驾护航。(2)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哨子的使用主体是教师群体,老师通过对于哨子的有效利用,减轻嗓子的负担,并且实现对于学生的有效管理,保证课程的继续以及知识的不间断传授。(3)哨子不仅仅被用于传达多种指令,它还有传达情感的作用。在课程学习中,分布合理以及意图清晰的哨声可以传达出老师积极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愿望,但是分布杂乱而强弱无序的哨音则反映出老师漫不经心的教学态度,不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以及学生更好的参与课程。

  三、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向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中,哨子的确得到了广泛而基本的使用,其基本的作用得到了发挥,帮助教师建立了良好的课堂秩序,协助各类活动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虽然哨子在课堂教学中方方面面的功能都很强大,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哨子的功能并未得到完全的发挥,因此在未来的小学教育当中,我们应该开展下列措施,促进哨子的使用:

  (1)面对当前小学教育中哨子不能得到规范使用的现象,国家应该不断强调和重申遵守基本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建立相关监督机制,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对于小学教育中哨子的使用问题,相关任课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严格遵守教学规范,并且着力创新使用教学器材,使得旧器材发挥出新活力。

  (3)哨子的使用问题实质上是当前我国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冰山一角。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更新对于体育课的认知,不断认识到体育课,特别是小学体育的重要性,我国的体育教学种种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我国政府自21世纪以来开始发布大量文件,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鼓励进行体育学科创新,丰富体育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哨子虽小,但是它反映了当前我国学生教育的多个重要问题。只有直面教学的困境和难题,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更为深远的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4

  一、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学校必须改变以前的错误观念,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以前的体育课上只是让学生跑跑步,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都是一些单调的项目,难以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现在,我们可以多引进项目,比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轮滑等有趣的体育运动。这样学生会非常愿意参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使学生拥有主动权。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新颖有趣,改变自己对体育课的原有印象,就会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学校为了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多组织集体运动的活动,如常见的'课间操,课间集体跑步,并不要求速度,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和运动观念。这样能改变学生原有的认为体育课程枯燥、没意思的看法,同时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生病请假的情况大大减少,还促进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更新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适当参加锻炼,促进健康成长。而学生目前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习惯正在影响着自己身体的正常生长。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要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还要定期举行一些有趣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为了取胜而积极锻炼。教师还应在教学评价时注意运用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体育锻炼观念的标准,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中。同时,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项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这也是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二、总结

  总而言之,在如今各科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小学体育教学也不能放慢脚步,要按照改革的方向结合自身的课程特点,为进一步改善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我们要使改革后的课程更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积极地锻炼身体,磨炼坚强的意志,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还能够更好地强化小学生的体质。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

  一、运动量的概念

  运动量是指,学生在一节固定的体育课中或者一个练习周期中,所要完成的练习任务,运动量包括练习密度、练习次数、练习强度三个层面的意思。这个概念中有两个主要的定量,一是时间,二是任务的多少。通过情况是,时间越长,运动量就会越大,任务越多运动量也就越大。但这不能证明运动量的大小。所以,在运动量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练习密度、练习次数、练习强度这三个因素,才能决定这节课的运动量是不是合适,是大还是小。练习密度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的频度,练习的越是频繁,密度就越大;练习次数也是对运动量的一个可变量,通常情况下,运动的次数越多,运动量就会越大;练习强度是运动量的另一个可变得,运动强度越大,通常认为运动量就会大,反之,运动强度不大,起不到锻炼效果,我们认为运动量就会越小。所以,我们在安排一节课的运动量时,要合理的考虑这几个变量,让运动量合理。

  二、运动量安排的注意事项

  1.运动量综合考虑。运动量的安排并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局部的,而在各种因素都要考虑的基础上制定的。我们在上体育课之前,要对运动量这一因素进行综合的设计,各个方面都要尽量考虑周全,进行全盘制定运动量。最先考虑是的所教的对像,不同的不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年龄的学生,学生的特点是什么,他们有没有一定的运动基础等等,另外,场地、器材、气候等这些客观的因素也要考虑。以上的综合因素我们有所了解,下一步就可以从整体上设计运动量了。第一,练习密度是考虑的第一步,还有学生的与老师的因素。在学生方面,练习时间,与间歇的时间,另外还有纠正错误与保护与帮助别人的时间多少。在老师的方面,老师讲解用了多少时间,示范用了多少时间等。第二,练习次数是考虑运动量的第二步,主要是从内容的安排了些什么,安排了多少,安排的什么内容,还有就是练习这些内容时练习的.了多少次等等。第三,要考虑练习的强度,我们对于小学生练习强度来说,也就是运动负荷,有的项目运动强度大,比如跑,有的练习强度比较小,比如投掷等。强度还与完成的距离远近、时间的长短、项目难易程度等。所以,我们在运动量的安排时,一定要考虑这些细节,从全面的角度来分析安排。

  2.运动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定。一节体育课上,光考虑安排运动量了,老师认为很合适,可是,我们发现,在不同的班级效果不一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的班级的学习非常喜欢体育课,他们乐于运动,而有的班级整体上不喜欢体育课,体育课上起来总是死气沉沉的。如果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我们给他们的运动量也要做适当的调整。所以说,运动量安排是以学生乐学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运动,积极的学习,从而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3.注意巧妙的安排运动量。我们发现,同样的运动量在不同的班级却发生了不同的现象,有的班级很快就完成了,而且学生不觉得累,而有的班级学生既感觉累,又没有完成任务,那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组织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运动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那么,学生就会不觉得累,而是积极的配合老师练习,而且练习时体验到了快乐,那么,这样的运动量安排是科学的。我们可以运动分组练习、竞赛练习、情境练习、游戏练习等方法。

  4.安排运动量时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总体运动量进行了安排,并不一定会不出情况,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规律,简单来说就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安排内容,并及时对运动量进行合理的调控,使学生能在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运动量更好的落实下去。

  5.注意对运动量监控。运动量什么样才能合适呢,老师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学生的判断要有一定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对运动量科学的掌握,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控。可以用测心率的形式进行,在课前测量一次,这是平静时的心率。然后每隔十分钟一次,看期有没会变化,再就是在学生刚刚完成一项运动时测量,看期是否超过了规律的心律,这样,就可以从全局知道了学生的所承受能力。总之,运动量的安排,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从其他各方面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运动量,为学生的学学习做好保障。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6

  摘要: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是希望的花朵。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说小学体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但是综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教育重心都是放在文化教育上,对体育并不是很重视,这个现状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我深入的研究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下面就体育教育方面的创新问题跟大家做一下探讨。

  关键词:创新教学;全面发展;小学体育;兴趣培养

  小学生的心智一般情况下都不是很成熟,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很好奇,体育课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常符合其心理需求的,这样的群体性活动可以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都不是很完善,这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现在的新课标在总体思想上倡导“健康第一”,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地研究体育的教学课程,利用创新的方式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1创新体育教学

  什么是创新式体育教学呢?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予以摈弃,教学的内容不能再是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学习,而是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体育技术作为辅助性的教学内容,老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去掌握实践能力并学习创新的精神,然后对学生的体育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体育活动,培育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老师的教育一般只能在课堂上进行,这样对于“健康第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把课下的时间也运用起来,老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多去进行课下的身体锻炼,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也可以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如此一来学生对于体育就有了比较创新的思维方式,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2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

  2.1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在体育课上学生最直观的感触就是教学设施以及其他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老师要想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有好的表现,就需要在教学环境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传统教学中体育课堂就是学校操场,周围环境就是围墙和几棵树,单一的场地色彩显得很单调,对学生的体育课堂兴趣无法得到激发,针对这种情况体育老师就需要下功夫去进行考量了,鉴于小学生的幼稚思想,老师可以简单的改造一下学校操场,多去融入一些靓丽的色彩来提高场地的趣味性,让学生看着就心情好,才有兴趣去活动。科学证明,色彩的多样性可以刺激人的脑神经,让人的精神保持亢奋,在进行相应的活动时探究的欲望也会更强烈,这种方式还可以推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2创新教学的内容: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老师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先介绍活动的方式和要求,然后让学生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需去思考,只要按照老师的安排去做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现如今老师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法。这要求老师全面地去了解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地去引导学生,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这样学生不仅对体育技能进行了掌握,也会喜欢在课余时间利用科学的体育方法去锻炼身体。举例:在上“踢毽子”课的时候,老师先向学生展示毽子的样子,问学生是不是知道这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去讲毽子是用来做什么的以及怎么去踢毽子。然后老师按照比例给学生分配毽子,让学生试一下他们刚才所讲的答案是不是正确的。紧接着老师就可以把更为正确的踢毽子的方式以及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再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练习。最后老师挑选出一些领悟能力较强的、踢得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让其他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组织“踢毽子比赛”活动,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让整堂体育课都能够充满欢乐。举例:在上“障碍跑”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建立“英雄”的情怀,需要去拯救国家、家园和亲人,把障碍物当成怪物,这时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的时候兴趣就会更加地高涨,学生还可以自主的想象出各种怪物形象并且大胆的描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提升,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3全面创新:首先来讲上体育课都需要一定的体育器材,那么创新体育教学也必然离不开体育器材的创新。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资运用创新的思维改装成为实用的体育器材。例如说可以找几个小的塑料结合废纸,做成细细的圆柱体之后就能够当成接力棒来用,把塑料瓶子上画一些比较鲜亮的色彩以后还可以当做折返跑的目标点。这种学生自主制作体育器材的方式不仅倡导了废物利用的精神,还可以使学生的上课兴趣得到提高。其次体育课上的游戏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大多数的体育课老师都喜欢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体育课堂的游戏环节,游戏种类由于缺乏创新而显得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就会厌倦。所以老师需要创新游戏的内容和方式,比如说在课堂上展示一个小圈圈让学生去思考,用圈圈可以玩什么样的游戏呢?然后老师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其所能让学生实现玩游戏的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有效。

  3结语

  所有的小学体育教师都需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教学主旨,进而对体育课程进行不断地创新,以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风华.吴晓农,体育教学应唤起学生主体意识[J].中国学校体育,2010(3).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7

  1前言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早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然而20xx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的结果却不容乐观。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也继续增加。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主要指标,例如爆发力、心血管耐力等项目连续下降。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青少年体质所呈现出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深思。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改革的反思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在阅读有关中国各种体育报刊、杂志、书籍等著作,为本文积累并提供翔实的史料来源和论据。

  2.2.2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我国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与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学校体育存在以下问题:课程体系落后,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所学的运动项目多课时少,重点不突出,造成教师赶任务,学生这个没学会,又学那一个,效果不佳,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落后的考试制度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目的要求。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仍存在突出问题:理论上确立了“增强学生体质”在学校体育中的首要地位,而实际上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尽管体育课都上了,老师也教了,但实际上否定了应用身体运动来健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3.1“升学主义”“金牌主义”思想的障碍影响

  我国己有不少学者尖锐地指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升学主义”(指轻体育,重智育)和“金牌主义”(指忽视全体学生的体育,只注意少数尖子)。“学校体育运动技术中心论”是“金牌主义”的具体表现。一些同志认为学校运动代表队在比赛中得了名次拿了奖牌就以为学校体育搞得不错。甚至有的学者指出,体育教学内容应当绝对以运动技术为主。指导思想的偏差,使得学生既学不好运动技术,又没有足够时间锻炼身体。重运动教学,甚至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锻炼身体,这是忽视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要原因。

  3.2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习惯

  学校体育的一个致命伤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体育,在他们走出校门后,竟然与体育永别了。有的学生甚至在学校就没有过篮球、足球,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我又不参加体育比赛,我有不拿世界冠军。这与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健身意识、能力和锻炼习惯直接相关;与我们把体育理解成运动有关;与我们在体育课堂没有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关。

  3.3体育课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教材内容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这是学生所接受不了的,也不是健身所需要的。对学生需要的健身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内容安排不够,教材中多以技术动作描述为主,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也给学生们自学带来了困难;教材重复率高,统一的体育教材已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要求。

  4对策

  4.1树立科学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教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即使课余体育活动,亦应如此。

  4.2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坚持多样化、弹性化、生活化、社会化、乡土化、实用化等原则,教学大纲的统一性、权威性、指令性要与教师、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相结合,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自练、自学、自评,重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态度和习惯的养成,高中以上要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增强大纲理论部分内容的多元性和逻辑性。

  4.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要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学校就应该有足够的体育教师,其次做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就应该不断注意知识更新,掌握体育学科的前沿信息。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要主动地与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从中捕捉对教学有帮助的信息,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体育科研方面,要注意追踪本学科前沿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并迅速把科技成果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善于发现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并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避免其他教师走不必要的弯路。通过不断进行体育教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完成一定水平的体育科研课题任务,或开辟新的领域,以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5结论

  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过渡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形势下的体育课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学生学会锻炼时的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终生受益的健身意识。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规则、讲平等的教育活动,它的独特作用——“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是学校体育的特色所在,不难看出学校体育对完善学生人体、身心得以协调发展有重大作用。

  作者:王佳佳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8

  【摘要】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对于教学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之前,需要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的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同学们在舒适、健康环保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训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学环境;中小学;体育教学;影响

  为了使使我国国民素质得到提高,我国政府对教育领域提出了革新教育理念以及改善教育模式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育部门首先需要对教育的环境进行改进,尤其是体育教学的环境,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环境的布置。本研究结合基础教育改革这一主旋律,从体育教学环境入手,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就如何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推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供教育同仁参考。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

  体育教学环境是大环境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它需要具备开展体育教育的很多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它是整个教学环境中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种类。一个优质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为同学们提供物质以及心理等双方面的满足。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分析

  体育教学环境概括的方面有很多,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把它分为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体育教学外部环境主要有室外的训练运动场地以及训练设备。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主要指校园的体育项目、课堂上的氛围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沟通与交流。

  1.体育教学的人为的外部环境

  (1)体育教学的场所包括体育馆和各种体育场地。体育场地主要有跑道、排球场以及篮球场等,这些场地的周边环境主要有树木、草地以及空气等。体育场地应当遵循学校的整体设计来进行布置,学校方面应当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来对场地进行布置,确保同学们能够在场地上安全、卫生的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场地的布置要点主要有:位置、采光、温度、声音、方向以及建造场地所用的材料等。通常情况下,跑道的布置方向都应当与子午线保持一致,还要确保体育场地的整体颜色以及周围的颜色能够符合同学们的年龄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来看,可以刷涂为黄色、粉红或者珊瑚色,颜色的深度不要过深也不要太浅。此外,在场地建设之前,还需要对刷图颜料的环保性进行详细检测,确保其不会释放有害物质,以保障同学们的身心健康。(2)体育教学设备主要有。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常规性设备,一种是体育器材设备。常规性设备包括桌椅、实验设备以及体育书籍等;体育器材设备主要包括篮球、足球、单杠、双杠、标枪、体操垫等一系列体育用品。这些教学设备是确保体育课程质量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够使同学们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校对他们的体质教育效果得到提高。

  2.体育教学环境的内部因素

  (1)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一个学校的体育传统以及教育风气会对同学们的一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为了使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以及国民体质得到提升,应当从小学体育教育做起,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2)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拉近教师与同学间的距离,大幅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积极的进行体育训练,使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具有足够的勇气与自信心。(3)人际关系。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人际关系,一种是学生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一种是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这两种关系的存在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课堂气氛变的活跃,反之则会使课堂气氛变的非常压抑。

  三、如何改变体育教学的外部,促进体育教学的合理进行

  1.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全面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依据开展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同学们的活动训练能力以及身体方面的素质,基础活动训练主要包括:走步、跑步、跳远、支撑、平衡以及负重等,这些都是锻炼人体素质的基础活动,在提高人体机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体育器材设施的规格要符和学生身心特点

  各项研究表明,很多小学学校在对同学们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采用成人适用的体育设施以及体育器材,这些器材普遍较大较重,导致小学生们不能正常的进行体育训练。因此,应当重视对小学基础体育设施的设计,设计出适合该年龄段使用的器材。

  3.因地制宜,建设、美化体育设施,营造良好体育氛围

  现如今,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着体育场地小以及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这些情况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根据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来进行科学设计,布置各种体育设施以及训练器材,利用本校的地形、地貌等,改造成学校体育理想的场地和设施。

  4.场地设施的布局要合理

  首先,器械安放的周围尽量避开其它物体,尽可能的安装在教师能够看到的地方,便于体育训练的管理与控制。其次,在对体育场地以及设施进行布置之前,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其与体育课程的联系,以便于日后体育课堂的管理。再次,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的布置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美观性,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训练的热爱程度。最后,在场地使用之前,应当将各个不同的训练区域划分开来,使他们能够看清训练过程中的限制范围。通常情况下划分区域的方式都是采用白色颜料划分,在刷涂这些颜料的时候,要确保划分线的清晰、整齐。

  5.加强运动场地建筑的环境绿化

  运动场地周边的绿化情况不仅影响着同学们的心情,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情况。因为长时间的运动会导致同学们的呼吸变的急促,吸入体内的空气也就随之增多,这时候的空气质量如果不好的话,将会导致同学们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体育场地周边绿化环境的建设,确保体育场地内拥有新鲜、洁净的空气。

  四、如何让体育教学内部环境能够很好地促进体育教学

  1.争取校领导的支持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以及校内的体育传统和风气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校领导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因此,校领导应当重视校内的体育教育,支持体育教师的各方面工作。

  2.加强舆论宣传,完善规章制度,改善物质条件,培养学生体育自主性

  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体育教学制度,不断提高同学们对体育课程的热爱程度,将运动与锻炼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还需要加强对体育的正面宣传与引导,营造一种舆论、氛围,以培养、强化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家里的父母以及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对体育课程的热爱程度。学校的体育传统与风气也受到了来自社会以及学生家庭的影响,因此,只有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三方面充分的结合,才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同学们的身体素质。

  五、结论

  体育教学环境因素在外部和内部环境上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产生影响,改变体育教学的内外部环境,能够有效的加快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速度,使小学学生们得到更加高质的体育教育,进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亮.试论小学体育环境对田径教学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2,(08):28-29.

  [2]朱玲玲.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6,(11):53-54.

  [3]孙南,钟宇.不同田径教学内容对学生情境兴趣激发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2):88-92+10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9

  摘要:主体性教育是针对客体性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它克服了以往在实践中无视学生的主体性,置于被动的地位而不顾的弊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如何使小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种常见的思路,而且把主体性教育的概念、关系、意义作用等等阐述相当清晰,但很少谈到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方面内容,特别是小学体育课教学更为少见。在此,我们不仿转换一下视角,通过揭示学生主体性缺失来探讨主体性教育,为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主体性;缺失

  众所周知,小学体育课教学是由众多教学环节和因素所组成,在长期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反映出主体性缺失具体表现出下列几个方面:

  一、备课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时,体育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主题思想性等对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进行设计,在平时,体育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有机搭配、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只考虑如何着手来教这节课,并以教师自己为中心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缺乏对学生主体的深入研究,虽然在备课设计时较严密,紧扣形式较为新颖,但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认识,脱离了教学是如何教学生学习方法。在实施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应怎么学,完全按老师事先备课设计意图来学习,主体性突出不够,出现死搬硬套,造成学生对动作概念一知半解,难以与教师默契结果,学生兴趣降低,还经常出现体育教师备课时想像很完美无缺,但实际教学下来与原来思路不相吻,教学效果差。

  二、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并统帅、制约影响着教学的其他因素,是教师选择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决定教案教具和教学的根据。由于缺乏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了解,特别是认知结构和掌握技能技术状况没有充分考虑,因而在目标上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师自然地把重点放在为了解决教材重难点而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上,而学生头脑里实际所接受的是零碎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练习兴趣,产生了厌学现象。

  另外,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目标期望过高,造成教学过程中结果难以现实,同时可能出现目标要求过低,学生就容易产生满足情绪,错误认为课堂学习内容就这么几下子,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加上相当部分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与体育老师无关,这就反映出体育教师备课怎样设计的,必然丝毫不差地按主观愿望去操作完成。既然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它的任务主要既是帮助学生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丰富他们的学习知识,进一步达到掌握技能技巧的目的。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课堂教学的任务不过是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有效地发挥和培养,制订出的学生为主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进行目标教学。

  三、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小学体育课教学往往是体育老师说了算,对学生来讲学什么、怎样学等都没有发言权,许多体育教师上课时进行满堂灌、心里认为教学环节一环套一环,严密紧扣,包揽了教学全过程,为此说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具体表现如下:

  1、课堂语言交往的主体性缺失。

  课堂语言交往它包括教师传授知识、讲解、提问等和学生回答讨论问题等两方面交流,在师生双方语言交流过程中呈现出三种可能:第一种体育老师根据教材动作要领进行讲解,教师问、学生答不断交替,第二种是学生受教师支配安排下进行回答问题,第三种是教师对某个知识点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一起来回答,以上三种情况主导者是体育教师,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向老师提出有关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课中出现学生对某个问题不理解,只好让它过去就算了。可能出现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似懂非懂,课堂学习气氛不活跃。难怪有些体育老师认为提问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根本不去研究对问题如何进行提问和如何提法,怎样教学生去思考一个问题的技巧,错误地认为所谓课堂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这样一来,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某个问题不去思考追问。实际上在体育课堂过程中所提问题大多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体现不出学生教学主体性提高的'实质。

  2、学生主体自我控制感的缺失。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很低下,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出来的,学生不明确自己应学到什么程度,加上有些体育老师在讲解时不加明确,学生也就难以主动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体育教师又包揽了教学全过程,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全过程的管理,便使学生不能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只能听任体育教师的摆布,课堂出现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讲完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花费相当时间,讲得过多、过细、面面俱到,没有留一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另外,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认识的偏差,致使在讲解内容时,主要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很少让学生自由发挥。

  四、教导评价主体性的缺失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大多是由教师来进行,它的依据往往是教材教学目标制订统一尺度来衡量每个学生主体,表现出主观愿望要达到的程度来衡量课堂掌握情况来操作,因而教学围绕完成目标进行上课,没有制定出每个学生实际水平来衡量每个学生的标准来对照,经常出现模糊的目标的总体来确定完成教学目标达成度,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没有安排让学生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这环节。应该进行分层标准分层评价,让学生人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育教师既要抓大面积提高,又要讲评个体,充分运用评价这个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且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方法灵活化,从而得到整体提高和发展。体现出评价民主化,经常以肯定的口气对学生主体来一次外部的奖赏,由于体育教师对学生主体内在需要缺乏认识,往往会造成课堂教学评价失去作用意义。

  以上只是列举了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忽视学生主体性的一些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广大体育教师缺乏对受教育对象主体性认识欠缺,既有教育思想内容的问题,也有外部问题的制约所结果。在当前,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增强对主体性的认识,摆正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地位,转变对问题看法的观念,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努力创造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完美境界。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0

  1、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小学生大多处在6-12岁年龄段之间,这个时间中,身体各项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的高速时期,骨骼迅速生长、胸骨横径增宽,肌肉也伴随骨骼不断发展而逐渐发达。这一时期内,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骨骼发育健壮结实,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会导致骨骼与肌肉发育软弱,但不恰当的体育活动则常可能引起运动损伤。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注意避免进行过分剧烈和耐久性过大练习活动。小学阶段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记忆方面仍以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头脑及思维不断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情绪控制趋于稳定,自我尊重及获得他人尊重观念不断增强,但其自制力不强,意志力也较差,仍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要方式,需要教师激发引导其学习兴趣。

  2、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制约运动兴趣发展主要因素

  2.1、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以应试为主,这就导致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运动能力优劣及运动锻炼的强弱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导致当今社会越开越多学校及家长因受应试教育方式影响,过度强调理论课程学习进而忽略能够促进孩子实践能力提高的体育运动锻炼,误导学生产生体育运动的课程并不重要,使学生普遍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就变成了空谈。

  2.2、不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本身所存在的制约因素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认真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教法的创新之外,学校中客观现实的运动场地器材优劣也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的优良水平也是直接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学校综合教学实力的体现。另外,某些小学体育方面教职工人员缺乏且运动项目的专项技能较差,也是导致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低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2.3、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因素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也对教学过程中运动兴趣培养有相当大的影响。某些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制约,无法完成教师要求掌握的动作,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引起对体育课的厌烦心理。再加之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抗挫折能力较差,体育教师更要充满耐心,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才能与学生相互信任理解,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4、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形式落后,教法身缺乏选择探究和趣味创新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体育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那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而,如果教师不去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形式,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缺乏自主选择,就会影响其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3、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方法策略

  3.1、建立新观念,教学目标简要明确

  在初中阶段女生因生理等因素,一部分不喜爱体育运动,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对于此类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创新观念、集思广益、收集材料、在积累更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引入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合的体育游戏到课堂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增加体育运动知识的普及,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体育的定义,及高水平的体育锻炼对增强进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到运动的幸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增强学生毅力,勇于挑战,通过成功的获得,激发运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成功体验的获得有助于激起学生运动兴趣,通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优秀和成绩给与肯定,用信任激励方式与学生相处,能使学生更加自信。

  3.4、体育教学引入游戏与竞赛教学激励学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来强化动作练习,创造轻松协调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5、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

  宽容式激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遇到教师与学生产生矛盾的情景,教师应怀着宽容之心与学生耐心沟通,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矛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式激励,作为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期望式激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的鼓励学生为主进行课堂教学。

  4、结语

  影响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发展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们意识到健康与我们学习生活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要拥有健康强壮的身心状态必须从小开始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从而启发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运动习惯,使学生心理上喜爱认同体育运动对我们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运动锻炼过程中,通过轻快愉悦的锻炼学习所需知识与技术能力,树立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健康的成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

  摘要: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是必须得到重视的,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激趣式的教学策略,在导入课堂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等方面渗透游戏教学法,使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策略

  小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爱玩爱闹的天性决定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以趣味性为主。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游戏教学深得宠爱,在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也受益匪浅,因为小孩子天生就爱做游戏,游戏使体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也使他们的体能在无形中得到锻炼。不仅如此,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方面都能够取得显著成效,让学生乐在体育中,戏在体育中,逐渐升腾起对于体育的热爱之情,也可以使他们在体育精神和品质的影响下培养出健康人格。

  一、游戏教学的意义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经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儿童天生就好动,很多学生都在体育课上呈现出散漫状态,更有甚者,无惧教师的管束,乱跑乱跳。游戏教学法契合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让他们在体育学习中真正参与进来,动起来,尤其是低学段学生,一旦他们对游戏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迅速投入其中,思维和动作也会很快就跟着课堂动起来,尤其是一些竞争性强和娱乐性强的游戏更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采取游戏教学法更能使学生产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各种灵活多变的游戏形式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整节课都精神饱满地参与课堂,不仅课堂有效性得到提升,而且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都得到发展。游戏本身还具有激励性和竞争性,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比如说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等。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游戏虽然有趣味性强、多样化等多种优势,教师要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力求做到全面教学,设置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形式激发他们的实践欲望。

  1.采用趣味教学导入课堂教学,还给孩子快乐的课堂。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娇惯长大的,他们在体力上有明显不足,所以学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畏难情绪,故而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时候教师应该采取游戏教学引入,这样学生便可以轻松走进陌生的技能学习中,而且会迅速产生一种高亢的情绪,激发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欲望。在学生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下,教师定会收获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训练孩子们的奔跑能力的时候,由于很多孩子没有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在一个班级中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肥胖的孩子,这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而这些学生恰恰对于跑啊跳啊没有丝毫兴趣,教师便可以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设置一个小游戏使他们消除对于跑的恐惧心理,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如“往返击鼓”这个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奔跑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式的游戏,爱竞争的学生迅速加入其中,完全忘却那种跑动起来的苦恼。

  2.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着力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体育课承载着的不仅是要锻炼孩子们的体能,更重要的是让体育品质影响学生自身的品质。现在的小学生大都娇生惯养,在他们中出现很多偏激的心理情绪及不良的思想品质,比如自私、孤独、胆怯、懦弱等,体育游戏同样可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品质的提升,学生在游戏中更容易袒露最真实的自我和真切的情感,这样就为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品质的机会。例如,在消除学生的孤独感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团队精神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采取“同走天涯”的游戏,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个长长的垫子,垫子上有三对环形的脚套,在游戏的时候需要三个成员一起动脚才能移动垫子向前走,最先到达指定的地点的一组学生获得胜利,让学生自愿结组,看哪个小组更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这项游戏学生在进行的时候既专注又紧密地与本组同学配合,对于团队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游戏中不仅要博得教师和学生的笑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优秀的品质,在游戏中挖掘出那些正面的影响因素,使其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塑造,这对于实现课堂有效性大有裨益。

  3.关注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差异性,科学评价中促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性,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待每小学生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条件,尤其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特别渴望被赞美。赞美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也是他们获得体育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保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教师要在把握每个闪光点的同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可供别人去学习的优点,而这些优点的把握则要靠教师的慧眼去挖掘。例如,在学生的立定跳远训练中,教师便可以采取小兔子跳及青蛙跳引入课堂,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用绳子摆成小河,互学互练,一人跳,一人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双脚起跳,是否双脚落地,是否跳过河。在这样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按自身能力调整小河宽度,体验动作。有的学生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跳到自己和教师满意的小河的宽度,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度评价,不要挫伤学生跳远的积极性,体育教学的评价不能以知识技能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体育品质方面都应该纳入其中。尽管有的学生在跳的技能上掌握得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参与程度及不放弃的精神是值得教师赏识与表扬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综合地看待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发展,以期收获长远的教育效果。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是必须重视的,尤其是低学段学生,教师要采取激趣的教学策略,让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投入课堂教学,在体育精神的指引下塑造自我的意志品质,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体育课堂才会有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静艳.小学体育游戏的作用与选择[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xx(01).

  [2]杨攀,刘乐安.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考试周刊,20xx(14).

  [3]李荣娟,覃林.游戏化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J].教育与职业,20xx(2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2

  体育课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它肩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使命。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因其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有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堂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即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如何改变农村体育教学,消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克服重知识、智力开发,轻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逐步改变区域差别以及传统习惯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变思想,提高重视

  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所以就无法谈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就需要转化教师思想,提高文化素养。让家长知道身体是第一位的,上好体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思想,这也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三、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边的石块投掷手榴弹、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锻炼的效果也才能有成效。(1)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应该让青少年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各个层面,不单纯依赖学校的体育教学。(2)紧密联系中学实际。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的基础上,想办法、花心思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方式,不能因为注重了“快乐体育、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3)因材施教培养意志和兴趣。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而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比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并且促进意志发展。面对复杂的技术动作,应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前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克服内外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战胜对手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培养学生迅速应变措施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所以体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育体”和“育心”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激发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学生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刘立国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一中学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3

  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元评价的运用

  摘要:在现代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能力发展问题、教学改革问题等是体育教师甚至是一个教育部门都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我们的国家要求小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发展,在体育方面学生的运动量在不同阶段年龄要有很大的不同,以此来达到学生健康发展的效果,例如学生肌肉的发展、学生的肺活量、学生的运动量等方面的发展,但是教学中却出现了很多评价不到位或者许多的学校没有将体育纳入基本课程等问题,忽略了在评价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元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多元评价

  1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小学体育的课程目标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运动发展的不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我国的发达城市的小学十分注重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培养孩子在体育方面的能力。然而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许多的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受伤、肌肉拉伤或者是被运动器材伤到等等,另外还有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也没有进行评价制度的建设,体育课紧紧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后,通常就进入学生自由的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所有学生的发展,极其容易出现学生受伤、评价不到位等情况。同时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是的热情是饱满的,因为他们喜欢玩耍的天性能在体育课上得到充分的发挥,体育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休息玩耍的课程,而我们的体育教师也有着类似的想法,逐渐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力发展与否缺少必要的评价。这些问题都源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加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完成一些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就完全没有的配套的评价体系。久而久之教学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同时有的小学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只是将一些任教其他课程的教师安排来当体育教师,这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在训练学生的时候没有将学生所做的动作完全做到位,教师评价的标准不合理,就容易导致学生的身体部位受伤,这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慢慢地积累起来就越来越多,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就得不到保障,而没有合理的评价又打击了学生的兴趣,使之体育改革在我国小学中发展得较为缓慢。

  2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多元评价

  2、1用多元评价理论制定合理措施督促学生注意安全: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我们每个学校都比较重视的,在各个会议中都会对学生的安全进行重点强调,一个学校若是学生的安全出了问题,那么就代表着这个学校的安全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小学体育教学中除了加强管理外,还应该用多元评价理论制定合理措施督促学生注意安全。比如:首先,教师要制定基本的体育课活动制度,明确要求学生不能私下进行激烈对抗性活动,打闹、急速追赶等,同时制定体育安全评价制度,为遵守体育安全准则的学生颁发”安全之星”,督促学生遵守安全,引领学生远离体育安全问题。

  2、2运用多元评价理论针对体育项目进行评价: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认真的思考,并将评价的标准做好规划。体育课是进行形体训练最多的课程,课前就需要教师将一些动作的标准进行规划,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将对学生的动作等进行评价,多用积极、鼓励的评价影响学生的积极进取的心。

  2、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进行一些运动时,体育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学生表达能力做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运动,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运动之前该做什么,事后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疑惑等,这样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达情况做表现能力的评价。

  2、4要有专业的运动量评价来督促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运动技巧、运动量等的训练,在此过程中需要有运动量评价,督促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动作才会规范,而且专业的体育教师能够制定适合学生的运动量,在学生运动方面的发展才会制定严格的目标。

  2、5当学生自由活动时,教师一定不能松懈,教师本人不能在别的地方,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在操场上训练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可以给学生规定一个自由活动的场所,在这个活动场所内,教师也必须在操场上,根据学生们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用正面向上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非常重视安全问题和评价问题,不仅要严格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还要重视体育教学自由活动时的评价。体育教学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评价体系得到完善,师、生在教、学中的信心也会得到加强,这样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运动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学校在体育方面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金龙、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3(19)、

  [2]滕立鹏、小学体育教学中评价问题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年23期、

  [3]蒋齐、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11期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4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师组织和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依据。

  本文谈的体育教学目标是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及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遵循体育教学目标的框架结构和分类系统及编制原则而具体确定的。

  体育教学目标,是由学科教学目标,学段、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教学目标呈系统性和层次性,在教学目标系统中,下位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课时教学目标是其最基本单位,体育教学目标基本是靠课时教学目标来实现的。

  一、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

  附图{图}

  1.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是在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段教育与教学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学段体育教学内容,确定本学段学生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并通过一定的运动负荷实现身体发展的目标。

  2.年级体育教学目标

  在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年级各项教学内容进行纵横分析,并根据本校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3.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在年级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学期各项主教材进行纵向分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各项主教材的单项体育教学目标。

  4.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以本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和单项教材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各单项教材深入进行纵向分析,找出本年级各单项教材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各项主要教材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各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区别

  教学目标不是教学过程,而是具体、明确的教学结果,是以学生学习以后的变化为依据,表现在学懂、学会、产生兴趣和追求等方面。教学目标是可以观测的学生身心变化,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达,它的实现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期望,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期望和假设,缺乏量和质的规定性,观察和测量都难以进行,因而教学效果也难以评价。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量化的规定,可观察、测量,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依据。

  教学任务仅限于教师所用,而教学目标则是师生共用的。描述教学目标可用具体的行为动词,因而对教学过程的阶段、深度、层次有明确的限定。教师依据目标而教,学生则借助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不仅比教学任务容易操作,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控制,重要的是将教学任务化为教学目标,能有效地促进由重教向重学转化,让学生得到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分类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运动负荷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若干层次,其表达方式如下:

  (一)知识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记忆

  ①能记住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②了解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③知道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

  2.理解

  ①能说出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②会讲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③懂得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

  3.简单应用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做某某动作。②能运用已学过的某某知识和原理。③能回答(讲出、说出)某某道理。④能回答(说出、讲出)某某动作做出的道理。

  4.复杂应用

  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某某道理。

  (二)技能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体验

  能照示范、照片(图片)尝试(亲自)体验(体会)某某动作。

  2.模仿

  ①能做出某某动作。②能做到某某样子(程度)。③会做某某动作。

  3.组合

  ①能将某某与某某动作连贯做。②能做出某某联合动作。③能连贯做出某某与某某动作。

  4.协调

  ①学生能不停地做出某某与某某动作。②能熟练地做出某某动作。③能不停顿做出某某正确动作。

  5.熟练(自动化)

  能准确自由地做出某某动作。

  (三)情感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接受

  ①学生能注意听教师讲解,认真看教师示范。②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某某要求能给予配合。③学生愿意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2.兴趣

  ①学生乐意按教师的某某要求去做。②学生对某某练习,精力集中(干劲大,情绪高昂),感到欣慰。③学生对某某动作乐意多次重复练习,产生爱好、倾向。

  3.自觉表现,形成观点立场

  学生认识到某某活动(练习)的价值,在没有人指导的'条件下也能自觉地做,由倾向、爱好,经过内化形成观点、立场,并经常习惯地自觉表现。

  (四)运动负荷目标

  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适宜的运动负荷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负荷的大小,是由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即练习的重量、距离、速度、时间、数量和动作的质量等因素组成的。

  课时教学目标中的运动负荷目标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度、适量,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能力的提高。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

  编制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教学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必须遵循思想性、科学性、操作性、层次性和可测性的原则,依据教学三要素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编制。以一课时为例,方法如下:

  1.要认真学习和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根据单元教学目的,疏理出本课时的知识点以及要完成的技术技能的要求。

  2.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运动技能的起点和适应水平,确定本次课时的技能目标。

  3.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时的运动负荷目标。该目标应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同时也照顾到学有余力和体弱学生的不同要求。

  4.确定目标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做到检查有方法,测量有依据,考核评估有标准。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

  摘要:体育课是传授青少年锻炼身体方法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青少年学会做人、做事的课堂之一。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规范的技能教学为主要目标,对复杂多变的体育教学活动作出确定性的假设,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程式化、机械化,既阻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又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把体育教学看成既有计划性的一面,又有生成性的一面,教学设计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支持、帮助和服务,又为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舞台。在此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内容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思考、实践

  体育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忘我的工作精神去追求和探索。新课程拓展了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思维,但并没有具体提供体现学生“汗、会、乐”三维健康目标的范例和方案,把具体的操作问题和课程开发的权力留给了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这对习惯于以传统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教师来说难以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与目标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冲突的问题。面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我市启动了“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方案。我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学习、探索,在教学设计中尝试了体育课的教改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程目标的认识与单元教学目标的构建。

  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趣味化、知识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开发的以运动项目和游戏相结合来呈现的主题《健美操、游戏》教学单元;又如我们以即可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又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集体项目进行组合构建的主题《建设美好家园》教学单元;以服务于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构建的主题《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单元等。

  二、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确立重点、难点。

  首先,我们在开发单元课时目标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例如,我们根据障碍跑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共设计5课时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主题内容依次为,第1课次:穿越树林(绕过障碍物)——第2课次:踏石过河(跨越障碍物)——第3课次:滚过草地(滚过障碍物)——第4课次:穿过山洞(钻过障碍物)——第5课次:森林擂台(滚跨绕钻组合障碍跑)。其次,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有所侧重,即每课时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三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例如,我们把“障碍跑”单元的第1课次主目标确立为“运动参与”,第2课次为“运动技能”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第1课次不直接进行技术教学,强调运动参与、体验、感知。再者,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正确与否,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例如,我们在学情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为:

  (1)知道简单的“钻、跨、绕、滚”等动作术语,明白安全运动的重要性,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

  (2)能做出钻、跨、绕、滚等的简单障碍跑动作,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

  (3)在活动中敢于自我表现,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及勇敢顽强,相互协作的精神。基于此,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能掌握钻、跳、绕、爬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合理搭配副项内容,弥补主教材的不足。

  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到单元的学习内容的搭配能够针对教学目标,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把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作用不大,学生不喜欢的项目排除在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安排一个项目,我们确定某个运动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称为主教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还要选择适合的动作或身体练习作为主教材的补充(称为副项)。无论主教材还是副项都要处理好身体发展内容的搭配,从而弥补主教材的不足。例如技能与体能的搭配、上肢与下肢的搭配、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搭配等等。做到健身、文化、育人等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关注学习内容;从而贯穿整个教学甚至整个知识段的学习,为学习内容“抛砖引玉”。

  四、设计新颖有趣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因为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的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从而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要想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就要让他们明确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在设计、选择时我们要注意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要具有小学特点,要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有合理的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都必须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都伴随着相应的身体练习。能否取得身体练习的效果及取得什么样的练习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练习方法,二是练习中的运动负荷。而丢掉运动负荷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课的本质属性,将丢掉学生的健康。没有运动负荷,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健康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体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十分不利的。只有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才能锻炼学生身体、才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运动欲望的需要。这也就要求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爆发力练习、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

  六、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与实践,我体会到:体育教学设计不能违背科学规律,既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规律,又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和动作技能形成的科学规律,不能只为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学生浓厚的兴趣或其他的目的而违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勇于探索教学的新途径,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运动负荷,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体现“汗、会、乐”三维健康目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周雁林,张保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J]科技传播,20xx.

  (2)赵华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问题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xx.

  (3)张细谦。论小学体育课的设计策略[c]东莞塘厦,20xx.

  (4)李兵。论东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方向[c]东莞塘厦,20xx.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5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27

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论文08-17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2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15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10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篇)11-07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精选15篇11-09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篇11-06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