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音乐论文>小学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时间:2024-06-23 18:42:08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论文范例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音乐论文范例15篇

小学音乐论文1

  摘要:所谓特殊教育,指的就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受教育人群(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方式,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较之普通学生来说,更加具有人性化和体贴化,符合此部分人群接受知识的特点。在特教学校,开展德育与音乐的融合式教学,对于陶冶特殊儿童情操,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帮助。故而,在小学特教学校开展音乐与德育的融合式教学十分重要。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音乐;立德树人

  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与普通小学其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受教育的对象不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缺陷,而这些身体上的缺陷就直接导致其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从人道主义的精神方面来看,社会各界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对这些弱势群体伸出援手,而我们作为启蒙“折翼天使”的引导者,便应当积极扮演好护花使者的角色,力图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还“折翼天使”一片美好蓝天。

  一、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涵养身心、陶冶情、沁人心脾、富有美学的学科,在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强化特殊儿童的音乐理论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审美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消除学生疲劳,对于培养这些身体具有些许缺陷儿童良好生活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俗话说“上帝给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更打开了另外一扇窗”,部分具有身体缺陷的儿童在学习音乐的知识时,往往能够表现出惊人的潜力,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是最好的证明,听力上的障碍并没有阻挡住其在音乐上的创作,反而使他意志更坚,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意义重大,特教教师应当对此高度重视起来。

  二、德育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式教学

  (一)实施情感教学,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障碍,这些身体上的障碍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是由于后天造成的,比如,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口语表达障碍、肢体障碍等等,这些生理上的障碍往往会给幼小的心灵抹上一朵“乌云”,这朵“乌云”总是萦绕在小学生的心理无法散去,由此便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紧张、焦虑、惧怕等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尤其是一些刚刚转入學校的特殊学生,对于人的恐惧心理更加严重。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音乐教师是难以开展课堂教学的。为此,在实施课堂教学前,音乐教师应当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教师活泼、灵动的情感萦绕在小学生的身边,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带来的阳光和温暖,从而消除对教师的抵触。

  比如,在为听力存在障碍的小学生上音乐课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的身边,温柔地挽起学生的手,使其贴在自己的喉咙上,让小学生感受发音时声带的震动频率和音量,在其正确的完成一次发音后,要及时的表扬,或者抚摸儿童的脑袋,或者高高托举,或者轻拍学生肩膀等等,只有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知识的乐趣和成功,他们便会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中取得更加可观的成绩,从而走出心理的阴影,养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战胜各种困难。

  (二)利用教学内容,适当适时渗透德育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部分内容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的有效基础,在实施德育与音乐地融合式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懂得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并且适当适时的渗透德育,让德育之花绽放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之中。

  比如,在教学《小燕子》这首歌时,其中歌词中唱到“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向学生描述了一副秀丽的春景,基于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环境,还小燕子一片蓝天的德育内容,让小学生从小树立环保观念,自觉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挖掘音乐名家,以事迹勉励学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挖掘音乐名家,克服身体障碍成就多篇音乐成就的感人事迹,来勉励特殊儿童,从小树立身残志坚,敢于拼搏,不轻言放弃的坚韧不拔品格,积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业,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中,积极探索,虚心请教,将视野放的更远、更辽阔。比如,教师可以举例语言存在障碍的帕格尼尼、视力存在障碍的阿炳等等,他们虽然在身体上具有缺陷,但是依然通过坚强的毅力,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创作了不朽的财富,对于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来说,具有明显的勉励意义。

  概言之,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小学音乐与德育的融合式教学十分重要,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信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具有明显帮助。为此,我们特殊学校教师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教学尝试,力图德育之花开遍小学音乐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代百生. 当代德国学校音乐教育观念的变迁[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xx,(02).

  [2]程郁. 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12).

  [3]腾格勒日呼. 呼包鄂三市特殊教育学校视力障碍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小学音乐论文2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体现自身意义

  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是指将培养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将培养一种创造型的人才作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不仅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实施素质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学生创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由此可见,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具有自身十分鲜明的特征。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小学生自身的弱点。如果教师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十分巧妙地利用创新教育的优势,就能够有效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小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思考力以及观察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些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家长认为小学生学习时间本就十分有限,学习音乐就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想法是十分不科学的。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审美教育,美化音乐教室其实就是一种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的措施,能够使学生刚刚步入教室就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再加上对优美音乐的欣赏,学生会更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从而大大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所以,音乐教师必须要勤于动手和动脑,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来布置小学音乐教室。比如,教师可以改进原来横平竖直的座椅排法,设计出更加具有艺术性的半圆形、方形以及圆形的排法,这些排法具有更强的美感。音乐教室的墙壁上也可以张贴一些山水画或者著名音乐家的画像等,从而使小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今的音乐教育领域,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究竟谁才是教学的中心。有些小学音乐教师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宰者。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人士,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有的时候教师偶尔唱错了音,小学生也不敢指出来,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也就更谈不上实施创新教育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要认识到,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必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追求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双向交流、和谐、自由的音乐教育教学氛围,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小学音乐课堂没有强迫性以及权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进而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融洽、宽松的学习环境。

  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提升自身素质

  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拥有一桶水,小学音乐教学同样如此。想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不间断地加强自身音乐专业素质的培养。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只是安于现状,多年来都一成不变地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这也就从本质上阻碍了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发展。事实上,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所谓的创新精神就是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方法、技能、信息以及知识,提出新观点以及新方法的精神。而要想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音乐教师,我们就必须要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以及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不能墨守成规。

小学音乐论文3

  一、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设定合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有计划实施教学的标准和导向灯,是教学的起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的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换句话说,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来设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只是解决书本上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忽视了学生们对课程的真实感受,只是让学生们被动的接受学习和锻炼。很明显,这是与新课程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学习者的态度,还有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中起引导作用的教师要特别注意,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使学生养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让那些爱好音乐的学生,享受音乐课程带来的乐趣,并且在音乐教学中获得一定的启迪跟经验。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带给学生更多的音乐审美体会,让学生们的态度发生转变,将情感转化为持久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分析。

  (二)课堂导入艺术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缜密的设置和安排,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并且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课堂的导入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阶段,是一个决定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好的导入能够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启学生们的兴趣大门。教师的综合素质一般体现在音乐课堂中对导入的把握上,想要导入环节真的起到作用,就必须调整把握导入的艺术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们的导入方法,在导入时要时刻注重语言艺术、情景艺术、表演艺术等。小学生的认知都是以感性为主,所以教师要结合这个实际情况,采取视觉和听觉直接导入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结合听觉和视觉,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情景当中,唤起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诙谐幽默、平易近人、惟妙惟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这个方法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们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音乐体会

  新课程认为,音乐课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是围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和对音乐的内心感受两方面展开。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实践互动是有效性教学的主要标志。大多数教师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表演和可视、外视、操作性强的音乐活动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去主动参与,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被教师们普遍接受和使用。但音乐作品的复杂和含蓄不是一些简单易懂的表现就能表达出的,如果不适当的表达会误导学生走向相反的方向。所以,只要根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情况,围绕合理的教学目标去制定音乐活动和音乐表演,就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音乐。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力,达到有效的教学互动。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不同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性格好动活泼,有极大的兴趣去参与互动。所以,在针对这一问题时,教师设置的问题以及主题都要有趣又能激发想象力,还要简单易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们本身就具有的音乐经验、音乐知识去设置情景表演活动。

  二、结语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采取音乐教学去引起、促进和维持学生的音乐教学。有效的实施音乐教学,具体是指达到多一点的教学产出,而不是单一的教学投入。要学生在音乐才能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和稳定的进步,新课程下的音乐有效教育符合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小学音乐论文4

  摘要: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对农村小学生音乐教育的重视,确保农村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文笔者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旨在推动农村的音乐教育实现一个新的飞跃。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素质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是农村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经过不断发展,农村的小学音乐教育开展形势越来越好,但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偏远、设施较差、师资力量短缺等种种原因,仍有若干问题存在,亟待解决。

  1.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课程安排有名无实。小学音乐教育在课程表内均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了音乐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挤占或改上其它课程,音乐课教学难以保证。多数人认为音乐课是副课,上不上不重要,主课老师则常常用来上语文数学,要不就是自由活动或自己听歌。这样剥夺了儿童享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阻碍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与发展。这一现象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待遇的不乐观,加之音乐课是不被列人教师教学评估和评先评优的范围,致使许多音乐老师不愿在农村工作。

  1.2教师能力不足。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所以在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中,多数教师随意性大或是干脆把音乐课交给学生用来写作业、做游戏。多数音乐教师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推行素质教育必须的一门课程,是强化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

  1.3教学设备的短缺。音乐教学又需要一定的音乐设备为基础。音乐教育所需的一系列设备、仪器在农村学校中普遍缺乏,甚至连最基本的音乐活动室、音乐教科书都没有。对于现代音乐教育所需要的各种辅助教学设备、设施更无从谈起。这些都在无形中制约着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1.4学生渴求音乐教育的心愿难以满足。对农村小学的学生中调查得知,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很强。当问他们都喜欢什么歌曲或者老师教她们唱些什么歌曲时,从孩子们口中说出的不是充满快乐的童歌,而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网络成名曲。学生学唱流行歌曲并非坏事,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音乐与他们年龄相结合的教育功能。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课本教材上的歌曲抱以"不喜欢""不好听"的态度,其原因是有的学生不熟悉音乐课本中的歌曲内涵,有些不愿意唱,觉得这些歌曲无聊、幼稚,唱着没意思。但要知道课本中的东西都是经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后选用的,这些歌曲都是适合儿童演唱的,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优化对策

  2.1改变思想观念。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以婉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和特有的表现方式感动人的心灵,唤发人的激情,激励人的斗志。对于培养人、塑造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正课"和"小三门"的关系,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起来。

  2.2加强小学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克服困难,尽快配备小学教师,接着是配备小学音乐老师。这样才能保证小学音乐教师到位之后不被安排去上其它课程。使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有专人负责。根据音乐教育新课程的总体要求,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定期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健全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认真地研究和指导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新课程的教改工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就是国家实施的"三定向"中可以多方面培养一些音乐或其它学科的人才。这样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农村小学教师才更有保障,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才能全面的提高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2.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不能只成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好的'办法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这样不但能够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还能够对其各方面能力进行发掘和培养。另外,在音乐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让他们主宰音乐课堂。

  2.4加强音乐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音乐教学设施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音乐教育的正常进行。现在一般农村学校,只要建一个音乐教室,一间舞蹈教室,一架风琴,一台电子琴,一个五线谱示教板,再加上录音机、电视机、VCD机、磁带等,音乐、舞蹈课就可以正常进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2.5严格贯彻素质教育政策。学校领导应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门关于素质教育的各项政策,重视农村音乐教学的开展。不仅要培养知识型人才,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以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有学生的能力加强了,学校才能完成培养国家栋梁的艰巨任务。农村小学要务实发展,为音乐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加强音乐教学设施投入,使教师在设施完备的环境中进行授课,这样才能达到新时期音乐教学的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注重音乐素质教育,更要注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音乐教育道路,推动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使得城乡小学音乐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余铮.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调查分析与建议[J].艺术教育,20xx,02:71+59.

  [2]蔡勇.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铜仁市碧江区新寨小学为例[J].现代妇女(下旬),20xx,11:294-295.

  [3]黄堠.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问题调查与研究--以湖北荆州区九店小学为个案[J].大众文艺,20xx,14:251-252.

  [4]杨丽.南阳市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J].美与时代(下),20xx,09:123-125.

小学音乐论文5

  [摘要]音乐教学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少年一代心灵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探索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之路需要我们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将为农家孩子们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 基础课程 创新

  农村自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工作以来,以德育教育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认真搞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评价为关键教育。近年来,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所欠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面临着种种问题。音乐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一个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农村音乐课教学的出路如下。

  1重视音乐课教学,使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年儿童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当前农村小学,由于经费设备不足,师资匮乏,音乐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被无视的地位。柳斌同志在阐述什么是素质教育时曾指出,一是面向学生:二是德、智、音、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在地域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学校音乐教育未到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农村小学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只有三门学科,即语文、数学、外语,课表上一些所谓的“音乐课”,我们称之为“副课”,实际上是给他人看的。有些学校甚至连“副课”课本都不订,即使订了但只发书不上课的也为数不少。主要原因是能真正胜任这些学科教学的教师很少,课表形同虚设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在农村实施音乐课教育应从重视音乐课着手,对城镇小学来说,也许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农村小学来说,却非易事。在农村,可以说是,一缺师资,二无设备,三缺精力。再是农村小学基础设施陈旧,生源稀少,专业教师少,师资不能配套。如一个学校学生二百多人,十多个教学班,教师十多位。其结构大多数是民师转正的为主,正规师范生留不住。即使有一、二个一专多能的教师,也独木不成林。农村小学师生数量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人包一个班的教学多占六七成,按现行课程计划,语文学科每周8-12节,数学学科每周5-7节,这样一来,一个包班的教师平均每天要上两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能认真把这两门工具课上好就很不容易了。至于其他学科,可以说是课程表上有,课堂上无。有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根本就没有上过所谓的“音乐课”。即使有些学生会唱上几句,也只是从电视上学到几句罢了。更有甚者一些音乐、美术特长的教师,因所在学校的`教师少,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多,不得不弃音、弃美而从语从数。再加上缺少器材,所以,一些在音乐上有天赋的学生也不能被发现、被培养。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音乐课教育,首先要强调的是开设好音乐课,任教音乐课的教师应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两全方针”之全面发展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发展。

  2加强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的实施需要一批思想先进,业务精良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但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数、外三门基础工具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特长教育,那就是音、体、美课。笔者从事农村教学生涯:十多年来,一直兼任着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虽然其中一些同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感到遗憾,遗憾的是发现了一大批热爱音乐的优秀学生,却没有给予他们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原因一是家庭条件比较差,二是没有专职特长的帮助引导,加之缺少教学器材,使那些有着聪颖天资的学生“无用武之地”。笔者认为,基础教学是关键,教学活动是认知、情趣、行为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而“情感”是掌握知识以及由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闻一多先生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当我们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表演时,都要用心倾注,用内心的情感去演绎。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的改观,音乐发展水平的提高,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当然也需要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一起与时俱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将为农家孩子们的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旧1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h大炜,译.人民音乐出版杜,20xx.11.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0.

小学音乐论文6

  【摘要】 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学教育,它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情操的养成等都有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有关人员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作为一名乡镇农村音乐教师本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音乐教育农村中小学生现状对策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当前,我国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虽然有所提高,但现在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陈旧、滞后

  目前,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真正提高,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钱去让孩子学习音乐。即使是想让孩子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觉得音乐不能创造财富,所以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去学习,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由于学生家长的期望,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作为标

  准。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多学校就会为了升学率,放弃甚至牺牲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牺牲品。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而一到临近期末,音乐课就会被其他课程占去。 而作为农村中小学生,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也只是通过电视、录音机等这样一些媒介,认识到的也基本都是时下流行的通俗音乐。其实,对于本民族的民歌、民族乐器等,应该了解的知识却从未耳闻,更谈不上喜欢与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审美素质的培养。

  2、师资力量缺乏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交通、通讯、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较落后,所以大部分的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导致农村学校缺乏专职的音乐教师,特别是农村乡下的一些小学,他们音乐课大多数都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教师兼任,这些兼任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等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学到音乐基本知识反而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另外,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过于主次两极分化,像教语文数学这样所谓的“正科”一般考核的分数远远多于音乐教师,所以作为音乐老师的我们当然也就没有多少成绩,因此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有的专职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这样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国家统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脱节。

  3、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教育经费的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音乐教室,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因此有些专职音乐老师也会因为教学设备不完善而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而有的学校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的开展。

  4、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

  现在的大多数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费劲。在此情况下,老师们无法完全按教材的要求和内容施教,以致不得不抛开教材,从网络上下载歌曲教唱。再者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基础乐理知识,也无法将音乐常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学生对此就更不感兴趣,导致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二、 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评价机制

  要想改变当前的这种音乐教育状况,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育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大力倡导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更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严格的执行《音乐教育大纲》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清除“主科”与“副科”的意识,真正把农村的音乐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享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力,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还要鼓励学生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使家长切身体会到艺术的美和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当他们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便不会再以单一文化课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评价学校,这样才会激发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2、要配置专职的音乐教师

  现在的学生今后将面临的是处处充满竞争的复杂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完善的综合能力是他们必备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条件。音乐教育在这方面的功能虽不是万能的,但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例如:歌唱的音调对语调的影响,合唱对团队精神的培养,舞台表演对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的培养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音乐教师身上,有了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发动高等师范、中等师范院校的的毕业学生积极参加农村特岗支教等教育支援活动,帮助他们树立到农村去的观念,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的学校去教学。另外,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毕业生在生活上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有了专职音乐教师,以及教育部门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教师主观上就会对音乐教学负责,就会尽职尽责地干好此项工作。我们的音乐教学发展将会蒸蒸日上,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更专业的音乐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需要投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音乐教学用具。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完善教学设施的同时还要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一些音乐教师才会安心扎根于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4、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

小学音乐论文7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积极化意义

  (一)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音乐可以带给人多种多这样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可以激发人向不同的发展。人们可以从音乐的鉴赏过程中得到直观的感受——喜、怒、哀、乐等。我们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它与小学音乐会教育的培养相连接。从儿童的喜好兴趣中挖掘深层次的东西。让儿童从小就开始音乐的熏陶。让他们熟悉音乐、鉴赏音乐、参与音乐,从中体会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我们要努力给其营造一种身心得到彻底放松的氛围。这种音乐的教学,不应该像基础类科目那样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而是要真正让他们放松自我,用心去感受音乐的不一样之处。音乐的氛围可以带给他们一种不断满足的过程,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情感世界,正确引导,慢慢形成积极健康的向上品质。音乐的学习也有着自身的特色之处,我们要利用这些规则和作用帮助儿童的性格品质的培养。音乐的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这样就需要儿童自身能够培养一个充满耐心的心态,凡事不可急功近利,教会他们在音乐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耐心、细心、用心的学习态度。这样即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也提高了音乐的素养教育,何乐而不为。

  (二)树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音乐的授课方式就是集体的授课方式,孩子们在一起才能畅所欲言,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他们之间的沟通中协调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要他们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尊重与沟通。在音乐活动中共同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无穷魅力。并且慢慢从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的意识积极为集体荣誉做贡献。一般性格沉闷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慢慢改善他们的性格特点,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让学生自己就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对待人和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小学就让他们能够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他们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是性格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学的音乐教育就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塑造他们多样化的性格特征。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音乐鉴赏

  从音乐中感受声音带给我们的奇妙之处。音乐的鉴赏本身就是一种扩大视野的方式。通过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不断地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方面的进程。从歌曲的背景、文化中挖掘深刻教育意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们各种方面性格的形成。

  (二)系统学习歌唱

  唱歌是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将音乐以演唱的方式进行表达。它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做支撑。学生们更容易参与到这种形式当中去。这种简单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之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会聆听别人的演唱,然后同自己的演唱进行比较,起到沟通和了解过程的作用。教师还要教给他们呼吸、发声、吐气、达情的具体方法。并且通过不同歌曲的演唱也能让他们更自由地控制其声音——长、短、强、弱等方面,激发他们细腻的情感世界。

  (三)器乐类演奏

  器乐的学习是在演唱的基础之上的`,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声音的控制,器乐方面的使用也会加大学习的效果。器乐的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激发潜能的发展。可以极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坚忍能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有些孩子的唱歌天赋更高,但是还有一些孩子的器乐方面就天赋一品。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就能树立他们幼小的自信心。使他们有接受未来新型事物的勇气。

  (四)音乐类活动组织

  开展大型的音乐活动一直以来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方式之一。他们能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这种气氛下带给他们的兴奋和刺激。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他们沟通情感,学会相处方式的有效途径。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协调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尊自爱,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使他们在活动中慢慢发挥自身的优势之处,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良好的性格决定未来的发展。性格对一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小学生的性格培养就是要在儿童的萌芽时期。音乐可以帮助人修身养性。音乐的艺术的美妙之处在于他可以通过音乐的欣赏,品味他们的不同之处,调节自己的情感,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品性。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愉悦,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所以小学的音乐教育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要把握住小学的音乐教育的培养形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育下一代——祖国未来的新星。

小学音乐论文8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的艺术气质,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魅力。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学会欣赏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音乐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音乐课程改革标准为依据,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静”为角度,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静”的策略。

  一、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教育偏重语数外等主干课程,对音乐这类副科的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课堂形式单调枯燥。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让学生跟着自己学唱歌的简单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活跃课堂氛围。第二点,许多音乐课堂过于放松随意,过分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出现浮躁的情绪,难以集中注意力。例如,学生集中于回答老师问题,过分踊跃,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的话语,吵吵闹闹,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第三点,学生的纪律性差,难以静下来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于学习知识、倾听音乐,长久下去会使得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质量变差,自身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没法提高,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降低。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新采取有效方法,让学生学会静下来感受音乐,倾听音乐,用心学习音乐知识,通过认真聆听和仔细思考来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进一步促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

  二、使学生在“静”中学习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教师往往以严肃的形象出现在讲台,要求学生毕恭毕敬,形成所谓安静守秩序的课堂。实际上这种表面上安静的课堂恰恰会致使课堂氛围沉闷无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这种枯燥的课堂让学生的思想僵化,没有办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低,课堂效果不佳。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营造一个真正“静”的课堂,要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下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同时还要使学生遵守相应的课堂秩序,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会静下来,保障学习质量。以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小手拉大手》一节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根据音乐《请你跟我这样做》来做游戏,通过游戏可以创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放松,而不会因为紧张影响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制定相应的有规则,让学生可以有秩序的开展活动,遵守纪律,保持课堂的“静”。通过这种方式,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在娱乐的同时更好的把握音乐节奏,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2.培养沉稳的心理素质小学是学生贪玩好动的时期,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难免在课堂上浮躁,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安静下来听课学习。而音乐是一门需要学生用心感受的学科,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静下来倾听,沉下来思考,仔细研究音乐问题,学习音乐知识。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告诉学生不要着急举手回答,要静下来进行深入思考,仔细分析问题,组织自己的语言,完善答案。通过营造短暂的安静时间,训练学生养成沉稳平静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安静下来,面对问题时不骄不躁,做到静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静下来,训练沉稳的心境,用心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从多方位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3.采取恰当的安静方式

  小学生好动活泼的天性不能被扼杀,但是可以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维持课堂秩序,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做到安静,从而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醒在课堂上吵闹的学生来维持课堂安静。可以利用做手势的方式,比如当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提醒学生应该静下来认真听讲。其次,在遇到课堂过分活跃的情况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都安静下来欣赏音乐,然后教师可以趁学生注意力集中时进行音乐课程的教学。教师通过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来维持课堂秩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让学生学会静下来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4.使用丰富的课堂形式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如果音乐课堂沉闷无趣会使学生降低学习热情,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学会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课,积极参与,打造真正的安静又不失效率的“静课堂”。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使用一些活泼有趣的音乐来代替教师的口头教学。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分别采用两段不同的音乐来代表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情况,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担心回答错误时听到教师的否定。通过这种形式的开展音乐教学,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融洽,让学生在“静”中提高音乐学习质量。总之,要让课堂“静”下来,让学生“静”下来,使学生学会用心思考,使音乐教学更加真实、有效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有效方法让学生在“静”中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示。

小学音乐论文9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教育也成了热点研究的话题。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发展过程。由此可知,创新教育和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性格,因此,他们的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创新教育,创新教学方法,设置教学情境,就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放松他们的精神状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并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的策略

  1.创新教学的方法。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只一味进行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产生厌烦心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了提高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学习和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传授学生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做好教学规划,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由于小学生比较爱玩,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性格特点,采用游戏型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和教师、同学进行课堂互动,在快乐中掌握音乐知识,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在进行《春天的信使》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基础的音乐知识之后,让学生掌握这首歌的节奏,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采用二重唱的方式,寓教于乐,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再如进行《春姑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扮演春姑娘,跳着舞进入课堂,以此作为课堂导入,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愉悦和融洽。然后教师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春姑娘》,使学生感受歌曲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用轻轻的脚步来引导学生联想春天的脚步是慢慢的、轻轻的。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轻轻地跳起来,引导学生感受舞步的优美,激发学生学的愿望,通过分角色表演,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2.激发学生想象力。由于小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非常强,并且好奇心非常重,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军队进行曲》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听完歌曲之后,在脑海中会自动形成相关的画面,比如跳舞、游泳、跑步、走路的动作等,这些联想画面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提出的音乐见解,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他们的想象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比如,在欣赏《鸭子拌嘴》时,当我绘声绘色地讲解乐曲的意境及表现内容时,学生突然举手提问,学生说:“老师,我不认为是鸭子在吵架拌嘴,我觉得好像厨师在饭店厨房里炒菜。”对于学生的这些想法,我会进行表扬,表扬他们勇于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老师尽量少给出“标准答案”,突出音乐教学创新教育,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寻找答案,探索艺术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生活性,应用生活素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用一些生活案例,突出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学生对妈妈做饭的场景非常熟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创设“妈妈做饭”这一生活场景,开展“烹饪大赛”,让学生以文具盒作为烹饪工具,橡皮当菜来烹制。在介绍菜名和制作过程时,要求学生根据某一音乐韵律进行,取代某一首歌的歌词,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解读,同时体会到生活处处皆音乐。由于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要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其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在快乐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涉及的因素较多,本文只是简单介绍创新教育的几种策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认知,最大化学生利益,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

小学音乐论文10

  一、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学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学生可以通过唱歌,跳舞,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发展。当然,捕捉孩子的特性,设计相应合理的课堂计划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之一。小学生热情好动爱表现,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开的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学生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把竞争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有一种成就感。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成功可以提高儿童学习积极性。

  音乐课堂中可以运用小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来对音乐有再认识,再创造。无论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他终究要涉及到音乐知识和技能。在游戏中注重音乐性,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表现音乐的快乐,音乐游戏不是单纯的玩耍,它真正的目的是以游戏的方法挖掘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

  二、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要培养学生专注不断地倾听,必须重视参与音乐的欣赏形式。因此,在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

  1.注重“听”的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只有不断倾听,才会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产生共鸣。学生的每一次聆听都要带着不同的问题,可以是辨别乐器,听出主题出现了几次,还可以感受乐曲的情绪,还可以“听”为主线,结合其他辅助教学手段。例如,在听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划拍,轻轻地摇摆,边听音乐边模仿指挥,边听音乐边模仿乐器的动作等。孩子们有了这些小动作可以有效地排除外界干扰,准确把握音乐节奏,内心能和音乐产生共鸣。

  2、通过“唱”主题旋律,品味音乐内容

  音乐主题旋律是一首乐曲或歌曲的核心音调,音乐的发展、变化都与主题息息相关。学生在演唱主题旋律时,往往注入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这样既了解了音乐风格与特点,又激发了他们对欣赏课的兴趣。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该牢牢地把握主题旋律,带领学生“熟悉—学唱—感受”。

  在欣赏《蜗牛与黄鹂鸟》时,我为主题旋律创编了歌词,当学生唱熟了主题音乐后,我要求他们听到乐曲中出现主题音乐时,要边唱边加上蜗牛和黄鹂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器乐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是根据维吾尔族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学生对这首儿歌非常熟悉,在欣赏前可让学生先唱唱这首歌曲,然后在聆听器乐曲时可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这样学生会很容易理解乐曲在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

  3.通过“动”的参与,体验音乐乐趣

  在低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中,当学生听到欢快、富有动感的音乐时,他们往往会很开心,并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热情舞动;当学生听到低沉、舒缓、抒情的音乐时,他们的动作就会变得轻柔、舒展起来。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还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真谛,获得精神的愉悦。

小学音乐论文11

  摘要:音乐教学是我国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小学生的教育生活的责任。随着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也逐渐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不断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的新途径和措施,供广大的小学音乐教育者们借鉴和参考。

  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一门艺术。人们通过对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起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人们的情操的作用。同时,有研究数据表明,音乐通过对人体神经的刺激,可以起到提高人的记忆力,培养人的感受力,增强人的思维想象能力的作用[1]。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对人的意义的探讨话题被重新提了出来,同时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也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新的变化。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理论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人为本理念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要求,产生了丰富的内涵。具体到教育领域来说,以人为本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出发来进行个性化教学[2]。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音乐教学

  (一)从课程设计上体现以人文本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人文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开创新的小学音乐教学格局,对传统的教学师生关系进行革新,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大大的提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来学习音乐课程,来感受我们的音乐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始终将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音乐教学课堂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项目和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歌唱比赛活动,或者是带领学生运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制作乐器,如用硬纸盒来制作简易的吉他等,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乐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从教学课件中体现出以人文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受到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因此长期以来都存在无法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的出现,则又给小学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借助多媒体动画或者是微课、慕课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来向学生展示,选择的音乐教学课件既要让学生有兴趣去观看,又要将必要的音乐专业知识包含其中。例如:教师可制作微课,通过微课来指导小学生学习音符,在微课中尽可能的简化乐理知识,可将音符知识改编为相应的顺口溜来进行教学,如“白脸空心的是全音符,黑脸实心的是四份音符”等。由于微课时间短,且内容精炼,可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

  (三)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音乐对小学生在健康成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不仅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高尚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长期的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智力能力的发育[3]。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首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要的教学目的出发,对当前的音乐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切实的提高每一位小学生的音乐修养。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整首歌曲进行欣赏,感受歌曲为我们营造的意境,让学生将身体交给节奏,跟随歌曲的节奏进行摇摆。待学生欣赏结束后,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听到这首歌曲时的感受,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情感体验。学生深入的理解了歌曲后再进行教学,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音乐教学服务,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我国教育朝着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也应该积极的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新时代的音乐作品教授给学生,推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小学音乐论文12

  摘要音乐教学是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学中地位比较特殊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良好地塑造学生的艺术气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另外,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良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有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达到的教学目标。因此,结合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创新;策略探讨

  经过诸多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这门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鉴于此,作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应该牢牢地把握这门学科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以音乐学科的课程教学为基础,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如何有效地运用音乐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开始,因为自主创新的过程就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只有学生真正地能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求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很多教师过于追求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而过分地占有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势必会产生思维上的惰性,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音乐教学本身就是需要学生自主地体验和感受,例如,对于一部音乐作品的赏析和学习,如果教师把所有的答案和教学目标都全部地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的'感受就完全是从外而内接受而来,而不是从内而外的产生出来。因此,要对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音乐这门学科的独有特点来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主体意识的作用之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不断的创新尝试。

  二、发挥音乐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音乐是一门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完全地将音乐进行知识化和技能化,忽略了音乐自身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这就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出现程式化和机械化,教师过于重视对于乐理知识和节奏知识的讲述,而忽略了音乐本身所包含的情感因素。这就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兴趣退化的现象,而兴趣的退化则必然会导致其自主创新欲望的淡化直至消失。因此,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发挥音乐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从而激起学生想要自主进行音乐学习的欲望,然后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革新。如,对于一首歌曲的学习,教师首先要先让学生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整首歌曲,然后再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创作时作者的心境和整首歌曲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情感,学生在充分地了解和掌握之后,势必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属于自己的对于这首歌的感受,然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在原曲之上的改编,也可以是自行的创作,这样看似不经意的过程却是学生自主创新火花的闪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在教师的不断激发之下迸发出想要进行自主创新的欲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原有的教学空间限制

  所谓的教学空间限制是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文字和语言所能达到的范围,由于小学生在想象力和生活阅历方面的限制,使教师很难在课堂中运用文字和语言来无限地扩大教学的空间,因为学生无法想象得到他们所没有见过或者经历过的事情和场景,而音乐的表现力和深邃的意境又无法通过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所以,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来突破教学的空间限制,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解放,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承载量大和形象直观的特点来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插上一对翅膀,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所缔造的奇幻空间之中自由地翱翔,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的观看不仅能够加深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更多地激起其自主创新的欲望,让学生能够从内心产生想要用音乐进行自我表达的欲望,而这一切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之所在。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教师更应该意识到音乐这门课程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音乐这门学科的教学优势,努力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将原本束缚在学生心灵和思维上的枷锁摘除,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地音乐学习中逐步地提高其自主创新的意识,并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小学音乐论文13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的载体己经不再束缚于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走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此背景下,积极反思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程整合的价值意义,结合当前现实情况,提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有效整合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课程整合;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学校教育迎来了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资源。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但究竟如何将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还需从理论和实践上继续探究。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程整合的价值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发现美

  音乐作为一种媒介,让学生通过音乐这条纽带彼此认识和熟悉,并通过音乐的形式来交流彼此的感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高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感性上对所学的音乐知识获得美的表象,唤起对美的感受。

  2.激发创新的思维,引导学生欣赏美

  音乐因为创造变得丰富多彩,因为创造变得更加个性,因为创造变得更有内涵。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音乐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通过音乐创造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充分挖掘出自身潜力。同时,欣赏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美的形态直接感受开始的。

  3.培养学生的能力,启迪学生表现美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根本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即兴创造的潜质,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欲,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所以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使学生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音乐创作,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促进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有效整合的对策建议

  1.树立全新的'、科学的思想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对音乐课程在基础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与功能进行重新、全面的认识,将音乐视为一门重要的审美教育课程,而非将其视为语数外等主科的点缀。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也应积极更新对它的认识,不再将其视为无用的工具,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2.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设计针对性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审美素质的协调发展,因此要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去听赏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确定你要通过音乐作品达到的目的,确定作品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发现这些教学重点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3.创新教学手段,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过去对抽象难理解的东西,教师要花费很长时间去讲解,学生感到枯燥,不能理解,或者毫无兴趣,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通过信息技术引入动画、视频、图片等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学生会被这种授课方式所吸引,激发出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到师生互动中去,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这样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把空间放大或缩小,把时间的间隔缩短或延长。

  4.适度提问,强化思维启发

  音乐教育虽然承认差距,但应拒绝选择与淘汰,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都能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教师应让学生敢于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树立对于学习的信心,充满对于知识的渴望,积极向上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事半功倍,老师也能从中很好的掌握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因材施教。

  三、结论

  总之,学生是教育主体这一理念要求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乐于交流,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识,同时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及时在线交流,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普及,健全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机制,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杨瑜,林诚权.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施现状分析[J].四川戏剧.20xx(11):85.

  [2]王文澜.基于音乐课程改革与实施问题的反思[J].艺术研究.20xx(02):75.

  [3]钱程.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兼评《实用现代音乐教育技术》[J].中国高教研究.20xx(05):85-87.[4]申光健.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运用中的几个问题[J].音乐天地.20xx(09):74-75.

小学音乐论文14

  一、音乐与德育的结合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养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共处的集体主义精神。许多学校德育工作中都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懂得环保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环境保护必须从孩子抓起,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思索,在思索后感悟,并真正化为行动,从小树立爱自然,爱环境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自选课外歌曲《环保小卫士之歌》时,学生学会歌曲后,已经对环保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就我们自己而言,我们还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对学生回答再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不光自己要注意环保,还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因为环保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这类的环保歌曲还有很多,如:《嘀哩嘀哩》,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二、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从古至今,文学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都可吟唱。许多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快乐的`节日》等还作为教材编入了语文课本。像这样的歌曲,先让学生来读一读,再配上旋律让学生来唱一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有利于在歌唱中情感的发挥。在教学《大树妈妈》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在学校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下和在散发着清香的香樟树下玩耍纳凉的情景,然后再饱含深情地将歌词当成诗歌朗诵,那充满温情的语言立即使学生受到了感染。故事一直就对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将歌曲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向学生讲述,能使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音乐与“劳技”的结合

  音乐教学中有机进行“劳技”教育渗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在教学“音的强弱、长短”内容时,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音源材料。如:可乐罐、沙子、瓶盖和塑料袋等启发学生制作简易乐器来探索怎样使它们发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不亦乐乎,自制打击乐来亲自感受音的强弱、长短,并用自制的简易乐器为三拍子歌曲伴奏。通过动手、动脑,学生兴趣浓厚,不但轻松地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音乐与美术的结合

  利用音乐教学中的美术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到歌曲的美,更好地表现歌曲的美。教唱《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在唱、动中学会之后,让学生在音乐中画出美丽的夜空,不局限他们所画的景物,这使学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后,学生把自己“美丽的星空”图展现在黑板上,在自己的歌声中欣赏自己的“佳作”,其乐无穷。这样的课不仅使学生能唱会动,更使学生能画会创,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因而,通过舞蹈能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节奏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对于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上欣赏课《我是草原小骑兵》时,先教几个简单的骑马、勒马和放哨等蒙古动作,然后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学生们随着欢快的乐曲,手舞足蹈,有的做挥鞭子动作,有的做勒马动作……通过身体语言的表达,学生们情绪高涨,为歌曲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六、音乐与动画影视的结合

  动画影视具有形象鲜明、画面丰富,音乐旋律轻松活泼的特点,尤其符合低段年级的心理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的作用,把动漫影视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挖掘音乐内涵,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各个要素在音乐中表现的作用。在《动画音乐》一课教学前,我给学生欣赏《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孩子们热情高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扩大了音乐文化的范畴。

  七、音乐与乡土文化的结合

  南音,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民族音乐的根,华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让学生用最熟悉的语言演唱闽南语歌曲和南音,让同学切身感受闽南歌曲的韵味,再次体会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弘扬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小学音乐论文15

  1音乐与茶文化的演进

  茶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形态,最早始于周,真正形成在两汉,到了唐宋时期这种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时至今日,茶文化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大雅文化,在阅读古典诗词时,我们往往会领略到有关饮茶的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其实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宋代词人曾丰的《侯月烹茶吹笛》、“三苏”之一苏轼的《行香子茶词》、黄庭坚《鹧鸪天汤词》和吴文英的《望江南茶》等诗词中,涉及到了很多古代乐器,如管弦、笙歌、古琴、清、笛、琵琶、瑟等。后来,众多的文人墨客在论及茶之所以能够受人宠爱,是因为“茶宜净室,宜古曲”。明朝时期的许次纾曾经做过《茶疏》一文,文中提到了二十多个适宜于饮茶的场景,如“听歌拍板、鼓琴看画、茂林修竹、清幽寺观”就是对饮茶环境的表述。茶艺茶道从其表现的形态来说,显然属于文化艺术的一个门类,体现在审美方面,茶艺茶道是一种以茶为载体的生活茶礼,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唐朝盛世时期,茶文化极其繁荣,很多文人雅士经常相邀欢聚,以茶为纽带,吟诗作画、弹琴放歌,这些都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茶戏,于是茶歌、采茶舞以及采茶戏逐渐流行并成为人们丰富生活情调的一种表达方式。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出“采茶戏”的国度。如果要列举我们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音乐与茶文化结合的例子,会有很多人如数家珍地说出熟悉的传世名曲和剧目,古老的茶歌茶调也自然会张口而出,尤其是流行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歌更是不胜枚举,如《采茶舞曲》、《酥油茶》、《请茶歌》等民间山歌,还有《挑担茶叶上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脍炙人口的现代茶歌,所有这些证明了音乐与茶文化的碰撞和融汇。在很多文人相聚的地方,或者是在具有民族文化氛围的交流中,茶艺表演必不可少。古琴“高山流水”是一首名曲,我们经常会看到伴随着滚烫的茶水从壶中倾泄而出,茶杯中翻腾的茶浪,满室飘散着淡淡的茶香,表演人优雅而又准确的动作,就是在一曲“高山流水”下,让单纯的茶艺表演多了诗情画意和文化的气息。

  2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2.1音乐语言是信息传达方式,其共性就是没有国界的,音乐之所以能够为所有人群所接受,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下列条件。首先,声音是表达音乐的惟一载体,而这种声音既不要外力触发,也不受环境的'限制。其次,音乐家们有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依据自己内心主观的生活和感受去理解作品,从而去诠释和演绎完成对音乐作品建构。同样作为茶文化自然也无需任何语言的注释和说明。在当今世界上,林林种种的茶品,风情万种的茶艺,伴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在世界各国成为文化的一种体现。那些泡茶用不同的器皿、茶具,不同色香的茶叶,时时刻刻都在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群讲述着关于茶、关于音乐、关于民歌小调的故事。而实际上,无论何人在品茗和欣赏茶艺中,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对茶香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那些品茶者们,只能用心灵去品尝、回味、感悟茶香的内涵。音乐和茶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同文化属性,在现实中触动着人的思想,引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审视思维,这实际上就是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发挥的作用。

  2.2音乐是具有流动性的艺术表现。这种流动只会体现在人的内心,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环境中实现的。但这种流动并不是一种声音或者音响单一持续,它组合了音乐的各种要素,同时也影响着表演者、欣赏者内心情感,是外在形势与内在体会的一个融合。由于它的流动形态满足着人类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是一种自然地伴随着音乐在时间中的流动,还会不断触动着人的心灵,搅动着内心世界的情绪,催生着人与音乐的同频共振。这种共振的唤起,不管是那一类型的艺术表演,都潜意识地存在起承转合的作用。这种起承转合离不开音乐主、副题的陈述、连接、展开和再现等一系列运动。同样茶艺表演中的艺术表现形态也始终贯穿着起承转合原则。我们都知道:体现在音乐的流动表述,自然会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完成了一个周期性的起承转合,作为欣赏者才能进入到想象或者叫做幻想的情景中,人的思维、情绪和感触才会完全被触动,这就是人的意识和感受升华的过程。因为茶艺在表演过程中也同样依靠时间的周期来完成整体流动,人的心境同样要随着表演过程而跟踪流动。随着茶艺表演的时间推移,人的思想也会逐渐进入到另外一个思维的天空,去回味茶道的艺术内涵,体验仙境琼阁所给予的审美意义,这样就在另外的一种状态下,把茶艺表演中那些直接、间接地精髓传导到欣赏者的内心,让茶艺的内涵更加丰满,从而形成了更加完整、完美的形象。所以,对于时间艺术的音乐来说,只有欣赏者充分完成接受的全过程,就会将蕴藏在音乐作品中的这种内在韵律做出阐释,这样就使得茶艺变得更为形象化,更加有利于我们认知和解读茶艺表演的深度蕴含。

  2.3音乐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蕴含了音乐创作者丰富的感情,尽管它属于一个载体,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从音乐本身去看到音乐家们内心深处所蕴含着的丰富思想内涵。在欣赏茶艺表演时我们同样会有这样一种体验,那就是我们无法从表演过程来完全理解茶艺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对于茶艺表演内涵的深层面的理解,人们离不开去凭借想象,作为需要通过感受才能获得深层体味的音乐是一个超越时空的艺术,能够催生每一个欣赏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看,音乐就是一个需要经过转换的手段。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和茶艺这二者均具有精神层面上的共通性,正是这种特点,它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从而让茶艺表演走进内心,让欣赏者在欣赏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领悟茶艺内在的精髓,获得精神世界的丰富。

  3音乐教育赋予茶文化新的韵味

  3.1音乐欣赏或鉴赏是音乐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属于三度创作的主体。音乐欣赏者们,在欣赏的同时首先解决了对音乐的感知,然后进入到认知状态,最后一个阶段才会是进入到精神世界的体验和领悟时期,这个阶段就是对音乐内化的深度提升。在古今中外大量的音乐作品中,西洋国度的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我国音乐中的民歌、民族乐器、戏曲都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教材。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音乐的充分学习和深化,无疑对提高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体会音乐的本质和内涵精神,让他们从茶艺表演的外在物质世界,深入到真正感悟中国茶文化真谛的精神世界。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习者先去欣赏作品,切忌不可以跨过音乐欣赏这个门槛,引导他们过早地走进理性知识之门。在没有感受到音乐的过程时,学习者的思维还处于盲目和懵懂的状态,只有感受到了音乐的形态,他们才能穿透音乐的形式,催生他们的想象力,继而畅游音乐的神秘殿堂,领略音乐的巨大魅力。在音乐教育中,首先要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接着才会具备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标准之外,我们还要结合讲解文化背景,融合人生阅历,引导和督促学生开展感觉联想,让他们的思想与音乐进行融合。这样下来就会使得学习者从各个层面去感悟自然,感受音乐与生命内在的交融互动,实现最终的审美体验。

  3.2民歌与茶文化源自于人类现实的生活,经过艺术的加工却又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这种来自于生活的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很近,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熟悉的由生活转化成的艺术,往往会很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和理解。欣赏者不需要有人给予过多的解读,就会听懂音乐中内含的喜怒哀乐,进而内化于心,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精神为之一振。

  3.3音乐实践是音乐教育中“用”的部分,完成了唱和听的学习过程,就是完成了音乐给欣赏者感官解决了感触的问题。当音乐与人的情感发生融合、产生同频共振时,人的心情就会发生改变,或愉悦、或痛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审美这个过程。音乐实践是一个过程,对音乐作品有创造意义的传达和再现,需要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只有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这个过程中,才会达到思想拓展和精神升华的境界。茶文化和音乐的学习过程,就是两种艺术形态的交会和融合的过程,只要学习者能够合理应用形象思维去理解音乐、理解茶文化,才能完全体会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真谛。这也就会有助于我们在发展中国音乐,丰富中国茶文化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小学音乐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论文06-22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08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6-08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7-20

小学音乐论文【集合】06-23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5篇11-08

(合集)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6-10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必备]06-09

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小学音乐论文08-18

音乐教学论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