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化学论文>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

时间:2024-06-14 12:37:39 化学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论文集锦[1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论文集锦[15篇]

高中化学论文1

  【内容摘要】

  高中化学课堂目前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高中化学中的某些难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所以传统的教育方式需要转变一下,这样会使得处于逆反期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改变他们对于高中化学的排斥心理,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课堂的研究发现,学生喜欢把学习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所以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兴趣有助于他们提升对化学课堂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

  高中化学兴趣教师培养

  引言

  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时,注重知识的传播,但是久而久之他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逐渐跟不上他们的思路,对于化学课堂逐渐失去了兴趣,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常常死记硬背,基础知识不牢靠。究其原因还是化学科目的特性使得其难以被学生所理解和消化,所以教师对于高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高中化学课具有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多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初步接触化学科目时,就觉得化学是一门可以听懂,但是又容易记混淆的课程。由于很多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就导致其在考试时很难得到高分。所以学好化学的关键是先认识化学,再进行化学实验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做好化学实验,让学生们亲眼看到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对化学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化学,走进化学。

  二、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高中化学卷面的成绩在高考中相对于语、数、外所占的比分值不大,大部分学生喜欢把学习时间放在自己喜欢、擅长、分值大的科目上,对于化学科目学习时间太短,而且其理解起来虽然容易,但是化学物质间的反应过程又很复杂,学习起来枯燥繁琐,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这就使一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高中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只凭借机械性的记忆,并不能达成很高的学习效率。

  2.学生对化学科目兴趣较差

  化学科目中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除了一些化学元素、反应方程式及现象等需要死记硬背之外,还有些反应规律、等式的配平是需要通过理解性记忆才能完成。很多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导致他们的化学基础并不稳固,在之后的理解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去理解核心知识。学生对于化学科目的兴趣较差也是由于化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当前初高等教育阶段及部分教学硬件相对较好的初高中之内,化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依然是以教师口述为主,这也使得这一科学性和动手性极强的学科丧失了为数不多的吸引力。

  3.学生对化学科目了解不深

  当前的教育体系之中,学生通常是在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化学,而这一科学性相对较高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直接出现,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于化学教材及这一科目的认识。这也使得其在步入高中阶段之后难以对化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也正是由于对于化学科目不甚了解,很多高中生无法提起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提升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1.教师通过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下,学生学习化学依然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极为重要。作为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学生暂时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通过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得其对于化学的认识更为全面。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待化学基础不同的学生时,如果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不同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2.利用多媒体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当前大多数高中化学的教育模式极为单调与枯燥,这也使得高中学生无法提起对于化学学习的乐趣。如果高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中来,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3.将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带入教学中化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们生活的空气中,就有很多的化学物质,如氮气、氧气等等。高中化学教师授课时,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举例子,因为单调的讲课会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的进程中应当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更好的结合,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本身的实用性与生动性得到增加,特别是在一些晦涩难懂的化学章节中,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有利于学生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全面理解。

  结论

  高中化学这一基础学科虽然不同于语、数、外等主科对于学生的意义。但是其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便利,虽然高中化学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相对较小,但是学好高中化学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化学知识储备。当前,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普遍难以提起兴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需要引起高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高中化学教师,更应当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相关事宜。

  作者:刘自科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

  【参考文献】

  [1]谢士云.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求知导刊,20xx(04):140-141.

  [2]齐霞琴.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J].亚太教育,20xx(08):69.

  [3]胡琼霞.浅议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xx(33):234-235.

高中化学论文2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在实施STSE教育过程中,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教学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科学评价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以及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STSE教育;高中化学;渗透

  STSE教育是以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学化学中渗透STSE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来谈谈自己在实施STSE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学课内渗透

  (一)必修课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出STSE教育的结合点。如化学史实、能源、资源、医疗、环保等与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容。课内渗透的时间个人认为一般不超过3分钟,需要详细介绍的结合点也要在5分钟以内,内容要精练。

  例如:在《氨气》教学时,让学生分析下列问题:

  (1)如果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氨气泄露事件,你应该往哪里撤离?地势高的地方还是地势低的地方?

  (2)如果你家距离化工厂比较近,如何避免吸入较多的氨气?

  (3)当氨气弥漫在空气中,消防官兵前来处理时,他们喷射的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二)选修课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运用现代化传播媒体,灵活开展STSE教育活动,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游泳馆“水立方”引进了一种新型建筑用幕墙材料——ETFE薄膜。教师通过介绍建筑用ETFE薄膜的性能特点、典型的实际应用案例、薄膜制作工艺以及用于建筑其本身需要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使学生对这一新型建材有更全面的了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课外实践

  (一)趣味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新颖趣味的课外小实验,可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注重观察和探索未知。例如:将月季、菊花、牵牛花等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浸出液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明显地显示不同的颜色,也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由于就地取材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了科学研究的信心,丰富了实践操作的经验。

  (二)社会实践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体验生活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深化STSE教育的有效途径。

  根据本校的条件和本地区的特点,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发挥社区优势,组织学生深入工厂、科研单位、科技馆等进行参观、访问,对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社会问题教育以及实践操作训练等。我们还可以进行以解读空气质量报告、家庭装修中的.污染问题调查、高效燃料的闭路循环等等专题为内容的调查讨论,写调查报告的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反思

  1、STSE教育是综合性教育,并非某一学科的任务,各个学科要协同配合,以加强效果,减少内耗。避免各学科各自为战的状况,使中学教育发挥出最大效益。

  2、实施STSE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改革现行单一用学生考试分数评价和选拔人才的做法,切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保证STSE教育长期稳定地进行下去。

高中化学论文3

  1.排除法定义

  排除法是一种解答选择题的技巧方法,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就可以将答案选项确定在一定范围内,对没有落在这一范围内的选项就可以直接排除,对于落在答案范围内的选项进行重点的分析。排除法适用于选择题或者选择填空题,能够快速排除错误答案,具有一票否决的意义,例如在化学选择题解题中,确定四种离子能否共存,只有判定有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就可以直接排除掉这个选项,应用排除法可以提高解题速度,比“肯定式”的解题方法要容易一些,确定选项的正确率也较高。

  2.高中化学选择题的特点

  首先是抽象性,高中化学选择题逐渐从直观的化学现象转向了更加理论化的公式和概念,因此其抽象性逐渐增强,我们在巩固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建立抽象化的思维模式,把化学概念和公式镶嵌到题目中,把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融入到解题思维中,从而形成逻辑性较强的题目。其次是化学选择题的复杂性,化学选择题考察内容深度逐渐加深,从最初的化学反应最终引申到原子的电子分布,其知识内容更加有深度和难度,同时选择题中涉及的方程式更多,这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记忆和理解,避免知识量过大造成记忆的混乱。最后是选择题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性较强,很多化学选择题都和现实生活中知识联系较为紧密,选择题中知识点和生活之间可以找到衔接的桥梁,有些选择题可以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因此,在化学选择题解答时,我们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题目中潜藏的化学机理和化学现象,把生活中的经验纳入到选择题解答中,从而扩展了解题思维,能够更好的应用“排除法”进行解题。

  3.“排除法”在高中化学选择题中的应用

  3.1依据化学原理排除法

  根据化学原理可以对选项直接进行排除计算,在选择题解题中应用“除杂不加杂”的原则排除不相关的选项,例如,为了除去MCl2酸性液体中的Fe3+,可以在加热搅拌的添加下加入哪种试剂,经过过滤处理后再加入盐酸,这种试剂是哪一种:给出的选项分别是NH3H2O、NaOH、Na2CO3和MgCO3,根据除杂不加杂的原则,应当要避免新的杂质离子加入其中,因此可以直接排除NH3H2O的加入,同时也应当排除钠离子加入,因此通过排除法可以得出答案是MgCO3。

  3.2比较排除法

  比较排除法是把不同选项答案进行比较,并结合题目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答案,例如题目:过氧化氢易于分解,但是其沸点高于水,某试剂长制备了8%的过氧化氢溶液,并打算采用蒸馏的方式将溶液的浓度浓缩为3%,下列最适应采用的方式是哪一种?给出的选项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加入生石灰常压蒸馏、加圧蒸留四个选项。对于这道题目的求解,我们应当明确其考察内容对应用几种蒸馏原理,生石灰的加入目的是吸收水分,而题目要求要降低浓度,同时过氧化氢的沸点高于水,应当把水蒸发来实现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排除加生石灰常压蒸馏的方法,其余三个选项的区别在于蒸馏的压强不同,由于过氧化氢受热后容易分解,因此蒸馏温度要控制较低,而减压蒸馏是在低温下进行浓缩,因此要选择减压蒸馏的`处理方法。

  3.3反例排除法

  在选择题解答时,可以找到一种情况使选项不成立,就可以采用选项反例进行排除,对于化学选择题而言,命题结论为真的前提是存在的特殊情况也成立,题目普遍性包含在特殊性内部,通过反例可以否定题目成立的选项,在选择题目解答时,我们可以列举出成立的反例,就能够轻松排除不符合规定的选项。例如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不能存在于阴离子中;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金属原子;C原子晶体一定不含有离子键;D不可能用个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我们知道AlO2-是存在的,因此可以排除A选项,而铵盐都是离子晶体,不存在金属原子,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氢气可以还原出多种金属,因此D选项也可以排除,因此正确答案就是C选项。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选择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的方式来分析题目,针对不同的题目采用不同的排除原则,我们可以秉承化学原理排除、比较法排除、反例法排除等方法来分析题目选项,从而可以把没有落在答案范围内的选项排除,找出正确的选项。我们在平时的化学选择题解读锻炼中,要注重“排除法”解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化学知识点基础的夯实,及时总结“排除法”解题心得,从而提高技巧解题应用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朱文赫.“排除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xx(33)

  [2]马玉芹.高中化学选择题解答方法分析[J].现代教育,20xx(04)

  [3]刘玉荣.浅析“排除法”教学的课堂操作要点[J].科技信息,20xx(13)

  [4]王军.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化学习题课[J].名师专题讲座,20xx(1)

高中化学论文4

  绿色化学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和传播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接受先进的化学学习理念,学习更科学、无污染或少危害的实验方法,力求在实践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引导学生建构起科学有效的绿色化学分析方法。这是现代化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表现和影响展开探讨。

  一、推广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

  1、绿色化学理念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资源的珍惜,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等等问题的出现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破坏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符合当期时代发展的要求,绿色化学理念正是一种环保、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当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这符合当前实际的需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绿色化学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推广环保行为的进行,自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的风尚。

  2、利于化学的推广和进步。新课程教学中大量融入新化学理念,绿色化学是高中教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已经将绿色化学放在了教学的重要地位,化学课程的教学更加强调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绿色化学理念的传播,培要学生的良好方法和操作,从实践中规范日常行为,通过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减少实验的危害性,增强了安全性,在改良传统实验课程的同时,探索了更先进、科学的实验方法,有助于化学课程的研究和发展,有利于化学的推广和进步。

  绿色额化学理念的推广在客观上刺激了现代化学的发展。有利于改良传统实验方法,改良制作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推广无污染、环保材料的使用。在客观上刺激了化学实验的改良升级,提倡更加科学、规范、环保的实验。绿色化学理念的传播,推动了现代化学的发展和变革[1]。

  二、传统化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学校条件有限,化学实验设施简陋,规范性差。部分学校的规范性建设上较差,为了开设实验课而开设,没有规范的实验设施条件,缺乏合格的化学老师,实验步骤不够规范等等,都容易导致实验过程发生意外。实验的不规范性、不科学性,不仅影响实验效果的呈现,也会造成实验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传统化学教学中对绿色化学认识不足。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更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对学生的意识、素质的.培养方面进行引导。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绿色化学的概念。可见传统化学教学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这一理念贯穿于讲学中,更没有将绿色化学融入教学环节,学生对此没有概念,绿色化学传播范围狭小。

  化学实验中过程中,会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传统化学实验,缺乏绿色化学观念,在实验中,对实验涉及的化学材料不够重视,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防范不够规范,缺乏科学、严谨、规范的制度约束。在实验中很容易造成受伤或危害环境的事情发生[2]。

  三、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推广绿色化学理念

  1、重视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各个层面,教师尤其要明确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对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减少污染、减少能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在传输知识的同时,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使用无害环保的物质,例如减少一次性方面袋,使用可降解包装袋等行为,倡导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2、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生产物质和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严防环境污染。在实验过程中,难免有废弃物的产生,这些物质的处理必须科学、严谨的分类处理,可以分类回收的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要科学、合理、规范的处理,严防环境的污染。

  3、改良传统化学实验,降低实验的危险性。严格按照实验的步骤和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对传统实验中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进行改良。对实验步骤进行严格要求,规范化学生操作,对实验的场地空间、实验设施、教师配备进行严格要求和考量。对于危害性大和毒性较大的实验材料进行禁用和限用,能替换进行替换。尤其危险性大的实验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实验。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绿色理念。引导学生将绿色化学理念待入生活,在生活中也使用环保、无危害的产品。例如使用不含氟的牙膏,使用无磷的洗涤产品、不使用一次方面袋、垃圾分类回收等等。在学生意识中培养环保的理念,形成绿色化学的行为习惯,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5、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实际生活中,尽量减少化学材料的使用,多次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尤其在教学实验中,规范操作,控制好化学材料的用量和比例,根据实验需求领取材料,将化学实验材料分种类合理放置,将剩余材料进行回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3]。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出处于经济转型的战略时期,同时我国倡导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张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化学理念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传播绿色化學理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新人的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传播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尹博,钟克利.高校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探究[J].才智,20xx,(08):143-144.

  [2]陈默.浅析“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xx.(05):152-154.

  [3]于湛英.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J].生物技术世界,20xx,(09):209.

高中化学论文5

  一、营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高中化学教师常常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注意到合作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建立起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合作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若干小组。采取竞争机制,随时调整小组内部成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提高学习成绩,获得晋升的机会。由于高中化学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联系紧密,因而教师在营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时,可多结合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化学现象和工业生产的一些流程,从实际出发,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探究学习中来,逐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讲“金属的腐蚀”这堂课时,教师在导入语中就可以加入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的现象,比如铁生红锈,铜生绿锈等。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导致金属被腐蚀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容易腐蚀,结合金属腐蚀的原理分析如何对金属进行防护等。在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探讨这些问题。通过交流与讨论一点一点地增加学习化学的乐趣和积极性。

  二、在化学课上设置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化学教师在进行合作探究形式学习时,过于枯燥和单调,缺乏探究延展性,忽视了合作探究教学的重点。现在在高中化学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下,就必须考虑到探究性问题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达到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并且由于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讲的知识单凭教师的讲解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因此,学生很难完全掌握老师教授的化学知识。而且探究性问题一般都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将探究性问题当作业一样留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难以完成教师对学生的期许。但是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在合作的基础上将化学知识熟练掌握。

  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既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设置探究性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探究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由浅到深地设置不同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并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和上进心。

  三、采取民主机制,营造良好的合作探究环境

  当前,教师和学生受我国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学生不敢发言,也不敢提问,多采取旁听的方式,将老师所讲内容一字不差地记成笔记,缺少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存在大量死记硬背的.现象。并且师生关系也过于紧张,学生对教师往往存在畏惧感,造成师生之间沟通困难,教师无法真正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况,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高中化学新教学模式下,教师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采用民主机制,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大声地质疑和回答问题。学生之间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在小组中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而教师担任聆听者的角色,在一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们学习,并在旁边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如:教师在上关于“物质分离”的化学课程时,提出“物质分离有哪些方法,其原理是什么”的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探讨,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观点和看法。在学生发表观点时,教师不论学生观点是否正确都应该给予学生鼓励,激励学生表达想法的积极性,为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创造民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四、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维护合作探究教学的秩序

  在高中化学新教学模式下,进行合作探究教学,还应该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以维护合作探究教学的有序进行。新课程标准规定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是以学生为主导。在建立民主机制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教学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性,但是不代表学生就能为所欲为,因为在整个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学习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并对问题提出新的看法等,都是由老师主导的,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学习的一致性,不至于偏离学习的主要目标,丢了西瓜捡芝麻。避免了学生偏题,而影响课堂秩序和阻碍课程的有效进行。

  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合作探究所提的问题都具有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独特性。引导学生掌握每一节课的化学知识,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论文6

  摘要:在高中阶段,有的化学实验涉及易燃易爆甚至有毒的化学物品.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教师通常不会安排学生亲自操作这些试验.也有的实验因为学生不熟悉实验步骤、操作不恰当导致实验失败,从而只能按教材的讲述学习实验.而微课以其特有的优势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便利,让学生更加清晰、客观地观看和学习化学实验,提高理性认识.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作为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无法亲自验证实验结果,或者无法在实验中获得正确结论,只能依靠教材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忆,违背了实验的初衷.但是,微课很好地弥补了在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上述的不足,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化学实验,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进行直观演示实验

  在化学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直观地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学生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更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然而由于一部分化学实验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比如浓硫酸的性质等,学生无法亲自操作实验,只能依靠课本中的文字内容记忆化学知识,直接导致大部分实验教学有名无实.另外,由于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错过演示实验中的重要环节,还有的学生因为坐在教室的后排看不到实验现象,大大影响学习效果.然而,教师利用微课把实验的过程制作成微课程,以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看,可以让学生对实验拥有直观、立体的认识.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可以清晰、完整地进行实验演示的观看,并且以往只能在实验室或者课堂上看到一次的实验现象,可以在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上进行随时随地的观看,对于未能理解或看清楚的环节,还可以进行反复播放或调节播放速度进行观看,直到学生完全掌握实验全过程为止.于是,学生就能在保证安全、清晰完整的条件下,对化学实验拥有真正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化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实现实验导学结合

  有的化学实验虽然并不危险,但是由于很多实验装置、设备和试验品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比如分液漏斗、滤纸条、酚酞溶液等,因此他们对于这些器材和药品的使用方法十分陌生,即便教师进行讲解,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掌握使用方法.在这样的状况下,高中化学教师依旧可以将微课与导学案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验之前通过微课让学生对实验器材和步骤进行了解,学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要求和方法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仪器与药品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的使用注意事项.举例而言,在进行钾的性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导学案,让学生掌握坩埚、泥三角等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同时利用微课给学生叙述实验过程,并重点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错误.由于微课内容充实、时长较短,可以在不影响课堂时间的前提下让学生快速并准确掌握实验过程,并有效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三、节约不必要的时间

  对于很多可操作的实验而言,教师都需要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可是,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会因为新鲜感、好奇心去随意把玩实验器材,哪怕教师反复强调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也会让很多的时间浪费在课堂纪律的维持中.这直接导致实验时间减少,效果较差,好端端的实验课只能流于形式.为此,教师让学生在实验之初进行相关微课的`观看,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制度和环境,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就会降低因为好奇和新鲜感而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糖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之前,笔者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让学生了解土豆、鸡皮的用途,并且掌握正确使用浓硝酸的方法.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学生不再拿着土豆和鸡皮把玩嬉闹,也不会因为浓硝酸的使用不当发生危险.这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提升了实验效率,让学生拥有充分时间掌握化学知识并进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四、确立实验探究主体

  探究实验能够充分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参与掌握知识.可是,这并不表示学生对探究实验中不会发生对于问题提出、实验内容、制定步骤和实验反思等内容会精准掌握.而过程和目标的不清晰,会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的结果.比如采用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真正能够理解并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操作的学生数量并不占多数.而通过微课,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对比实验装置展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等内容的对比和相关注意事项,从而获得实验结论的对比,真正把探究对比实验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总而言之,微课作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起到积极的影响.并且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微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保障学生的安全,进而实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亭霞.微课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xx.59

  [2]郑猛、胡新颖、范卫华.浅析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读与写旬刊.20xx.13

  [3]关应军.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10

高中化学论文7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应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生活化, 将理论知识融入生活,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通过论述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探究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深化对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生活化; 实践; 探究; 思考;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高中化学是不少学生眼中较难的学科, 知识点繁杂难懂, 化学方程式变化多样, 难以捉摸, 要背诵要记忆的内容也较多, 题型更是多种多样, 千头万绪, 不知从何下手, 很多学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不免使他们渐渐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畏惧厌学心理,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1]我们应该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改变现状,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此时, 生活化教学的产生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生活化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 同时广泛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以解释说明, 学生只要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在教师的带领下发挥自己联想类比的能力, 便能很好地理解难懂的知识点, 这样一来, 不需要很长时间学生便能重拾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化学的信心。

  (二)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需要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 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如果有一方没有准备充分或者状态不佳, 就无法使课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2]以往教学过程中, 教师过于注重对知识点本身的讲解, 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导致很多情况下教师自认为讲解得很清楚很明白, 也很通俗易懂, 但是学生却没有完全理解, 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 是很难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是有力的教学武器, 借助这一教学模式, 教师能够将知识具体化,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从而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从生活现象入手

  化学源自生活, 服务于生活, 很多化学现象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答案, 同样, 很多生活经验也有化学依据。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相关的、相似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点联系起来, 放大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 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3]教师应细心观察生活, 留心身边的一切, 留意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 积极将生活现象带到课堂中,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产生共鸣, 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例如, 在学习混合物的基本分离方法———萃取时, 学生对这一分离方法比较陌生, 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体会和了解, 教师不妨在正式讲解之前先引入生活中做西红柿汤的小事例, 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做好的西红柿汤表面有些许油星, 且显红色, 若制作时放更多的油便可看到汤上面漂着一层红油, 这是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溶于油的结果, 而将表面的油撇去, 下面的汤又没有一点红色, 这是什么原因呢?另外, 还有什么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呢?教师可以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领他们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提出问题, 引发他们思考。在生活事例的铺垫下再进行萃取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 并且有了具体事例作为载体, 记忆起来也更牢固。[4]相似地, 在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时, 教师可以先介绍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我们会发现二者相互转化时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相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石墨那么廉价而金刚石却那么昂贵呢?教师适时提出问题, 让大家思考讨论, 进而进行正式的学习。相信这个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例子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整个章节的学习中都会时不时想起, 对后面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二) 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中化学课本中也涉及了很多, 而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拆分、重组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无法用肉眼观察到, 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去体会微观世界, 理解化学反应。因此, 化学学科给人的感觉难免是抽象难懂的, 这也是课堂授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使化学知识点具体易懂, 让学生更好接受, 成了教师们需要突破的难题。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能够使化学与生活常识联系, 通过类比的方式, 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与简单的生活常识对比记忆, 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时, 教师应意识到这是一个微观的结构, 仅仅通过口头表达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和理解, 因此应将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5]教师不妨在讲解完相关原理之后, 针对其中“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具有越高的能量”这个小知识点进行生活化教学, 将我们每个人比作原子核外面的电子, 将原子核比作我们的家。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成长到足够强大时, 他便会离开家, 靠自己的能力打拼, 不再依靠父母;相反, 当一个人离家较远时, 他必然拥有很强的能力。这个生活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似, 电子的能量越高便会离原子核越远。通过这番讲解, 相信学生会对这个知识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学习起来便不是难事。

  (三) 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

  许多化合物除了有系统命名法下的名称之外, 还拥有自己的俗名, 例如“氯化钠”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盐”, “碳酸氢钠”就是常见的“小苏打”, “碳酸钠”就是“苏打”等,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也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物质, 它们的俗名记忆起来自然容易, 但很多物质的俗名记忆起来就有困难了。例如, “生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2H2O”, 含两个结晶水, 而“熟石膏”的化学式是“2CaSO4·H2O”, 只含一个结晶水, 二者化学式相似, 俗名也相似, 很多学生无法准确分辨, 给化学学习带来困扰。教师可带领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 结合熟语“一回生二回熟”, 帮助记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化合物的俗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并不是凭空而来, 因此只要用心揣摩, 便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再与生活相结合, 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6]

  (四) 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化学是有用的学科, 是实用的学科, 学好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 避免生活中的危险。例如, 洁厕灵和84消毒液都是家中常备的清洁物品, 但是二者不可以一起使用, 因为洁厕灵含有盐酸, 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这两种化合物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产生有剧毒的氯气, 危及生命。如果学了化学, 便会知道这一点, 有时可以避免一场灾难。这便是化学原理在生活中运用的实际例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生活化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 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教学模式中, 以教师讲课为主, 学生做好聆听者的角色即可, 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7]生活化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的呈现上, 还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成分, 保留精华部分, 勇于转变思想, 突破思维的局限, 大胆创新, 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总之, 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 使知识运用于生活, 改善生活,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知识当作考试的工具, 当作检测能力的手段, 而应尽力使知识融入生活, 使二者融为一体, 互不分离。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老师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从生活现象入手、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以及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方式, 有效使教学方式生活化, 使课堂生活化, 使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对课程充满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福玲。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xx (36) :113。

  [2]程亚丽, 胡凤荣。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 (下旬) , 20xx (12) :196—197。

  [3]姚少祥。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 (下旬) , 20xx (04) :181。

  [4]黄亚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 20xx (01) :50。

  [5]翟玉龙。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 20xx (58) :134。

  [6]宋伟。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少年, 20xx (23) :110。

  [7]宁伟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 20xx (03) :82—83。

高中化学论文8

  摘要:化学是高中所有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目前新课标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有新要求,要求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切实情况和知识累积出发,令学生在熟知的情景中感知和学习化学知识。情景教学法是当前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方式。文中以情景教学模式的含义作为出发点,综合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的关键作用,细致探究情景教学模式于高中化学学科中的具体运用实践,增强课堂教学成效与品质,推动高中化学教育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化学;教育中;运用

  高中化学是高中时期教学活动中关键的课程,是要进行实验活动的理科内容,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可以切实地了解化学知识中的公式和原理等抽象又复杂的知识内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情景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令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的知识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化学公式和原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切实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继而达成化学学科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一、简述情景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中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新要求,其所指的就是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情活动营造出独有气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营造优良的环境去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跟兴趣。目前,情景教学模式已经被大部分教师所接受采纳,其使用的范围宽泛,涉及到的学科也有很多,高中化学知识内容中有很多的公式和原理,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压力大、也消化不了。但是当教师把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化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时,不但能够切实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繁冗复杂的知识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积极探究学习知识的能力,继而达成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所以,高中化学教师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综合学生的爱好和诉求,给学生创造优质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景中,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成效[1]。

  二、情景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意义

  其一,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新课改的实施,让教学活动的要求跟从前不用了。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其注重学生,并且一再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处的是主体地位,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本学科的知识内容,还要重视拓展学生的研究、拓展其思维,养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情景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营造优质、愉悦的教学氛围,切实有效地带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热情,经过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可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做独立地思量与探索研究,在探索研究的活动中,学生增强自身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亦可推动学生深挖更深层面的知识内容,激起学生度对于知识的向往和热情[2]。其二,养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挥;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只是教授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内容,更为主要的是要令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的关键性,养成学生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学以实用的能力,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高中化学教师要实用可养教学活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学生创新意识能力,让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情景教学模式,教师还要重视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能独立使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思索,并且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形成自身独有的认知,所以,使用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切实养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3]。

  三、在高中化学教育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的策略

  把课堂教学跟日常生活有机整合在一起。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当情景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重视知识联系生活,把课堂教学活动跟日常生活有机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创建情景的时候,一定要将日常生活作为出发点,用学生感兴趣的实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时,在课堂当中,教师不只是从课本着手,还要跟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适时地进行提问: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500毫升的水,那么,他每天喝入多少个水分子呢?水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教师提出问题,给予学生相应的时间去思索问题,让其感受到现实生活跟化学知识的密切关联的。

  四、结束语

  情境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学习、把握化学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其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养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关键的推动作用,将化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有机整合起来,不但充分发挥了情景教学模式的意义,也切实有效地推动了高中化学教育品质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陶雪.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未来英才,20xx,(7):248.

  [2]袁小建.高中化学情景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探究[J].教育界,20xx,(8):59.

高中化学论文9

  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地完善着,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对应于课堂教学来说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质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与发展。

  一、信息化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第一,信息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首先,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对抽象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可以有效的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内在主动性。其次,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深化教学重点与难点,便于学生对各种化学知识的理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最后,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可以有效的促进现代化学课堂教学事业的发展与成长。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电教理念,这样可以有效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与素质能力,有利于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第二,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原则。首先,科学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的理解与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课堂教学内容与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学目标性基本原则。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置与开展的基础,一些教学方式与内容都是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的,对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中要明确既定的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最后,就是发展性的基本原则。在化学教学活动的设置与开展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设置与开展。

  二、高中化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第一,树立科学的教学意识。现阶段教师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没有明确的认知,不理解信息化教学的深刻含义,认为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化学教学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在化学活动的设置过程中较少使用信息化模式。基于此种问题,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认知与理解,探究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与重要意义,塑造一个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其次,教师要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能力,优化自身的信息教学能力,为开展信息化化学教学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教师要优化自身的信息教学模式与方式,提高整体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与综合水平。

  第二,明确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辅助性地位。在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性地位,不要喧宾夺主,让信息化教学模式取代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将二者有效的融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弥补传统固有教学模式的弊端与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充分的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自身效能。首先,教师要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利用信息教学模式辅助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基于现有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基于化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能力,科学的设置化学课堂活动,明确具体的教学思路与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与质量,构建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最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彰显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的优势,有目的、有内容的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全面有效的保障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综合发展。

  第三,构建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要想保障知识学习与理解的有效性,就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方式。对此,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有效的模式与手段营造一个符合化学学习的.氛围。首先,教师要做好备课准备。教师要基于化学学习内容与目标,科学的设置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基于信息化的设置的图片、视频以及文字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鼓励发言。在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对于各种化学问题要勇于探究、勇于质疑,通过科学的讨论方式与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加强化学教学整体质量。

  第四,保障信息化学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在高中化学课堂信息教学活动的设置中,教师要保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适时、适当以及适量,明确教学重点,探究合适的着力点,灵活的融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要对化学课堂进行宏观的掌握,科学的选择,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化学学习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将信息化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充分优化现有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整体发展。对此,教师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视,通过各种科学的方式探究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规避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化学教学的缺点,充分的整合资源,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体效能,进而有效的实现既定的化学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论文1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种环境污染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影响到了人们在地球上的健康生活。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呼声。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文明素质的构成部分。对于环境教育来说,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平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熟知化学环境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现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为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环境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善学生环境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高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能够满足当前我国环境教育的需求以及生态发展的需求。因此,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1.高中化学教学融入环境教育的目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当前生态环境中化学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是由于人们严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环境保护教育而带来的后果。而在高中化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高中化学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第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学旨在让学生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第三,在高中化学中融入环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环境保护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习惯。

  2.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

  2.1在化学教材中融入环境教育

  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就是将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化学课堂中,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教学,让环境教育与高中化学课堂结合起来。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化学教材中不同的的知识点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在进行硫与硫的化合物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酸雨危害、温室效应、硫酸的用途及其污染、酸雨的酸碱度测定、大气污染与防治等环节保护内容;在进行氮元素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N2O导致温室效应的过程,NO2、NO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处理,磷元素与人体健康、无磷洗衣粉导致富营养化污染等内容;在进行烃类物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有机物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甲烷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氟氯烃导致臭氧层破坏等[1]。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在进行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机的结合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污染与化学环保知识,这样一来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巩固复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学物质对人类影响的双面性,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2.2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环境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门,化学实验拥有其他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并且形成各种成分复杂的废液或废渣。因此,化学实验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首先,教师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切忌在实验完成后随意丢弃实验废弃物。在开展化学实验前做好装置封闭性检查,在制备毒气的化学实验中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铜的化学实验中,可以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点燃处理,不单单避免了气体毒害,同时还形成了热源。又例如,在进行氯气制备的化学实验中,只需要使用碱液将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就能够避免化学实验过程中毒气的泄露。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节约使用化学物品的习惯,指导学生对化学物品进行回收再利用[2]。很多学生在使用化学物品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都不考虑到物品的'用量,往往存在着浪费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来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其定量的意识。例如,要制备1升的氯气,大概需要4g二氧化锰,则需要使用天平来准确获取用量,不能再出现浪费的情况。

  2.3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平台。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例如,在硅酸盐工业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硅酸盐工业生产的建筑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水体污染、气体污染、固体污染十分常见,因此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来融入环境教育[3]。例如,在进行有机化学知识点的教授中,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当前空调、冰箱所使用的拂绿烃类、护肤品、塑料制品都是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十分容易被人体呼吸道、消化道与皮肤所吸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会导致组织蛋白坏死;水体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导致水体产生污染的原因包括无机污染、有机污染等。大气污染:在大气污染中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是主要的污染来源,硫酸厂、硝酸厂所排出的废气是重要的污染来源。学生们日常接触的环境保护与生活现象都包含着化学知识,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发现的眼睛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融入环境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高中化学教师要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根据化学教材、化学实验与化学课堂来高效的开展环境教育,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运用,将环境教育深入的融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吴婕.基于SPSS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xx,(03):23-25.

  [2]张悦.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20xx,(05):51.

  [3]蒋娟.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xx,(09):49.

高中化学论文11

  一、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出现偏差

  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于注重对化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在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设定了学习步骤,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独立猜想和验证,教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是将重点放在高考理论知识方面,这样就导致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无法提升。

  2.滥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可以对一些较为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展示,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理解教学知识。但是很多高中化学教师盲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实验的欣赏者,教师将实验过程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边观看边教学,这其实与传统黑板式教学模式没什么区别,学生根本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对化学实验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效果不明显。

  3.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不符

  很多高中化学教师认为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没有太大关联,其实这是错误的,实验教学需要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理论知识也需要实验教学加以验证和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中,化学教师习惯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强制要求学生记忆理论内容,即便是有一些实验,也是实验目的不明确,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无法对理论知识加以论证,这样就出现了实验与理论知识脱节的现状。

  二、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1.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要想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必须要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要在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去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要多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要通过学习其他教师的成功案例,来分析自己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这样就可以加深教师对教学观念的认知,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如何合理利用,可以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教学改革速度。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要建立在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基础上,让学生在多媒体实验中能够得到启发,并对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因为很多化学教学知识都十分枯燥,如果光靠理论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来帮助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实验课件,在实验中可以演示出喷泉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认真观察,可以有效分析喷泉形成的原理,结合化学理论知识,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3.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实验理论,然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提示操作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的地方给予相应纠正、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能有机会自己独立操作实验,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刻了解实验的关键所在,在实验中彰显个性,激发潜能,快速掌握实验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化学小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水能灭火亦能生火”。教师要给学生准备金属钠材料,给学生提供相关实验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只需给予适当指导即可,学生通过观看钠在水中燃烧的现象,就会明白水能生火的原理。

  4.要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重新设计

  高中化学教师要对现行教材进行创新,尤其是在备课时,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设计,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将实验目的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对实验课堂内容进行相应调整,让实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实验求知欲望,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例如,如Na2O2与CO2的反应实验,我们只需在一个干净的干燥管中间放置干燥剂(CaCl2),两端放入少量疏松的玻璃棉,然后将干燥管的细口对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用嘴吹干燥管的另一端,脱脂棉很快就会燃烧。如此设计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综上所述,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以课改为指导思想,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创新与总结,快速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高中化学论文12

  “实验之于化学,正如双翼之于飞鸟”。实验,它是一种载体,以实验为载体来考察化学知识是一种很好的考查方式。纵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实验部分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近两年试卷中24、25题往往得分率都不高,而这两题又与实验息息相关。那么,如何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并提高实验效果呢?

  一、优化教材中一瞥氏效费时的实验

  经过这几年的新课改实践,针对实际操作成功率不高的实验,一线教师在不断的尝试与发现中,采用了一些更好的实验来替代,建议我们的编写者是否考虑将这些实验给予改进或吸收方便易行成功率高的实验进行替换。如《实验化学》中“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要用到药品乙酸配,属于公安局管制范围药品,购买和使用不方便,且本实验费时2小时以上,在实验课中进行困难。《化学1》中钠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直接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显然危险性较大,现象易受石棉网成分的干扰,造成现象不明显。若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直滴管的粗口处加热(加热时,用试管夹夹住滴管,可以左右晃动,增大空气的流通),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便于观测,这种方法还可以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方法是:待滴管冷却,将它插入盛水的小烧杯中(滴有酚酞),用余烬的木条在滴管的尖嘴处检验氧气。《化学2》中,氢氧化钡与氯化钱晶体的反应。教材中时采用了锥形瓶与木板,药品用量偏大且操作起来较麻烦。改进用一洁净的塑料袋,各取29左右的晶体混合扎紧袋口,每一位学生可以很快地感受到该反应温度的变化;改进,分给每一组学生一张滤纸,只需各取少量晶体混合,折叠滤纸后用手摩擦,此法还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氨气。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

  从新课改后已实行的三年高考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实验部分的考查要求每一年都有所提升,通常是结合工艺流程图的形式,出现在高考理综卷的24、25题中,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有必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古云“授予鱼不如授予渔”,假如教师本身不会探究,又怎么能够引导他的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又如教师不能创新,又怎么能教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呢?笔者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教师教育,进一步开展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化学教师认识到全面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多组织教师参加一些骨干教师优质课的观摩、同市区间教师的教研、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重视分组实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要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就必需发挥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把部分演示实验转为学生的分组实验,不但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降低他们对理科知识的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并不断激励他们主动地思考,去创造一些东西。

  四、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中按照教材上预设的方案进行实验,这样的探究过程没有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趣味并不十分明显,他们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有很多想法都想找机会付诸实施;而另一些学生动手能力可能并不强,在平时的分组实验中往往是旁观者,有时也想自己试着做实验,但又害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开放化学实验室,在实验室老师或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给学生施展身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平台。学生可以探究一些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如“滴水点灯”“五彩焰火”“火山爆发”“高锰酸钾的魔棒点火”,还有像叶脉书签的制作、利用花草自制酸碱指示剂等等,此类实验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从而促进对化学的学习。

  总之,新课改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成功乐趣,发挥学生合作与自主交流的团队精神,形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也将不断完善,相关部门也会制定出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在更多人不断努力的同时,化学实验教学必将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高中化学论文13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素养提出挑战。迎刃教育时代难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剖析化学学科本质,立足于课堂教学,可采用聚焦核心知识、建构思想观念、注重宏微结合、引导实验探究、启发科学思维等策略。

  [关键词] 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xx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标志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立足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1]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内涵丰富,价值多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聚焦核心知识。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课程标准的“魂”,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根”,是化学教学评价的“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化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化学学科应有的贡献。化学学科知识就其重要性而言,可分为核心知识、次要知识和外围知识,核心知识就是指那些在整个知识系统、学科结构中处于轴心地位,对周边知识领域起着统摄、关联作用,发挥结点功能的课程内容。[2]化学核心知识犹如植物的“根系”和“经脉”,具有内核性、统摄性和生长性。加强化学核心知识教学,有利于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集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最有价值”的核心知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硫的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硫”,从知识主线上看,它位于“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知识链的节点上;从化学性质上看,它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又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等特性;从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上看,它与日常生活、环境污染及防护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素材;从它所处的课程模块上看,它属于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上看,它几乎涉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所涵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有关“二氧化硫”知识应当作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来组织教学,而“三氧化硫”则属于一般性的次要知识。教学中可通过物质分类、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和宏微结合等,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与建构,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建构思想观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以及绿色化学观念等,多个条目均与化学学科思想或学科观念相关联。化学学科思想是化学科学在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最具影响力的思想集合体[3],例如物质变化思想、质量守恒思想以及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等。而化学学科观念是个体对化学研究对象、化学研究过程以及化学学科价值的本体的见解或意识,具有超越具体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4]例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和化学价值观等。长期以来,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的区别模糊不清,事实上它们是化学研究者基于不同角度做出的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共同体在头脑中构建的学科观念等同于学科思想,而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达成与学科思想相一致的观念。[5]所以,笔者以为在化学教学中不必刻意地区分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重要的是要通过无痕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自觉领悟与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和观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氨”属于必修模块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内容,“喷泉实验”是学生学习氨的溶解性和“氨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喷泉实验的原理上,而将氨与水的“可逆反应”简单告知。笔者认为,喷泉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学重点应放在基于实验现象的证据推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虽然必修模块中没有出现“化学平衡”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应对平衡思想有一定的认识。相反,因为只有部分学生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就更应该在必修模块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平衡思想,以满足国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此,可在喷泉实验之后提出3个问题:(1)通过喷泉实验,了解到氨有哪些物理性质?(2)氨溶解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3)氨溶解于水后得到的溶液(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和微粒观,并建议再补充一个实验:用吸管在喷泉实验的圆底烧瓶中吸取少量溶液注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上套一个气球以达到密封的效果,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冷却后再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此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实验现象的变化却可以让学生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有具体的感性认识,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化学必修课程学习中也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注重宏微结合。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宏观辨识要求,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探析要求,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符号表征要求,了解化学符号的蕴涵,使符号表征成为概括、提升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重要环节。[6]有专家指出,化学学习存在三种水平:宏观水平、微观水平、符号水平。[7]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把“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置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条目之下,一方面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层级要求(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另一方面又要求对化学符号表征有所了解,能从基本的化学符号表征中解读出它们的宏观意蕴和微观意蕴。

  例如,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时,要求学生从“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宏观现象入手,推断出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能从乙烯与溴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和理解反应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正确书写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推测乙烯与氯化氢、乙烯与水、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教学中注重了宏微结合,化学方程式就不再是冰冷抽象的符号,而是赋予了“灵魂”的宏微结合的载体,这样的学习体验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富有意义的建构活动。

  四、引导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与实验相关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问题解决,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信息加工并获得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所以说实验探究既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又是综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学习“苯酚的酸性”时可采用“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模式[8],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

  [引导发现]观察苯酚样品及分子结构模型,展示苯酚软膏,阅读说明书有关条款,从“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引出问题。苯酚具有酸性吗?酸性强还是弱?

  [猜想与假设]根据苯酚、乙醇、水分子中均含有羟基,猜想苯酚能电离产生H+,可能具有酸性。

  [制订计划]设计苯酚与指示剂、Na、NaOH溶液作用,判断苯酚能否电离产生H+;设计苯酚在非水、非醇条件下与钠反应。设计苯酚钠溶液与HCl、CO2反应,进一步判断苯酚酸性强弱。

  [进行实验]

  (1)将少量苯酚溶于热水中,向其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

  (2)将少量苯酚溶于苯中,向其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3)将少量苯酚晶体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振荡。

  (4)将制得的苯酚钠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的一份中滴加稀盐酸,另一份中通入CO2.

  [收集证据]苯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金属钠缓慢反应放出H2,能与NaOH溶液反应,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或通入CO2,均出现浑浊。

  [推理与结论]由于受苯环的影响,苯酚分子中的羟基变得活泼,能电离产生H+,表现出酸性,其酸性比H2CO3弱。

  五、启发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科学推理、科学论证、模型建构、质疑创新等要素。

  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具体表述为证据推理,上述“苯酚的酸性”探究实验中,学生根据苯酚的分子结构做出猜想,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并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苯酚具有酸性的结论,就是在实验教学中基于证据推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一则教学案例。

  模型建构源自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因而模型认知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它是在已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对化学事实进行近似、形象和整体的描述,进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方式。化学教学中借助于模型认知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加深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复杂联系或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例如,“原电池”教学时就可以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很好地体现出来。首先组织学生实验,通过铜丝与锌粒在稀硫酸中接触,铜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发猜想“锌失去的电子转移到铜上去了”.果真如此吗?学生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从而形成“原电池”的概念。猜想验证的过程其实就是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过程。然而,这一装置具有普遍意义吗?将铜片换成石墨、稀硫酸换成乙醇试试?在此基础上建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模型,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如何判断一个装置是否属于原电池?就需要借助模型认知,学生尝试从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做出判断。借助于模型认知,不管遇到怎样陌生的情景,只要将复杂的反应、陌生的装置与模型中的要素一一对应,就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必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渗透社会责任教育,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相互融合,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xx(2):7-9.

  [2] 龙宝新。走进核心知识的教学:高效课堂的时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xx(3):21-24.

  [3][4][5] 毕华林,万延岚。化学基本观念: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xx(4):76-83.

  [6][7] 吴俊明。对化学语言及其教学的再认识[J].化学教学,20xx(7):3-9.

  [8] 徐宾。新课程化学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与有效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xx(4):16-18.

高中化学论文14

  一、元认知理论对农村高中学生化学反思能力的积极影响

  1.化学来源于生活.农村生活对于化学来说是更加接地气的,很多生活小常识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如,有些人蒸出来的馒头是很白而且松软膨胀的,而有些人蒸出来的馒头则是颜色发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回家动手制作,用发酵好的面团做馒头.分别尝试用纯碱、小苏打和食醋做出来的馒头有什么区别.而这些原料都是家庭中必备的.在实际操作之后,我们会发现在揉面团时加入适量的纯碱和小苏打,会使蒸出来的馒头疏松多孔,而如果加入过量的纯碱和小苏打的话,就会使馒头变得很涩,而且发黄.不过,因为纯碱和小苏打都属碱性,过量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加入少许酸性物质的,如食醋、乳酸饮料、酸性果汁等.带着问题,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同时可以在实验之后反馈、总结出一些的方法.

  2.农村生源少.现如今城市发展较快,许多农村学生趋向于去城市就学,从而使农村生源减少.这虽然不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但有利于教师小范围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状况,可以一对一地进行指导,使在化学实验操作或者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即使在元认知过程中对于认知策略的知识不确定,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各种方法的具体使用情况,都能得到较好的指导,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和条理性.

  3.研究对象比较形象.农村更加贴近于化学中研究的实际生活.如,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等等.这些都是在农村中随处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实验的.这种贴近于生活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进行积极反思,而且比较形象,易于归纳记忆和理解.

  二、元认知理论对农村高中学生化学反思能力的消极影响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就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而且老人大多拥有挣钱比什么都重要的思想,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仅把上学读书当作一种负担,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在学生的观念里,学习就该让位于挣钱,从这种学习动机出发,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化学是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这种出发点是不容易掌握化学这门学科的,更不用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农村科学技术水平有限.现在社会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如此.而化学是应用性很强的,需要不断地去实验证明.可是在农村中有些器材的缺乏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使这些实验无法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认知的情绪体验.如,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需要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夹、酒精灯、两个大试管、棉花、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而这些器材有些在生活中是不经常使用的.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要平铺于试管底部,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导入氨气的导管要长,并伸入试管底部,而且为了使氨气收集较多,还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酒精灯加热还要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后对固体加热.这些小细节,如果不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是很难记忆深刻的,也是不容易对这些知识进行认知的.

  3.教师能力的'限制.近年来,虽说对教育有足够的认识程度,各个学校招聘教师的门槛也逐步提高,可是在农村中,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还是得不到足够的保证.拿我来说,我的小学老师也不过就是初中毕业而已.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些年,但这种情况在有些地区还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怎能在化学教学中帮助分析、引导学生的认知方法?反思能力是建立在对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数量多少、任务性质和结构特点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能正确引导的话,只能使这种学习停留在较低水平.

  总之,通过从元认知理论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各个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从侧面体现出了元认知理论在农村高中学生化学反思能力的影响,了解到一种好的元认知反思能力在学习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当然,我的认识是有限的,希望能够引起有识之士对该问题的重视.

高中化学论文15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更新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理念,加强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认识,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谈点体会.

  一、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内容

  1.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是否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相同,从化学知识、方法以及技能等方面来体现.同时,要了解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水平以及是否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相互结合.

  2.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苏教版的化学知识专题中主要的内容是获得并且应用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第二个单元是食品的有机化合物.而通过对于前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日常所见到的含有有机化合物的食物进行思考,并且对于此类食物是否存有有机化合物加以证明.

  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现状

  1.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教师认识到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意义与重要性,但是依旧有些教师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评价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其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没有必要在教学评价活动上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他们认为教学评价活动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所以,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安排非常不合理.

  2.在时间上被限制.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的阶段,学生要面临高考.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活动上,并没有足够的条件和时间开展化学教学评价.有些学生虽然对化学教学持有一些建议和意见,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与评价.还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忽略了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活动,进而导致无法发挥化学教学评价的作用.

  3.没有完善化学教学体系.虽然有些教师对于化学教学的评价有一定的重视,而且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化学教学评价活动,但是化学教学评价活动的效果却不容乐观.这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虽然能够开展化学教学评价活动,但是没有建立一个先反馈再评价的体系,所以导致无法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使化学教学评价没有了原有的意义,还浪费了时间.

  三、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具体措施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更新教师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理念.为了促进教师认识到化学教学评教的意义和重要性,相关部门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评价的理论培训,从而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相关内容.在理论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要相应转变,要及时完善与创新教学评价的内容,可以让教师接受一些与教学发展相适应的化学教学评价的理论.学校也要意识到培训教师化学教学评价的理论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可以把学校的教学评价活动和其他的专业教学机构相互联系,一起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讲座.这样,教师能够重视化学教学评价,并且积极参加化学教学评价.第二,加强教师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认识.第三,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发展.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高中化学教学评价,能够及时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及时改正并且探索创新出与学生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应用恰当的化学教学模式.所以,新课程改革对于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新课改前没有“正确使用化学用品”这一单元的学习,但是新课改后却加入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认知的积极态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在使用化学药品时的安全性.所以,相关部门与教师要积极配合,全面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刘忠艳.探究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xx

【高中化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论文06-13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8-23

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8-24

高中化学实验论文05-19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07-30

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8-21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8-23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初探论文08-15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9篇02-19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