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实用(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必要性
1.从学生角度分析
由于物理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前,可从生活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一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尽管前科学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错误的成分,这会影响到学生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因此,如何将前科学概念向正确的科学概念转化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学活动。
2.从传统教学方式角度分析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很少表达自己的观念,使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在合作学习方式下,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动,加上教师的从旁指导,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电流方面知识时,很多学生的认识局限在:电流会通过电线从电池的一端流向灯泡附近,从而使灯泡被点亮,并消耗流过来的电。对这种情况,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将两盏同样的灯进行串联,通过对发光情况的观察以及电流表的使用,对不同位置的电流进行测试,整个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既加深了对电流知识的理解,也纠正了学生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因此,应用合作学习方法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
二、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尽管目前很多初中学校已开始采用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方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未能发挥其真正的效果。因此,合作学习的`开展应坚持学生主体性、教师平等参与以及科学性的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组织物理实验。同时应注意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培养。进行小组实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完成物理实验。另外,在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会如何倾听他人、尊重他人,能够以小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解决物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平等参与原则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指教师可放任学生不管,而是要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给予适时的帮助与指导。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坚持教师平等参与的原则。同时,教师需对自己的权威地位进行弱化,保证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减少师生间的隔阂,以此实现更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3.科学性原则
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要满足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也要与物理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相吻合,进而促进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更具可行性与科学性。因此,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并对小组设置一定的实验目标,对物理实验过程中每组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能够使小组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模式。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用合作学习的具体案例分析
针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一课题,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进行展示,然后再将生活中关于有害摩擦、有益摩擦的实例列举出来,以此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后,教师便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实验小组,进行关于“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在实验初期阶段,教师准备砂纸、玻璃板、不同重量的砝码、弹簧测力器、有挂钩的小木块以及细绳等必要物品。各小组实验过程中,教师需注意进行必要的巡视与观察,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指导。当小组实验汇报完成后,教师可进行关于摩擦力的实验,如将放在玻璃上的木块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拉动,将示数读出,然后再将砂纸上大小与体积相同的木块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拉动并读出示数。对此,各组学生对同样的木块在玻璃与砂纸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时存在的示数差距进行原因分析,既保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教师也可引入生活实例,如汽车在雪地上行驶为何会安装链条在轮胎上,再让每组学生对其中的物理学原理进行分析,并由此推出接触面的光滑度能够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理学知识,并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四、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吻合,同时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应用中,要求教师坚持学生主体性、教师平等参与以及科学性的原则,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物理实验教学实效性得以提高。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2
多媒体系统具有集图、文、声为一体的放映功能,并且能够直接连接互联网,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可以有效地显示和补充教学内容,同时面对这些直观形象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这样的优势,初中物理教师要针对多媒体系统的运用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寻找科学的运用策略,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那么我将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浅谈多媒体系统的有效运用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研究显示,对物理学习充满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够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需要用更科学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系统就是不错的选择。就以“光沿直线传播”的教学为例,这一章从这一定理出发,让学生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利用这样的定理有效地完成了相关的设计。但是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其中的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枯燥。于是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系统播放一段有关日食的小视频,并且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吗?”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在视频中会向学生介绍到是由于地球、太阳、月亮三点一线,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到:“不如我们全面地来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定理吧。”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收到激发,能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系统活化导入环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抽象知识直观化
物理是一门知识具有抽象性的严谨学科,学生直到初中才接触物理学习,基础不够牢固,其中在所难免地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于是初中物理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系统加强演示,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就以“电荷”的教学为例,这一章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电荷的知识,首先学生会知道“电流是正电荷的定向流动”于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播放相关的动画模型,让学生可以直接地看到这个知识点,了解到电流的本质是什么。接着在课堂上教师会要向学生传授“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定理,学生常常出现记混的问题,于是教师用多媒體系统将动画模型演示出来,同时把电荷在模型中的移动也直接表现出来,学生能够从电荷的移动中理解这个定理,使原本看不见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可以帮助学生完成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优化难点实验的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室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在其中总是有一些实验因为时间或空间的原因不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但是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不容忽视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系统来完善实验教学。就以“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实验为例,这个实验需要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并且实验现象不是特别明显,在课堂上完成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直接向学生播放实验的视频,让学生边观看实验视频边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实验中的知识点。随后教师在设计成动画模拟系统,让学生用鼠标来操作实验,实验的现象也如实际操作一般,达到实际操作的效果,从而了解实验的具体步骤与原理。通过这样的方式,用多媒体系统的演示功能有效地完成了难点实验的教学,深化了学生的实验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
4.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要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但是传统的课堂上可用的教学工具十分有限,补充内容不是特别方便。那么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以“重力”的教学为例,这一章传授学生有关重力的知识,重力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力,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补充内容让学生全面地认识重力。比如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牛顿因为苹果砸在头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于是教师可以从物理的人文史学方面进行补充,让学生了解牛顿发现的过程。再比如重力会有一个重力加速度,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补充有关伽利略证明重力加速的实验,全面了解有关重力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拓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系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手段,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是多媒体教学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系统,为了运用它而运用。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优势,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运用策略,为学生打造一堂精彩有趣的物理课,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伟伟.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25):106-106.107
[2]张雪梅.浅谈初中物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整合[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xx(24):29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一、初中物理教学原则
由于物理教学是自然型科学,它涉及的概念与知识非常有趣,在以前课堂里从来没有接触到,受到学生的喜爱;它是自然型科学,所以物理方面的知识均揭示了日常的生活里的事物原理与现象,均是缘自于实际生活,学习物理类知识要培养他们观察的能力与创新的思维,学生有着自主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使用物理类知识,而且形成深入地思考与理解。
二、新时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模式
它是一种十分好的教学方法,是一类循序慢慢进行的教学的过程;在初中阶段教学的过程里,使用情景教学能够把平常生活里一些常见的问题课堂化,比如说讲述凝华与升华等知识时,能够通过夏季冰棒遇热融化等常见的现象当做实例使学生可以较快地联想与理解,将所有学生都带入实际情景里,再加上鼓励他们仔细思考平常生活里相似实例与情况。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将学生引入一样的情景里,老师能够利用在课堂上实验的方法,比如说水浮力就是一个抽象概念,能够在现场利用一些小型实验来使学生真实地观察浮力,了解浮力;另外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的生活里哪些现象利用浮力作用;这种方法注重创造相同的情景,使用联想方法,将无形转化成有形;初次之外,对于一些其他的物理知识同样也能够借助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与理解。
(二)质疑能力的培养
培养这种能力首先需要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老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感情即将使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授课,更愿意与老师一起提升课堂的效率。培养质疑的能力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这种能力不但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还需要老师的指导,良好指导可以让学生动脑筋;而且也是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的一种表现的形式。在课堂的学习过程里,良好感情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去表达与放松,提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合理地质疑表明学生正在认真地观察与思考,而且还能表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初次之外,还能够使老师对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通过多加鼓励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动脑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观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是自然性学科,缘自于生活中的智慧;需要学生有着细致的观察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物理方面的知识都诠释的是自然类现象,原理与知识均存在实际生活里,只有仔细地观察才会发现在生活里存在的蕴含着物理知识的现象;只有这样,才可以把物理原理与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创新水平使学生可以把学习的知识使用到实际生活里,使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知识以一种创新性思维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思考可以让学生对于旧知识反复地进行学习与理解;创新水平使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真正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了新的目标与思想,为了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升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里,能够更多地使用情景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与观察能力,而且提升学生在课程中主体的意识,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全面提升新时期的初中阶段物理的教学水平。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4
1E时代背景下的时代特征以及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1.1E时代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电能是如今E时代发展的根本,除了电能之外,E时代的发展还需要网路技术的支持.如今在E时代的背景之下,电子产品已经在家家户户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在校园中、办公楼、大型商业建筑中也随处可见电子设备的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些电子设备的存在,给人们的办公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极大的便利.由此可见,离开了E时代我们的国家、人们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工作学习将会发生巨大的混乱.
1.2E时代背景下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在E时代的背景之下,很多高校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用来帮助教师的课程教学.初中物理课程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门比较复杂难懂的学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无法形象化地为学生阐述物理学科中的实验变化过程和公式的演算,进而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但是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视频、文字、音频开展多样性的物理教学,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时间安排更加饱满,也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此外,因为有了形象化的实验展示,不仅缩短了教师的教学时间,还能帮助学生进行实验内容的`消化和了解.微视频的录制与分享让学生更多体验自主学习的便捷.由此看来,E时代背景下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2E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
初中物理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间接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取得师生双赢的物理教学成果.在E时代的背景下,电子设备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环境,方便了物理教师的教学,但是物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物理教学的发展.因此,为了使物理教学和E时代下的教学环境得到有效的融合需要教师物理教学上的不断创新,才能使物理教学在E时代背景下得到快速的发展.
2.1E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理念的创新
E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指物理教师依据当下的E时代的发展改善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使自己的教学理念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当下教学发展的需要.当下,初中物理教学理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教学理念;二是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互动性教学理念的创新.初中物理教师观念上的创新,首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当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师生双方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并且教师要从旁协助并引导学生对一些复杂难懂的物理实验进行计算,一方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现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吸取到主动地获得知识,提升其对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2.2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
E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不仅仅是教师所用教学设备的改善,更多是的在如今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物理教师根据时下的教学特点,并结合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了来改善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物理教学更加符合当今E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教学需求.
2.2.1基于多媒体应用的课堂教学设计
为了适应E时代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时下学生学习特点,以学生的教学需求为基本点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进而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要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方面的教学知识,就应该在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PPT,其PPT内容除了牛顿定律的讲解之外,还包括牛顿本人的个人生平介绍,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全方面了解.
2.2.2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的概念被引入国内,这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翻转课堂是对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的颠倒,即变传统教学中“课堂授课+课后练习”为“课前听课+课堂练习”.这一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所承载的微课形式完成“课前听课”环节,从而实现了对于“一言堂”课堂的解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在课后做作业则面临着遇到问题无法求助的困境.在基于课程设计的整体观指导下,翻转课堂实践中可以采用两种模式:微课讲授模式和微课预备模式.从技术角度,微视频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录制主题内容可以是中考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这种模式在问题讲解同时,设计与之相应的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E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在E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于当下的影像视频对物理教学中学生不能掌握的部分知识内容进行演示。综上所述,面对与E时代下网络环境的发展,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物理教学质量,就需要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并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网络环境相互融合,开展物理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主观上物理学习的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物理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
一、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和现状
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有积极主动、勇于参加的学习状态,这样教学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看到的效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也就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理解到了哪个层次,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多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清楚的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在物理教育方面刚刚起步时,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的物理教学始终遵循教学任务和书籍教材,我们要在书籍教材上不断的优化教学过程,努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物理老师则存在着艰巨的任务。在物理教学上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法则,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在教学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则是引导者。同时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来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问题,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是学生认知事物的过程,在物理课堂上,教材是教学的源泉,但不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全部,物理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教材来实现教学,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教学任务,在物理知识体系中物理概念是整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的物理教学,需要教师建立健全易懂的概念,设立通俗易懂的情景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方法。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每个物理概念都有自身的规律,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总结每一种方法的自身特点,掌握物理知识的概念,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是十分有效的。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掌握教学的内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良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在教学中反思和自我批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优化教学品质。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信任,教师要在不足中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管理能力并优化教学策略,与学生一同成长。具体策略如下:
(一)优化教学过程。想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就必须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魅力所在。所以,作为一名成功的物理教师,要以绝对饱满的激情、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求知兴趣来开展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参与其中,要对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同时,教师要集合多种方法,例如实验教学法、文献教学法等等,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成为教学主体。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开始用于教学中。所以,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计算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上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二)教学生活化。与其他教学科目相比,物理教学具有明显的生活实践性,例如自然现象以及生产技术等等。而更好的贴近于生活,将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物理科目所独有的这一特点,使学生明确学好物理对于未来生活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了电路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检查自己家的具体用电问题,直接体现了学有所用,并为后期的学习成功激起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例如生活中常见的衣服被晾干的情况:为什么湿衣服在放置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干干的,究其原因,就是水的蒸发问题。老师要从生活的小事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初中学生,其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性格等均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但是对于相对较为新鲜的事物都有着明显的好奇心理。而物理实验的成功进行,直接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学生之间的分组实验、教师带教实验、探索实验、课外活动实验以及生活化实验等等。同时,作为教师来说其要时刻明确自身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更加明确并突出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实际相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是成功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同时,为了确保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要安排学生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分析工作,不但能够成功消除学生对于物理的陌生感,还能发展学生的兴趣。
(四)养成授课语言艺术。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其作用是在教授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各方面的辅助。而语言,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媒介,其表达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双方之间的沟通效果。语言如果能够形象且生动,将会成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这门科目的兴趣,还可以激活整个教学课堂的氛围,使得进行沟通的双方渐渐成为朋友。反之,它将直接造成双方之间的沟通障碍,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成功运用。
(五)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学生是永远的主体,只有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整体教学中,才能保证课堂的有序性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所以,由此来看,学生是教学认知的主体,想要使其参与进物理教学中,其前提是对物理教学的兴趣性,所以科学合理的情景创设尤为重要。在创设之前,老师要综合学生的个人知识掌握情况,为其创设情景教学。例如,在“音调的概念及其要素”的教学中,教师用多个相同烧杯装上不同水量时,让学生用笔敲击,并听其声音有什么不同,然后并让他们根据声音的高低把装水的烧杯进行排列,这样既得出音调的概念,又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强烈欲望。接着让学生用刻度尺按在桌子上,伸出桌面不同长度进行拨动,观察振动快慢及音调高低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6
物理计算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题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综合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无论是期中、期末、还是竞赛考试卷中计算题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恰当的引导学生对各类计算题进行分析。这对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能力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能力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对简单计算题的教学不能简单
简单计算题是指那些几乎是直接套公式就能解的题,无需拐弯抹角。一般要求学生明确解题的格式和规范,弄清物理过程,明确套用的公式和涉及的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意义即可。
例如:一架飞机在120分钟内匀速飞行了1440千米,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
这道题对教师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计算题的学生来说却未必感到容易。
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要完整规范解答次题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储备:1、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公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2、路程、时间、速度的单位及换算;3、知道规范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格式和要求等。若无以上基础知识储备,题的计算简直无从谈起。更不要说什么思路分析、方法技巧等。
从对作业或多次考试的分析来看,学生做不出或做错计算题的主要原因大多就是这些基础的问题没掌握好。如符号公式写错、单位或单位换算写错、乱套公式、乱写单位等。因此,在解此类题时,我们要让同学们首先掌握问题中用到的基础知识,然后再解题。如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解答物理计算题的一般格式是什么?本题中要我们求哪些物理量,它们的符号、单位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公式?从公式可看出要求这个物理量需知道哪些物理量?本题已告诉了我们哪些物理量?本题中涉及的物理量用什么单位较好?等。基础知识有了,再由几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再集体纠错,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接下来,再请几位同学改动题目中的几项内容或数据,把原题改编成求路程或时间的题目,由同学们再解。或在原题的基础上补充或去掉几个条件改编成一道多步计算题。通过改编、补条件、或结合实际问题自编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的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常会有许多题外的收获。同时,也为解答较复杂的题目打下了基础。
二、对综合计算题的教学要层层分解、步步深入、并抓好思路指导与训练
综合计算题是在简单计算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综合计算题又不等于简单计算题的简单叠加。解答综合题要从中找到简单,并发现各简单题之间的.联系,找准切入点,理清解题思路,从而步步深入,达到目的。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方法渗透,使学生学会思考。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比如综合法、分析法等。例如:某扬水站每天需将1000立方米的水送到18米高的蓄水池里,若由一台离心式水泵来完成,水泵每天工作5小时,问,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千瓦?(取g=10N/Kg)
解题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将题分解为三道简单的计算题,层层设问,引出目标。
如:
1、1000立方米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重为多少牛?
2、把1000立方米的水送到18米高的地方须做多少功?
3、若水泵每天工作5小时,水泵的功率是多大?
进而让学生讨论,如果题目中没有问水泵的功率是多少千瓦,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信息,你可提出几个问题?可求出哪些物理量?经过这样的引导,久之,学生会养成提问题,想问题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题给信息,据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和规律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和解答问题,培养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提高解题能力。
三、密切联系生活,加强情境题的训练
近年来,试题中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贴近生活的题目增多。这些试题中物理情境的取材范围广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这类情境题今后会更多。
如:人跳高时要消耗体内的能量去做功,可提出一问题,你最近跳高的记录是多少?计算一下,当你跳过这个记录时,至少需做多少功?此题便是利用同学们都熟悉的跳高这一情境去研究里面包含的物理问题。这类情境题往往难度不大,但需同学们能从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能将来自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所以要顺利解答这类问题,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切实领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抓住概念和规律的实质。同时,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关注当前的科技动态、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多收集整理与物理相关的素材,加强对此类题的分析训练,定会收到成效。
总之,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前提,老师的正确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反复训练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只要我们按照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7
一、培养农村学生实事求是的性格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联系日常生活的学科。对于农村学生来讲,在进入初中之前多数时候接受的教育都是灌输式的,学生很少能有真实的体验,所以学习对于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讲是老师怎么教的就怎么学的过程,小学阶段接触过物理学科相关知识的人很少,但是很多物理现象是人们在生活中都见到并体验过的,比如说冰块受热会融化成水、物体达到一定的温度能燃烧等。进入初中之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将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比如通过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电流与电压等物理知识的了解,知道了自然界中的现象是可以用物理知识说明的,不是人们空想的,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学会用物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初中入学时期,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将学生意识里想当然的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
二、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性格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验过程,借助实验情景再现,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农村学生来讲,受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的影响,实验课是比较陌生的,学生第一次走进实验室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实验,作为指导教师在实验之前要讲清实验课的重要性、上实验课的重要意义以及实验课程对理论学习的影响等。在实验过程中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实验之前指导教师应按照实验过程的复杂程度将学生分成几组,并建议每组成员里,有的学生要准备实验设备,有的学生要观察实验过程,还有的学生要负责记录实验数据等。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将整个实验完成。使学生在学习和实验过程中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和内容。指导教师每次在实验之前将每一个成员的任务都明确分工,并在实验结束后总结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也为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的性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不断地学习中培养学生具有理性思维的性格
很多农村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之前,由于家庭教育和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多农村家长对教育和培养孩子都认识不上去,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变得不是十分认真,并且由于接触到的知识有限,对知识的学习还处在模糊状态,特别是像物理这门学科,很难从理性角度思考,就像人们都知道有电才能使灯泡发光,但是学生不会理解电流这个自然界事物的存在。这需要教师从学生开始接触物理课程就培养学生养成理性思维,告诉学生自然现象里最基本的要素,并且鼓励学生对于所见的现象要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地探究问题,并能通过所学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再回避不懂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回答敷衍了事了。而是通过学习的知识经过不断地考察和同老师反复讨论,以客观理论为依据,能独立解决较难的问题,我认为这是物理课程给学生比较深远的影响。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讲是能更好学习知识的推动力量,农村初中学生受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的制约,很多时候不能针对所学知识更深一步地探究,也很难产生发散性思维,通过教育的不断改革,农村学生也逐渐具备了很多课辅材料,并且也在课程安排上增多了实验课的数量。从事物理课程教育多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农村学生只是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不光是因为学习环境有限,也因为学生的应用机会少,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果能马上有所应用,对于知识的掌握肯定是比较全面的。可以说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农村学生的性格培养有重要作用,农村学生在性格方面有时表现的比较内向,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体现地不够主动,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多数会选择直接问老师,一般不会自己主动地解决问题,缺乏深层次探索问题的精神。我也在逐渐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也对积极主动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且不断地为学生扩充知识量,使学生能学有所想,学有所用。希望通过我的这几点总结能给农村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远的影响,以上几点是我个人的教学经验的总结,个人能力有限,望多指教。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8
1参与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1.1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在新时期下,初中物理学习不再单纯地由教师进行讲解,其更为重视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外能够自觉地开展有效的自学活动,能够积极地参与和配合教师所开展的物理教学活动。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下,要求学生能够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预习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使其通过各种方式来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为学生制定预习作业的时候,一定不能脱离了课本,所布置的作业要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必须根据教材来制定相应的任务,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当具有层次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促使学生通过看书以外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使其能够通过资料的查询、教材的研究以及积极思考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说,教师在讲解《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这一章中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电流的磁场知识,使其对电能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然后让学生收集与磁浮列车有关的资料,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物理探究活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只有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促使其自主地去探究物理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力与运动》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互相击掌,让学生通过击掌来感受力的作用,其会发现双方在击掌之后都会受到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疼痛感,从而使其感受到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在此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让学生体会力的反作用力,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创新物理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物理教学需求,其仅仅只重视对学生物理理论知识掌握状况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物理应用能力的考察,不利于对学生解决实际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局限性。这种陈旧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具备综合评价效果,除此之外,所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鉴于这种情况,应当创新物理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使其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开展有效的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
2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开展参与式教学活动,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满足了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的需求,顺应了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而且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物理知识理论与物理实验活动相结合,以提高初中物理学习效率,保障初中物理教学水平,从而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效益最大化。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
【摘要】:探索性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合理地运用教学工具,设计亲历式的教学途径,通过质疑,设计与实验、归纳、交流,得出规律或建立概念。本人结合在物理教学中的经验,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探索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探索性教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学取消了教学大纲,出台了《物理课程标准》,此标准确立了物理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改变以往的教学只是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一、探索性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开放原则
要改变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的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逐步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的物理基础不尽相同,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辅导方式也应该不同。
3、循序渐近原则
教学不能做到一步到位,物理老师要在教学中由最基础的物理知识来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4、平等互学原则
每次教学都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次共同学习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课堂外的问题老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而不是不予理会,做到与学生互学共进。
5、师生互动原则
做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保证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方式,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加强师生互动。
6、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
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
1、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突出新课改
科学探究式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的教材内容,还包括习题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拓展性的课外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应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教导学生应该掌握书上面的`知识点而提高考试成绩,而是真正的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物理定律这些基础知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引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解释和解决。在教学方法上要加以创新,用创新的教为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即使是老方法,只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更新,也是一种探索。在使用探究教学法时,要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留有必要的创新意识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在不同的思维层面上领略创新的乐趣,引发创新的欲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若能提出一个问题,就标志着科学探究的开始,而创造性思维就始于对问题的研究。围绕问题展开相互交流,能形成竞争机制,相互启发能活跃思维,分析物理问题全面,形成合作互动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压力与受力面之间的关系时,我会让学生拿出一支一端削好的铅笔,让他们用大拇指和食指顶住铅笔的两端时,发现削好一端的手指比较疼,这说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用较大的力时手指更疼,又说明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2、探索师生换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根据探究性教学的师生互动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探索师生换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促使学生自主的进行科学探究。传统的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换位思考、思维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计划、按步骤地训I练,使学生逐渐提高独自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会找一个学生先讲述什么是马德堡半球实验?以及马德堡半球实验中所包含的物理问题有哪些?有的同学最开始不好意思讲解,但是我一直鼓励他们参与,在后来他们能够很好的在课堂上讲述书上的知识点,并且还加入了他们自己的理解。
3、探索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实施物理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图书馆、实验室、科技馆和专业参考书、录像片、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会在在课余时间为同学播放科教片,例如有关于气压、光的折射方面的视屏,看后讨论回答,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强化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对于物理这种探索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为课堂提供了研究性学生的氛围,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再通过导趣、导思、导法,让学生多讲、多动、多猜想、充分自主学习、自由交流,真正体现探索和创新、理论和实践、讨论和动手的有机结合。
结语虽然我国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家和教育机构对探究性教学的不断重视,探究性教学必然会很好的发展起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应该站在科学文化的前沿,了解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并能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将新成果、新信息融入物理教学,突出新课改精神,让“三维教学目标”既互相渗透又相互依托,在过程中体现方法和技能,在过程结束时意味着知识的获得,在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以促进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新乡、张德启《物理教学论》科学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2、王至正、张宪魁、王河《物理教育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杜1994年版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业不良认知因素 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中学物理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在认知心理方面,教师要激发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加强概念与规律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从而提高这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言
目前,由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效率低、学生理解难、学习兴趣下降、物理学业成绩低下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时间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会出现许多学业不良学生。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关注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如何实现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使他们都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这是每位教师渴求解决的难题。
一、初中物理学业不良的认知因素
物理学业不良是指物理学习进行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有特定章节、特定物理概念的学业不良,也有特定时期的物理学业不良,因此,物理学业不良是可以改善的,即通过教师额外的辅导和督促以及学生的努力,物理学业不良的状态可以转化。在认知方面初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比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业不良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较低,他们不能明确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性质和内容,也不知道如何进一步的支配知识以解决问题。
2.学业不良学生物理知识结构不完整,头脑里不是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而是零碎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
3.学业不良学生提取知识提取比较混乱,不太会区分有用和无用的信息,记忆力差,容易产生遗忘。
4.学业不良学生的在解题策略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不会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图能力较差。
二、初中物理学业不良的学生转化策略
1.加强概念与规律教学,强化对知识的有效梳理。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和原理)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属于陈述性知识。实践证明,加强概念与规律教学,强化对知识的有效梳理,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精加工策略是高效率地获得陈述性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所谓精致化策略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刚学的新知识形成额外的联系,从而赋予复杂的知识以意义的过程。在教学时,精加工策略就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新信息,而做的有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取得联系,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大多数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较被动,老师和家长不推不动,;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讲小话,看小说,课后作业不懂就空着或者抄同学的;很少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完就忘,不懂不问,随心所欲。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了不良的解题习惯,看题不仔细,计算不细心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物理学业不良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环节。结合物理教学特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习惯:1)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习惯;2)注重培养学生进行有意识记的习惯;3)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反思的习惯;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学生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对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长效学习和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领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自主习得。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的锻炼的空间。例如围绕如何做好预习、如何做好复习、怎样记忆难懂的概念等等设计学生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及时作出反馈交流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相当多的物理学业不良学生,很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由于缺乏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以致一个个学习目标变成了泡影。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承认自己成绩不高的原因,是学习意志力太差,遇到困难就退却,碰到干扰就妥协,使学习上很多好的想法坚持不下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帮助学业不良学生端正学习动机,调动学习自觉性。如上课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中外科学家为科学献身、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事迹,以情激志。第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习的坚韧性。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很强,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坚韧性。第三,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学习果断性。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否定,应该在积极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使学生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第四,帮助学生克服片面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制力。对过分自信的学生,要提出质的要求,丢弃草率的毛病,对于过分自卑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一定量的简单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再在质上逐步提高要求。
结语
物理学业不良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转化物理学业不良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教学中,转化学业不良学生,需要教师认真分析研究每一位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探索转化的措施,并付出更大的耐心和热心,就一定会巩固和扩大转化初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成果,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钱晓敏.高中物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和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20xx(4):8-9.
[2]张胜华.元认知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72-74.
[3]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13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1
一、设置问题
问题的设计同合作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围绕着一些问题进行的,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师对合作学习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仔细。首先,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路图的设计,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了让结论更加普遍,我们需要对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怎样的改变?”通过讨论之后,学生就可以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例如:在进行电压这堂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神门相同点和不同点,虽然学生们在一起的讨论相当热闹,但是这一问题的答案都在书本上,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二、有效分组
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时,分组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是要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在进行分组时,不是将学生进行随机的分组,而是综合考虑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别、性格和脾气。对内,老师分配的小组需要每个同学能够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而且能够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对外,小组之间能够进行公平又激烈的竞争。然后进行适时分组。这里的分组就是要求一些同学负责收集资料,一些同学负责发言,每个同学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合理评价
合作学习中,评价工作要将小组评价和小组中的个人评价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组的评价主要是查看小组中的成员分工是否明确,学生的个人能力同分工是否相符;而评价个人时则是查看学生参加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最后,查看探究是否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与此同时,评价需要帮助同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小结
总而言之,育人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合作学习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老师在运用这项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分组和评价三个方面。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2
新课程标准中加强了物理学科实验教学这方面的要求,这也说明了物理实验在物理这门学科中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是学生们刚进入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们对这门学科还处于懵懂状态,因此,此时他们是最具有可塑性的,加强他们的实验教学有助于他们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有助于开发他们的创造力。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这些问题的具体情况和它们的应对措施。
一、传统实验教学通常以教师讲解为主,改进应该以学生讨论为主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上实验课的时候,教师都是根据实验讲义将实验内容讲解给学生听,然后将实验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实,根据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们太过于被动地接受实验知识,这也违背了实验课开设的初衷,并没有达到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物理实验课改进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初中生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处于对什么事务都感到好奇的年龄段。对于新的知识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实验和演示类的实验改成是探索式的实验,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进行教学实验步骤更高层次的探讨,教师将实验的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不断猜测探索中学习,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成功运用,又巩固了所学的课堂知识,这对于刚开始进行物理学习的初中学生来说,这是很有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的。
例如:学生在做《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部分,剩下的在实验仪器的选取和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这些环节,教师可以采取指导的方式,让学生们自我探索,相对独立的完成实验,在探索中找出平面镜的成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学生们开动脑筋进行操作得出的结论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对于平面镜的成像知识他们会记得更牢固,这对于开阔学生的思维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传统的物理实验太拘泥于教材,改进应该敢于质疑敢于探索
实验中,有许多实验的操作比较繁琐,甚至现象不明显,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实验,遇到这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操作比较复杂的实验时,教师通常选择自身演示,进而让学生进行观查。教师太拘泥于教材对于实验的讲述,从而不能让学生更明白的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不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在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材,在不违实验原理的知识的`情况下,敢于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同时改进教材中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样是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
例如:在测试物体密度的实验过程中,教材会要求准确测量一杯果汁的密度,这时教材给出的实验操作是测出烧杯的重量,倒入果汁,再次称重,从而得到果汁的重量,然后将烧杯中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果汁的体积,进而计算出果汁的密度。乍一看,这个实验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就发现烧杯壁上会有残留的果汁,并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这时,学生就想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案:将果汁倒入烧杯中,然后进行称重操作,倒出一部分的果汁到量筒中,然后测出该部分果汁的体积,然后将烧杯中剩下的果汁和烧杯一起称重,两次称重之差就是测量出体积的果汁的重量,此时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果汁的密度。这样学生开动了大脑,既完成了实验内容,又成功避开了教材中实验方案所带来的误差。
三、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和教师的实验水平有限,改进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就我国现阶段的初中物理实验器材的确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制作实验仪器,例如,实验中的放大镜、天平、游标卡尺、气压计都可以自己进行制作。虽然,这些自制的实验仪器不能投入实验中,但就从外观结构来看,它们与实物都还是大致一致的。在一部分的演示类的实验中,学生可以用自己自制的仪器进行实验,同时用标准的仪器进行实验,把两者进行对比,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自制仪器不能使用的根本原因以及与标准仪器的差距,并进行改进,在不断改进中进步,在一些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实验中可以运用自制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在使用他们自己制作的仪器会增加他们的自豪感,这样他们会对实验更加的热情,教学效果也会变得显著。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因此物理实验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验素养,更何况物理本就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学科,因此,教师的表现是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教师应该将实验的设计、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以及步骤等熟记于心,在进行上课之前,教师自己也应以身作则,做一遍实验,将实验原理弄清楚,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进行总结,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实验值和理论值的差距所在,并研究出现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教师自己对实验掌握的透彻了,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同时,教师应该多去参加一些与其他学习教师的讨论,多去听一些专业物理实验的讲座,这样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验素养,从而能够更好的去指导学生。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改进的过程中联系学生学习的情况,找到最适合学习的实验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来说,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3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一是课前预习,大胆质疑。二是课堂教学,积极思疑。三是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教学法
当今时代,不能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探究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魅力恰恰在探究过程中才能被学生所体验,“探究教学法”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新教学过程模式,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一、课前预习,大胆质疑
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只有让同学们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的思考,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初中物理课程中每一种物理现象及规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都较为普遍。许多物理现象,学生在生活中都曾遇到过。因此,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地以感知的教材作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启发积极思维、激发探究兴趣,并鼓励其大胆质疑。例如,笔者在进行“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教学时,设置了下列问题: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测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能不能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电阻呢?如果能,还要哪些辅助器材?如何测量?说出你的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图。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而且还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学生还将预习中所发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在课内与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
二、课堂教学,积极思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有些物理规律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思疑,提出不同的见解,以求得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例如,在“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中,通过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实际操作中却很难使其匀速运动,同时弹簧秤示数不稳定,很难准确读数,这时,老师就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怎样解决准确读数的问题呢?这样同学们就针对问题积极思考,有些同学还改进了测量方法,他们让弹簧秤和木块保持不动,而拉动下面的木板,准确读出了弹簧秤的示数。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启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未学懂的知识,在重视大多数学生思维质量的前提下,要特别重视个别学生不懂的内容,并进行个别讲解。指导优等生自主发展。为学困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以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目的。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主要的环节,实验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边实验边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能大胆猜想,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现象,能不断思考,提出新问题,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如在用电压表测一盏发光小灯泡两极电压时,出现了三种连接方式:第一种,将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第二种,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第三种,将电压表与导线并联。也对应出现了三种不同现象及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1:第一种连接,为什么电路中的灯不亮?
问题2:第三种连接,为什么电压表无示数?
问题3:电流是否流经电压表?
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分析,明确了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的使用方法。而有一些问题,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限制是无法在课堂上马上解决,但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们勇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出发点,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通过科学探究,改变学生只是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科学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多种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三、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对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编制思考题,或通过实验设置情景,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自然地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对习题要作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一是选择例题,有针对性、典型性、基础性和灵活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二是通过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或独立探究或小组团协作,教师适时点拔,指引探索方向。三是师生共同总结,对探究规律进行梳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总结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总之,“探究教学法”就是激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充分体现“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求知思疑为重点,以能力发展为方向”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探究教学法”的逐步实施,必将会使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探究教学法”的实施,也必将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给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4
【摘要】物理教学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并研究事物之间的道理,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但随着物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知识越来越抽象化,所以需要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本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了从生活实例引入物理教学、让日常活动走进物理课堂、用生活实践巩固物理知识这三个生活化教学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实例;生活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教育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对物理科学的认识都比较模糊,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逐渐建立比较系统的物理思维模式,将物理教学生活化。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理念要求,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直观认识物理,降低了物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
一、从生活实例引入物理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物理知识要求的思维逻辑性强,学生如果对物理课堂不感兴趣,没有耐心和毅力,学习物理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从课堂一开始,就要用生活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教学的进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生活提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走进课堂,创设合理的生活提问情景,使学生感知学习的生活意义。在“物质的三态”一课教学中,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自己喜欢的物品带到课堂上,由于生活中的固体物质相对比较常见,而且携带方便,所以教师要提前准备一瓶矿泉水,若干个充气气球等。将师生准备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征;这些物品应该怎样科学地分类,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可以根据这种分类方式分类,同学们觉得物理里面会把物质分为几类等。启发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这些物品,并思考自己做出答案,虽然同学们的思考结果可能会有偏差,但在课堂一开始,学生就积极主动思考,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让日常活动走进物理课堂
网络对人类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语言的接收效果逐渐降低,语言将会变成最苍白的表达方式,难以改变他人的看法和观点。传统物理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缺点暴露出来,即教学效率低,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激情洋溢,学生却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教和学完全脱离。因此课堂上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和领悟物理知识,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个体的日常活动为基础,展开有利于物理教学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在摩擦力一课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选择校园里光滑程度相差很大的几个地方,如最光滑的瓷砖地面上,一般光滑的水泥地板上,一般粗糙的有印花的地板上和最粗糙的泥土地面上,放体积质量形状相同的物体,分别让小组同学选一个代表,试着在不同的地方把物体推动相同的距离,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使力情况,然后和小组同学进行讨论,解决如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在生活中应怎样合理地利用摩擦力,以及怎样防止摩擦力造成的危害等问题,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加以正确地指导,防止学生在活动中为了活动而活动,不思考教学问题。
三、用生活实践巩固物理知识
学习就是将新知识不断的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知识的巩固是将学到的东西转变成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的主要环节,初中物理知识的巩固主要有两种途径:通过作业练习巩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巩固。新课标大力倡导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所以作业练习也不仅限于书面的习题,可以把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某一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当成作业或者练习,让学生自行独立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要多搜集整理有关物理教学案例,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去实践中感知探索验证,增强物理知识的巩固。学完了“二力平衡”一课后,教师应当提醒学生观看拔河比赛,研究裁判评判比赛输赢的物理学理论依据。二力平衡中讲,当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在拔河比赛中,裁判要重点注意什么问题,才更加能体现比赛的公平性。让热爱体育的同学在体育运动中亲身体验物理学的魅力,从而达到巩固物理知识的目的。我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学作业和练习需生活化,让学生调查收集整理物理信息,研究某一方面的物理问题;或根据浮力的相关知识,动手制作一个水位监测装置;或阅读物理类的杂志期刊,并以主题报告的形式讲解给同学等等。都可以被用作作业或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巩固。
物理学家观察研究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总结出了许多系统化、理论化的物理知识,让学习物理的人交流更加简便,而研究的物理知识又反过来用于生活中,为人类生活提供许多便捷之处,所以物理知识原本就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学习物理,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压力,降低了教学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教育中应当注重教学的生活化,使其效果最佳化。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
一、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物理这种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学生的兴趣在其中就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的枯燥和复杂,也会让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感觉到无从下手,这里应了那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动力的驱使下,学习物理也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趣的多.众所周知,物理力学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这部分学习内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对于那些擅长于力学内容的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就遇到了令自己“省心”的内容,自然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动力;对于那些不擅长力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力学知识的学习就成了他们步入初中课程学习中第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有不少学生因为克服不了力学知识的学习而放弃了物理学科的学习.所以提高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来激发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教师不要上来就向学生罗列一系列的定理和概念,这样只会降低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两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拔河比赛,也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掰手腕比赛,在学生比赛的兴头上教师就可以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由此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自信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自信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物理的学习更是这样,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很多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旦失去自信心的支撑,他们很有可能被困难打败,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而言,有百分之八十的初中生明确表明自己在物理的学习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很多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拉扯”中完成的,物理仿佛成了他们初中学习阶段的致命伤.因此帮助初中生建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成了初中物理教师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的题目,比如偏向于简单概念理解的题目,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应对,从而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精神层面对学生实行激励措施.在物理学科成为初中教学内容以来,经过多年的总结,一些难度较大、容易让学生产生抗拒和受挫心理的内容基本上已经被教师所熟知,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从精神方面来激励学生的斗志.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以往成功克服物理学习困难的学长们的成功案例出发,给学生讲述别人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面对的,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是很多学生都会面对的时候,自信心就会被重新的激发出来,学生就会坦然对待眼前的困难,从而在物理学习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三、观察力在学习物理中的应用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对初中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传统的物理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要想让学生胜任教学主体的地位,就要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观察的能力,才能在学习物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物理题目的观察能力.物理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它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小到原子,大到宇宙,处理物理问题时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时,能够准确而快速的观察出题目主要涉及到哪几个领域,用到哪些原理和方法.比如题目涉及到了力学方面的知识还是运动学方面的知识?用到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还是动能定理等等.只有观察出出题者的目的,才能快速的完成相应的题目.另一方面就是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观察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及细微变化,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观察,总结出规律再与教材结论相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想象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已经涉及到了一些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抽象名词和原理.刚接触这些抽象的名词和原理时,自然会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就成了解决这一学习问题的最佳“武器”.比如在学习“质点”的概念时,很多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理想化的名词时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但是只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的学生把质点想象成自己的一根头发丝,有的学生把质点想象成了自己身体里的一个小小的细胞等等,正是这种看似离谱的想象却成了学生理解质点概念的关键.如此,一旦涉及到抽象的物理名词和原理,学生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强化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而这种想象能力是可能通过后天锻炼提高的,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应用.
五、总结
总而言之,物理高难度的特点给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争取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8-2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2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07-26
初中物理论文02-24
电化教学拓展初中物理教学空间论文08-15
职高物理教学论文08-23
中职物理教学论文08-25
试谈初中物理教学艺术论文08-15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