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生物论文>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16 14:40:09 生物论文 我要投稿

生物教学论文【经典】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教学论文【经典】

生物教学论文1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突出专业特点

  目前,护理专业一直依附于医疗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没有创新。在教学中,护理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采用同样的学时、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法、同样的目标,基本不能体现护理学专业特色,与护理学紧密联系的内容得不到强化,而无关紧要的内容有时又要占到大量的学时,不能与护生的职业特点相联系。

  2.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在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健康意识全面更新,护理学更有了其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新的含义。而长期以来,无论多少版本,教材内容却不曾有多大变化。教学内容显得陈旧,一些与护理学关系密切的内容例如医院内感染、微生态环境等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学生今后一些观念的建立和更深入理论的学习。

  3.教学手段过于落后

  由于条件的限制,当前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手段仍然停留在板书、挂图及老师的口头讲解上。对于在二、三百人的阶梯教室内授课来讲,有限的声音、视觉效果,使学生对这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的理解和接受大打折扣;有限的图片、标本被多次看过后己面目全非,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教学观念落后

  多年来,由于受教学大纲及教材的限制,教师的教学观念始终停滞不前。教学仍然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而忽视与临床知识的衔接,使基础与临床脱节。等临床用到这些知识时,不是显得过于陈旧就是已经遗忘,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几点体会

  以上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贯通和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有几点体会,供商讨。

  1.转变教育观念,充分体现教书育人思想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护理学的专业特点,不必过分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强化培养目标而淡化学科界限,而是精选新的,实用性强的内容,压缩或去除陈旧的内容,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新的微生物学发展前沿的知识。例如目前的观念普遍认为护理是服务于临床的.,而现代健康概念强调护理应该走在治疗疾病的前面,宣传健康新概念,开展疾病预防等工作。所以,护理应该溶入社会中,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这才是全新的护理观念。诸如此类的知识可能教材中没有,但是授课中不能不讲,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全新的护理观念,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真正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立足学生能最好地接受知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沿用了几千年,不能说没有一点科学性。对于理论性较强,难于理解的内容,我们仍采用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方法,避免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大肠杆菌》一章,我们采用比较式,先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列表比较肠道细菌的异同并讲述,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解决,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介绍《动物源性细菌》时,可采用“讨论式”;在讲授《病毒总论》时,可采用《学导式》,这样,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会感觉始终对着一张面孔枯燥乏味,而会在绕有兴趣的情绪中顺利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并很好地掌握知识要点。护理学专业的实验实习课更不能局限于以观察认识为主,而应该多动手,多接触,还可以走出校门,尽早地让学生接触病人,接触社会,把学生带入医院,送入社区,让学生了解病人,了解社会的需求,从心里接受病人并愿意为病人服务,经过样的熏陶,将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力量,我认为这也是基础医学课程应该贯穿的一项重要内容。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在教育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握这个机会,使高科技新技术为我所用。近年来,信息技术潮水般兴起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非常乐观的前景。多媒体和互联网络技术日益成为医学教育提供信息的关键技术。所以我们在利用旧的教学辅助手段如挂图、图谱等的同时,更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对于医学微生物学这门形态学课程来讲,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更形象、直观、准确的信息,使一些较难表述的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素质仍然是关键

  虽然我们不断地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所以提高教师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医学院校的教师大多由本校留校或研究生毕业留任,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时间很短,从自身来讲,青年教师要善于主动学习,熟悉理解教材,广泛地阅读参考书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讲课艺术。另外,在学校的支持下,走出校门到别的院校进修、学习、培训,以期尽快的提高自己。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应尽快地掌握新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把这些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学科相互支持,相互渗透,教师更应该走向多学科,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参与临床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内涵,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上是多年教学工作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在目前的教学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定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的世纪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

生物教学论文2

  摘 要:生物学是职中学生有关专业必修的文化课。如何有别于普通中学的教学,处理好与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关系,使职业高中生物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职高生物 主动学习 能力培养

  职业高中的生物课既不列在必修的文化课之内,又不属于哪一个类别的专业技术课,它是一门常识类课程,这样,教学的目标任务所给予的刚性压力不大。这对生物教学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课题,并给生物教师留出了广阔的教改空间。生物课堂和其它课堂一样,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因为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中判定所要采取的方案,果断地应付那些偶发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现就自己的一些想法随意谈谈。

  一、根据新理念对教育对象提出新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求学生有独立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具有批判性思维,对教师所教的内容也要有批判性的态度,要有质疑的思想。在生物课堂上,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对课本上的内容和教师所教内容提出质疑,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与众不同的问题。例如,生物课本上提到“春季日照长,刺激鸟类卵巢,故鸟类春季产卵多;秋季日照短,菊是短日照开花植物,故大多秋季开花”,学生对这几句话可能存在以下疑问:“鸡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多产蛋?”“菊花可不可以在其它季节开花?”顺着这个思路思考,学生可能会得到如下答案:“增加照明时间可以让母鸡多产卵。”“菊花,假设能在夏季开花,那么其花朵和秋天开的花又会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思考,就会把营养学、生殖学等方面的知识加以具体运用。

  二、知识教学与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生物学是与生产、生活、社会现象密切相关的,职校生物教学要注意与生活实际联系,加强应用和实践环节,以此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来实现,通过真实、全面地模拟和再现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高科技成果等把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生物问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生活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以及应用性的生物现象,让生物现象进入课堂,教师要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素材,将实际现象转化为生物问题。

  在转化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尽可能选择身边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熟悉的事例,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不能过易或过难,过易则缺乏探索性,过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应与目前的中职学校生物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适应。

  三、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听科学。”生物学本来就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要让学生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再是空洞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述基因工程时,有的学生就提出将香蕉、苹果、梨、桃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得到综合水果。我对学生的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在这方面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让学生敢于“异想天开”,当然这种“异想天开”要来源于科学。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多媒体教学一改这些弊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怎么教,更要注重学生怎么学,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交互式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交互式教学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把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获取信息已不仅仅依靠教师,可通过网络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量,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优化自身素质结构,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例如:在讲述“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时,我就以网络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并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诚然,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校的实际、专业的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就生物课来说,与普通中学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又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特点,比如生殖发育原理、生命活动的调节,相对就应该突出一些。生物课是学习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与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必须脚踏实地地教好这个文化基础课,为培养出具有职业高中专长的学生,真正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和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贡献力量。

生物教学论文3

  1 研究对象

  此文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研究对象,并以该校的25名体育教师及76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此文回顾了2 000次全国公开发行的各种学术期刊、文献、报告和优秀硕士论文,并对文献进行了分类,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此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全面设计了关于武生院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基本现状的问卷。其中对体育教师发放了25份问卷,对学生问卷发放了800份。各回收25份和76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

  2.3 访谈法

  实地走访武汉市部分高校体育部门负责人、体育教师,了解并搜集关于武汉市其他普通高等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的一些重要信息。

  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0.0数据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相关数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生院体育管理机制

  学校体育的管理机制是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系统的总称,制度的运行机制,是实现组织保证体育教育的总目标。《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24条规定:“学校应当有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同时也指出我国普通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专门成立有关部门的体育工作,招录专业的从业人员对体育工作进行安排和管理。但笔者学校在这方面显然做得不够,对于体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对体育工作的管理。

  3.2 武生院体育师资状况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需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理论知识,努力加强业务能力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始终走在学科的最前沿。

  3.3 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体育老师的年龄构成,研究人员发现,武生院体育老师大都分布在40岁以下,大多数集中在25~35岁之间,占17人,所占比例是68%;35~40岁之间的6人,所占比例是24%;40岁以上的1人,所占比例是4%;25岁以下的1人,所占比例为4%。可见,该校体育教师大多以青年教师为主。

  3.4 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是反映高校教师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也越来越高。该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大都是本科,有19人,占到总人数的76%,有6人为硕士学历,比重占24%,专科学历的教师已不复存在,硕士以上的为零。这一现象说明该校教师队伍在整体素质上和公办高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5 该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的职称人数比例大约是1∶3∶4∶2,但是武生院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与国家水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从表4可以看出,副教授职称的仅2人,所占比例为8%,讲师的较多,有19人,所占比例为76%,助教2人,占总数的8%,助教以下的2人,占总数的8%。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办高校的建校时间比较短,底蕴不深厚。

  4 该校学生关于体育俱乐部教学的认识与看法的调查与分析

  在实施该形式的教学改革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过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展的。在整个教学改革方案实施中,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以及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都是针对体育俱乐部的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参考因素。

  4.1 学生选择不同项目的原因

  体育俱乐部教学是指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师生共同参与,将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要的大学生,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生所选择的不同的学习项目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进行的。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由于爱好和兴趣选择体育占68%,这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锻炼计划,爱好、兴趣是学生选择运动的最主要原因。36.2%的学生选择了自己擅长的运动,这说明中小学体育教育给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个别项目的运动技能,培养了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26.4%的学生选择了教师的影响,可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运动项目时受学生影响的有13.6%,这表明部分学生对体育缺乏认识,自己没主见,教师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要与这部分学生进行沟通,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4.2 该校师生对学校体育设施满意程度表

  师生对于学校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从表中可以看到,学生中有40.8%的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需求,而这一问题在体育老师中的比例是60%;学生中有56.7%的认为体育设施能基本满足,这一比例在教师中是40%;学生中有2.5%的认为能满足,而老师是0%。

  4.3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满意程度

  反映的是该校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满意程度。通过对该校的768名学生对体育课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13.4%的学生对此非常不满意,由此可见,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4.4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学生“三自主”原则的实施现状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实现“三自主”的原则,即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老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样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同学们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充分激发同学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客观能动性。但是,通过对该校的768名学生调查发现,实现自主选择上课内容的为512人,占66.6%;实现自主选择上课教师的为605人,占78.7%;实现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为0人,占0%。没有真正全面实现“三自主”的原则,原因是由于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场地器材达不到开课的要求、教学时间的安排不科学等所导致的。

  4.5 学生对所开运动项目的兴趣程度

  目前,该校所开的教学项目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跆拳道、武术、女子防身术、拳击、民族传统体育、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由表10可见,学生对以上项目感兴趣的327人,仅占总数的42.5%;基本感兴趣的有289人,占总数的37.6%;不感兴趣的达到152人,所占比例高达19.9%。由此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目前所开设的运动项目是不感兴趣的,由于受场地的限制,许多时尚的、较新颖的项目无法得到开展,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4.6 学生对上课时间满意程度

  目前,该校学生体育课的上课时间都被学校严格规定在下午7、8节和晚上9/10节进行,根本没有实行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原则,由于大多数学生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这样很难符合同学们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根本无法实施。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满意的有203人,占26.4%;基本满意的117人,占15.2%;不满意的有432人,占41.6%。可见,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的时间点是不一样的,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不能满足大多数同学的要求。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工作。

  (2)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学生选择上课的内容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见体育俱乐部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4)通过对该次问卷统计的数据以及分析,可以明确地发现学生对于体育课以及体育运动还是非常有兴趣的,只是因为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课程内容设置上面出现一些限制,导致课程设置和学生们的兴趣不太符合。所以在后期,这也是一个需要针对的点。

  (5)通过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课堂是不满意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6)该校体育教师结构不太合理,青年教师偏多,学历层次不高,高职称的教师队伍偏少,教学经验不足。

  (7)就体育设施及器材来说,数量和质量也一大部分是没有达标的,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因场地器材的原因而不能开展,体育器材比较落后。

  (8)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不能选择到自己喜欢上课的内容、自己喜欢的上课老师,上课时间不能自由选择,学生对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段不能接受,并且违背了体育运动的内在规律,占用了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

  5.2 建议

  (1)健全学校的管理机构,让校领导直接参与体育事业的管理,突出体育在学校当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也应加强宏观调控。

  (2)加强该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现有教师的知识能力储备。教师是办学的核心,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结构要合理化,引进高学历、高资质的学科带头人,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更快地成熟起来。

  (3)树立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改进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4)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的设置除了传统的比较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外,还应增加一些较时尚的、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

  (5)加大对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开放时间,减少收费。

  (6)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7)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三自主”的原则,充分调动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同学们产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把课外活动的时间还给学生。

生物教学论文4

  生物新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并且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与价值感唤醒。”智慧的教育不在于将多少学生送进了大学的门槛,而在于是否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尽其所能地高效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这种开发在当时一定不能带着掠夺的色彩,在以后也不会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开发只能是绿色环保的,只能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一、创设情境——开发创造潜能的基础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生物。教师应以生动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高效创设情境,或模拟情境,或实体情境,或推理情境,或操作情境,或想象情境,再现教材的相关情境,使生物教学贴近学生,因感受、感悟、体验真切而产生亲切感。生物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可以看到、可以想见、可以捉摸、可以应用。

  创设的情境要注重营造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通过情境的强化,即生活的展现、实物的演示、音乐的渲染、角色的`扮演、语言的描绘、图画的再现等高效策略,择其相应的睿智运用,或音乐、图画、角色扮演同步,或音乐、图画并举,或角色扮演、实物演示合二为一等等,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比如执教“蒸腾作用”时,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有人作过统计,农民伯伯们培植的玉米,每棵一生就要吸收水分二百千克,然而只有百分之一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学生会大胆猜测百分之九十九的水分到哪里去了,通过思考、讨论、探究问题的根源,学习动机在其间被不断强化,智慧得到了启迪,创造潜能得到了高效开发。

  二、主动参与——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有利于教出发变为有利于学生学出发,既根据教材更依据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认知水平而制定生物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既具有开放性又有多样性,既有生成性又有激励性。即教师要制定适合不同类型、不同情况学生的富有个性的教学目标,以逐步达到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终极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具体情况,如兴趣、情感、态度的变化,知识汲取与理解、技能掌握与运用的状况,灵活机动、睿智高效地调整教学目标,并能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保障生物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只有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高效开发。

  1、变革学习方式

  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生吞活剥、一知半解,效率低下。新课程鼓励教师要敢于开放与创新,敢于探索与实践;要开发学生的胆识、勇气,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自主与“当家”的能力;要引领学生根据生物教材主动学习,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网上查询或同伴间相互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设计小实验、制作课件、辩论、演讲等,在活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学习,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高效参与。学生活动空间大了,积极性高了,敢于发表意见,敢于争论,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学生自主体验、感悟成为最客观、最有价值的学习,师生之间拥有愉悦的情感沟通与智慧碰撞。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创意、建议与合理要求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

  2、重视探究活动

  新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安排了大量科学探究活动,涵盖观察与思考、实验、模拟制作、课外实践、调查、设计等。为提升生物素养,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并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伸,从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比如,糖尿病的症状“三多一少”,学生都能记住,原因却不易理解。可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从高血糖的原因到胰岛素的功能,从糖尿的原因到肾小管的重吸收,从多尿到渗透作用,从多饮到水平衡的调节,从消瘦到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加了知识的协调、整合、联系,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广度发展。

  三、多元评价——开发创造潜能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人们:“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要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为了引领学生高效开发创造潜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过程评价,即考察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是主动的、积极的,还是被动的、消极的;考察学生在学习的行为习惯、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进步与不足之处;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状况。教师只有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认真观察,实施多元化的动态评价,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有发动学生进行互评,实施多重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对学生的学习实施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多重化,有利于学生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将良好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高效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促进自身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生物教学论文5

  1 简介

  中外合作办学是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直接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其中既包括本科院校,也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同层次的合作项目。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双语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必然采用的教学方式。作为非母语教学过程中的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分为: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保持式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过渡式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姜英俊通过对国内中外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的研究,提出了4种模式:(1)理想化的,也是对学生和教师要求较高的模式——全英语教学模式;(2)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3)半外语教学模式;(4)中外结合模式。上述模式的共同点在于都推荐采用全英文教材,其中(2)(3)是常用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中文教学的比例和形式的不同。而(4)则是由外方教师为主导,由中方教师辅助参与的教学模式,张劲柏通过比较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中教独立双语教学、外教全英文教学模式,也印证了中外结合模式是有效的,尤其是高职院校可行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贸易(中美合作)项目中,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选修课生物学的双语教与学就不仅仅是对学生接受能力,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

  2 国贸专业学生特点

  双语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韩建侠、俞理明认为,通过大学英语6级,或者4级考试优秀的学生比较适应双语课程的教学。事实上,即使本科院校,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也未必能达到这个要求,李小英在对上海金融学院中丹合作办学国金专业的学生调查中发现,四级的通过率为46%,优秀率仅为5%。而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这不仅对于他们专业课程的双语课程的`学习提出了挑战,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即使对于生物学专业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适应该课程的双语学习,对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了下列形式:在第一堂课上,对课程进行了必要介绍之后,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及他们对课程的期望。其中20xx、20xx、20xx级分别为74、76、74名学生(每届分为两个平行班上课),共计224名。

  由于学生来源基本上都是浙江省内,只有个别外省生源,中学的课程体系一样,普遍都了解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其中每届都有约10%的学生有比较高的学习生物的兴趣,但是普遍对学习这门课程不甚了了。在对课程的期望值上,其中比较有学习积极性和动力的学生,会主动要求增加教学中英语的使用,不过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更倾向于接受中文教学的方式。通过上述问卷调查与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主要存在两大顾虑:一个是生物学比较难懂,大量的专业词汇,让他们产生恐惧心理;同时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是否能够适应双语教学。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双语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照顾到学生的这两方面的需求——尝试采用半外语教学模式,即英文教材、中英文讲授的形式。

生物教学论文6

  在传统教学思想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是一个主导者,带领大家一块去学习探索知识。同时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传授知识点,同时应教会学生如何自主的去获取知识,教师主要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讲课,大多数是“填鸭式”教学,缺乏交流的时间和平台。运动生物化学是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学中依然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授课效果会很差。

  (二)教材“厚”,对应的习题集没有特色

  教材“厚”,且重点不够突出是现行教材明显的特点。现行教材较之以前教材内容添加得越来越多,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不够突出。另外,有些章节内容详略不太合理。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的习题与实践联系不够,与运动联系不足。这将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重点、要素,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起来学习。

  (三)教材有些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不接轨

  我们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与理解能力。体育专业的`学生有将近一半的都是文科生,他们的理科知识尤其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运动生物化学教材里面许多的生化反应过程复杂,学生初次接触掌握有些困难。

  (四)实验环节薄弱

  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只是验证学科理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辅助教学环节。实验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动手操作技能为目的,限制了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

  传统的教学实验是老师带领学生做,提前将实验步骤设计好,学生模仿练习,学生缺乏自主设计能力,活动缺乏创新。这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很明显很重大的弊端。还有一方面就是运动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资源不足,满足不了学生做实验的需求。

  三、改革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运用。

  “传统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经过长时间的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效率较低下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国内外的理论学习、总结。提出了优秀的理论和教学方法,如改革“灌输式”以及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探究式、讨论式等方法,这些教学理论将会更好的指导运动生物化学的课程学习。

  (二)教材形式多样化

  教材多样化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教材品种、教材内容、教材呈现形式和教材建设过程等方面的多样化。教材多样化是为了将不通教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教材的多样化,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出符合学生需求的,同时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配以不同的习题集,同时也与实践相结合,使运动生物化学真正成为为体育服务的一门学科。

  (三)课本简单化

  在新科技革命中,知识“陈旧率”大大加快,“半衰期”迅速缩短。一般认为,前沿科学技术知识每三五年就有50%被淘汰。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表现在课本中,内容基础化,易于学生的理解掌握。

  (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教材固定的情况下,各个学校针对学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重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该课程的学习中汲取到专业知识。运动生物化学的教材应注重基础理论的解释,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这样学生才会向更深层次学习,最终成为运动生物化学方面的学习精英。

  (五)增加交流平台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一是大多数学校的运动训练器材、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学生的内部交流较少。另外,定期举办运动生物化学的实践师生座谈会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学生只有认可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才会兴趣盎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论

  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的建议是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创新式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教材内容要与学生需求紧密相连,同时增加师生交流平台,以便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任务。

生物教学论文7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信息技术在长期的应用中,虚拟化是非常突出的特点,这使我们的工作可以更加细致地进行演绎,修改更加精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二、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1.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传统生物教学模式下,从教学资源来说,教师通过课本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学资源相对单一,学生只能根据教材和一些课外书进行生物学习,学习资源非常有限。加之教材的局限性和教师水平的限制,学生无法全方位获取生物知识,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拓展。这样的教学资源下,学生无法很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思维变得单一,缺乏拓展。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教学课件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作或者获取不同的教学课件。随着多媒体的运用,生物教学课件声情并茂,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教学针对性更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2.现代信息技术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推广使得资源共享更加方便,成本更加低廉,让初中生和教师获取资源更加简单和便捷。加之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使得生物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更加丰富。传统教学资源以书本为主,但存在很多的局限,教师无法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资源也相对贫乏,这样无形之中提高了生物教学的难度,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很多生物现象,虽然很多学校配有生物实验室,但是生物实验花费的时间长,而且器材维护也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而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进行整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首先,互联网的.信息获取非常方便快捷,资源种类丰富,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找到,学生只要花费较小的成本便可以找到各种生物实验现象,直观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制作各种精美课件,使学生接触更加全面的生物知识。

  3.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生物教学中可以创设虚拟场景

  通过一定的技术支持,在现代生物教学中可以创设许多虚拟场景。生物教学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创设虚拟的场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很多无法直观看到的场景,这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逼真的生物现象和生活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

  4.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从教师方面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资料进行备课,在授课时,采用讲解、板书、实验等方法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工作量大,整体教学质量比较低,这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不用板书,这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来说是很大的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说,兴趣的提升,全面丰富的资源,课程的趣味性,与教师更好的交流,都会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生物教学论文8

  摘要: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发展,医学研究及社会经济的创造迫切地需求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科学人才和公民。因此,生物教师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爱国情及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最大的难题。然而,STS教学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将教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相联系,可以取得很明显的成果。根据普通教学与STS教学的对比,凸显STS教学的优势和意义。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STS教学;创造力

  1普通生物教学与STS生物教学的关系

  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方式是STS教育理念产生的基础,STS运用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后,迅速发展,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2普通生物教学与STS生物教学的比较

  2.1普通生物教学

  2.1.1普通生物教学的解释。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更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量而不是理解和知识创造的程度,并不注重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生产的联系。2.1.2普通生物教学的特点。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在课堂上,教师以讲述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学生单纯地接收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学生能够记住和认识某种知识或概念,但是对其原理和由来,并不清楚也不想去了解,因为他们总认为“老师会教”。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乐于探索的品质,这种教学可能会最终导致学生“死读书”或“学而不思”。很多生物老师在讲课时,喜欢只讲知识,而这个知识点在生产实践中是怎样运用的或者生活中某个现象与生物学某个知识是否相关,并没有很好地给学生阐述清楚。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想法和课本闲游的知识来直接灌输给学生,很少建立生活知识与现实生活、科技、社会的联系,没有直观的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只能拼想象力构建一幅图画,学习起来非常辛苦。

  2.2STS生物教学

  2.2.1STS生物教学的解释。STS是一种教育科学理念,认为科学教育不应只是传授学生知识,增进科学素养,还应通过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培养了解社会,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人才,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并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公民。2.2.2STS生物教学的特点。第一,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与生物学某个知识点相关的常识或者现象联系起来,在课堂导入阶段运用或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将知识与现象联系起来以后,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和解释。在她们查阅资料或者实际考察和分析后,小组形成最后统一的观点,教师再来进行补充和讲解;第二,学生自己发现了某个现象,自我感觉与生物学某个知识可能相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且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究,在课堂上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点,但不全盘帮学生完成,在学生一步步探究的过程中,自己也就清楚了现象与生物学知识的关系。在这些过程中,其实也涉及了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可以自述己抒,积极的参与合作,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中学习的能力、自我发现的优秀品质。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活在新时代中的青少年更是社会生活创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和新希望。同时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生物学的教学不再停留在“说”的层面,而是运用生动形象的实物、标本、幻灯片、影像等直观材料,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某个生物知识,而不是任由思维胡乱地发散。教师更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愉快的课堂氛围。生物学知识本来应该是有趣的、生动的,但是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日益增大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可能导致教师更倾向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索欲减弱,不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但是运用STS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就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很融洽,主要体现在STS教学充分允许学生的想法表达,学生的思维可以积极地活跃在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师生关系融洽,利于知识的积累。

  结束语

  STS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使传统的生物学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生物科学素养,并且使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爱上生物、学会学习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安晓娜.STS教育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3):1-3.

  [2]丁大尉.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模式的STS考察[J].图书情报工作,20xx.

生物教学论文9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生物化学课程在科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实现大学生物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现大学生物考试制度改革

  实现大学生物教学改革,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学生最关心的方面入手。笔者认为,大学生物教学无论怎样改革,考试制度都会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生物课程采用的都是学分制度,考查内容相对比较广泛,涉及书本的方方面面。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但对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相对比较薄弱,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低,难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应对生物考试内容进行改革,进一步增加考试题目中问答题的比重,与此同时,还应当避免问答题答案的标准化,从而使学生能够不断思考,学会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在平时、思在平时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科学合理的划分考试分数占比,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课时作业完成情况纳入到考核当中,提高学生平时学习能力。

  2.实现大学生物课堂改革

  现阶段大学生物教学大都按照课本目录一章一章的进行授课,内容繁多,缺乏体系性。众所周知,大学生物课堂仅仅包含几十个课时,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书本上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面对厚厚的一本书,则很少有人会产生兴趣。因此,大学生物课堂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在短期内找到和领悟到大学生物课本的精髓之处。知识的学习是由点到线的过程,如果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体系性,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难以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学生学习更有动力,最后得到满意的结果。以奥运会为例,每次奥运会举办时我国国民对于本国的优势项目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对于劣势项目例如自行车赛和马术赛等则兴趣不够,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小成绩,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在大学生物课堂上,教师也应当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应用ppt将相关案例记载下来,并在课堂上率先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带领大家学习,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了解本节课要学的知识,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3.实现大学生物实验课堂改革

  众所周知,对于大学生物课程来说,实验课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非常重要。一般而言,生化实验的目的即为以下几点:①使学生迅速掌握大学生物实验课程的基本技能;②了解大学生物课程中的基本知识;③通过实验将所学理论正式应用到实践中去;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事与愿违,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物实验课程还难以达到这一标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落后:教师在大学生物实验课堂中的教学仅以课本为依据,生物实验课本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步骤等多方面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必要的实验兴趣,依照课本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将实验课本中记载的内容登记在实验报告上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實验课堂教学目标难以达成。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进行教学,这样做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其次,要做到宁缺勿滥,选择那些少而精的实验,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能力。如果我们仅仅注重实验的数量,机械的带领学生按照课本重复试验流程,学生兴趣则难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QQ平台和微信平台,与广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对实验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互相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实现大学生物实验课堂创新为目的加强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该门课程。当然这一过程也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在循序渐进中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凡秀丽.高中生物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陈华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张罡.高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生物教学论文10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信息化已覆盖全球,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信息,因此,多媒体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随着新课标教育的不断改革,多媒体逐渐进入教学课堂,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快、数量多,教学课堂上,仅仅依靠教师的教学已不适应社会,多媒体的加入,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高中生物;应用;对待

  在高中的教学课堂上,多媒体的作用非常大,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极大。高中生物内容是抽象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生物知识讲授给学生,那么学生不能完全吸收知识,进而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最新的生物案例与知识结合,将知识具体化,然后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对于新奇事物的接收能力很强,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教师也能完美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保障教学质量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运用多媒体,可以轻松地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学生能够十分全面、直观地学习知识,并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生物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教师的教学参考得到保障。比如,对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这一节内容,这两种呼吸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由于课本上的内容杂乱无章,再加上它们有各自的公式,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掌握就更加不可能。那么,教师就应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在本节的课件当中,将两种不同的呼吸方式的完整过程做成动态图。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比较愿意接受多媒体,所以这样有效、全面地讲授给学生每个难点,学生印象深刻,在以后的考试和生活中都能够很好地运用。

  2.利用多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学校里“三点一线”的'学习是一种极其枯燥的生活,进而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最后放弃学习。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被有浓浓的兴趣的学习氛围包围时,他们一定会聚精会神地学习,还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基因工程”这一节内容繁多,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课,学生并不能听懂,这时,多媒体可以辅助教师完成教学。教师将最新的基因工程的相关视频制作到教学课件中,课上依次播放给学生,借此博得学生的好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接着以动态图的形式展示课本知识,这样学习的兴趣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关基因工程的内容,并在学习中寻找乐趣。

  3.应用多媒体能够突出中心,提高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借助多媒体,最大的原因是多媒体可以解决板书不能突出重点的问题,它有助于学生有重点地记忆生物知识。高中生物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细胞的各种分裂方式等,都是学习的重点,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动态图讲课,学生能够清晰直观地看清每个过程,他们按照课件内容标出重点,并且跟随课件的播放独立思考,活跃思维,最终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如何正确对待多媒体技术

  1.教师不能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

  虽然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并保障教学质量,但是教师不能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永远都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远远大于多媒体,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辅导教师教学的手段,即使多媒体的优势再好,它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教师能够随时随地与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学生有困惑的时候,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教师应认真对待多媒体教学

  现在,许多教师都已经习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间一长,多媒体教学就开始暴露出问题。自从多媒体广泛应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中,生物教师逐渐变得懒惰,课下他们会亲自制作课件,有时为节省时间,复制、粘贴其他教师的课件,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生物教师的课件大同小异,知识陈旧,不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性,这样不仅课件失去原本的创造性,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教师虽然一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学习不到精确的知识,最终教学不会取得好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才能,根据知识的重要性,认真制作每一份课件,这样,独特的课件会提高教学质量,课件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也随之提高,才会让多媒体教学的真正魅力展现出来。总之,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合理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够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能够巧妙地掌握好每个生物模块的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久而久之,在多媒体辅助的生物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它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要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摆脱对多媒体的依赖,在教学方面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崔鸿,郑晓蕙.新理念生物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作者: 钱建伟 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生物教学论文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如何进一步优化生物实验教学成为了生物学科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一门实验性的自然学科,能否做到科学有效的开展实验教学至关重要,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发现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着很多的改进和优化空间。为了保证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优化:

  一、优化实验教学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必不可少的课前准备工作,然而,传统的备课内容往往只局限在对教材、教参内容的浏览层面,遇到实验活动,最多就是事先设计好实验方案,了解一些与实验有关的内容。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备课方式对于内容繁多、过程动态的实验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实验教学讲求的是学生的参与性,这种只局限于对教师提出的备课工作很难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应有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实验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性。因此,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备课方案基础上,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备课环节进行优化,一是实验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罗列出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干扰因素、过失因素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的结论,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在接下来的实验教学中尽量规避这些问题对实验教学的干扰。另外,通过预实验,教师可能会发现更多的实验改进思路和方案,从而为接下来制定实验规划、组织实施实验活动提供新的思路;二是设计适合学生的实验学案。新课程理念认为,备课决不是教师一人的事情,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在课前开展预习工作十分有必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实验教学前给学生设计一些实验学案,其中,图表式的实验学案就是一种简洁有效的学案形式。通过图表式的实验学案,可以将整个实验流程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并且对学生具体的预习实验的活动进行全程的指导。同时,在图表实验学案中添加进一些图文信息,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将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过程、实验结论等实验活动的各个环节呈现出来,并且教师还可以在一些关键地方插入提示语。比起让学生自己看书预习,这种图表式的实验学案显得更加清晰,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抓住实验预习的要点,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提高学生在接下来实验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都大有裨益。

  二、优化实验过程中的提问环节

  问题堪称是思维的原动力,在实验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所提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引领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实验活动的开展铺好道路。然而,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提问形式都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比起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会更有价值。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借着实验活动直观生动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背景材料等方式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开展“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教学活动时,笔者就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最终,学生提出了很多颇有创意的问题,如“能否用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高温和低温是否会对酶活性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具体多高的温度会对酶活性产生影响”、“什么样的温度能够使得酶活性达到最高值”。这些问题的提出反应了学生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的探究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使得实验活动的探究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三、优化课外实验活动

  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来说,课外实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外实验活动都处于一个尴尬的不受重视、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多数教师对课外实验活动的组织、引导、设计工作都做的不到位。要知道,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很多的实验活动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完成,开展课外实验应当是对课堂实验必不可少的补充,毕竟课外实验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是课堂实验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的,并且课外活动的课题可以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可以更好地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凸显生物学科的实用价值。因此,在优化生物实验教学的众多策略中,笔者认为优化课外实验活动至关重要。教师要花心思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拓展性的课外实验活动,结合着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现象和话题开发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内容。例如,近年来包括磁化水杯、磁疗保健等磁化用品的流行引发了人们对该类产品的兴趣和质疑,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外实验研究,如磁化水对水果保鲜期限的影响、磁化水与自来水在植物灌溉上的比较等操作相对简单,却非常具有思维拓展性的课题,这样既可以丰富实验内容,又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一旦课外实验活动得以优化,能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价值,这对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实验教学活动是一个内容繁多、过程复杂的过程,生物实验教学中值得优化的环节远远不止笔者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多用心、多思考,努力把实验教学的优化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加以坚持,这才是实验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的必胜法宝。

生物教学论文12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及其相关调控规律的学科,它是高等学校生物相关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虽然分子生物学是近二十年才被写入高校生物类及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培养大纲,但是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物类等很多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结合最紧密的课程之一,不但是生物科学和其他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而且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实验的各个领域。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内容繁杂,微观概念繁多,并且其理论体系演变发展很快,也对其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笔者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该课程微观概念繁多、抽象性强等特点,从教材的选用、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下对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以及体会和认识进行具体的描述。

  一、精心选择有关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过程中的基本资料,市面上关于分子生物学的教材十分多。由于分子生物学所包涵的知识面十分广,在编写教材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选用一本合适的教材十分重要。通常要求教材既能涵盖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同时又能反映学科的发展动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分子生物学是我校较早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了科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的英国经典分子生物学教材《Molecular Biology》(Turner)。本教材按主题,采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和简明清晰的图表,系统概括了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主要技术及前沿动态。而且,此教材有中文译本,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获得信息,十分适合作为双语课程的教材。

  二、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目前大多数生物学课程,如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都进入了微观分子时代,因此均增加了蛋白质、核酸、基因表达调控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这使得学生对开设在高年级的分子生物学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这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的理解,但是也会使学生感觉好多内容是对前面的复习,出现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邀请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可能涉及分子生物学内容课程的主要负责人,认真讨论,优化了各自的教学大纲,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对于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遗传学和遗传学中必须出现的分子生物学内容,如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组成,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自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更加理解,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够进一步加深,为以后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这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不会再出现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有相同内容的重复教学问题。这样,一方面对分子生物学的教学重点进行了明确,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特点,即以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保证了教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多,而且抽象,因此学生很难熟练掌握和理解。另外,分子生物学又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其原理十分复杂、难度高,很难进行试验操作且成本很高,这样可以利用教学课件中的相关图像及动画来进行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接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课件配合内容的讲解,文、声、图、像并茂的新闻课件能够从多个角度分层次地展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美观清晰的多媒体界面,逼真的动画模拟更加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信息,是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并用,更加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想象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时,应注意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时刻跟着多媒体,只是做一个多媒体的操作员。所以,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多媒体当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同时要注意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剖析经典实验

  分子生物学是所有生物学学科相关课程中,最注重实验研究的课程之一。目前,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前人大量实验发现的科学阐述集合,比如转座子的发现、RNA干扰现象及其机制的发现等。这些设计巧妙的实验,有着严谨的论述,其中的一些研究方法如今仍然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如RNA干扰。这些经典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其实验设计可以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了解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分子生物学本身仍在不断地完善当中。相关的知识内容、发现和研究方式方法日新月异。如对非编码RNA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对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的特点。将用故事的相识对非编码RNA的研究历史进行讲述,进而采用启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讨论在研究中对这一作用的应用。这样的起发过程,可以增加学生对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理论与技术相互促进发展的理解,激励他们对已学知识的充分思考,建立基础研究与社会应用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五、利用科研实例剖析重点难点问题

  分子生物学虽然理论很高深,但是它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如今各高校的教师有着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科研经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实际的`科研案例。在教学中对书本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为学生讲解讲授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理论知识的实例,对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实践奠定基础。从课堂教学效果来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增强他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实践奠定基础。

  如可能的话,教师可以介绍自己研究团队的一些有趣的研究。比如笔者所在的团队,是搞泌乳调控机制的研究的。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研究泌乳调控机制的背景(泌乳对母亲和婴儿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小RNA对泌乳调控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影响乳蛋白的合成。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这个实验的设计思路,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试验方法。这种讲解,可以使学生对小RNA有深刻的印象,大大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

  六、实行双语教学

  分子生物学,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生物学领域,因此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相应地也在迅速更新。大多数分子生物学的新发现,主要以英文论文形式发表在各种期刊杂志及其他媒体上。这要求教师不光要给学生讲授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内容,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通过英文杂志媒体了解、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前沿进展。双语教学在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很大的优势。我校分子生物学课程组自20xx年起开始了双语教学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首先,在教材方面,我们选用了内容简洁的英国经典分子生物学教材《MolecularBiology》(Turner)。该教材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绝大多数的基本知识点,且篇幅较短,特别适合本科生使用。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办法。即开始是中英文对照,逐渐改为全英文,让学生逐步适应,减少因畏惧产生厌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课件中尽量多选用形象、精美的图片,将高深的抽象概念转变成直观的图像、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搜集国外分子生物学视频,特别是一些标准英文配音的动画视频。这些动画视频形象地把一些分子生物学过程展示给同学,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视频所配的标准英文介绍,可以帮助学生纠正一些专业词汇的正确读音,演示后,教师加以中文解释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生物教学论文13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设置疑难。对于实际生物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方可有序开展实践与探究教学。可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设置疑难与解决疑难的过程。在课前,教师必须精心设置实践疑难,在课堂教学时,积极抛出疑难问题,让学生去自由想象、创造。对于生物教学,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学生来说,因个体好奇心较强,答疑解惑的能力就是潜在思维能力。在生物教学时,根据新教材目标与内容,在实践与探究环节,科学设置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过程的合理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与解答问题。在该过程中,教师承担辅助角色,让学生个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想,在实践中探究,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其次,紧密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对于实践与探究环节,作为课本教材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时,不能脱离课本知识,与教材知识相贴合,开展实践性、探究性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例如,在实践与探究教学中,必须重视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设计实际案例,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选择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以构成知识系统,建立政治教学数据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筛选与对比,围绕课本知识开展教学,合理编制教学案例。利用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定科学教学计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例如,通过讲述遗传关系,利用杂交技术,所生产的杂交水稻,如何增加粮食产量,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在临床上,分子学与细胞学的应用,是如何确保人类健康等。通过介绍这些案例,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与自身息息相关,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验教学

  第一,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生物科学作为实验、观察相结合的基础性科学,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而言,实验技能较为贫乏,因好奇心、新鲜感,对生物实验课的兴趣十分浓厚。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在生物教学中,多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立足实验目标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避免灌输式、空洞式说教。第二,提升学生观察力。在实验课教学中,观察十分重要。若观察不佳,便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明确观察目的,防止学生盲目观察。在实验观察中,要求学生完成既定观察目标,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新现象。同时,指导学生有序观察,按照顺序观察,提升实验观察效果,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第三,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实验操作极为关键。若操作不得当,对实验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心理,阻碍学生做实验,难以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实验。对于某些惧怕实验的学生,必须给予适当帮助,指导学生如何消除恐惧心理。增加学生动手实践频率,多技术标本、仪器,学生操作技能必然得到明显提升。第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就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抛出问题,我们开展这个实验的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注意哪些实验事项。接着,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笔者再给予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自然得以充分提高,使生物实验设计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学生解决问题、操作技能得以培养,进而为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不断注重教育事业改革,生物教学方式、内容、教材正在日益改变与完善,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在今后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个人生物素养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验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教学论文14

  摘要:目的:将PBL教学法引入到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教学中来,优化教学模式。方法:以PBL教学模式为实验组,以传统讲授式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PBL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结论:PBL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优势明显,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PBL教学法;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研究

  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是将生物医学与电子显微技术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以电子显微技术为研究手段对生物医学进行研究和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法是一种兴起于医学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目前在西方教育界非常兴盛,被誉为当前国外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多年来专业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革新”[1-2]。在我校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室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教学课程当中,旨在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效果。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突破传统的陈旧教学观念,提高创新教育意识,创建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对象

  20xx年选修《医学电子显微技术》课程的研究生和20xx年选修《医学电子显微技术》课程的研究生。

  3研究方法

  20xx年选修学生为实验组,20xx年选修学生为对照组。学生均来自不同专业随机分组。实验组引入PBL教学模式:①课前数日由教研室全体教师精心选择临床病案,设计相关问题,然后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使学生对每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②自学讨论,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基础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深层次理解知识。③归纳总结,每堂课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及时作出课堂小结。教师根据自学情况进行评价,对讨论结果加以概括。对照组则按照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授课: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挂图板书为辅,适当上机观察切片,课后书写实验报告。

  4研究结果

  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问卷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肯定了PBL教学法的优势。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

  5讨论

  电子显微镜是生物、医学、化学、农林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某些学科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电子显微镜技术已成为上述各领域研究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内,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已不再单纯局限于对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观察与描述,而是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3]。因此在高等中医院校开设“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课程意义非常重大。我校从20xx年面向研究生开设了此课程,开设初期我们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属于大型高精密仪器,不能让学生逐一操作,因此很多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难以理解的,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PBL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从20xx年我室将PBL教学法引入到该课程的部分章节当中,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展望未来,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逐步成为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4]。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PBL教学模式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利,史海勇.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xx(3):260-262.

  [2]吴刚.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述评[J].陕西教育:高教,20xx,(4):3-7.

  [3]付洪兰.实用电子显微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第一版.

生物教学论文15

  摘要:语言是生物进行信息传递的一项关键载体,也是人们开展各项生活的一项功能支撑,更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重要载体。不论是开展传统新课程营造,还是在新课程该种理念下开展学科教育,教师都应该重视对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促使课程教育能够实现有效的实施。为此,本文在探究初中生物课程中重视语言艺术呈现的意义基础上,提出在生物课程中应用语言艺术的过程,以期让生物教学更加具有实际效果。

  关键词:关于语言艺术的论文

  一、前言

  可以说,教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是当前实施课程教育的关键工具。教学语言可以体现教师基本的语言素养,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一项因素,应该对此开展深度的分析。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以此对学生开展更加高效的课程教育,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地培养。所以,生物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时候,要提升对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促使自身教学能力得到一定的增长。

  二、初中生物课程中重视语言艺术呈现的意义

  (一)保障课程教学顺利开展

  在实施初中生物教育的时候,教师能够高质量的运用语言艺术,能够让课程教学实现顺利的实施。在具体知识传输中,教师对语言进行有效地运用,可以让教师和班级学生实现思维和语言的交流。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重要载体,可以对教学的综合素养进行真实的反映。教师在具体生物知识传输中,如果正确应用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学习,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加深对此知识的理解。

  (二)提升整体课程教育效果

  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生物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要提升对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因为教师对生物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能够使用清晰、正确以及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对该项知识进行有效地把握,让学生可以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记忆,以此提升整体的课程教育质量。生物教师在对班级学生实施学科教育时候,通过语言的正确应用,可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开展了解,同时可以对学生的情操进行有效地培养。这样能够缩短整体的授课时间,以此提升整体课程教育效果。

  (三)拓展师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施生物知识教育的时候,对语言开展正确和高效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品格的培养。教师在开展生物知识传输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语言的应用质量,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师所传递出的语言魅力,对学生的语言应用有着启发的影响,促使学生在开展语言交流中,重视对文明语言和魅力语言的使用,让学生课程思维能够实现一定的激发。通过教师语言应用的规范性和质量性,对学生的行为意识有着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基于新课程理念探究在生物课程中应用语言艺术的过程

  (一)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出的过程

  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首先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简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让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生物知识形成认知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明确知道该节生物课的重点知识,促使学生对该项知识形成深刻的记忆。在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出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短但是具有凝练性的语言,对课程教育基调进行明确,不仅可以展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此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索和运用。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认识生物》该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相信同学们认识不少生物,你可以说出你所认识的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一定的认知探索,并了解新课程知识的重点是对生物进行认知和特征学习。

  (二)过渡过程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生物学科教育的时候,教学内容的具体过渡是一项重要工作,影响整体的生物课程知识传输的效果。教师应该运用严谨和生动的语言对课程知识进行过渡,促使学生能够将关注力放在知识学习上。过渡环节是授课中的一项关键环节,教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应用高质量的语言,能够对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该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但是”等词汇,告诉学生生物圈已经被破坏,给学生展示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促使学生树立保护生物的意识,不会因为个人的一些行为爱好就去残害生物。

  (三)内容讲解

  教师对学生开展生物知识课程的创建,并不仅是让学生可以掌握生物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可以得到情感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学科知识传输中得到全面的教育。教师是生物课程的营造者和引导者,应该在知识传输中投入情感,营造较好的课程传输氛围,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的由来》该知识传输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进化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对此知识进行深度地探究,纠正一些错误观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四、结论

  生物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重视对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促使课程教育能够实现有效的实施。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要对生物重点知识进行简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让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生物知识形成认知的兴趣。同时,教师要运用严谨和生动的语言对课程知识进行过渡,在知识传输中投入情感,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以此让学生得到更加高效的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1]海热古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2(08):173+243。

  [2]郭宏.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化[J/OL].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03):114。

  [3]王蕊香.小议在创新教育的课堂上生物教师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xx,(29):28。

【生物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论文11-24

生物教学论文06-13

中职生物教学论文08-25

职高生物教学论文08-2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07-14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08-23

中学生物教学论文08-23

生物教学论文:“先行组织者”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02-24

高中生物教学小论文08-23

生物教学论文集合15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