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10 08:56:30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优)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有用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如何面对数学,怎样看待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时常浮现脑海。通过近几年高中数学教育,我认为作为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取得双赢。

  一、首先介绍初高中数学思维方法的变化,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和初中阶段有显著的不同。初中阶段,教师总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更变使很多高中学生感到不适应。这使很多同学产生自己初中数学基础没打好,很难接受高中阶段的学习;数学很难,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头脑;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没意思的想法,这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将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数学学习。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认识产生行动,行动决定结果,认识上的偏差,将产生行动上的错位,行动上的错位,必然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此重点针对同学们初中数学基础不好,不能接受高中阶段学习的问题进行澄清。

  初中数学成绩不理想,千万不要丧气,更不要有应付和放弃的想法,数学学科系统性很强,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点同学们十分看中,其实数学知识还有相对独立性,这一点同学们领悟可能不够。比如:集合、函数初中已学过,高一还要学习,当然是在初中学习基础上的延伸,初中没学好,借此之机补上初中知识的漏洞。在高中阶段随着身心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反过来看初中知识会感觉非常简单,有时会产生顿悟的感觉,因此,不要因为基础不是很好就没有信心,而应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弥补其他知识的缺陷,并要求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上,多思考自己在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中有哪些断层?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由高中思维方法的变化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误区,是数学学习的天敌,因此,要走出误区,提高学习数学的认识,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数学的学习。

  二、学会认知学习心理状态,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大体可以分为“要我学”和“我要学”两种,初中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十分明显,是“要我学”升入高中后,面临老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其学习可依赖心理滞后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习迷茫了,这对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学习态度。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又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需要我们去培养,大家熟悉的国内外著名科学家,他们能取的卓越成就,并不是他们能力超常智慧超群,而是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感兴趣,在研究中体会了无穷的乐趣,进而成为研究的志趣,由兴趣——乐趣——志趣的.衍变,从而走上科学成功之路。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要和我们自己有意识地去培养,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比如立体几何感兴趣可多做这方面的题目,在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中蕴涵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来带动其他章节的学习,从而培养出对学数学兴趣,兴趣有了,乐趣也就来了,你就有了学习的志趣,乐中求知,知中有乐。正如题记中所说数学也就成为了快乐的游戏了,成功也就来了。

  三、优化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方法,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要“会学”要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和教师若不试图从教学的形式和单纯的演算中跳出来,以掌握数学的本质,那么挫折和迷惑将变得十分严重。”可见高中学习不可盲目地在题海中遨游,而是要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什么又是数学学习方法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包括:

  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主能力,而且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

  3.专心上课: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关键环节。

  4.及时复习: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

  5.独立完成作业:独立作业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解决疑难是对独立完成作业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

  7.系统小结: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

  8.课外学习: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以丰富文化科学知识,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总之,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望同学们能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目标,长计划、短安排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付之以行动,数学学习自然会成为快乐的游戏,也就自然会有学习的志趣,成功也就自然接踵而至。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2

  1教师应逐渐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要想使高中数学生活化,首先教师应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明确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实际的基础上,把握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和理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念意识,使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使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当中。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表达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想法,促使学生逐渐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需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学习和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内涵,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把生活中的现象、人物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为生活化的数学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学习数列极限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创设这样的案例,如果一个人距墙壁为2米远,他向着墙壁,第一步走1米,第二步走12米,第三步走14米……以后每一步都是前一步的一半长度,问:这个人何时才能走到墙壁?由于这个问题具有真实性,学生又能够进行操作,学生很感兴趣,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在过程中体味乐趣,又可以轻松地理解数列极限这个概念。[1]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课堂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长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课堂感到枯燥、沉闷,对数学教学逐渐失去兴趣,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根据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实际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这样一道例题,某制造商制造并出售球型瓶装的某种饮料,瓶子的制造成本是0.8πr2分,其中r是瓶子的半径,单位是厘米。已知每出售1ml的饮料,制造商可获利0.2分,且制造商能制作的瓶子的最大半径为6cm。(1)瓶子的半径多大时,能使每瓶饮料的利润最大?(2)瓶子的半径多大时,每瓶的利润的最小?[2]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事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上教师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上以情境模拟的方式来展现复杂的数学知识,可以将其变得简单化和趣味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3有效利用教材,加强生活与教学相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教材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依据,为使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发挥教材的作用。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材中,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不仅复杂,也比较难理解,而且与实际生活脱离,不利于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为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开展教学,例如学习概率问题时,教师可以引用实际生活中的彩票中奖等开展教学,使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实际生活的案例以及探究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部分的内容,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也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效的促进数学教学的效果。[3]

  4结束语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实践,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3

  一、开展数学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而游戏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游戏集趣味性、思辨性于一身,学生在游戏中会有很多新奇感受,也更容易投入其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开展主动学习。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数学游戏活动,在动态教学中使数学学习过程转变为易于接受的游戏活动。例如,在教学“集合”时,教师可以现场划定几个圈,每个圈代表不同对象,团员学生站在一个圈里,其他学生站在另一个圈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的参与度也随之增加。教师在此时引入集合概念,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在游戏中掌握集合元素的特点。这样就可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二、引入教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将实验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也符合高中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可提供更为直观的感性材料,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单纯的语言讲述无法企及的。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耐性较差,有的学习兴趣不高,有的懒得动脑,有的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有的对数学的兴趣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努力通过教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他们“动”起来,既要动手,也要动脑,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椭圆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三人,准备好图钉、细线、白纸和铅笔等教学物品,指导学生按照具体操作程序画出椭圆,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画椭圆的关键,这时再引入椭圆的定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椭圆定义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努力开发和引入更多的教学实验,充分发挥教学实验活动的作用,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组织分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则以“听”相配合。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良好方式,也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分组合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加强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以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作用,使每个学生“身在其中”,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参与度。例如,可在试卷讲评课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成绩好、中、差等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实行捆绑考核和奖励机制。每个小组就试卷上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时可将未解决的问题拿出来与其他小组互动,最后再开展测试。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综上所述,活动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真正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实施活动型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认知度,为日后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4

  一、要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听别人的发言要点;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这样,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二、要学会表达观点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三、自主探究阶段

  自主探究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如果不进行这一步骤,学生的合作交流无法深入,将流于形式所以,要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经验和基础知识层次,依靠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自主研究、发现、理解和再创造数学知识合作研讨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提是建立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小组,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小组的确立,保证每一小组内有学习优劣程度不同的各类学生,这样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之下,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除了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成员之间还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这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得到有效发展。

  四、恰当分组,明确组内分工,强化合作机制

  培育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是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前提。在培育学习小组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各组成员成绩的均衡,同时在小组内部实现成员之间的互补,保证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学习,实现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可以保证每一组都是在同一起点,进行公平的学习,进行互相的竞争,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在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组内成员成绩的合理安排,在组内进行互助,这样的分组方式也可以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还可以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虚心接受其他同学的意见与建议,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样就可以凝聚学生的.个人力量,并且将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提升到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进行小组合作式教学的时候,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任务,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实际分组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责任分工,同时发挥课代表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任命富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主持人,这样可以保证讨论的有序进行;任命写作能力强、反应快的学生为记录员,进行发言要点的记录、组织与整理;任命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为小组发言人,进行问题讨论。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五、创建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主要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其看成是合作的对象,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将学生当成是朋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可以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自信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总之,在高中数学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加强合作技能指导,实现科学分组,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组织和评价,既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活动,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技能。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5

  摘要:学习困难是学生们较为普遍的现象,不仅阻碍了学生们的健康,还影响了教育的效益。学生学习困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老师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学习的苦难,获得了很多的帮助。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

  高中的数学学习关键时期在于高一的课程,在高考中占据的比例很高。对于高一的学生,经过中考的优异成绩,进入到高中的校园,既兴奋又陌生,对数学学习都充满的好的愿望[1]。但是由于感到高中的数学比较难,尤其是高中的考试很多,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1.1教材的原因

  高中数学书本中的语言是很抽象的,在初中的数学中表达的形式主要是以图形和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而高中的数学中是集合一些语言和逻辑运算以及日后学习到的函数和空间立体几何等。数学语言都是符号化,其思维方法等也比较活跃。以往初中数学中的抽象度不是很高,大多同学都是可以理解,而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对数学抽象的理解是需要借助一些外界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才能完成。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中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高一的学生要从以往熟悉的经验性抽象思维向理论性型抽象思维过渡。还有就是,高一的数学知识内容也有所增加,并且与初中的数学明显不是同一个内容方法,所以学生们要尽快学习信息量较大的知识。高中上学期有两本数学书,分别分成必修1和必修2,时间也比较紧张,因此,消化性的可相应的减少,节奏比较快。

  1.2教学原因

  由于学生都是由初中升到高中,而初中的数学相对高中而言容量较小,抽象程度并不很高,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教学时要耐心解答学生的疑惑,连接一些生活的背景,讲解一些细致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要分析得透彻。教师通常在课堂中讲解各种习题的解法,但高中的数学知识点比较多,新课标需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数学中通常会引导学生们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1.3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在高中需要慢慢熟悉环境和校园文化、同学以及老师等,由于离开之前所熟悉的环境或是城市,陌生感是一定有的,因此,会存在一些变化,并对自己的学习心态和目标等一些习惯都需要不断地去更改,慢慢适应[2]。

  2对策分析

  2.1利用以往的知识补救新的内容高中的数学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是在原本初中基本上发展而来,可以在原本的数学基础之上增加新的内容,注意以往课本中的知识,用学生们习惯的知识去铺垫新的知识。例如集合有感的概念教学中,学生们可能都并没有接触过,仔细讲解其中的理念,让学生熟悉数学载体,帮助学生们认识这些知识理念,体现知识给学生带来的益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都需要利用旧知识,开展新知识学习,如平行几何,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学习中要有学习的动机,推动学生进行学习,这是课堂中的一种需要,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2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

  每个人都具备无限的力量,但只有在潜意识中认定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实力。因此,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可以产生很大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会不断地去挑战自己,在数学的解题中一次一次获得乐趣。与此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总是不停地失败,容易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认为自己的智力并不够,不想学习,甚至是逃避学习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特征,有意识地去设置一些难度适应的问题,让学生一同去思考、讨论,让学生一起努力,在独立的思考空间中解决难题,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可以体验到战胜困难的乐趣,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去战胜自己学习困难的心情,可以获得成功[3]。学生每学习完一段章节,组织一次测试,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印象深刻,并且很多学生都会取得好的成绩,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后,对学习也就充满了自信。

  2.3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打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学的数学学习环境,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都能充分得到发展。搭建一个公平、和谐的思想氛围,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带动学生们共同去寻找数学中的乐趣,体验到成功和自信,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欲望。在课堂中要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促进学生们能够互相交流,培养学生们的参与意识。长此以往,课堂教学就会自动变成欢快的课堂,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紧张气氛,教师要与学生们培养感情,不要特别的严肃,这样容易让学生们有距离感。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个性以及内心的承受能力,不能因为一些考试取得低分,就从此放弃学习,而不正确地去面对自己本身的问题,这样的学生在高中有很多。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在初中的学习比较好,到高中凭借着自己的数学基础而不认真的学习,总想着距离高考还有好几年的时间,不着急,这样的思想是不正确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的组成,并不是一时的,在课堂中教师要掌握这些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讲课。

  3总结

  高中数学学习困难是因为科目涉及的较多,校园环境比较陌生、教学的改革实践停留在表面上,并未去实施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热爱,不仅从学生们自身找原因,还需要教师们的配合,更改教学方案,让课堂和生活连接起来,并且让学生可以简单地了解数学中的乐趣[4]。

  作者:汪泽亮 单位:益阳市箴言中学

  参考文献:

  [1]贾旷.高中数困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的成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xx.

  [2]张志明.高中数学学习中“似懂非懂”现象成因与对策的研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xx,(8):15-16.

  [3]黄起志.“上课听得懂,练习不会做”的成因与对策[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xx,(8):77.

  [4]王海玉.浅析职业技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J].科教文汇,20xx,(19):93,99.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6

  【摘要】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使得教师更加关注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作用与探索,力求对数学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整合;研究;探索

  当今以数字化、多媒体、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以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不言而喻的。当前,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世界,也深刻地冲击和改变了整个数学世界。信息技术使当今数学变得更加现实,使数学模型思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家把头脑中的“数学实验”变成现实,对精深的数学概念、过程进行模拟。

  一道很难的计算题、一个很难想象的函数图象、一道复杂的方程,甚至是一个我们很难作出的几何图形等,只要给出起算法,就能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完美的解决。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使得数学思想容易表达了,数学方法容易实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对于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我们,利用多媒体信息组合演示,即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演示型教学模式。也是目前运用最早、最为得心应手的主流形态。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这是最应该呈现的,能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动态展示图像变换,让几何体动起来,就像我们习惯用的几何画板就有这样的功能。其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最重要的目的。用powerpiont或是几何画板在屏幕上工整地展示出来,既清楚又快捷,还可以配上图片和动画,问题的背景一目了然。小结课学生自主学习、练习讲评课分层教学,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照顾到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做数学实验综合训练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思维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实现三种思维的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培养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进行课堂演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从而降低教学难度。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以问题共同解决、培养能力为中心并且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将深入人心。例如,在《概率》的教学中,有一个探究活动:“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π的近似值”,用计算模拟:向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内切圆,然后向其中撒芝麻,由落在圆内的芝麻数目和正方形内的芝麻数目比来探求π的近似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高峰 单位: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7

  第一篇: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研究论文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主要采用题海战术以及死记硬背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各种的题目让学生去练习,并且对解题方法进行死记硬背,然后在碰到类似题型的时候就机械的模仿其解题套路,不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而教师则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数学习题与具体的解题思路全部告知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极大的影响到学生自主解题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旦遇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题目类型,就变得束手无策。因此,在新课标的倡导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积极的转变观念,注重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首先,巩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保障。通过对知识与能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有效提高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整个知识基础与技能状况的准确把握;二,在此基础之上,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全面的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架出一座“桥梁”,注重对学生既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并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分类与整理,从而为其自主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源,任何一个思维过程都指向了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且问题也是创造的基础,一切的创造也从问题开始[1]。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是相当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它能够有效的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儿进行自主的思考与探讨,积极的发现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全面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之上创设出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就能自主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如在对“等比数列”这一知识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有一天,兔子与乌龟赛跑,乌龟在兔子前方1公里处,而已知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兔子向前追1公里时,乌龟同样前景了1/10公里;而当兔子追到1/10公里处的时候,乌龟又向前走了1/100公里;当兔子赶到1/100公里处时候,乌龟又向前走了1/1000公里……问:在相同的时段内,兔子与乌龟各自的路程是多少?兔子能追上乌龟吗?通过这种形式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观察到数列的特点,进而引出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相应的.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培养创新思维,挖掘新型的数学思维方法,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条件。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从而提出问题[2]。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挖掘新型的数学思维方法,并将其进行全面的把握与应用,从而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本质,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当中,使整个数学的解题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的提高,进而发展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问题的自主解决能力,导致学生一般都认为数学比较难学,不愿意学习数学,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充分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3]。

  第二篇: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研究论文

  1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1过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会学习,为之后他们一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高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严重忽视了教师扮演的角色、过分重视学生独立学习的现象。由于教师角色的缺失,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是在原地徘徊,导致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和教师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认为,当学生的思维是窄的,教师应该开阔自己的思维。总之,教师的指导是确保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1.2教学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高中数学新课程强尊重个性差异和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困难,贫困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的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盲目歌颂。赞美和批评的完整的识别和动机。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思想,及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学生的错误意见,明确指出,要澄清模糊数学问题。

  1.3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角色缺乏平衡性

  新数学课程要求提高学生主动观察,实践,猜测,推理,数学教学和学习活动的验证和交换。学生的学习风格,阅读,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但老师指导,合作者和促进者,成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性,科学课程,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的实施,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之间的比较,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在自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进行自己的意见,让他们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不仅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转移。然而,在实际的学习项目,因为学生的认知上的局限性和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及时评价,正确处理学生的经验,多了解,理解和共识,多元文化的普世价值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新课程把太多的重点放在对个性差异的尊重和学习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夸张赞美的激励效果,忽略错误校正LED,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存在的若干问题

  2.1教学内容难度进一步加大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一个,与旧教材相比似乎难度降低,但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而这些困难的部分新增加的不小。我觉得新课程教材是完全按照市重点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备,不考虑农村学生。如算法初步内容,涉及的知识在计算机语言,具有较高的逻辑相关的知识,抽象和专业。这些内容在农村的学生很难学,因为地区的差异,他们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这方面的知识是没有的。新的数学课程,所需的内容分为五个模块,高中完成所要求的5个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追求教学进度,有时一类的两个或三个小时的内容,没有实践,没有消化,没有巩固,使学生了解不全面,甚至能记住的知识不了解或不了解的深入,当然不会解决问题,这势必增加,学习的难度。

  2.2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忽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一些教师认为,新课程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学习,而忽视了教师的必要的,模糊的积极引导,数学知识的准备接受课程的学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新课改背景下淡化了教学素材的实际作用

  在新课程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完成补充材料,以扩大,延伸,组合,并把它们放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但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和课程资源的认识程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资源教师片面发展未能完全控制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泛化,甚至出现模糊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学书的配套光盘制作高质量课件来丰富他们的教学。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并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适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4过分强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信息网路技术的日益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几何中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计算机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从而、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安全忽略其使用是否过量。计算机技术教学纵使再好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于多媒体网络,如基本的算术,想象力,学生数学活动的逻辑推理,数学证明应该依靠自己来完整的,因此,我认为掌握好教学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平衡,注重有效的整合,整合最好的。

  3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部分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学问题的解决,为广大师生进行教学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尽最大可能的去规避这些不足点的再次出现。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研究论文

  1、关于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接受不了容量较大、难度较强的高中教材。初中学习数学时,初中教材内容简单通俗,题型较少比较容易,学生很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材对概念描述简单,一些数学定理根本没有论证,教材之间衔接较缓。高中教材内容极为抽象,注重于变量、字母的研究,注重计算、分析理论、注重逻辑性、抽象性的知识呈现。例如高一就出现集合、映射、函数等众多的抽象概念,符号极多,定义、定理教材叙述极为严格,具有高起点、难度很大,容量有多的特点。近几年教材的调整,初中教材降低的幅度较大,高中教材也降低了一些,但是由于受高考的制约,教师不能也不敢降低难度,直接造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根本没有降低,可以肯定说,调整后的高中教材不但没有降低难度,反而难度更大了。高中一年级时间紧,数学容量大,教学进度极快,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也就不足为怪了。

  1.2学生不适应初中与高中课标中部分知识点的衔接。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一些知识要求简单理解,高中教材也没有进行适当补充,一些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学生只知道肤浅的内容,或者只知道一个结论而已,结论是怎样来的,用结论解答什么问题,解答的途径方法等一概不知。出现了高一学生上课时常遇到没有学过的知识。例如:初中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图像解二次不等式诸多问题,课程标准要不高,学生接触过简单知识点,高中学习感到特别难以接受。一些教师没有办法,只有进行补充,占据了大量时间,为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加快速度。导致了初中数学知识没掌握,高中数学知识被落下了的惨剧。

  1.3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初中教材内容少多、难度不大、要求较低,教师教学进度不快,一些重点、难点,反复讲解,多次练习,逐一击破。一些教师为了学生中考取得好的成绩,不厌其烦的进行演练,有的问题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造成了有的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丧失,出现了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试卷,轻书本”的错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教材的丰富容量、要求较高、进度很快、信息广泛、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难点就更不用说了。新课程标准的高中教学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解答,注重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思维品质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刚刚入学的高中生很难适应这种教学形式,跟不上教师的讲课,严重影响了数学的学习。

  1.4学生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及学习方法。高中一年级学生面对一切都是新的:新环境、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一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经历。紧张而残酷的中考,进入了理想的高中学习,一些学生有松口气的心理,入学后不紧张,优哉游哉。一些学生中考前就听到高中数学如何难学的信息,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心理。高中数学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更让学生无所适从,影响了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初中教师讲解得很细,训练的熟练,学生经过训练,概念、公式、题型了如指掌,只要对号入座即可取得好成绩。学生围着老师转,完全听命于老师,不注重自主思考、归纳总结。高中学习内容较多,学习时间较少,要求学生必须归纳总结,掌握数学思维方法,触类旁通。高一学生学习数学,仍然使用初中学习方法,造成学习阻力很多,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都很艰难,预习、复习时间没有了,严重影响学习质量的提高。

  1.5新课程的辅导资料不尽完善。新课程改革进行几年了,书市上教辅资料繁多,这些教辅资料和老教材教辅资料一脉相承,有的只是对顺序做了调整而已。内容可谓涛声依旧,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让师生对学好数学提出异议。

  2、关于几项对策措施

  2.1掌握学生学情,进行有效衔接。高一开学伊始,召开新生座谈会,调查学生入学成绩,进行相关测试,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什么学习习惯,初中数学教师讲课特点。研究初中高中教学大纲、教材,掌握初高中知识体系,找到初高中知识最佳衔接点,有的放矢对学生讲授,进行有效衔接。

  2.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心理衔接。教师必须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一定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树立学好的信心,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自主学习,提倡探究学习,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鼓励,实现心理衔接。

  2.3关于教材内容的衔接。高一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不能过分强调难题、偏题、高考题,让学生接受数学,喜欢数学,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践行新课程理念,教师教学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进行,温习初中旧知识,学习高中新知识,实现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

  2.4关于教学方式的衔接。高中数学要求学生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建立严密的概念,教学方法上必须实现较好的衔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主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直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5关于学法指导、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互相交流、主动参与。激发学生想象思维,鼓励课堂上踊跃发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2.6关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教师一定注重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开展有效思维活动,摒弃思维惰性,把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上的衔接好。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研究论文

  一、有效提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有效提问是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事实证明它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面对很多数学问题,但是很少有人关注这些数学问题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它们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通过借鉴和解决这些数学问题,他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和教训等。而这些恰恰是有效提问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牵动学生一步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去发现其与相关数学知识的联系,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逻辑分析能力,来最终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还能使得自己的读题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解答题目的能力在一个有效提问的牵引下,得到有效提升。有效的提问能够吊起学生的胃口,让他们由出于对题目的好奇和对答案的渴望,自觉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效提问能够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开动发散性思维,对题目进行谨密的逻辑分析,通过步步推导,在不断的假设和检验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教师设计题目的考验。一个有效的提问不亚于教师的苦心督促,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自觉自愿地对题目进行解析。学生为了解决题目,会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学习更好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有效提问的应用,从各种经典的数学题目的设置中,去寻找有效提问的方法,应用有效的提问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应用有效提问的建议和措施

  一个有效的提问必须要具备以下因素:一是与课本知识紧密相关;二是题目难度设置要有梯度;三是打破思维惯性,凸显创意;四是蕴含逻辑内涵,符合逻辑;五是与实际结合,彰显生活性;六是富有语言特色,表述清晰。教师要结合这些有效提问的设计要求,借鉴经典题目的设置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以有效的提问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几点设计有效提问的建议和措施。第一,设计题目时要注意衔接课本知识。教师通常在讲解完课本知识和例题之后,就会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要求学生借鉴例题的解答方法去解决题目。例题体现了教师对课本原理知识的初步应用,而有效提问则是在例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要让学生突破例题的范围的局限,体验所学的原理知识在其他范围的应用。教师要为有效提问设置更多的限制条件和新的应用环境,而学生要学会适应新题目设置的条件和所规定的情境,对课本的.知识能有一个所深层次的理解,能透过题目看到原理的本质,了解到它和例题之间区别,从而在应用相关的知识原理时,能够做到坚守本质,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从最本质的解题要素入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设置梯度性的题目。教师在设置有效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性,做到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从问题的提出到原因的解读与检验的过渡。题目经过梯度的处理之后,会使得学生不至于在一开始就遇到极难的问题,从而失去了自信心,丧失了解题热情。同时,题目经过有层次的过渡,能够让学生层层深入,能够结合上一小题的分析和结论,更深入地了解到题目设置的深意,从而在层层探析中获得探索的乐趣。第三,打破思维定性,实现解题创新。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之后,很容易对各类的数学题目产生应激反应,一看到类似的题目,就将常用的解题方法套进去。这种习惯很容易使学生陷入出卷人所布置的陷阱中,让学生产生惯性思维。因此,教师在设置有效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推陈出新,巧妙设计陷阱,让学生警惕“眼熟”的“习惯性陷阱”。教师也可以多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有效提问,要求学生至少用几种方法去解答,以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分析各种解题方法的优劣,从中选择最适合、最简便的方法。第四,要解析题目的逻辑内涵。我们知道,每一道题目都有一定的逻辑,而教师在设计有效提问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其中逻辑思维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便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遵循一定的逻辑方式,给自己规划出一条清晰的思路。有效提问的逻辑可能是比较隐蔽的,用以考察学生提炼题干的能力和解析题意的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获取逻辑线的能力。学生在明确了“题眼”之后,就能够顺藤摸瓜,得到一条清晰完整的逻辑线路,体会到题目的逻辑内涵,明白了题目情境与课本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总结出类似题目的逻辑结构。第五,结合时事,设计生活类题目。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有效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与当前的时事新闻、热点问题相结合,或者是与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历相结合,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为背景,设计一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以此体现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可利用学生对问题背景的关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对现实事件的设置和引入,学生会对提问更加感兴趣,希望去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意义和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教师设计生活类题目,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强大功能从而爱上数学;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生活类题目,消弭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让学生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身边的世界,分析事件背后的数学原理,增强了数学的应用能力。

  三、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重视有效提问所具备的优势,积极引进好的提问方法和提问方式,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指导学生开拓思维,锻炼并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数学成绩的提高和数学素质的提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8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本身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与概念性,因此很多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及时引进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利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及意义,希望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脑科学研究认为,人的逻辑思想、理性思维主要依赖于大脑的左半球,而人的直觉、创造力与情感则主要依赖于大脑右半球。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人们一味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只能发展人的大脑左半球,利用引入情感教学可以调动人的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同时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就是对学生增加外界环境刺激,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多年,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教学观点,希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情境教学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建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校开展班级篮球赛,本班共有10名学生参加,教师出示写有10名同学名字的小黑板,但每场篮球比赛只允许5名队员上场,那么本班上场队员的组合方式共有几种?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最后指定小组长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就在身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创设实物情境。由于高中数学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教师则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物体,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当中,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数学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在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不突出,教师则可以制作丰富多样的立体模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深入理解几何知识,发展自身发散思维。很多学生感到学习与函数区间有关的数学问题非常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标准的区间图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加上教师的详细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此部分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活泼、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还可以将高中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就在身边,从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目标。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水平,利用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抽象性的知识简单化,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当中,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等差数列”一节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水库管理员为了加快鱼类的'生长速度,要利用放水定期清理水中的杂鱼,假如此时水库的水位为18米,利用自然放水每天可以降低水位2米半,要求水库水位不能低于5米,那么自放水开始每天的水位是多少?这一问题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中数学知识由于本身的逻辑性使很多学生感到困难,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教师要利用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建积极、和谐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研究当中,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人一组的若干个小组,要求一名学生随机上抛二枚硬币,另二位学生计算得到正面的概率。创设这样的情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教师一味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强行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默默地接受,教师与学生不能及时进行交流与沟通。导致学生心中的疑问不能及时解决,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创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创建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有了问题会首先想到自己的老师,有效培养了师生的情感。

  三、结语

  总之,利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水平。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掌握新的教学手段,要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具体的形象,提高数学教学的吸引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晶雪.浅谈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114-114.

  [2]姜必青.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0):130-130.

  [3]周方旦.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6).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9

  一、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重要性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以及教师的影响较为深远,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时半会难以消除.以往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几乎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不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受新课改影响,高中数学教学要采取新的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迫在眉睫.

  二、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策略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

  要想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从而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椭圆的概念与特征”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给学生准备细线、图钉、纸和铅笔等椭圆的教具,接着教给学生画椭圆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画出一个椭圆?(2)椭圆的形状会随着图钉支点位置变化而变化吗?如果会,怎么变化?(3)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可以总结出椭圆的哪些特征?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并且借助课本知识积极思考问题,很快学生都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通过这种基于学生兴趣点的探究性提问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注重发掘生活中数学特征,提升探究效果

  高中生的.探究思维和探究欲望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需要后期的培养和引导,而且学生的探究思维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由于高中生学业比较繁重,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内心情感和学习动机是相对复杂的,很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忽略了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元素,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和情感特征,将高中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例如,在讲解概率、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知识时,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和生活相关的题目,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探究效果.

  3.注重分层引导学生探究,培养探究精神

  高中生在数学探究过程中不可能顺顺利利,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问题,在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很难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很难判断问题的对与错.这时,教师应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归类,然后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引导,要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点拨.例如,在讲“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时,教师可以引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并设计问题: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抛物线和之前学习的有什么关系?这样巧设疑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探究,进而对新旧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总之,要想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和体会,认真解读新课改的要求,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特点,不断总结提高,努力寻求培养学生研究性精神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0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思考自学的方法来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凸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本文对新课程改革有效背景下进行高中数学课程影响因素调查,即对阻碍高中数学课程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就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程的水平对数学教学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改革措施;尝试建议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有必要重视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是高中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的具体教学反思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探索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加强学习法的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我国高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很缺乏促进,在新课程改革前,数学教学课堂气氛压抑形式简单单一,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新课程改革强调平等师生之间互相帮助,注意培养师生友好的自由对话伙伴关系,实际上只有在师生平等的条件下,师生在课堂互动中才会比较顺利,学生在课堂上将敢于与老师进行学习沟通,对于课堂的理念师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老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学生的帮助下取得更好,更快的进步,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仔细地思考,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加强对高中学生学习法的引导。我向学生提出了“上课前自习,上课集中注意力,及时巩固和解决问题,不断学习和总结提高”的学习要求,重点听老师讲课,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把握关键,突破难点,细化自己的'知识体系,确保课堂效益。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后问题和容易出错的题目,注意解决问题的技巧,对一些经典的问题,需要学生用专门的本子进行记录和分析,所以经常拿出来看看,加深理解记忆,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达到知识掌握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自由民主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获得有用信息来填补自己缺乏的信息,知识和能力的空白,并获得心理满足,提高知识和促进能力的成长。在合作学习中,要建立科学合作小组,同时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用集体思维,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善于倾听和尊重他人。学生要勤于思考,勤于动脑,学会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事物的本质。另外,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教师应加强对开放问题的培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倾向于遵循教师的思维,对于学习没有自己的想法,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建设性,时间的流逝,学生逐渐减少了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根据对教师教学的调查,如果课堂内容需要解释新知识的原则和计算公式,大多数教师选择将结果直接发布给学生,而不是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让学生经过他们的探索后逐渐得出结论。数学作为一门理性科学,学生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相关的知识点,学生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努力构建分析环境,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其实往往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四、拓宽知识面,加强数学教学的应用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变了纯数学理论和问题集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很多实践题目,这就要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题目的要求,有的甚至需要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或者还有很多问题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是为学生强化知识提出的,当然这也是素质教育要实现的结果。在这方面,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加强一些课外学习,通过指导阅读,讲座讨论形式相互补充,这符合新课程合作探索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必须克服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三方面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创新,为师生共同进步提升条件,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这样,高中生综合素质才能够普遍提高,使得高中数学课的教学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遠践.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J].中外企业家,20xx,(03).

  [2]蔡德清.基于核心素养考查的命题——对福建省各设区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与展望[J].福建教育,20xx,(37).

  [3]李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意义和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xx,(22).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1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措施

  1.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

  开发学生智力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1)根据高中生年龄特征,发挥学生的记忆力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记忆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爱听、爱用、爱记的习惯。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增强理解。(2)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运算、求解、证明、反思和构建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客观事物中思考和探索蕴涵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是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掌握数学思维,才能驾驭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3)精心设计课堂节奏,吸引学生注意。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开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思维方向,使学生以一个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同时,教师还要调控教学场景,引起学生注意。教师还可通过提问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自身形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要想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学生的.朋友、知音。教师语言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语言应该准确化、幽默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到亲切。(2)创设情境,形成认知情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情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产生认识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情感需求。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凭此开展各种复杂有效的认知活动,获取具体的感性知识。(3)享受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主要是指保持学习活动的意向或者倾向,主要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外界的刺激下或者作用下产生的。外部动机的满足会导致学生产生更多心理压力。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决定的。站在发展的角度上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内部学习动机逐渐发展起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任务。另外,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加强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1)走进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聊天,主动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鼓励学生主动找老师诉说内心的苦恼、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帮助解决。(2)对学生开展人际关系教育。人际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心灵上的沟通是社会交际的基础,是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际关系教育,合理引导学生。高中生都非常看中友情和亲情,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父母的爱。由于性格、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不同,造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间关系的紧张。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其理解人际沟通原理,掌握社会交际技巧,克服自身的不良心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精心设计课堂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形成认知情感,对学生开展人际关系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2

  摘要:当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人心,新课标教育方式倡导探究性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单一的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品质等,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方式非常有必要。本文就从多个角度简要概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并结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模式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式;数学思想;新课标

  引言

  在当今这个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充实一定量的数学知识来提高自己在社会竞争力。数学课程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数据处理方式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品质,而且为学生将来更加深入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至关重要。

  一、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高中数学基本上是以:巩固旧知识、学习新概念、讲解例题、模拟测试、试题讲解、期终测试这些模式来开展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仅仅侧重于原理定理的证明和新概念的讲授,教师需要对那些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反复的题海战术,进而使学生熟而生巧,最终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然而整个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这种以教材和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虽然为了所谓的考试通过,许多学生埋头苦学,在题海中不能自拔,最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打击学生的求知欲,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本来丰富多彩的数学语言变得枯燥无味,使许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纵使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试分数的提高,但是学生没能真正了解数学的思想,不能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美。

  二、探究式教学的提出

  (一)探究式教学的思想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摒弃在课堂中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原理。具体来说就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充分理解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及相关定理规律,通过巧妙设计各种各样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深入参加到活动中去,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讨论学习,通过联系和分析最终提出问题,然后由老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析,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发挥引导性的作用,而且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二)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如何将实践活动深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去,直接影响着探究式教学的成效。在了解了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后,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1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国历来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但是“严师”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会产生师生间的隔阂,显然不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一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谈笑风生的老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成为自己的朋友,不仅在学习中给予支持和动力,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一起游戏,对他们的未来梦想、生活问题等给予引导和鼓励。只有当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之时,教师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加快乐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快乐探究,快乐学习。

  2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显然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方式的主流,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由于这种方式轻松了老师的双手,但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计算的.过程,没有板书的计算过程详细,所以如果多媒体资料文体比较单一,内容只是课本知识的重复,学生的思想很快就会乏力,加上长时间盯着屏幕会造成视觉疲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的知识点,而且可以运用最新的新闻事件、最火的网络舆论等贯插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于比较繁琐的概念,老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较新颖的视频资料、搞怪清晰的动画漫画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学习;还有就是数学的历史很丰富,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史料来丰富教学过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3充分运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

  数学教学还需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对许多原理进行试验探究,通过得到的数据讨论分析得出相关的原理,这也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些定理、原理、数学规律等知识点,其内容是比较枯燥的,许多是很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这就需要运用实验的办法来解决。首先,老师应比较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实验,选择比较新颖的实验设备,采取新颖的实验过程;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为了证实原理的准确性而编造数据,要学会分析所得的数据;最后,学生在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学的原理和规律。

  三、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就是将“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探究性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着积极地影响,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深化他们对数学思想的感知。四、结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对于提高整体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数学之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充分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热情活跃、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兰琼,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思考,创新教育[J],20xx(4).

  [2]彭建群,高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分析,新课标学习[J],20xx(3).

  [3]林生,凸显本质回归本真——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面面观,教学月刊中学版[J],20xx年第9期.

  [4]张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J],20xx.4.

  [5]毕春花,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经验谈,高中数理化[J],20xx(20).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3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教育教学的关注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如今,市场经济全面开放,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从实质上而言,国家之间的比拼即为人才的竞争,少年强则国家强,人才才是构成一个现代化社会的基础。高中教学是教学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顺利升入大学,能否进行高等教育。据调查,高中生普遍表示学习最大的困难就是思维能力的缺陷,特别是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常常找不到头绪,掌握不到学习的要领,导致成绩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与其他科目不同,高中数学难点非常多,且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力、逻辑水平和应用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出题目之间的关联。目前,受到高考的压力,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题海战术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高质量教学。针对这样的情况,高中数学必须坚持革新,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中等教育论文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素质教学理念深入推进,这改变着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学的一种创新。高中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据调查,有80%以上的学生表示数学公式不知道怎样在题目中应用,不能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数学思维是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数学训练,在大脑中形成的解题思维,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题目,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由于传统数学教学思维的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无法被学生发现,更不能调动他们的热情,素质教学的理念无法真正推进。与此同时,有学生表示数学教学只知道一味的题海战术,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诉求,更不会开展沟通和交流,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扩散。面对现在的教学情况,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抓住机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做铺垫。

  一、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一)与素质教育相契合

  课程改革和教学革新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与素质教育相契合,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最难的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数学教师当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需求,运用数学思维模式的创新性摆脱题海战术的定性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思维的扩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标,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难题。其实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不难发现会遇到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例子,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突出它的实践性,在教学中逐步渗入新知识,加强教学与现实的关联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高中数学中的椭圆知识点,在教学中很多学生表示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对逻辑性也有很高的要求。针对这样的现象,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通过实物举出椭圆图形,在直观上给学生带来印象,并在教学中引入“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斗志。

  (三)能够扩散学生的思维,达到扩展教学的目的

  从根本而言,知识之间都是贯通的,具有相似点和契合点,数学知识中蕴涵着语文阅读,数学也与物理课程紧密相关。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调动他们的大脑,能够实现思维的全方位扩展,让学生把握学习的本质,从而真正的扩展思维,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之中。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要更加积极地适应教学。对此,教师必须结合高中数学课程,创新教学的方法。

  (一)提倡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数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基本上都是题海战术,迫于升学压力,让学生死记硬背,希望借此来养成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思维定式,在遇到类型题的时候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可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量的题目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还容易遗忘,在遇到新型题目的时候更是无从下手,不属于教学的好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倡导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放弃题海战术,让学生扩散思维,真正了解解题的原理,并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注重多种方式解题。例如,高中数学中的特殊角求值,公式多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公式解答题目,从中寻找最佳方案。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高中数学知识复杂多样,内容多,记忆点也多,教师一味的讲解,就会导致学生自己做题能力的下降,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将知识抽象概括起来,训练他们的总结能力。比如,在进行集合内容讲解的时候,不注重学生思维的扩散,死记硬背集合的概念无法在实际中得以应用,教师要结合身边的事例,给出确定性集合“初三七班的全体同学”,并把这个集合命名为A,A集合当中要有元素,我们可以把班级里面的每名学生看成是集合中的元素。这样学生在进行理解的时候就会更清楚,便于他们掌握概念,也有助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调动学生的大脑,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了解数学的魅力。数学思维是一种需要学生具有较好逆向思维的能力,在对学生开展公式定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反向运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高中讲解反函数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反向思想。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好奇心强,对很多有趣的知识具有探索欲。数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高中数学课堂打造为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例题:已知圆C1:(x-4)2+(y+6)2=1,求C1关于直线l:x+y-1=0对称的圆C2的方程。在题目讲解中按照传统的思维解答问题,可以分析出圆所代表的方程,但是在解答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新思维,让学生探讨一种更简单的解题方法。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利用直线变形直接带入,解题过程更加简单。

  (二)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氛围,在实际情境中参与学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一定要注重创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利用情境的作用让学生学习知识,转变思维,更好地猜想、验证和分析。同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建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还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另外,开设相关的情境教学模式,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促进学生深深融入相应数学问题中,可以自行进行思考。如,在教学“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时,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对族谱的教学方式,若学生A的爷爷奶奶的家庭成员不仅包含着学生A,还包含着学生A的父母,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学生A的家庭是爷爷奶奶家庭的子集,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教材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探索精神的重要性,因此,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在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函数的学习了,因此,学生通过对正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学习,推测出函数的奇偶性,同时,学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数学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对函数的理解,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通过对函数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是教育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目前,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授课,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4

  1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编制相应的导学案

  教学离不开课前准备,教师不能够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前,首先,要做好备课工作,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其次,教师在课前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身心特点,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做到以兴趣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再次,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面向全体同学,教学内容要具有梯度性,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例如在进行“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挖掘出这一节的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借助已有知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教学重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教学活动过程中课堂互动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这样一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课堂互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多引入一些探讨性问题,多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通过探讨性问题的引入以及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高中数学知识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地构建高中数学生本课堂.例如在进行“函数与方程”中“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从上海到美国旧金山的'海底电缆有15个接点,现在某接点发生故障,需及时修理,为了尽快断定故障发生点,一般至少需要检查几个接点?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引入二分法思想,引入新课的教学.

  3注重课堂探究学习,采取合作探究教学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生本课堂,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对学生探究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引入探究性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采取合作探究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做好教师引导工作,多鼓励学生

  相较于其他学科,高中数学难度较大,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许多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时,往往存在一种畏惧心理,时常怀疑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缺乏信心.这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做好引导工作,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或者是回答错问题时,应当以激励、鼓励为主,多表扬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对数学的恐学心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高中数学成绩水平.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构建生本课堂即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以及现代教学理念的体现,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更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5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掌握,在数学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要求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背后体现出的数学思想进行掌握,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得到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反思

  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理解世界。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从“教”的角度审视数学,对数学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指导和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理解社会。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发展的、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展开。就拿函数教学来说,函数的概念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对应法则、定义域以及值域三个方面的要素,除此之外还包括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等性质以及一些特殊的函数,比方说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图像与x轴之间交点的横坐标等等。另外,函数的主要内容从关联的角度看存在着很多实质性的联系,与中学数学中很多相关的内容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比方说数列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正自然数集上的函数等等。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他们常常会将学生看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往往会将数学知识向这些容器进行灌输,这就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想要充分认识新课改,首先应该全面认识和把握新教材和新课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将知识系统化,在思想上形成高中数学知识的体系和框架,其次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再次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高中阶段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学会自学。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从宏观上来说,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备课过程中不能忘记紧紧围绕教材进行,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对教材灵活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每一堂课都会存在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应该围绕这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进行。教师为了使学生明确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课程的开始就会将这些重点难点在板书中写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应该抓住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与重点内容相关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应该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掌握,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放”在大屏幕上,比方说几何中一些比较立体的图形,教师可以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便于理解。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自编电脑软件,更加生动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比方说在学习正弦曲线、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等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电脑为学生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总之,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发挥教学机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8-25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2-23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6-09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论文08-16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经典15篇]06-09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试论导入环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07-30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08-23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08-22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把握学生学习起点,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07-30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