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15篇(集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论文1
在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也许是图形的分类,可能是解方程,或许是小数知识和应用题。在这里我给大家主要讲一下小数吧。
在一个周末,我妈妈带我去公司玩。我兴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去了公司。在路上我看见了一些小数,例如:加油站的油7。84/升,九毛九长寿面60。99元。街上的衣服15。5一件 妈妈问我说:你把上学期学的小数说一下。 我点点头。
到了公司,我不慌不忙的打开电脑,妈妈说: 先别急,你先把小数题做一下。 我的脸上充满了苦笑。啊!我从来把小数不看作一回事的。结果我一做,咦?好简单呀!我一口气把它做完了。妈妈说: 做的不错,可我要检查一下。 我下面的任务当然是去玩电脑了。不一会儿,妈妈走了出来,说粗心了吧?有错题的哦。我好郁闷呀,我细看了看,原来是粗心时把得数写错了。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妈妈问我,知道小数的意义吗?我说知道,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所以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妈妈说,不错,记住以后不要粗心喽。我说好,我一定会加油的。
在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到的。
小学数学论文2
一、把自由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的表达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开去,改变教师“包讲”或者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敢想也不善于想的教学模式。
如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例题“小东家有白兔6只,黑兔比白兔多2只。黑兔有几只?”后,并不急于讲解这道题的算法,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白兔有6只,我就摆上6根小棒,黑兔的只数我是这样摆的,先摆6根小棒,这样黑兔和白兔就同样多了,再摆2根,黑兔就比白兔多2只了,我数了数,黑兔一共有8只。
生2:我是这样想的,黑兔比白兔多2只,就是黑兔多白兔少,要我们算黑兔有多少只,我就用加法来算,6+2=8,黑兔有8只。
生3:我用画图的方法来算,我先画一条线段表示6只白兔,然后再画一条表示黑兔,因为黑兔比白兔多,所以我画得比白兔这段长,所以我用加法计算,6+2=8,黑兔有8只。
……
这样教学,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往往能表达出老师可能表达不了的,感悟出老师感悟不到的东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把动手操作的自由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教师在教学时,应多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把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设计成学生探讨研究的实践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在学生得出三角形意义的基础上,这时教师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可提出问题:“能否把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中的“围成”一词改成“组成”呢?”我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身边的学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听后,兴趣盎然。有的同桌同学就地取材运用笔或直尺作学具,一起动手摆一摆,试一试;有的同桌同学还相互合作画一画“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非三角形)”等等。这样,通过摆一摆,画一画,使他们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感知、理解并逐步加深对“围成”与“组成”这两个词不同的认识。
三、把个性体验的空间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课标》中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学生要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积极地投身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形成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切身体验。
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有位教师创设了“帮农民伯伯计算一堆圆锥形麦子的'体积”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看到底怎样求圆锥的体积。然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如下:
一组:我们组把圆锥形橡皮泥捏成了长方体,测量长、宽、高后求出了圆锥的体积,看来圆锥可以转化成长方体。
二组:我们组把圆锥形橡皮泥捏成了正方体,也求出它的体积。
三组:们组把圆锥捏成了底面积一样的圆柱,发现原来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师:请大家谈一谈对刚才的实验有什么体验或想法。
一组:我们组开始认为转化长方体好,因为形状规则,好捏,现在体会到这样不利于发现它们的关系。
二组:这样实验好,因为大家可以动手。
三组:这样实验好,感觉数学很有意思。
这样教学,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而主动实验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就必然开放了课堂,形成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才能展示出学生不同的体验和困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果课堂上教师不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自己演示一下,学生能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成功体验吗?
四、把课外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空间,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后,可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
(2)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
(3)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
(4)社会调查,收集人们生活中常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
(5)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通过把课外探究活动的空间留给了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加深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小学数学论文3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对策
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要提高对于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认识,对教师加强相关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还要督促学校建立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考核,增加数学思想渗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努力使数学思想渗透成为数学教学的考核重点和教学重点。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首先要明确在小学阶段,教材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有哪些,明确了这些数学思想,还要完善具体的教学策略。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在学习新内容时要渗透数学思想。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数学思想的启发,将数学思想与新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避免只讲知识表面不讲数学原理,只讲习题不讲思想。在讲授新内容时,不能直接将相关概念和定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逐步探索、猜测,慢慢接近,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思想,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学生可以发挥数学思维能力去推理,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忆也更加深刻。
第二,在解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离不开解题,但是解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多一种方法就可能多一种数学思想。如苏教版的.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题:1998×3.14+199.8×31.4+19.98×314。先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关联性,学生会很容易看出数值1998小数点在往左移动,3.14的小数点在往右移动,两个数值相乘,根据小数点移动的知识,学生能够推断出三个乘积是相等的,无论它们怎么变动,小数点后面一共是两位,只要算出1998×3.14再乘以3就可以了。这个解题思路实际上渗透了划归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在解题之前就开始向学生渗透,解题之后还要进行深化点睛,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第三,经常讲,反复讲。数学思想渗透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教师要坚持这一过程,在讲课时不断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深刻领会。
第四,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思想,鼓励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
二、结束语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所在,没有了灵魂,学了再多的知识也只是空中楼阁,难以自成一体。作为教师和管理者,有责任为小学生从课本和大量习题中挖掘出数学思想,从生活中启发学生的数学思想,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论文4
[内容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着重抓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引导、创造、渗透
[正文]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以下几点;
1.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形象性。在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做、去想知识。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引起我的注意。如在进行10几减9的减法时,我才刚开讲,有的学生就叫起来:11-9=2、12-9=3??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上过幼儿圆的学生,而那些没有上过幼儿圆的学生则一无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样算出的?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吗?这就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不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对那些不会计算的我则引导,同学们,他们都能算出,我们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掉动起来了。
3.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但1节课要学生能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该到我了。”我向孩子们解释,不可能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回答问题,只有敢于举手的老师才叫。这节课叫不到你,下次有机会一定叫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就会有助学生掌握知识。
4.养成作业认真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理解题意。
(2)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格式书写整齐美观,写数字清楚规范要求学生限时内完成作业。
(3)细心演算。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4)检验改错。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我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小学数学论文5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辅助教学
数学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我们不仅要会发现这些数学问题,也要学会借助生活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对于这些好奇心极强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辅助教学,那么势必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学习起来也会相对的容易。例如在学习“时间单位换算”的时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结果便是不知其因但知其果,如此的教学方式只会把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的枯燥难懂。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借助手表和日历。如: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此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请拿起你们的手表,用手拨一拨来观察一下日、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性的用到手表,但是他们很难有机会和精力去认真仔细的观察,因而课堂上观察“手表”这个课外之物,很容易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一旦亲手尝试,就会轻易的发现日、时、分、秒之间特殊的换算关系。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和理解了这些知识,就会走出“尽信书”的误区,而这些知识也将会陪伴学生的一生。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服务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数学,亲身感悟数学,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认知性,一旦成功的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数学便成了能看能用的工具,学习起来必然会生动有趣。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学者问外国学生:“从6点到7点这段时间内,分针和时针各重合几次?”这些外国学生会立即拨动手腕上的手表,亲自实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同样的问题放到中国学生的身上,学生只会想到查阅课本,套用公式。由此可知,中国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往往停留在课本上,并不能将知识搬到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失去了其最初的目的,取而代之的是盲目的跟从式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实在可悲。因此,在教学中要逐渐的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教师在这其中起着重要的指引和督促作用。比如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测量课本、课桌、走廊等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对长度的大小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再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之后,可以让学生去测量文具盒、教室、食堂等物体的体积,这些实践在传统教学中是根本做不到的。另外,学生也要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加深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让数学真正的服务于生活。数学就是生活中的万花筒,它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又不断的折射出生活的倒影。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把数学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事例中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如果学生可以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就能认识到数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同时也能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从而真正的喜欢上数学。
小学数学论文6
一、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现在的很多学生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尽管他们是小学生,但是来自家长的潜移默化地教育“只有学习好,长大了才能有出息”,便从小就逼孩子在双休日或假期上补习班,奥数班。还有数学比较地偏向理性思维,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学起来较为吃力。所以很多孩子对于数学是有很大的心理顾虑的。那么,对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也变得不容忽视。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他们对于数学的心理定位,告诉他们数学并不难,而且很有趣。这个意识需要教师不断地给学生心理暗示,以至于他们能完全接受。当然,不能仅是口头上的潜移默化,还需要给学生们做一些趣味数学题,不需要太难,但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趣味性。可以出一些趣味数学题,例如:甲、乙、丙三人一起去宾馆准备住几天。恰巧这天宾馆有活动,本应每人10元,现在每人9元。三人一共递上30元,老板现在没零钱,就让伙计从库房里取3元钱来。伙计拿了5元,但偷偷留下2元,把3元钱给了甲、乙、丙,就没他们三个的事了。现在问:老板一共收了27元,而伙计拿了2元,加在一起是29元,那1元钱去了哪里?这种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不难而且有趣。
二、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自主地有动力地去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来。比如说,今天要进行带有小数点的数的加减运算,那么,我们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事情,开场白就可以说“今天大家要一起去吃肯德基”,这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叫大家付账算钱了。其次,可以是给同学们抛一个问号,以疑激趣。例如:问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呢?”“谁帮忙解决一下呢?”最后,就是要给学生们一些情境,让他们充满兴趣地进入,在自然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得到满足感,得到后续的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得到尊重
在课堂上,学生于老师的配合特别重要,这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还可以激励老师教学。所以课堂气氛一定是需要和谐和,活跃。做到整体活跃,需要激起学生们的兴趣。而上面的一些例子和说明足以激起学生名的整体兴趣。但是学生会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因材施教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那些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较难的问题,以带起更多学生的兴趣,起一个榜样的作用。而对于不太好的学生,可以叫他们回答一些不太难但是具有挑战的问题。这样的话,可以让同学有一种满足感,去“征服”下一个难题。但是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的话,就需要给予学生一种尊重,不要让他们感受到太大的压力。所以教师的措辞很重要。比如:学生答错很简单的题目,不要过分地责备,同时请别的`同学帮忙。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有些数学问题具有很多的答案也比较难,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和多向思维。而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同学们的合作,这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遇到一个难得问题的时候,就给同学们自由组合和讨论的时间。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立的,也不一样,在团队中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思想的碰撞。还需要他们相互摒弃自己的一些思维,进行合作,从而找出答案。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找出不一样的正确的答案,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为人处事的方式的优化。这种互帮互助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帮助别人,与别人交往,还有凸显集体和个人的作用。
在小学的教学中,数学很重要,所以贯穿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就会是个培养学生的学习、性格很好的方法。教师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习和注重他们的心理教育。这是当代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
小学数学论文7
摘要: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总复习 基础知识 计算能力
其实小学数学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学期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复习效果。下面我就多年六年级数学教学所得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系统分析
在六年级的数学复习阶段开始前,老师要首先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顺序与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这些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其次,要全面了解全班情况,知道每一位学生现在学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知识;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六年级知识特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抓好基础
在六年级的数学复习中,首先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运用:一是概念。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部分的知识点,把容易混淆的内容一一区别开来。比如:让学生判断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吗?等等。二是开拓视野。在数学复习中,老师要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反馈教学。比如:a的3/5与b的1/4相等,比较a、b大小(a、b都不为零)。解答完这个题,再给学生出一道题:甲班的4/5同乙班的3/4的人数相等,那么,甲班同乙班人数谁多谁少?稍微这么一改,有的学生就无从下手了。教师应提示学生a、b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那么甲班和乙班是班级的名称,它同a、b有何联系?这时候有的学生就明白了。三是公式推导。比如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等计算公式的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让学生进行回顾,亲自实践、亲自品尝。四是知识对比。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尤其是小数、分数的乘法意义,学生们容易混淆。要从整数乘法入手,看学生是不是写成几个数相加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五是计算能力。很多学生到了六年级,连基本加减乘除计算都算错,更谈不上应用题了。老师普遍认为是学生太粗心、不认真。追根溯源,原因还是在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式子,进行分析,看是否能用简便方法,其次结合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学会了做题方法,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检查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地反馈教学,让学生把知识掌握了,应用更灵活,计算准确率就高了。
三、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在复习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巩固画图和测量的技能。二要培养一题多变的能力。重点是要抓住母题,使学生知道题目源于母题,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改变条件、问题和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启发学生多思考,从而达到善于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及解题能力。三是是培养操作实践的能力。如:八宝粥公司请包装公司设计一个能装12罐八宝粥的盒子。[八宝粥罐子为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3厘米]你准备怎样设计?(提示:包装盒一般可设计成长方体,要求需要多少硬纸板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即先确定八宝粥罐子怎么摆)这时不急于让学生做,让学生找易拉罐摆放。通过亲身实践可以获得直接感受把题解出来。但有的同学做得不切合实际,确定的长、宽、高不适中。所以教师必须把学生做的几种方法都一一列出来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们选用最省料的方法。
四、学困生转化工作
其实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到底困在哪里?用什么手段解决?我认为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外,还要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重视信息反馈原理的运用,及时巩固当堂效果;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科学训练,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在这方面应做到:细水长流逐一补,以新带旧分散补,突出对象个别补。在班里成立几个小组,每小组选择一个学习好的负责,成绩好的学生教成绩差的学生,这样成绩差的学生进步了,成绩好的成绩更好了,整个班掀起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小学数学论文8
一、导入技能
一个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而导入不仅要自然、直接,更要让学生能够抽象出概念。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复习导入、直接导入、激趣导入等。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导入要跟新知识自然衔接。有的教师为了开头能够出彩,而使导入的部分与新知识脱节。例如,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情境图比较多,很多教师会利用情境图导入,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为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对任何学生观察到的内容都持表扬、鼓励的态度,导致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只是观察出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而不是观察到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情境图导入,切不可喧宾夺主。很多人认为,复习导入或者直接导入比较枯燥,但有的学习内容需要使用这两种导入方法才有效。例如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复习先前所学的相关计算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知识之间有紧密关联的最好用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的优点在于迅速进入主题,节约时间,让学生一下子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导入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导入只有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才是有价值的导入。例如,在学习“认识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有关圆的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在车轮不是圆形的情况下车子运动情况的视频,初步让学生感受圆形的奇妙,主动去探索关于圆的知识。
二、提问技能一堂课中应始终贯穿着提问,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学中,有时出现教师提问一个不算难的问题,而学生却回答不上来的现象。这并不是因为学生水平低,而常常是因为教师提问得太泛,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就要求教师提问的内容要明确、准确,让学生明白教师到底要问什么。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有教师一直问学生能不能根据以前学习“9加几”时使用的“凑十法”,来想想“十几减9”可不可以也用类似的方法呢?这样提问,学生一定很难想出“破十法”。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以前学“9加几”时,是把9变成10,那计算十几减9是不是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数先变成10再拿去减呢?这种提问方式比前一种提问方式更有针对性,能帮助学生思考。又如《认识图形(一)》这堂课,在让学生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征这个环节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类物体———长方体的特征时会说:“长方体有四个尖尖的地方,还有六个平平的长方形。”这样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及初始经验处于“生活数学”范畴,不足以反映数学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学生便不明白观察的侧重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怎样描述才算完整准确,然后让学生描述第二类物体的特征。这样,学生就会根据之前的经验进行描述,并且为以后学习其他物体的特征打下基础。提问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提问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教学活动进行下去的有效方法,所以提问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课堂学习层层深入。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这课时,可以先安排路程一样、所需时间不一样,让学生分辨谁跑得快;接着安排所需时间一样、跑的路程不一样,让学生分辨谁跑得快;最后安排在路程和时间都不一样的情况下,问学生谁跑得快。这样提问,就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问形式多样化。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有的.时候一直是教师在提问,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如果课堂上夹杂着学生提问学生,小组之间互相提问,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层次更丰富,还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例如当一节课快要结束前,让学生针对这节课给同学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解答。又如在上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再在课上向别的小组提出问题。在学生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总结,不经意间学生就获得了知识。
三、讲解技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内容要教师细心讲解。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交流合作。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良好的讲解技能,帮助学生学习。举一反三,适时归纳总结。讲解知识点时,不仅仅讲其中一种情况,而要讲多种情况,注重“变式”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梯形时,学生可能很容易就理解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但教师在黑板上要画出几个大小不一样、视觉角度不一样的梯形,让学生明白这些图形看上去不一样,但都满足梯形的定义,所以它们就是梯形。教师不应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而要关注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巧妙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认识上。所以,讲解时不仅要举一反三,还要适时归纳总结。讲解要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是教师一味地讲,也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倡让学生自学,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而是要教师适时指导、点拨。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和角》时,教师可以先拿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学,再提问学生直线、射线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并进行讲解。讲解要有条理性。讲解的线索要清晰,对先讲什么、再讲什么了然于心,要抓住重点和突破难点,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内容、备课充分。讲解的条理性不仅仅体现在顺向思维上,还可以充分利用逆向思维辅助教学和学生学习。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学习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时,除了强调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外,还要强调10角等于1元,10分等于1角。这样讲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者的关系,并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讲解是一堂课的中心,教师讲解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讲解技能,方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课堂组织技能
课堂组织技能是一堂课有序进行的保证。教师要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还要考虑细节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破坏课堂的秩序,这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经历中积累经验。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数学活动。小学一年级必不可少的学具就是学具盒,在认识各个数、数的加减法等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都应用到了学具盒里的小棒,这需要教师先利用小棒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9加几》这堂课,学习“9+5”时先要让学生摆两堆小棒,一堆9根,另一堆5根,接着从5根小棒中移动1根小棒到9根小棒中凑成10根,最后让学生理解“凑十法”。这两堆小棒的颜色如果没有区分就不容易理解“凑十法”,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一堆小棒用一种颜色,另一堆小棒用另一种颜色,这样学生可以一眼看出9变成10是从另一个数中拿了一个1过来凑的。这虽然是个小细节,但如果忽略了,学生摆小棒时颜色多种多样,就容易造成思路混乱。学生有了“凑十”这个基本思维活动经验后,学习后面的《8、7、6加几》时,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凑十法。合理掌控课堂局面。在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喜欢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造成混乱。所以,小组合作前教师要讲清楚规则,越是低年级越要讲清规则。例如上《9加几》这堂课,教学第一个知识点“9+4”时,不能一下子放手让学生摆小棒计算,教师要一步一步指导,一边示范一边讲清楚左边摆几根小棒,右边摆几根小棒,让学生跟着一起摆,到了第二个活动时就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去摆小棒计算了。这个过程必不可少,越是低年级越要重视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只有在第一个数学活动中,学生有效完成、积累了基本的操作活动经验后,后面的数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显然,教师只有经过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合理掌控课堂局面,才能组织好一堂课。
五、结束技能
一堂课即将结束,以什么方式结束值得深思。总结式结束。很多教师喜欢在一节课的末尾提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虽然有利于让学生注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但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留有悬念式结束。如果在一堂课快结束时,教师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继续提问学生以后要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留有悬念的结束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完三位数乘两位数后,可以提问学生三位数乘三位数怎么解答。这样就达到活学活用以及拓展延伸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这种结束方式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完全理解本堂课的知识基础。回想式结束。教师让学生回想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将整堂课的线索连成一条线,脉络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放慢语调向学生介绍这节课先学习了什么,然后学习了什么,最后学习了什么,使整堂课的脉络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这种结束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要跟上教师的思路方能领会整堂课的重点知识。各种结束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才能决定具体用哪一种方式结束本节课的教学。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的掌握对有效教学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教师能够做到简洁明了的导入、有效的提问、课堂讲解有的放矢、课堂组织有条不紊、结束教学时游刃有余。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终身奋斗的目标,教师应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职前训练是针对高等院校的师范生,职后训练是针对在职的数学教师。职前训练,可以通过微格训练的方法让师范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并把教学过程录下来。通过观看录像,分析各个教学环节,进而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一次次改进教学,一次次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职后训练要求在职教师积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各个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多年一成不变,不能真正掌握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例如,可以让一个教师上全年段的同一节课,每上完一个班级就分析这堂课上得怎么样,各个教学环节是否设计恰当。接着修改教案,然后再上下一个班级的同一节课。这样,能够全面剖析各个教学环节,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课堂教学技能。除了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教师还应加强对备课环节的训练。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备课不是备一堂课,而是备一类课。不仅要注重整个单元的整体设计,还要注重这堂课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同时,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评估和评价。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努力与学生一同实践,在教学中开展一切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为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双基”向多元发展贡献力量。
小学数学论文9
教学活动在实现教学设计有效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的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趣味性的要求,也导致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没有实现合理的激发,难以实现最佳的教学目标。
3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方法
3.1教学目标明确化
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化离不开内外结合法,这种表述方式可以同时兼顾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兴趣的培养,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推动教学目标在行为和心理上的双重实现。
3.2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分析
首先教师应该对教材的理念有着系统的把握和认知,其次是对教材内容的具体化分析。比如不同版本的教材实际上具有不同的例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握住不同教材的思想体系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创造性分析,帮助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3.3结合实际,对学情进行合理的分析
对于学情的分析决不能太过随意,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调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论的科学合理性,才能帮助教师制定出效果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这里所说的科学方式包括很多种,其中问卷、访谈等等是较为常见的方式,通过调研将获得的结论和教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学情。问卷一般情况下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行为表现特点自行设计,而访谈则可以实现学生和教师的自由沟通,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观察也是可采取的方式,包括对学生课上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课后练习的批阅频率,这些方式都有利于实现学情分析的科学性。
3.4坚持数学教学本质不动摇,展现特色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出数学教学的本质和特征,创造性地实现知识、思想和具体活动的有机结合,防止形式化教学的出现。教学设计应该坚持调动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充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的活动中来,积累学习经验并在经验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实验、证明、推理等都是数学教学所特有的活动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几种活动来实现教材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出科学性的特点,同时也要兼顾艺术性,必须要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同时也应该充分展现出学生自身的特质,实现素质教育和个人特长的展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学教学的课堂活动可以给设计的进行带来灵感,而教学设计也可以实现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在实践中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光明,康玥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7.
[2]刘树仁.小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62-63.
小学数学论文10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开始接触到正规数学教学的起始阶段,也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总结这些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觉得小学数学必须做到有尺有度,做到有章可循。因而,笔者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三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师;三度教学
小学数学让学生开始学会正规的计算,小学数学让学生开始感受数学的规律,小学数学让学生开始领略数学的神奇。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片新奇的学习天地。对于教师来说,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所有的学生都将从这儿出发,然后再去开拓另一片知识的土地。面对小学数学的教育,面对小学生的教育,笔者选择了三度教学,即束缚有度、奖赏有度、情感与思想的调度,下文笔者将详细地对三度教学进行阐述。
一、束缚有度。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当下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去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其实教学亦是如此。小学生需要束缚,教学需要制度。只有适当的束缚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束缚有度。
1、纪律有度。只有拥有良好的纪律,才能保证营造出好的课堂氛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都十分地清楚小学生的性格。他们活泼可爱,他们好动、好表现,当然这些也是他们优点的一部分。纪律有度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清场所,看环境再决定释放自我的性格和情感。由于小学生刚刚踏入校园,他们还未习惯被束缚,还不习惯校园课堂生活。因而,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在课堂上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自己的情绪。遇到开心和不开心的事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同学分享,遇到问题也要马上问同学。这样的情况屡屡发生,也就会导致课堂氛围的杂乱无章。当然这就必定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同时这也是学生性格缺陷的一部分。课堂是学习、掌握知识的场所,活跃轻松的教学氛围是需要的,但是这应该是由教师去带动,并且能在教师的掌控范围内,才不至于让课堂氛围失去方向。因而,小学教师在教学之初要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让他们理解课堂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在适当的场所控制自我的情绪也是一种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需要在良好的氛围下开展,小学生的性格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导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埋下伏笔,因而,纪律有度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前驱步骤。
2、思想无度。就目前社会上反应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拥有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人才正在逐渐地流失。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笔者不禁开始深思:是否是我们最初的教学已经在剥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于是,笔者觉得重视思想这方面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尤为重要。由于小学生才刚开始接触到正规的.教学,因而他们的思想还是较为原本的思想,没有受到太多框架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保留这份珍贵的思想,又要引导这份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发现学生拥有了一份有别于他人的宝贵的独特思想,那么,教师要做的应该是鼓励和指导他(她),让他(她)能够保持并发展这份思想。事实上,适当地鼓励和指导,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也能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并且同时拥有了一份独特。总之,即使小学数学教学教给学生的是统一的知识,但是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思想,让他们在正确的导向下畅游无度的思想世界。
二、奖罚有度。针对小学生的性格,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笔者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奖罚有度是可行的。有支持才会有后盾,有鼓励才会有上进,小学教师理应成为学生的后盾。当学生有所进步时,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适当的鼓励能让学生备受鼓舞,能让他们保持自信,能让他们愈战愈勇。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适当地给予惩罚。适当的惩罚是为了让学生记住这次的错误,是为了防止他们的下一次出错。至于奖励,笔者更赞同的是精神上的象征奖励。物质的奖励可能会让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也容易让他们被宠坏。精神上的奖励更能鞭策学生的前进,也更能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因此,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在同学、家长面前表扬他们,让大家目睹他的进步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家一同进步。当学生犯下错误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又不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在学生犯错时,私下教育是最好的惩罚方式。很多时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或者家长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受,因而在进行教育时更容易触碰到学生敏感的心灵,反而起到了反效果。因此,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教师或者家长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受,采取一种委婉的教育惩罚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认同自己的错误。奖罚有度,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情况适当地调整。
三、情感与思想的调度。小学数学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即对数学的情感。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为了数学今后的学习教育,小学教师理应重视情感的培养。因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种更为活跃的教学方式,营造更为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是枯燥的。对于数学课本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或者是有意思的课题研究,教师都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操练。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只要是学习就可以不分场所和时间。数学思想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还尚早,也并不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当思想理论的教学削减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时,教师就会觉得得不偿失了。对于思想的追求,笔者相信学生在情感成熟时就会开始去自我追逐。因而,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调度好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带着感情学习数学,掌握数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笔者从不轻视自己的工作。这份工作同样让笔者感受到成功,感悟到灵魂,感动到内心。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在蒸蒸日上,广大教师的教学的雄心也从未削减,笔者相信,有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切的教学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小学数学论文11
根据当今国内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适应时代需要和实现初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实验工作渐渐地逐步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实施,并将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教学过程是有效地实施课程的基本方式所体现。就数学教学过程而言,从教学过程来看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进行相应的探讨,尤其是初中数学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对于实施新课程,有效推动素质教育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其高效率体现在传授知识的有效性、学生模仿老师做题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对付考试的灵巧性。本人认为,新课程理念下高效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有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统一协调的过程,是在最少的时间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有效提升的過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高效率呢?本人就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
一.对学生实施有效知识教育、科学规范的研究数学新课程
教材曾经简单、单一的一度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按教学大纲传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然而,现如今初中数学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动,就连课程体系都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对所有教师与学生来讲意义是不同的。而且就数学本身而言,数学学习中的“再发现”比其它学科难。所以需要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新有效地研究新课程,重组、活化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发展需要。
二.师生密切配合,提升数学教学创造性
如何正确处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是长期以来教学理论届长期议论的话题,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钻研的问题。以前的教育学者总是把教师摆在中心位置,过分声明教师的主体地位和领导作用;现在的实用型学者则把学生摆在中心位置,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其实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以老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要遵循学围绕教转的原则,实际上,教学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效果。
三.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觉体验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把教育目标单一地理解成是传授专业知识与训练学科技能,如此一来学生课堂的一切尽在教师掌握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往往因此而被泯灭、无法真正的发挥出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这也成了往届初中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原因。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培养和锻炼数学思维能力,获得积极地情绪生活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综合素质。
四.在新授中有效发辉学生潜力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第二个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素质的提高。第三个阶段是学生的应用、创造、发现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我国不少数学教师只重视理论却忽视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新课程数学教材中出现了很多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转变旧观念,在实际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对于学生的创造和发现能力的培养,不能停滞不前。新课程中,出现了研究性课题,这些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老师克服惰性心理、积极钻研教材,将一些新颖的生动的生活实例带入课堂新授部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自我提问、集体解答,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让学生对每一堂新授课都有不一样的深刻记忆,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
五.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如勾股定理、杨辉三角等都是反映爱国情怀的典型例子。教师应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教材内容看,数学体系中常见的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通过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等观点。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现如今科技对人类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具备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美育是以人为对象和载体,体现了“育人”功能与目的内在统一。
数学理论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方法、数学结论的奇异性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可以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美感,使之形成对数学科学的爱好,能够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渗透。
小学数学论文12
一、教学模式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必然要求
1.现在小学生的教材要求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改革
目前,教育学界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进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与生活密联系。但是,现在小学数学的课本的内容缺乏,题目陈旧,明显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要求数学课本的编写老师结合实际情况,充实并改造教材内容。
2.现在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要求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改革
目前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课堂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为主,比较注重逻辑的推理,往往忽略背景知识的'介绍,课堂教学的工具仍然是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极少有老师选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基本全部来自老师的讲授和课本的内容,老师的法宝仍然是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学生一节课都在面对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下课还要面临大量的课后作业,这样的情况很难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他们只能选择埋头苦学,结果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越来越反感。所以,对于现在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来说,我们必须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改革。
3.根据国际数学比赛的成绩要求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改革
在各项大型的国际数学比赛中,我国中小学生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使我国数学的教育地位大大提升。但是相对于日本和美国来说,我们国家的小学生在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明显比较低,应用的意识淡薄,应用的能力差。因此,面对这样的状况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景,并且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数学的学习要求联系生活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要求联系生活,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小的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小学数学包括应用数学和纯粹数学,对于纯粹数学来说,教师完全可以不联系生活实际,但是对于应用数学来说,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联系实际问题,这样才可以加深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对于生活化来说,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教学的工具,利用它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使生活化完全服务于老师和学生。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不要失去数学本身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生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实施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改革必须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小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注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小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践行素质教育,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生动,使数学的教学变得更有活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其熟悉的生活环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把数学学得更加扎实,使小学生不仅仅是纯粹数学方面的天才,更是应用数学方面的能手。
小学数学论文13
一、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科学评价
俗话“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现在的学生在家喜欢得到家人的表扬,在学校最喜欢得到老师的鼓励,尤其是小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赐予热情的激励和体贴关心的语言,老师的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有影响力的[1]。在课堂上,我们老师一边教课文一边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现场反馈回来,以及时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环节尤其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有的时候也可以在课文讲解结束时立即对当堂对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当然训练题是我们语文教研组老师集体备课精选出来打印好的,题型不定,有选择、连线、填空和探究,内容不仅有基础知识,也有运用和拓展性的,如语文课《赵州桥》写的是我国一座古老的石拱桥,现存完好,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业中就可以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家附近的一座自己非常了解的石拱桥或者混凝钢筋桥。这样检测不仅让学生达到知识的强化,而且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还可以进行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像考试一样,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当堂批改,下课立即收交[2]。整个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因而换来的是学习的高效。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弱势群体”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的及时反馈,我们老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正确,成绩中等尤其是成绩还比较差的学生的回答有的时候答案不完美甚至不正确的时候我们要都鼓励,不能批评,这类学生能够回答问题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们还在思考,有积极的参与问答意识,如果老师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以后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所以在课堂上不管是对于上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还是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甚至成绩提升较快者,老师可以通过语言、物品来奖励。奖励的形式和奖品可多样范围,也可一次一次扩大。这样的話,在以后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了心里负担,反而个个会抢着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给予评价这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我们还可以进行学生与学生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的评价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还有就是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相互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使同学们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除了课堂上的'鼓励之外,我们老师在同学们的作业中也可以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做的好的同学给予一朵大红花,有进步的同学给予一个大大的赞,有的时候一旦发现书写凌乱,潦草,于是,我批语道:“如果你是乖孩子,从现在开始,作业正确的多一点,字写得漂亮点,老师就奖你一个笑脸。”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的时候作业真的变样了。其实,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都要进行表扬,对于答案不完美我们也要给予鼓励,让其更加有信心,有勇气面对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语文的学习感兴趣[3]。
二、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应该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实验心理学家日赤拉曾做过两个实验: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于嗅觉,1.5%来自于触觉,1%来自于味觉。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实验,实践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同时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运用多媒体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无限拓展时间和空间领域
[4]。的确,兴趣非常重要,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就是一件难事。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很多课文老师讲起来是非常的枯燥,学生很难懂得其中的意思。这样的语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语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今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多媒体的发展则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促使语文训练趣味化、生活化。因为,多媒体课件极大满足了学生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文时,并不作多余的叙述,直接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学生被瀑布气势及周边的独特景色所吸引,学习起来很认真。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对于瀑布的整体形状、瀑布的声音理解水到渠成,十分轻松。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愉悦地、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前提[5]。
参考文献
[1] 时莉莉.浅析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群文天地,20xx,(10):176.
[2] 秦仕红.浅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读书文摘,20xx,(24).
[3] 王朋芳.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J].关爱明天,20xx,(10).
[4] 张海瑞.让展示点亮高效教育之灯——浅析小学语文的课堂展示[J].学周刊,20xx(14):135-135.
[5] 王萍.浅析如何打造小学高效语文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33).
小学数学论文14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应是活动课,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由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要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厌恶你的人或害怕你,对你唯唯喏喏有恐惧感的人来与你友好合作,愉快地交流。”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异常心理常常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态度分歧,兴趣背离。教师也就很难真正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学生也很难给予教师以积极配合,有计划、有目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交互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协调,冲突较少,心理距离小。
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人际交往互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的过程。而交往是这个过程的支持系统。学生自主活动与人际合作需要相互支持,平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间相互团结、友好关系,有利于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使其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大胆地猜想、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需要教师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嫉妒心理。在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主动地倾力相助,细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异常言行,及时与学生谈心。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敌意与戒备心理,化解同学间的小矛盾。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班集体的温暖,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
培养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方法:
1、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要让老师、同学都感受到你的善和诚意。
2、消除偏见和成见。对老师、同学有偏见和成见时,要时常自己摆脱其影响,并且逐渐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对方,多想想对方好的方面。多开展师生交流会、集体活动,也能很好地拉近师生距离,消除误会。
3、认真倾听。即或有不同的意见,或使你感到恼火,也要克制忍耐听到底,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驳须有分寸,有礼貌。
4、如果发生争吵,先冷静几分钟,然后经过友好地辩论,迅速了结,不存积怨。课堂上学生不服时,最好让其课后到办公室再勾通。
5、保持善意的幽默气氛,面带微笑。切忌当众挖苦、贬低或嘲笑对方。
二、创设好的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猜想、类比、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等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地点拨、示范,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教给学生正确的质疑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给学生一此探索、猜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于创新源于问题,问题生于情境,要使学生能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
所谓数学情境,就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对数学的热爱等。
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数学本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离开了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创新思维。
数学情境的创设不要脱离课堂教学目标,要围绕既定的数学知识点,恰当处理“复杂的情境”。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科学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发展性。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发展的实际。
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与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三、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数学课应是活动课,通过多开展数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数学课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能交流地学习数学和学习数学地交流。其中后者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要内化数学语言,并学习用其反映自己的思考,将语言与思考逻辑地连接于数学世界,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应尽量创设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在小组数学活动中,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方法等。课堂互动的成败,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敢放手,是否会引导。首先教师要敢于放手。刚开始开展数学活动时,学生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探索,不知如何表达、交流,课堂秩序有时较混乱。但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些”。要敢于放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讨论、猜想。同时,要把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明确地告诉学生,使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使课堂互动性更有效。要防止“放羊式”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活动。诚然,有时学生的探索与讨论很费时费力,甚至做无用功。这时教师要有耐心,并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启而不发时千万不能着急,乱了阵脚,更不能骂学生笨。注意点拨要适当,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学生才会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我在数学课上常采用“组内合作交流”和“组与组之间竞争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数学地表达,学会质疑,质疑教材,质疑同学,互问互答,鼓励学生超越老师。尽量多创设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合作交流,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类比、推断、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不仅在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更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师不能越俎代疱。如在学《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时,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去调查本班或其他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视力情况、某科考试成绩,自已近三年来学习成绩的变化等等。然后让各小组绘成某种统计图。因为学生在学自己身边的事,在做自己的事,所以很感兴趣,做得也很快,学得也很轻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性越强,互动性越高,学生学习效率也越高,教师上课也越轻松。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多用手操作,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想,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
四、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乐学、勤学。
我在数学课堂上经常采用“随机抽点”、“举手发言”和“小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给每个人加分,每个组加分的方法,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每周评3名学习积极份子,1-3名进步星,一个优秀组。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也要鼓励大部分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撩拨学生上进心和创新的欲望。尽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书本的质疑,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要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可变得更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使其进步。切记“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要激励学生,还要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帮助其树立理想,增强信心;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消除挫折感;让学生学会“避已之短,扬已之长”。塑造好学生健康的人格,才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好地互动。
小学数学论文15
[摘要]
曲靖市是云南省第二大市,中小学教育位居云南省至少第二位,全市多年来中高考数学成绩未能有大的突破。如何使学生数学素质获得全面提升,突破数学教学质量瓶颈,是教育管理者和数学教师需要探索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该文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剖析了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提高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曲靖市;数学教学;对策建议
一、前言
曲靖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稳居云南省至少第二位,与曲靖市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云南省第二位相一致,尤其是曲靖市第一中学作为曲靖教育的名片,成为全国高中教育的名校,在全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纵观曲靖市的中小学教育,与发达省份及地区相比较,除曲靖一中之外,整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数学教育作为三大主课之一,在基础教育中占有极其重的地位和作用,高考和中考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引起了教育界极大的关注。要提高曲靖市中小学教育质量,必须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就得进行课程教学改革[1]。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曲靖市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已经成为数学新课标下学生表现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的课堂气氛不同程度地比过去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过去提高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现在的数学教学在传统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上增加了“过程教育”。“过程教育”包括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过程教育”让学生参与到“玩数学”的活动中来体验其中的乐趣,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探究的过程。但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资源极其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2.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初中数学教学基本上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数学教师加强了学生的数学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加快计算速度。但由于受中考影响,学生作业量较大,部分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要花去很多时间才能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课外数学作业,而且学生花在数学上的时间比其他任何科都多,甚至会影响了学生的睡眠时间,这是应试教育的典型。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维、解题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中考数学成绩未能有大的突破,教师的水平、能力、方法、理念都存在较大差别,教育资源极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3.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在曲靖市唯有曲靖一中是全国名校,是曲靖市的教育名片,其他高中学校在全国没有知名度,只有极少数高中学校在全省有影响和知名度。全市高中数学教学状况差异较大,呈现出了师资的差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高考数学成绩的差异,全市高考数学成绩未有较大提升,未能破解高考数学成绩瓶颈。
三、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条件:曲靖市中小学教学硬件(教学楼、学生住宿、运动场地等)都是比较好的,但部分地区的小学比较偏远,初中和高中学校的教学条件(主要是软件方面:如师资等)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学校与市直中小学校的教学条件(软件方面)差距较大。
2.教师素质: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数学学科知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相当一部分高中学校为了升学需要所推行的以牺牲学生休息时间为代价、又不能突破高考瓶颈的所谓“时间+汗水”用到极限的教学模式急待改进。
3.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少、家长心中的好学校不多、好教师不多,优质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及家长的期望。
4.行为习惯:由于曲靖各地汉族及少数民族之间的跨文化差异,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导致出现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期望值和资金投入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均衡。正是由于受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与求知欲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加剧了不同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差距。
四、提高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根据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厅对中小学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云南省中考和全国高考的新变化,结合全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氛围的逐渐形成,我们经过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研究,对提高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着力提升数学教师水平。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建设一支一流的教育师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的教学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脱节、各自为营,对数学教育理论的学习欠缺,教学方法陈旧,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及学科知识有待加强学习和提高。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支撑,可采取广引进、促交流、增待遇、提素养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师资水平。数学教师要阅读教研有关的经验材料及相关教育专著,可以通过以读教育专著为依托,打造“书香校园”。通过各种学习与培训,促使中小学数学教师把终身学习理解为一种生存状态,让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自觉行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学科知识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大力加强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师范院校牵头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校地合作”项目的实施,从项目县中抽出一部分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与项目县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名师工作室、校本培训示范校、教师进修学校、县教育局教研室联合组成一个师资培训联合体,通过培训将这批初中数学教师不仅培养成为教学名师,而且使他们从被培训者成长为培养教师,去培训整个县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实现整县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升。
2.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习惯。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习惯,尤其是新课标的“四基”更是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思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3.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波利亚明确指出,如果一位教师他把时间都用来让学生操练一些常规运算,那么他就会扼杀学生的兴趣,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从而错失良机;相反地,如果这位老师用和学生相称的题目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用一些激励性的问题去帮助学生解答题目,那么他就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并教给学生某些方法,为此,波利亚提出了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反思的怎样解题的“四步曲”[2](P4-12),可将波利亚的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四步曲、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与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等综合起来,结合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育现状,经我们课题组多年来教学实践提出的基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思考—探究—拓展”的课堂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推广运用,教师在解题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解答数学问题的基本范式就是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的学习过程,可促进学生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与策略,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但由于数学思维层次的要求相对比较高,需要将问题中数学对象的特点及规律等综合起来考虑,去选取比较恰当的数学方法,还要经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运算才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因此,在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聚焦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素养。
4.加强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融入数学史。近年来,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受到数学教育界的关注,数学史的教育价值能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包容并蓄的民族文化观;能提高学生美学修养,欣赏数学美;能培养学生理性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探索能力;能培养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促进学生理清知识结构,理解知识本质[3](P23-25)。教师用历史回顾和历史轶事点缀枯燥的数学问题求解及几何证明,让中小学生伴随着数学史、数学文化去展开数学探索。历史悠久而灿烂的数学文化,尤其是民族数学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数学史都是历史的闪光点,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通过揭示数学史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引导学生掌握合情的、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4],可强化学生对数学的洞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5.逐步实现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情境教学。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出发,以数学文化情景作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开端,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问题情景,教学素材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能有效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能逐步实现数学情景化教学,数学教学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而又抽象的学科,在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遵循数学学科的特性和规律,通过不断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运算、逻辑推理、抽象、建模、数据分析、综合等来完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5]。20xx年3月30日,在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核心素养被誉为课程发展的DNA,核心素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或学习数学某一领域所应达成的综合性能力,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的教与学过程应当特别关注的基本素养[6](P2-3)。高中数学课标修订组定义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7.加强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实践证明:缺乏高师院校教授、专家基于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实践的引领和指导,是制约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成因。高师院校要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学科教学论教师要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实际,了解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困难,尽量去拉近与中小学数学教师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带领一线中小学数学教师开展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切实解决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鼓励、帮助和指导中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承担教研课题研究,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水平,使中小学数学教师尽快成长为教研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8.大力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的管理改革步伐。通过逐步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不断总结推广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典型示范经验,用以指导和鼓励全市各地深化探索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模式,通过因地制宜的县(区、市)层面完成改革,着力提高教师编制岗位的使用效益,有效激发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使更多优质数学教师资源惠及更多学校和学生,切实有效促进中小学校的教育公平和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以此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9.大力推进县城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工作。通过广泛的认真调研,我们认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校网撤并调整,可有效优化学校网点布局,优化配置数学教师队伍,使教育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和规范管理,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明显提高。10.提升高中教育品牌辐射力作用。充分发挥全国名校—曲靖一中的影响力和教育品牌辐射力,使曲靖一中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全方位育人的做法进行推广应用,辐射到其他学校,各高中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可优先将各县(区、市)的部分高中打造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省内或市内一流水平的品牌学校,再影响和带动其他高中学校一起发展,实现高中教育品牌辐射力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总结
本文在对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曲靖市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合理化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黄颖.数学教育的基本矛盾和课程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20xx,13(2):60-62.
[2][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涂泓,冯承天,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xx:4-12.
[3]汪晓勤.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23-25.
[4]曾峥,杨豫晖,杨学良.数学史融入初中课堂的案例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xx,28(1):12-18.
[5]宁锐,李昌勇,罗宗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及其教学意义[J].数学教育学报,20xx,28(2):24-29.
[6]曹一鸣,冯启磊,陈鹏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2-3.
【小学数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论文09-04
小学数学论文07-15
小学数学论文07-14
小学数学论文的撰写08-08
有关小学数学论文09-05
小学数学论文例文09-05
关于小学数学论文09-05
浅谈小学数学论文06-08
小学数学论文(精选10篇)06-23
小学数学论文15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