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25 16:40:22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优选]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体育游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还有助于落实“健康第一”思想理念,使学生在乐中练、玩中练,满足学生生理及心理需求,提高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打好健壮体格的基础。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体育游戏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锻炼身体为目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满足学生生理及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懂得社会规范,提高学生体育活动能力。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导致一些学生刚刚进入体育锻炼,就产生疲劳感,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还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体育与游戏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类体育知识,在游戏过程中开发智力,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开发学生的智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体育游戏多是集体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还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情感,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共同游戏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得到寓教于乐的效果。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和想象力,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游戏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游戏,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体育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极大的帮助,在平时的体育游戏中,体育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思维和实践空间,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游戏,既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体育运动,通过体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身体承担一定运动负荷,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肌肉,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跑、跳、投、攀登、爬越活动,还会使学生增强身体的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在体育游戏中锻炼成长。

  二、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策略

  1.既要做到趣味性,又要保持教育性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既要做到趣味性,又要保持教育性。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游戏活动,体育游戏的选材非常重要,既要做到趣味性,又要有锻炼身体的价值,以提高体育游戏的育人效果。作为体育游戏的特征之一,游戏过程中的趣味性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趣味性,就难以吸引学生,也很难实现体育游戏的育人价值。只有趣味性增加,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其中,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以达到体育游戏的健身目的。当然,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还要注重体育游戏的教育性。不可抛弃游戏的教育性,单纯追求体育游戏趣味性,应坚持将游戏作为育人手段,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还表现在欢快活泼,因此,在体育游戏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生动活泼地参与其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能够将体育游戏活动,搞成单纯的游戏,引起课堂纪律松懈,在注重活泼性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组织管理,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2.游戏内容要富有针对性,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确定游戏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应该以一般身体活动为主。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游戏内容要富有针对性,体育游戏活动一定要适宜,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确定游戏内容,这样,才有利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得到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体育游戏,目的是缓解学生的运动情绪,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锻炼,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小学生不仅好奇心强,好胜心也比较强,因此,在小学体育游戏中,应该重视游戏结束后的评判,就是要根据游戏规则,公正地评判游戏的胜负,以激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比、学、赶、帮、超的热情,促进学生德、智、体协调发展。在体育游戏过程中,体育教师还要注意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确定游戏内容,在体育游戏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尤其是带领学生从事运动负荷大的游戏,更要提前做好游戏准备,不能随意超越学生的体质,以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玩得愉快、玩得安全。

  三、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许多小学生都比较喜爱体育游戏,可以说,体育游戏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科学地实施健身教育,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开展跳绳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学生的持久耐力、平衡力、弹跳力等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跳绳教学中开展花样跳绳教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训练思考

  小学体育课堂容易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机械地对学生开展教学,尤其是跳绳这一运动项目,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同时容易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沉闷。针对这一教学局面,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从创新层面开展跳绳花样教学,让学生的跳绳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花样跳绳教学的方式,展开多种体育训练,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增强,摆脱电子游戏的控制,更加积极、饱满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跳绳兴趣

  在小学跳绳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跳绳运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就要善于改革传统的跳绳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感悟体育锻炼的魅力。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一定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有选择地开展跳绳训练。花样跳绳教学需要充分调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接受能力,尤其是针对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就要适当地降低难度,并且通过一种游戏的方法展开花样跳绳训练,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充分的吸引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将学生的跳绳兴趣激发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展开教学时,可以穿插一些简单的游戏训练,当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住正确的跳绳方法后,教师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一个竞赛,通过“看谁点得多”的小游戏,观察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看谁点得多”的小游戏是观察哪一个小学生能够在跳绳中点的点数最多,通过这种游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协调自身的平衡能力,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同时这种比赛形式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的节奏性与律动感等得以提升,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又比如在左右甩绳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种接力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左右甩绳的技巧,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知道左右甩绳的动作名称,同时这种活动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跳绳自信心,不断激发对跳绳学习的欲望。

  二、尊重学生主体,有效开展分层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不同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践,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分层,让学生能够结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开展花样跳绳练习。教师可以首先依据学生现阶段的身体素质以及对跳绳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将身体素质较好以及对花样跳绳技巧掌握熟练的学生分为A层,将身体素质一般而勤奋练习的学生分为B层,将对花样跳绳掌握程度差,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分为C层,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至少有一位A层以及C层学生,这样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训练,学生就能够在小组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从而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这种教学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教师节省教学时间的重要策略。开展分层花样跳绳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让不同层次中的学生一起进行练习与学习,可以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练习状况,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落实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获得教学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跳绳训练更加有效。例如并脚左右跳的练习中,教师展开游戏练习,举行一个行进间左右脚交替接力赛。在游戏开始时,学生快速从起点处跑至终点处,拿起跳绳完成并腿左右跳四拍后再迅速返回与第二人击掌,第二人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以最先完成的队为优胜队,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丰富教学过程,拓宽学生视野

  在花样跳绳教学中,教师展开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定的跳绳技巧,更重要的'还是帮助学生通过跳绳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让学生的精神以及身体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不能采取单一不变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丰富教学过程,我们的花样跳绳教学可以充分地挖掘花样一词,使得花样跳绳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从而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创造,通过自身的思维能力引导,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入新颖的想法,进行创编跳绳,或者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展开跳绳训练,也可以设定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又或者让学生在一个音乐的氛围下展开花样跳绳,将跳绳与音乐结合起来,使得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参与花样跳绳的欲望。例如在花样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边跳绳边捡东西;用绳子代替竹竿,模仿一些少数民族开展“竹竿舞”,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伴奏,让学生能够结合音乐开展练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时刻保持着一种新鲜感,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会丧失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花样跳绳教学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与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使得我们的花样跳绳教学变得更加的高效、生动、趣味。

  参考文献:

  [1]赵瑾.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7(25).

  [2]尹斯春.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6).

  [3]于海平,黄艳,王文军.中小学学生花样跳绳学习的价值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7).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3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自身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体育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做好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心理特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是重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很可能影响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当前,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积极学习运动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精神。本文结合了许多体育教学中的优秀经验,就现阶段学习兴趣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做了相关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层在7-12岁之间,这时期的学生身心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喜欢参与集体游戏,情绪起伏比较大,对事物的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不长久,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兴趣观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是兴趣的源泉。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十分强,对很多事物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小学生兴趣培养的黄金期,就会为小学生日后的体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影响小学生产生兴趣的原因

  1.教学内容的机械化复制。

  小学体育教师受传统体育课教学影响,教学内容完全以教学大纲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化,没有创新,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体育教师一起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导致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

  2.教学过程缺乏自主性。

  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要由体育教师主导课堂学习内容,学生互教互学的现象很少,更多的是强制性的学习体育技能,长此以往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感也会随之而来。

  3.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彼此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尚且比较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情况。有些学生天生肢体不协调,做一些体育动作显得比较吃力,而体质比较薄弱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体疲倦感,稍有一些体力强度的就承受不了,小学生肥胖等特殊学生群体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这些受各个因素影响的学生群体,往往会在体育课中没有自信心,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4.小学生对体育缺少认知。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文化课程,在固定的空间内接受教育,体育课多在户外进行,在小学生的认知里自然就理解为体育课是在户外玩。但事实上体育课是在进行正规性的技术教育,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会使小学生有失落感,也很难激起学习兴趣。

  三、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

  相比较其他文化课,体育课的娱乐性比较高,游戏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满足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上快速跑的体育课程时,体育教师可以变换多种上课内容,让学生进行接力赛跑、“二人三足跑”、背向跑等多种姿势的跑,避免单一的跑步,让学生享受跑步的乐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学生分组的标准可以按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情景教学。如时下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很受小学生喜爱,很多小学体育课堂上也加入了“撕名牌”的游戏课程。这些贴近小学生心理的课程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

  2.教学形式多样性。

  小学体育教师要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教学形式多样,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教学的形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教师可用相关体育器材布置场地,这种新鲜感,会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如在上障碍跑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弯腰摆成“高山”,几个学生围起来做“山洞”,用垫子制造“沙滩”。学生在障碍跑的过程中翻越“高山”,钻进“山洞”,踏过“沙滩”,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增加学生集体的参与感,提升练习的乐趣,并锻炼了身体。

  3.体育教师因材施教。

  由于小学生彼此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比较明显,这样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尝试分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材施教。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别里,按不同组别的自身接受程度,量身选择可进行的体育锻炼。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和能力进行体育课程,也会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发掘个人的潜力,增加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如对于一些稍微肥胖的小学生,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力量训练,像比拼撇铅球、单双杠的拉伸运动等。从而实现每个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最优发展。

  4.师生对体育达成认知共识。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除了教授小学生正常的运动技术,也要考虑到小学生贪玩的心理,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如在正常的授课中,对于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完成授课内容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让其一起进行50米折返跑,而最后一名要多进行一次50米折返跑。这样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师生逐步明确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教师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学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才能最终完成远大目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4

  【摘 要】 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选择合适的锻炼场地,在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时,要保证他们的身体安全。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保证自己身体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锻炼,掌握体育动作,提高体育运动能力,促进他们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体育;安全意识;有效指导;锻炼

  安全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导致课堂上经常出现拉伤、扭伤、碰伤等情况。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注重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有效发展他们的体育综合素质。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安全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遵守课堂秩序,不随意离队,不到危险的地方,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很调皮,排队时推推搡搡,容易造成其他学生摔倒的情况;有的学生随意玩耍高年级的体育器材,由于没有掌握体育动作,容易造成拉伤、碰伤的情况发生。这时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和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在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后,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会有意识地避免做高难度的体育动作,不到危险的地方活动,杜绝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到伤害的事情发展,使课堂教学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体育动作,促进他们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自制力较差,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说服教育的放式对学生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不容易接受和理解。结合体育活动渗透安全教育,会有效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自己的行为和动作,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例如,在教学“跳绳”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动作后,先不拿跳绳练习跳绳时手和脚的动作,使动作流畅、协调。在熟练动作之后,再让学生拿上跳绳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之间保持较大的距离,避免同学之间用绳子伤到对方;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注重跳绳的速度,先慢慢跳,等熟练了之后再加快速度,防止被绳子绊倒。对于故意拿绳子伤害同学的学生,教师要迅速制止并严厉批评他们这种行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制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遵守课堂秩序,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时,能够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受伤的事故发生。

  三、开展分层教学,保证教学“安全行”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进行分层,按照体育能力强、体育能力中等、体育能力弱方法进行分层,在教学了体育运动的基本动作之后,教师可以给每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强度的锻炼任务,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锻炼,避免因锻炼强度过大造成身体伤害。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锻炼,在锻炼中熟悉体育运动的动作,掌握动作技巧。还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竞争性锻炼,看看谁掌握的动作最标准。在竞争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很容易掌握所学的体育动作。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好勝心较强,在开展竞赛学习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他们因为制定不切实际的锻炼目标造成身体的伤害,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进行锻炼,实现高效安全的体育教学。

  四、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成为了体育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让他们快速掌握体育动作。在指导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制定严格的班级纪律,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克制自己,遵守课堂纪律,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安全责任感,需要让他们不干扰其他学生的锻炼,不故意做出危险的动作。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纠正其他同学的危险做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增强安全意识,在体育锻炼中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学生进行积极锻炼时,教师要认真观察他们的身体情况,对于身体不适的学生要让他们及时休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体育教学课堂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遵守课堂纪律,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选择合适的锻炼强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体育能力的有效提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安全的锻炼场地,对他们的锻炼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防止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到伤害,使体育教学高效、有序、安全地开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长将.谈如何加强体育课堂安全意识教育[J].文存阅刊,20xx.

  [2]汤嘉伟.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xx.

  [3]郝金兰.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xx.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和课程不断改革,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一些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会在心理上产生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逐渐下降。赏识教育的宗旨在于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赏识教育能够使学生得到尊重与认可,帮助学生增加自信。本文主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赏识教育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并研究的问题。小学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导致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若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其自身的学习以及成长,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赏识教育的主旨在于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与尊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凭借着这一点,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利用,在促进体育教学有效进行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培养。

  1合理看待差异,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同个体,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其进行集体活动时更加明显。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合理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1]。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渴望得到赞美和认可,一定程度的赞美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动力,也能够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和赞美,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使学生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兔子跳”以及“青蛙跳”等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任课教师可以分别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利用绳子等教学用品作为障碍,让两个学生进行跳远练习,一个学生跳完后让另一个学生对跳远情况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行调整障碍的宽度,使学生体验不同障碍宽度的跳远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跳远距离,没有跳到自己满意的障碍宽度,这时教师应对学生做出积极鼓励以及合理的评价。小学体育学习情况的评价不仅仅以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判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良好品质也是体育学习评价的重要标准。即便有些学生在跳远方法的掌握上没有做到足够优秀,但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是值得夸赞和认可的,所以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贵之处,才能用赏识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拥有足够的信心和积极性来学习体育技能[2]。

  2合理进行赏识教育,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价值得到认可,使学生充分肯定自我。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来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将社会和经济等文化以及爱国精神等内容应用到体育活动的开展中,使体育教学的本质得到明显体现。除此之外,赏识教育不但能够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还能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与和谐。例如,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时常常会有某些班级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足够的热情,这些学生往往会对体育课不屑一顾,特别是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男同学,其对篮球和足球以及排球等运动项目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针对这一情况,任课教师可以采用激励的方法来开展教学,从而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激发。任课教师可以利用比赛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比赛获胜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休息时间给学生讲述某些人物励志故事,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同时教师还应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鼓励,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信心。通过合理赏识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激发,也使学生了解到体育教学的本质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强化[3]。

  3利用艺术化语言赏识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认可,一旦小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那么学生的心理就会受到很大打击,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也会密切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教师的一个眼神或话语都有可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对学生表现出不满情绪或对其进行批评,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损害;倘若教师给予肯定的眼神或话语,学生就会由于受到表扬而使自身更加完美。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利用艺术化语言来赏识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展现自我,从而使学生的体育品质得到有效培养[4]。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合理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学生自身的全方面发展,同时还应通过艺术化语言等合理赏识方式的实施使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积极性得到树立和调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质。相信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探究,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作者简介:严顺玲,1978年生,女,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

  参考文

  [1]张娇娇.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赢未来,2017,(22):0327.

  [2]李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9-200.

  [3]王吉忠.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赏识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210-211.

  [4]郭新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6):101-102.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6

  课程目标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确保在教学中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目标是指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达到某种期望的结果,而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方案及措施,为一切行动指明方向。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远见,要能根据现在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更好的了解课程目标设置的现状,笔者对安徽省的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学生的运动参与状况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体育教师的考核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率和平时表现分别占23.2%、44.8%和61.4%,这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以考核评价来促使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参与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及个性形成的有效途径。从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内容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考核率不足,而对于出勤率和平时表现的考核率也不是太高,这就说明了我们的体育课对于运动参与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随着人类的生活观念的转变,健康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繁忙的工作或学习之余,更多的人走出户外或健身房,进行各式各样的健身活动,这样可释放他们的工作或学习的压力,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使更多的人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目前学生的惰性较大,大多数学生知道体育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很难让他们按照教师的要求动起来,课堂上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远远达不到标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剧烈运动或较长时间的耐久运动。也会有一部分学生,为了逃避运动,编造出各种理由,不想参加到运动之中。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如果体育教师思想禁锢,不能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也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度,广大体育工作者要行动起来,努力加强学生的运动参与。

  二、学生的运动技能状况

  运动技能是学生为完成技术动作而具备的能力,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技能方面分别占63.7%和53.2%,说明我们的学校对学生运动技能方面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体验运动乐趣得到多数体育教师的认可,还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坚持运动技能的教学。我们要认真对待两者之间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更不能因为现阶段出现的一些片面问题,而忽视了体验运动乐趣的目标,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但也不是乐趣决定一切。运动技能的掌握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为体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要凸现师范性应从师范教育的独特性和培养目标两方面着手,通识课程的教学要建立在师范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三、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是在体能、机能和精力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状态,并且拥有良好的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师范学校的体育教师对身体健康目标有一定的认知度,但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较少。综合整个教师及学生问卷,学生的总体体质比较差。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体育兴趣,运用合理的锻炼方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运动项目,认真备课,设计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定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形成评价和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列入考核内容,以此来促进和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目标得以实现。

  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状况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调查可以得出,在进步幅度、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分别占14.6%、30.7%和26.3%,这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会产生不良影响。体育课程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方法众多,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积极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体育道德、抗挫折能力和团队意识进行培养,而其又是一个具有长期而无规律的过程,每一位体育教师都不容忽视。综上所述,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小学体育课程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同时也要注重实效性,要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体能得到增强;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具有优良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拥有很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7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教育部门根据这种情况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体育课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水平。由于小学体育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小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存在,将大多数的体育教学转化成文化教学,从而导致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并做到文化体育两抓手,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创新角度;小学体育教学;实践

  前言:

  近年来,广大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对小学体育教学不重视,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在快速的下降,因此做好小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锻炼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小学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传统小学体育教学问题育现状

  1、1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采取一系列的填鸭、灌溉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降低学生体育兴趣。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任何的创新性,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在课堂上一些实践教学活动比较单一,从而降低课堂效益,使学生无心学习。

  1、2体育教师水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在现阶段,一些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由于学校在招聘教师和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从而使一些低素质、低能力、低水平的教学人员进入到教学中去,这些教学人员的教学能力一般,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严重的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1、3缺少完整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整个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使用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开展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与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就算制定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另外,有一部分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这与学校内缺少完整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体育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2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素质:

  体育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传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与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在转变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并积极参加学校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

  (2)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并在相互交流的合作中共同成长,从而找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善;

  (3)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反思活动,只有这样小学体育教师才能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从而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2、2做好备课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是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基础。一堂完整的体育课程都是由课前准备工作来完成的,因此,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关键。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保证教学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学生想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教师的体育教学质量育综合素质水平。比如说,教师在课前可以组织其他教师共同进行备课互活动,还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备课方案进行备课,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3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课堂效益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应用自主合作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特点,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中,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政策。其次,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并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家、社会、世界地理文化,并通过多种角度进行体育教学。将教科书中的内容与体育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活动,将体育教学的价值更好的展现出来。

  2、4创新小学体育教材体系: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素材大多数育文字、图片、音像为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文字为主,这些文字枯燥、单一、知识量较少,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另外,音像教材的知识内容不充足,质量不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总结:

  要想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快速发展,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全新的教学题材,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课外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学习效率,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对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专业人员加强对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87-88、

  [2]李聪、江西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覃刚、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向度的失落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邹晓旭、基于社会分工论的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及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5]李波、创新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武魂,2013,12:129、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8

  摘要如今,我国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不断地改革,特别是在体育方面。为了颠覆原先重文学轻体育的错误教学模式,加强新一代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均衡发展,教育学者们也开始探讨更合适、更完善的体育教学方案。对此,本文就以原先的错误教学模式为着手点,来为新的教学方式提供借鉴,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大家都知道,小学时期的教育是人一生受教育时期的黄金阶段,因为它不仅是人接受教育、形成价值观、认识世界等等的开始,为以后的教育、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正确方法论的形成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担当着为国家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的艰巨使命。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对小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取之精华、弃其糟粕,对国外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秀部分进行吸收借鉴,积极探索更加优秀、更加适合我国小学生的教育方法,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1.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1.1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越来越发现现代教育中的不足,那便是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相符合,更具体表现为这些所谓的人才,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但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较差,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所讲的“书呆子”。

  1.2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一般的体育课都是大家在一起做游戏或比赛等等,考验与锻炼大家的是相互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同时,体育课也可以让整天沉浸在书本知识海洋中的小学生体验户外活动生活的乐趣,愉悦身心,减少来自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1.3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体育课上,学生在游戏或比赛中会逐步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对其今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同样,部分小学生的一些优良品质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长此以往,那些在课堂上教给大家的人文道德与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实践和发挥,从而有利于学生从小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活动,更好得在社会上立足。

  2.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2.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校一般是以学习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为好学生,换句话讲,学生的'成绩决定了他们的一切。所以学校的体育课的时间受到两方面的压制。一方面,传统的错误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长期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方式,即把大量时间都花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尽可能地减少体育课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从小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喜欢体育课的,但是又不得不“随大流”,压抑自己的喜好。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可提倡的,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2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常常与体育竞技相提并论。体育课上老师通常把体育比赛测试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体育情况或身体素质的唯一标准,而不顾学生是否真正热爱体育,这种只求表面工作的体育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意识到,体育老师要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和比赛竞技来锻炼学生,加强其身体素质,培养其积极健身的好习惯。

  2.3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如今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数之不尽的弊端。例如,对体育老师的要求不高,可以说现如今许多学校的体育老师并非专业人员,这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其次,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少之又少,体育教学设备也不齐全。体育课上老师一般都是让学生自行活动,这与我们设体育课的初衷完全背离。

  3.素质教育下体育教育改革措施

  3.1宣传先进教育思想,树立正确体育教育理念

  要想打破这种现有的错误体育教育方式,我们首先便要在教育理念上下功夫。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错误的教育理念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大对优秀体育教学理念的宣传力度,为正确体育教学模式的设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落实相关体育政策,加大小学体育教育投入

  要搞好我国的体育事业,便要加强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我们都知道,在体育这一方面,关有“软件”,是不可以的,还要有足够的“硬件”设施供学生们使用。所以,政府社会要大力支持学校,给予足够的钱财来完善其校内体育锻炼设备。

  3.3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方法

  我们现如今最需要做的第一就是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在体育课中老师要多多组织一些活动比赛,同时老师还要注重这些活动设置的目的,使得学生能真正从中学到东西。此外,老师更要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仅仅为了教学而教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让其可以通过体育课来放松愉悦自己。除此之外,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对体育课的评价,根据学生的看法以及他们提出来的建议不断改进完善自身,做到共同进步。当然,由于一些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群在一起相处,这也给我们在体育方法的改进过程形成了障碍,不过老师在此时就要意识到自己的作用,时常与这些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积极鼓励他们,让其跨越自身的心灵障碍。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才会适应如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加综合型人才。

  3.4体育教学中要渗透人文性、美育和德育

  我们要彻底打破原有的错误体育教育方式,将其他教学融入体育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那我们该如何做呢?例如,我们可以把音乐融入其中,健美操就是这样一个特例,它不仅注重学生形体的优雅,还锻炼了学生,提高其身体素质。再如武术,它不仅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使得这些优秀文化精髓得以传承下去,还锻炼学生身体,简直一箭双雕!

  3.5教师言传身教,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知道,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单靠学校力量就能做到的。全社会要积极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条件,让每个人都全面正确意识到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以便教育能真正发挥其有效性。当然重要力量依然靠课堂上的学习,体育课要将体育健康知识与素质锻炼有效结合,并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所以老师要求要拥有很高的专业素质,这对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顺利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

  4.结语

  真正的体育教育是能让学生在加强锻炼、愉悦身心的同时又深入了解其内涵,所以学校要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并把这些落到实处,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头形式上,为学校培养更全面的综合型人才献出微薄之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权光范.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与探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5):144-144,145.

  [2]乌日格西拉图.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才智,2015,(5):64-64.

  [3]程艳飞.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简单体会[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0):260-260.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9

  【摘 要】教育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情境教学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还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士气,激励学生的斗志。对学生所表现的勇敢行为,教师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 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1 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2 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2.3 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如果学生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学生会感到不满意 。教师应预测学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学生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

  3 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1 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1)防御性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2)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3)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3.2 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1)教师要讲清动作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2)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如400~600米自然地跑,1000~12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观象。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

  (3)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总之,小学体育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锻炼人的意志力,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渗透情感以及心理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遵循上述原则,将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0

  摘要:体育教学的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锻炼的重要基础。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然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旨在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问题分析;教学策略

  一、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体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学习体育锻炼技能。据调查表明,我国儿童的身体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平均每200个学生只有35个学生坚持每周锻炼3次以上。这表明,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不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体育教师没有探索新型的体育教学方法,仍然用粗放的体育训练进行教学。这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

  二、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仍然没有将体育教学与全面的健康理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落后的体育训练模式。很多体育教师具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但是每次上体育课都是运用一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先做动作示范,然后学生跟着做,等学生基本学会之后就让学生自由锻炼。这种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最钟爱的模式,因为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学生也容易学会,教师教学也省去了很多精力。其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加起不到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很多学生都把体育课作为“偷懒”的契机,甚至消极应付训练。比如,在一次学习广播体操的教学课上,教师做了一套示范动作,学生就跟着老师做两遍。做完之后,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就让学生去自由活动。可是当第二次上课,教师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动作,很多学生都不知所措。这说明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让学生记住,学生也没有真正认真回味各个动作的技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教师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一味的生搬硬套,固守传统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忽略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这就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理念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过去的片面的体育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体育教学要求。现代体育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的健康观念,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健康的珍贵。然而,还有一些小学体育教师仍然没有更新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俎代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一些体育教学过于看重学生的体育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健康意识,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终生运动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过多地示范,而不是让学生都去参与运动。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创新教学教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改革的出路就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人们的健康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体育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身心状况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作为热身运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当学习新的运动技巧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学习,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这种合作竞争的教学方法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在教授投篮技巧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花式投篮运动,从中挑选投篮技巧娴熟的学生,并将这些投篮技巧娴熟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然后让他们带领组员学习投篮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组织小组投篮比赛。这就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学生也能够更快地学习到投篮技巧。

  (二)设计体育游戏激发兴趣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能的活动,更是培养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的活动。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比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短跑技巧时,教师要明白每个学生的跑步姿势和习惯都不相同,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所以,教师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助跑、加速,只要是学生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采用这种方法。

  四、小结

  长久以来,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理念的滞后,体育教学的效果也难以提升,学生得到的锻炼也非常少。这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长效发展,也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小学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xx年

  [2]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xx.

  [3]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xx.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

  合作学习被认为是一种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授不同内容的动态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有组织的小型混合的团体学习来掌握教学内容。他们不仅要对学习内容负有责任,更要帮助组员同伴的学习。进行合作学习需要5种必要因素:积极的相互依赖、个人的责任、有促进作用的面对面的交互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技能和团体意识。

  美国的许多体育教育者鼓励将合作学习作为教学改变的要素在体育课上进行应用,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研究仍少见。

  其中少数对体育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如Grinesk发现合作学习能提高小学生、幼儿园儿童和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社会交互作用能力;GocKarp15探索了合作学习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强化、对体育课中的参与因素的影响,他们通过社会人际关系指标来评估学生在参与6个月的合作学习后的情况有所改进,另外,社会诊断性评价分数表明了在体育教学合作教学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技能、交互作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面均有提高。

  1影响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因素

  1.1合作学习中的教学策略与理念

  据美国德克萨斯州密苏里市帕拉玛小学和波顿小学的校长介绍,在美国“合作学习”称为“小组友好学习”或“小组互助学习”。他们要采取这一教学策略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学校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种族歧视的现象。现在美国在学校教育中反对种族歧视,提倡种族平等。“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友爱、消灭种族歧视的一种好形式。第二,从美国的教育看,他们主张学生之间“平等、合作、竞争、进取”采用“合作学习”有利于达到这个教育目的。第三,从美国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看,他们采取的是松散形的。每班只有二十三四名学生,最多不过28名。学生人数较少,教师有时集中授课,有时只对某个小组学生讲解,对小组讲解的时间比例占的很大。这就是他们采用“合作学习”的基础。第四,美国教师认为“小组互相学习”是好生和差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一种最佳形式。第五,从语言方面看,美国是个人口杂居的国家,学校的学生因原籍不同,语言也不同,他们认为采用“合作学习”使孩子经常在一块进行语言交流,是消除语言障碍的一种有效形式。

  美国的体育课程目标中的主要目标是发展运动的技能、认知的和情感的技能等,与美国国家课程标准一致,许多体育教育者提出了更具体化学习的3个领域,其中合作学习教学被建议作为能帮助教师实行国家课程标准的主要教学形式。

  美国在体育课程设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强调“学习暗示”对加强运动技能学习的作用。学习暗示来源于技能学习的影响性因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运动技能。例如,在排球空中传球时,学习暗示为“弯腿”,“与目标成直角”和向球移动学习暗示的内容出现在学生们的学习任务表、告示牌和白色标志牌上,并以此告知学生。如在一堂踢球课上,Ronnie陈述如下:它的目标在于帮助我们学会用脚的各个部分运球。同时希望我们学习怎样“向前看”而不是“向下看”,不要因为光顾着球而忘了应环顾四周,学习暗示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一些评判同伴并给予同伴反馈意见的机会。

  这些内容阐述了构成主义的3个原则:学生们在观察同伴中积极地参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评判性思考;他们需要跨越机械记忆的学习暗示形式;他们必须在能够分析同伴的行为中理解学习暗示的内容。因此,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在教师学习暗示的帮助下通过与同伴的互相交际实现的,并从中构建了有关运动技术的知识与技能。

  1.2学生扮演“角色”的作用

  对学生的角色分配进行了研究,开始时她因为学生们无法有效地运用这些角色而沮丧。她说:我认为这些孩子还不能理解。他们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谁在扮演哪个角色。但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努力将一个团体组织起来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自信去这样做。学生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或做什么。

  为了减少困惑并增加练习时间量,Dyson在第3个单元时将4个角色改为2个。每一组都分成教练和表演者两队,教练的责任在于确保表演者在执行一项技能时使用正确的形式,这种方法允许学生们要轻松地扮演教练这个角色,也给了表演者更多练习机会。研究指出学生们更能凝聚在一起并提供给同伴特殊技能的反馈,这项研究明显地说明教师们不仅仅将学生们安排在一个小组中并期望他们会知道该怎样履行这些角色,而且要让学生们得到明确的教导,他们才能成功的担任各种角色。

  当学生们在4人小组中合作时,他们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样以公平的方式决定角色。此时体育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策略,有一些解决办法是在活动中分享角色和转换角色,如此,学生们会在活动中因负有责任而受到鼓舞并创造性地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1)让学生当教练。

  教练是教师经常分派给学生的一个角色,教练的责任在把同伴放在与自己同一水平的位置上并帮助他们学习。另一有关体育的研究报道了学生有能力互相教课。事实上,在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巴雷特说角色扮演远比传统体育教学使学生学到更多。

  许多学生喜欢教练这个角色。有一个学生吉尔回忆道:“当我们成为教练时,我们在一起工作并给予鼓励。如“把手臂缩回来”、“当你接到球时把它拿到你适宜的位置”和“看着你的目标”,因为这真的很有用。学生们喜欢教同伴怎样表演技巧,他们对讨论教练这个角色满怀热情,同时他们也喜欢训练同伴和接受同伴的训练。

  “教练的责任”阐述了柏金的构成主义概念。学生们通过相互交际积极地接受新的知识,训练同伴的过程也帮助了学生自己提高和理解运动技能水平。正如Dyson18所说:当你教一种技能时,你也更好地学习了这种技能。因为你将它内化了。在这种教学形式中学生们不仅能在一起学习与练习,同时发现,“合作学习还包括允许和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负责任。

  (2)学生之间的良性鼓励。

  美国体育教师为了帮助鼓励者,就让学生们聚在一起进行思想交流并在任务栏上写下鼓励性话语。她把鼓励性话语放到描述他们责任的任务板上,并把一些感染性短语挂在墙上,比如“你能做到的”“差不多”、“很厉害”、“继续”、“再试一次”翘大拇指和击掌等。

  在这项研究的开始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和体育老师在鼓励者这个角色的分配上出现了一些分歧。体育教师希望每个学生都会鼓励别人而不只是将这个角色简单分配给他们,体育教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是鼓励者,而研究者则相信应该有一个特别的鼓励者角色来教学生怎样相互鼓励并提供相关的反馈信息。

  1.3学生承担活动的责任性

  体育教师还发现另外一个培养责任感的方法即鼓励学生使用恰当的反馈技能。研究报告指出,每节运用合作学习的体育课都提供给学生许多机会来锻炼他们的交际技能,“发展有效地交际技能在我们的目标单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交际是每堂体育课中的一个部分,美国路那小学的学生说他们是通过与同伴交际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其中听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沟通技能,体育老师希望学生能相互倾听,另外,学生们也把“听”提高到的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来看待。老师们感到起促进作用的面对面合作交流能增强他们的交流技能,面对面交流增加了学生间的倾诉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他们交际技能。

  个人间和小组交际技能是成功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当知识被社会性地构建后(构成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合作学习就为学生强化学习提供了结构。这个概念在艾尼丝的运动为和平服务课程的体育教育中,在罗伏洛和班德厄的运动教育课程和巴雷特和戴森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支持。

  1.4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

  美国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中心内容即让学生能在小的或大的团体活动中共同合作。学生们开始时可能不高兴被安排在没有朋友的小组中,但是老师们会强调:与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学习与合作是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允许学生们在组内至少有一个朋友并由此组成4人小组。学生们尽管认识到了共同合作的重要性,但并不能总是将这些理解付诸于实践,并且在组内也不能顺利一起合作。如学生罗尼回答:不,因为首先我想做组织者,但是他们挑了角色只给我剩下鼓励者。当上到障碍课程时,他们都在做自己的决定而我只想去帮助一下,我说“我有个主意”,但他们问“什么”,然后避开我,我感到被忽略了,因此很愤怒和伤心。但在第二年的教学中,老师发现学生们学会了在合作学习中与不同的人一起学习的能力,并且由此喜欢上了这种教学方式。

  1.5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问题

  在体育课上,学生们需要时间锻炼合作的技能来成功完成运动和必要的任务。事实上,合适的练习时间被认为是有效进行体育课教学的前提。体育教师可能在实施合作学习的开始,要为学生做准备,熟悉和组织,因此合作学习需要很多的时间,同时学生们也反映合作学习的组织会占用他们体育课的大部分时间。的确,合作学习的组织阶段会减少很多的练习时间,因为要搞好合作学习,就应在组织学生的团体、确定学习角色和讨论体育课的认知等问题上下功夫。从某种观念来看,这些时间花得很值得,因为它能鼓励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一开始,可能会在组织学生上花些时间,但随着教学的继续,花在组织上的时间会慢慢减少,因为学生己逐渐开始熟悉合作学习了。

  2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随着我国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学的理念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前我们主要以体育教师为主,过于强调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权威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体育、参与练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方式等研究,从而极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理念中,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但是这只是一个观念上的变化,在实践中真正得到实施还有较大的距离,美国小学体育合作学习的特点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1)体育课程新的合作学习与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理念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但这是必然的趋势。合作学习表达了社会性学习思想:学生们不仅能一起学习也同样能对同伴的学习负责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教授知识给同伴。

  (2)从体育教师的绝对权威中解脱出来,真正关心与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研究,并深入到体育教学的第一线,更多地开展教学实践研究,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的探讨。

  (3)通过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我国体育新课程5大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合作学习并非一种简单的形式,要搞好合作学习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合作学习是存在问题的,因为体育老师不得不放弃练习时间来口作学习只有当学生对这种种教学模式熟悉时:口作学习才进入一个真正开始阶段;另外,尽管学生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完成小组任务时总是不能很好地配合,同时在学习人际关系技巧时,经常会出现冲突,因此合作学习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尊重感。

  (4)在应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过程中应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实现体育教学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目标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体育竞争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合作意识,并学会正确处理胜利和失败。

  (5)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希望,但是其完成并非一帆风顺的。教师必须在组织与管理班级中做大量改编工作。合作学习的实施是复杂的,可能需要教师花两年或更多的时间才能感到适应。而且可能要花更多时间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因此还要对合作学习的实施投入更多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2

  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小学体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是其中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在许多学校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够高、对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这种情况使得他们无法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之中,并用自身的活动方式去感染他们。通常情况下,一节体育课的模式都是基本固定的,除了及时列队行外,教师还会带领学生做一些短跑运动。当学生熟悉后,就完全没有新鲜感可言。他们甚至能够猜测到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因此,一些学生对体育的投入性并不高。

  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都更加看重数语外等“主科”,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不浓厚。甚至少数学生为了能够逃避体育课程,会选择在室内上自习。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是比较好动的,大部分人对体育课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根据调查表明,低年级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女生都害怕会在体育训练中受伤,从而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另外,在体育课程中,大部分情况下是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3.体育场地和器材问题。一些小学校园中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为学生去购买运动器材,使教学实践只能够限制在长跑、短跑、篮球等活动中。教师在上课时没有齐全的辅助工具,无法发挥课程的有效性。另外,在场地方面。少数的学校仍然采用的是水泥地板,如果学生在跑步中发生了磕碰现象,很可能会使伤势加重。一般情况下,学校应该打造完善化的体育锻炼场地,用塑料绿地来取代水泥地。这样就算学生摔倒也不会感到太过疼痛。

  二、小学体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1.教材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兴趣。首先,若想使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就要将教材与实践内容充分的结合起来,促进课程的完善。由于小学生十分好动,对一些集体游戏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配的方式将“教”与“玩”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以男女搭配的形式进行运动比拼,开展短跑竞猜。教师令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以列队的方式将他们分成两排。组内成员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征定好前后顺序,将冲刺性较强的人员放在首位和末尾的位置。其次,教师发号示令,并为两组学生分别计时,用时最短的一方为获胜者。这样能够在紧张的氛围中为学生营造比赛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并感受到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捕鱼”游戏,令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作为捕捉者开展体能锻炼活动。每位学生都是一条小鱼,牵手连成一张渔网。如果渔网被冲开了,教师捉到了某位同学,这名学生就要为其他人表演一个节目,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进行诗朗诵,在体育课程中锻炼综合能力,塑造舞台效果。开展游戏活动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愿意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同时,也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令课堂的融入性更高,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培养学生特长,使学生热爱体育。体育课也是特长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观察每位学生的运动特点,挖掘活动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参与性和融合性。例如:教师可以增加象棋活动,看哪位学生的沉着性更强、稳定性更加;可以组织足球运动,令跑步速度较快的学生充当先锋,集中力高、思维敏捷的学生充当后卫,使他们的长处能够得到扩展。第二,教师也可以在每节课中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或者游戏,使课程受到更多人的热爱。例如:以场地转换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新鲜感,锻炼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野外活动”,带领学生们登山、外部聚餐、搭建帐篷等等,并将每五个人分为一组,选出一名组长进行活动组织和任务安排,以此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也令其懂得生活之不易。另外,教师在每次活动完成后都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课堂的参与性、游戏组织能力、特征特长等方面进行一一点评,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使每个人都更愿意加入进来。

  3.体育教学模式的设定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设定以及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可以对教学场景进行规划,将学生带入到特有的意境当中,给予他们不一样的课程感受。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与队形队列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跳跃练习来使身心得到放松。具体措施如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并队和列队。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同学负责跟着音乐的节奏打节拍,每通过一个音符,一位同学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站好。两组以互换的方式进行比拼。而教师可以在一旁计时,看哪一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列出最整齐的队伍,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激发起学生的奋进心。第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首先,以“蛙跳”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准备好青蛙的'服装和相关道具,给学生们一个惊喜。其次,规划好起点和终点,以交接棒传递的形式来完成一段距离内的比拼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有的放矢的作用

  1.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的优化,教师的教学目的能够以更加明确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令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使得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完全消化,而不再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同时,教师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从每位学生的特点出发,使活动方式更加完善,课程结构更加紧密。

  2.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活动中,更加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辅助者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增加,而不是传统的“指令发挥、学生执行”的方法。同时,游戏的增添也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将其当做是自己的朋友。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活动的开展,体现课程的完善化与多样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三方面入手,主要分析了小学体育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从而得出:为了能够造就综合性人才,学校应该增添体育课程中的器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教师则要改进教学方式,将实践与理论融合在一起,令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使兴趣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秦雷宝.上海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xx.

  [2]褚敏明.上海郊区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xx.

  [3]明瑞祥.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xx.

  [4]魏帼贤.平板电脑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学生参与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xx.

  [5]旷怡.五年制小教大专升六年制小教本科体育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3

  第一篇

  1小学体育游戏创编的社会需求

  1.1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长期应试教育形式的影响下,我国基础教育管理显得异常保守,将学生优秀与否与考试成绩划等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考出好成绩,这也正是为什么学生毕业以后与社会脱轨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问题是关键所在。目前实行的应试教育正在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与家长普遍不重视体育课程,学生体质下降是与学生从小培养的体育兴趣分不开的,学校和家长对体育课程的漠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加上目前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从小学开始,引导学校和家长重视体育教学,设计更好的体育游戏,使体育课程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有力手段。

  1.2不能忽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

  目前学校与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去玩游戏,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学生身体健康不仅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同时也与学生的健康家长以及家庭的幸福紧密相关。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面对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已经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决学生的体质问题,就要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体质进行锻炼。

  1.3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

  首先,体育游戏存在寓教于乐的优势。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和提高。所谓寓教于乐,重在强调体育游戏的娱乐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欢乐中游戏,在欢乐中体育,进而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身心发展都不成熟,所以要选择适合他们参加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对此要求小学体育老师自身教学能力优良,深入了解该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积极向上且能够让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游戏,让每个学生有能乐在其中。

  2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多元效应

  2.1体育游戏对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影响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经过体育游戏锻炼以后的学生,其基本活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体育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对学生完成基本任务的能力起到了培养作用,学生的各项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手段,体育游戏和其他体育活动一样,将身体运动作为主导,提前设计好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与其他体育活动一样具有健身的作用。此外,在体育游戏中运用的体育手段比较强,所以会对学生起到比较全面的锻炼效果,学生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主要出于自己的直接动机,对有趣的游戏过程进行体验,因此参加游戏是学生自愿的行动,这种自愿性的行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2.2体育游戏对学生活动水平的影响

  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等因素是影响学生是否能够产生对体育课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之所以会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主要原因是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可以尽情表现自己,体育游戏教学的进行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水平,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事先对所有学生进行合理安排,给学生制造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产生成就感,进而喜欢上体育课。新课程实施以后,师生角色被重新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中心,体育教师在课程中应尽量少讲一些专业知识,多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进行主动的学习。例如笔者在体育课中组织班级的足球赛,教师自己当裁判,利用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足球比赛规则进行了解,进而对带球、奔跑等动作进行练习。在比赛过程中体育教师将具体的动作进行简单讲解以后,将其融入到体育游戏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动作,体会到参与游戏的乐趣。

  2.3体育游戏对学生文化学习兴趣的影响

  小学生的负荷不应过大,小学体育课堂中玩游戏是主要的部分,以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为主,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留一些活动的空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进而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在传统体育游戏中一般以身体活动游戏为主,教师可以将一些语文或者数学方面的重视融合在传统游戏中,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大脑智力进行开发,同时还能对学生的文化学科兴趣进行开发,使学生体会到活学活用的重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对学生爱好体育的意识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学科成绩,因此,笔者建议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明确体育游戏的具体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与能力,注意体育游戏方式与内容上的创新,最终激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渐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作者:周业飞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茆圩中心小学

  第二篇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幼儿园数量也逐渐地增多,孩子们从小就会得到全面性培养,这样也是为了成为全面性发展人才并得到国家的重视。小学开展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模式,能够使孩子们在更加灵活掌握教材内容外,还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2.培养孩子自身的创造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相关体育游戏的模式开展教学,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理,使其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其中。有些孩子从小就不喜欢运动,尤其是对于体育项目。游戏教学的引用,首先引发的是他们的好奇心,慢慢的就有想参与进来的想法,并通过游戏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等,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某项兴趣。

  3.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成为优秀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小学教科书中有针对这一点的书籍。同样,一个国家的发展也不仅仅指经济上的发展,也需要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游戏,不仅仅只是游戏供孩子们玩耍,而要带有正能量对孩子们进行教育。

  4.培养孩子们对体育项目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和需求,那么如何提高孩子在体育课学习中的自发性,这需要破除传统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其得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身体素质来考虑,设置不同的游戏内容。另外,运动技能的开展需要学生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下进行开展。例如,小学体育中开展的羽毛球项目,教师首先是需要把羽毛球的基本技能讲明白,并让学生熟悉掌握,随后再通过体育游戏提高羽毛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原则

  1.符合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

  不知疲倦的年龄应该是在小学时期,平均年龄应该在6~12岁之间,喜欢做游戏、跑,没有纪律,不喜欢被约束。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的年龄,老师书本教育的开展效果是不大的,可以运用小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2.体育游戏要切合实际

  体育游戏进行的时候要根据班级的特点,不能不结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目的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效率很明显。

  3.体育游戏服务是多方面的

  体育游戏结束的时候学生应该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兴奋,主要来源于能够刺激大脑皮层的体育游戏教学的开展。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放松学生的整体骨骼状态,使学生的身心状态恢复到较好的程度。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对于游戏本身要具有趣味性、独特性、幽默性三点,这样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感就会消除。一些考验智力和肢体灵活性的体育游戏好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借助教学器材能使游戏更形象地表现出来,比如“,智力魔方“”拼图”等游戏使学生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放松了面对学习所带来的繁重压力,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校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去。

  三、体育游戏教学法的使用种类

  现在家庭中一个小孩的情况比较多,孩子从小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烈。孩子们一旦离开自己的父母,心里面就没有安全感,而产生深深的孤独感。他们甚至不愿意接触其他的孩子,游戏也不能使他们产生兴趣。体育游戏教学法能改善他们的这种状态,能让他们更好地去参与到游戏中去,本文主要分析了以下几种可具体实施的方法:

  1.角色分配法

  游戏角色的充当,能够使他们充分意识到体育游戏中各个角色所存在的意义,能够使他们更好地体悟领会体育精神。通过努力获得的成绩,也能得到其他人的赞扬和肯定,这样一来他们将会更加有信心。对于群体游戏中那些犯规的学生来说,也可以规范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自身的约束能力。角色分配法使学生本身更能认识到自己和群体的关系,慢慢地对体育游戏产生兴趣,改善以个人为中心的心理。

  2.利用游戏的独特性

  每一个人都有好奇心,正是因为好奇某件事情才能使人们不断地学习、探索、求证、实践等,好奇心同时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进步。多样化教学的开展,活动难度的增加,学生会保持对活动的兴趣。

  3.自由发挥法

  教师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于体育项目中,一些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到乏味,没有新鲜感的项目,体育教师应该第一时间感受到,并通过游戏取得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更加自信,更能肯定自己。

  4.团队荣誉法

  体育游戏中一些项目是需要通过团队来完成的,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进行不同的小组划分用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性,例如“,单腿捆绑法”两两结合分为四组同时开始比赛,随后再打乱从新分组,此游戏主要是考察两个人的配合能力,如果不是力往一处使的话想取得胜利很难。他们明白了,很多时候是需要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总之,经过一些已经将游戏教学充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的学校情况反馈得知,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有效肯定,学生也充分认可这种教学模式并且享受其中。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另一方面,游戏教学应该被更加地重视,以便以后开展体育教学更加顺利。

  作者:达建新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第三小学

  第三篇

  一、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于以往的体育教学而言,由于其作为一门主要用来对学生们进行身体锻炼的学科,往往得不到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在态度方面总以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来对待,更有甚者,为了给文化科目腾出一定的教学时间,索性就以小学体育的课时来作抵冲。于是,学生们上课锻炼的时间就变得十分有限了,不利于相关体育活动的定时展开。其次,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由于操场场地以及相关器材的限制,加之每堂课的班级人数的原因,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能真正进行相关活动的机会十分有限。一般都是将学生分成一定的小组,然后轮流进行锻炼和体育器材的操作。如此下来,学生在一节课上所受到的训练量是相当少的,常常会导致他们体育训练的程度不够深入,不利于他们体育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同时,由于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常常是教师反复让学生进行一项运动的锻炼,而没有一些有趣活动的组织,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慢慢就会开始厌烦这种反复的训练。长此以往,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十分沉闷,而没有学生们锻炼时候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二、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1.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学生们在学习什么内容,他们对该项内容的学习兴趣总会对他们的内心做出最真实的引导。小学体育的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学生们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进行相关运动的锻炼时才会展现出极高的专注度,并能极大地激发出他们参与这些体育活动的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反,如果学生们没有培养好对体育的兴趣,那么他们在跟随教师做一些体育运动的时候必然是不太情愿的,无法发挥出他们自身的积极性,这就很容易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配合的低迷,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们应当合理引入游戏教学法,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一些游戏的辅助教学激发体育兴趣。例如,当我在学生们做完一定的准备活动之后,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反应及协同能力,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几组,同时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看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谁会被老鹰捉住,最后我会让那些被捉住的“小鸡”在大家面前表演一个节目作为惩罚。这样,学生就会在愉快的玩乐之中不知不觉地爱上小学体育的课堂,当他们在进行其他一些锻炼的时候就也会变得比较投入,有利于锻炼效果的提高。除此之外,学生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还会使得他们的反应速度以及横向跑动能力得到训练,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利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引入一些具有比赛性质的游戏,还能让学生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很好地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这十分符合当代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学到的意识观念,有利于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社会生活的阶段养成自我提升、与人进行良好竞争的习惯,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意志品质。例如,在我教完学生们一些短跑的要求和要领之后,会用接力游戏的方式来对学生们进行训练。首先我会把学生们分成若干组,每组有相同数量的学生,每人之间分隔50米的距离站在操场上,接着我会对每个小组的第一棒学生传达一个暗号,这个暗号可以是一串数字也可以是一句话,然后让他们在跑到交接处的时候,将暗号传达给下一棒的学生。以此类推,哪一组学生最先到达终点且最终暗号传递准确就获得胜利。这样,利用这样一个接力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跑步中尝试到游戏的快乐,还能就此让学生们参与到竞争中去,极大地发挥竞争和拼搏意识。

  三、游戏教学法的注意点

  教师们在引入游戏教学法时,应当注意游戏教学法确实是一个学生与课堂紧密联系的突破口,但它仅仅是一项辅助小学体育教学的手段,而绝不能完全取代日常的体育锻炼。所以,教师们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要关注好其运用的时机和所占的课堂比重。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学体育的游戏教学法才能发挥出最出色的效果,否则学生们就很有可能只沉醉于游戏,而完全忘记了体育教学的宗旨。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以上所述的游戏教学法来做好课堂气氛的引导以及学生们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如此,在游戏教学法辅助教学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才能得到提升。

  作者:陈芳 单位:江苏宝应县泰山小学

  第四篇

  一、更新教学观念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积极的小学体育教学手段,深受人们喜爱。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对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满足。学校可以通过招聘新教师或加强教师培训的方式来使教师转变自身的观念。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要下意识地转变自身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陈旧教学理念,形成有趣、丰富、科学、合理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这样能够为创新和推广体育游戏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转变角色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坚持人本思想和理念,尊重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将自己看做是课堂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以及互动者,以朋友的身份来和小学生做游戏,积极观察和了解学生心理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比如,在教授学生关于球类运动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拍球游戏,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中,扮演组员的角色,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探讨拍球的技巧,比如组织学生对墙拍球,通过对墙拍球来使学生对球熟悉,并且掌握拍球的技巧和手感。教师在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自己的教学活动,同时,学生也从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更掌握了拍球的技巧。

  三、塑造丰富多样的课堂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太过封闭和单一,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学生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重视学生心理需求,导致学生产生疲惫心理和厌学心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可以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设计游戏的时候,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心理诉求,坚持寓教于乐。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轻松、欢乐的体育课堂,使小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喜欢体育课程,爱上体育锻炼。

  四、兼顾每名学生

  在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考虑,比如,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心理、爱好、兴趣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考虑整个班级的秩序和整体性,还要对小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设计出男生和女生都喜欢的游戏,还要设计出适合弱体质女生玩的游戏。比如反应游戏和语言游戏等等。这样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充分参与到体育课堂中,而非观望。这样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激发了小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从本质上激发了小学生体育训练积极性,更提升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因如此,考虑每一名小学生个体差异性,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开展体育游戏教学,能够增强小学生体质,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使小学生身心愉快。正因如此,体育游戏教学与一般教学方法不同,通过游戏教学,小学生的身体活动可以与智力活动有机结合,游戏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体育锻炼的方式。要求体育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为小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小学生可以得到身心放松和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基本活动能力。

  作者:陈余军 单位:仙降中心小学

  第五篇

  一、体育游戏的相关研究

  对于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上的研究,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体育游戏本身的相关特点、意义、价值和作用进行相关研究。(2)对于体育游戏的一些创作进行研究。(3)从具体的实践运用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加入游戏环节的内容,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但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学生在之后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游戏环节,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这就要求有关教育研究者研究出一种真正结合游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到相应乐趣的同时,又掌握了一些体育技能和运动知识,这为教师本身实现教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中使学生养成了锻炼的好习惯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全民健身和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应的游戏化实验

  在我校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的环节,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班,同时要确保这四个班的基本情况大概一致,对实验开展前各个学生的身体机能的相关素质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自身的体格素质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显示:(1)在身体技能方面,针对肺活量这一项变化,采用游戏化教学的班级内的学生较之传统教学的班级呼吸机能更强,肺功能水平更高。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内身体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成长,采用游戏化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这一阶段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肺部容量水平,这都为学生日后的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情感激发方面,参与游戏教学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活泼,自身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都获得了释放,这些更有助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小学作为一个人开始懂事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打下一个良好的身心基础,对其日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运动能力方面,经过实验的比照,参与游戏化教学的学生在运动能力上有了更加明显的进步,而且这种进步在男生中更加明显,女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进步,但进步程度并没有显著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仰卧起坐的比照发现,游戏化教学在提升女生腰腹能力这方面与传统教学并无太大的差异,这也说明游戏化教学在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域性。实验结果显示,游戏化的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在提升学生自身的整体综合素质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作为教育主体的小学生,本身正处于一个身体各项机能快速发育成长的阶段,各项器官的系统机能还不够成熟,这就使得处于低龄的小学生本身并不适合参加过多的无氧训练,但却非常适合进行有氧运动的训练。在这个时候进行游戏化的教学,需要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旨在于培养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使之呈现出一种均衡和协调的发展趋势。

  三、游戏化实验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意义

  1.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全面地发展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肌肉组织和各项器官的积极参与,这就使小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各种形式上的充分活动。而在对于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上,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差异。综合相关的实验结果,可以发现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都具备更加先进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在不同的性别表现上没有太多差异,对于男女生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2.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全面地发展

  采用游戏化的教学,能够使小学生在课堂进程中忘我地享受体育锻炼的过程,这就很大程度上转移了学生本身的一些负面情绪、行为和意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本身的情感释放,有效缓解甚至是消除了学生自身因家庭、同学、社会和学校等各个方面带来的相应压力和一些焦虑、烦躁等的不良情绪。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能够明显降低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敏感程度、敌对因子和焦虑情绪,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很好地贯彻了教学标准中提到的“健康第一”的理念。

  3.更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参与的兴趣,无形中使之养成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提高了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所涵盖的完成动机维度和外在调节维度,而且这一表现在性别方面并无太大的差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游戏化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小学生本身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相比于传统教学弊大于利,游戏化教学明显具有更大的优势。

  4.提升了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通过相应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提升、对社会环境因素的适应,另一方面通过游戏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活跃、积极和主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相应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大程度上提升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降低了教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苦难程度。

  四、游戏化教学的相关建议

  对于现有的游戏化教学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改善和加强:(1)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及丰富化。(2)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具体组织。(3)注意课堂中运动负荷程度的控制。(4)不定期地更换游戏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频率。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化的教学在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都方便了教师在相关教学课程中工作的开展,并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身体和心理各项素质的提升,当具体应用在实际课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完善。

  作者:张维杰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溪边小学

  第六篇

  一、体育教学与游戏相融合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健康的身体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关键前提。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爱动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运动游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天真浪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游戏入手,引导学生适当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游戏中的自由放纵,逐步提高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最终实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体育五~六年级“小球类和球类游戏”单元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身高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在成人足球、篮球和排球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因此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缩小的场地模拟篮球、排球、足球比赛。将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小型球类的对抗赛,如小足球、小篮球、小排球等。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团体合作,融趣味性和对抗性于一体。此外,还可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等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体育教学与游戏的融合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学生的智力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方式中培养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逻辑思维,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环节,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发展学生个性,综合运用各种体育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而使学生锻炼对事物的独到见解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智力的目的。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体育五~六年级“韵律体操和舞蹈”单元时,首先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体操和舞蹈基本动作入手,如比赛中体操运动员的亮相动作、藏族舞蹈的弓腰动作、天鹅湖歌剧中的四小天鹅跳舞动作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操和舞蹈的感性认识;然后结合当今社会的流行元素进行体育活动,如韩国神曲《江南Stile》中的骑马舞、东北二人转舞蹈中的甩手绢动作、晚间老年人跳的广场舞或大秧歌等,并配以生动活泼的音乐伴奏,更易于唤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最后启发学生自编一段个性舞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的加入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品德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操守。“品”是“品德”,“行”是“行为”。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整个班级良好学习气氛的形成。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环节,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感受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还能培养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个游戏环节,提高集体荣誉感,点亮学生心中的品行火花。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体育五~六年级“武术”单元时,首先启发学生列举电视剧或电影中经常看到的一些武术动作或名称,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降龙十八掌、《天龙八部》中的凌波微步、《如来神掌》中的如来神掌等,调动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列举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术家,如岳飞、戚继光、霍元甲、黄飞鸿、李小龙等,学习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习武德行;最后结合传统武术,学习一些简单眼法、身法和手法,如鹰爪拳中的手法、罗汉拳中的身法、形意拳中的眼法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以活泼多样的形式陶冶学生的品行情操,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将游戏寓于体育教学中,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寻找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合理科学地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展现体育课的魅力,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陶冶学生的品行情操为目的,不断加强学生对体育的理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戎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第七篇

  一、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概述

  1.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课堂转化成为学生游戏的场所,将课堂内容融入学生的游戏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在小学体育教育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总的来说小学生对于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和科学性的理解,而且小学生也很少会有严格的身体素质测试,因此体育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成为了提升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因素,借助游戏开展体育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具体地来说就是在小学体育教育的课堂中添加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样让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充分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这也是我们国家在教育过程中开展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

  2.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小学生对于社会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未知,他们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因此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游戏化教育模式开展的过程中作为体育老师必须要注意到一下几点:首先就是必须要注意游戏活动的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游戏都可以在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使用的,科学合理的游戏能够启迪心智,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体育课程,这不仅是小学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而且也是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其次就是体育游戏的使用必须要保证小学生的安全,因为很多的小学生还不具备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卫的能力,存在危险因素的游戏是坚决不可以被采纳和使用的,否则体育老师和学生家长都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一点就是体育课程中游戏的设置必须要符合实际的小学生体育要求来设置,不能给小学生安排过重的运动负担,否则可能会影响学生正常的身体成长和发展,得不偿失。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在正式地开始体育课之前让学生做一些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开展意义在于可以避免学生拉伤肌肉,或者筋骨突然运动造成伤害,准备活动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在体育课开始之前就引起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体育老师大多数采用的慢跑、行进操以及定位操等热身活动尽管实际的热身效果是很不错的,但是小学生普遍认为这些热身活动枯燥无味,这就导致他们在实际的热身活动过程中并不会按照标准的要求来做,这就必然达不到理想的热身效果,因此体育老师必须要找到合适的途径改善现有的体育热身模式,改善小学生对待体育热身的态度,进而改变小学生体育热身的效果,这样体育课才能真正实现开展的意义。

  2.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实际的课程开展才是体育课程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个部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应用核心就是将体育课的精髓和核心目标转化为游戏的核心,帮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体育锻炼,喜欢体育锻炼,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最能引导他们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课程开展和课程要求的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游戏项目和游戏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欠缺的是经历和经验,通过游戏他们可以对这些课程进行反思,这样通过他们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得到的道理和知识远比老师的讲授和灌输更有意义,学生从中受益也最大。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比死板的体育知识教育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更能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结束整理放松中的实际应用

  在一节课的体育活动之后学生们的肌肉和神经等都需要放松一下,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些简单易学的小游戏来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放松整理活动最需要的基本特征就是:运动强度小,放松效果好,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放松活动过于简单,过于枯燥无味,如果能够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游戏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能够运用到实际的体育课程结束放松和整理中来,不仅可以真正地让学生放松下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这样的思想和理念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有很多的体育老师都会忽视体育课后的放松和整理工作,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这些工作不重要,殊不知这样会给小学生正常的成长和身体发育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这个现象必须要得到所有小学体育老师的重视和关注和改善,将游戏渗透入小学生体育课后的放松和整理过程中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解决和改善措施。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将游戏融入正常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改善目前的小学甚至是所有课程的教育模式改革都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相信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随着社会各界对小学体育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育模式将会日趋成熟,帮助小学生从小就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也只有这样他们的身体素质才有保障,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才有保障。

  作者:蔡建峰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

  第八篇

  1小学体育研究分析

  小学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并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内外的教育家都对体育教育做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关于体育教育的观点,大致是以下结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受到父母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环境因素中除了食物营养的补充,还有体育活动也发挥着很大的影响,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身心健康;从儿童思维来说,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一种以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感知事物还主要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的教育活动形式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传播的知识;为了响应我国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育教育活动主要是设计一些体育活动让小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使其喜欢上体育运动,达到体育教育的目标。对小学体育教育做了理论研究之后,我们要进一步对其现实情况做一个研究分析:我国小学体育课程大多不被重视、学校投入资金少、体育教师的素质不高、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小或是体育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不少小学体育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传统的形式、课堂内容形式单一、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清楚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从实际出发选择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游戏在我国现在的教学中较少有运用,且缺乏新的内容和形式,这是需要思考和改进的。

  2体育游戏的分析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形式存在时间久远,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结论被大家所公认,即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形式,具有趣味性,并且还是特殊的教育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学生的体力智力都得到了开发,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因此体育活动深受青睐。游戏被引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时,就意味着体育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和富有娱乐气息的游戏活动,以练习身体为手段,使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达到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由此还可以看出体育游戏既具有游戏的属性,又具有体育的特点属性。游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形式和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逐渐地学习到教材的基本内容,从而达到显著的效果。

  3体育教学法的实践

  在进行体育教学法的实施之前,首先要做好调查问卷工作,并制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调查问卷工作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兴趣,从而在体育游戏的设计时会更加地有针对性和目标性。教学目标分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和教学效果目标。总目标是指导性,具有战略性的,而效果目标更加地注重学生具体可感的能力的培养和情商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游戏教学法对低年级学生的掌握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距不明显,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体育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让其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建议去积极地实践游戏教学法。第一,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要想让小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以更好地学习,就必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更加感兴趣,所以我们就要运用体育教学法,用生动形象的活动内容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快乐,增强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第二,教育教学场地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比较和选择,选择合理的场地、器材设施等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和便捷,促使学生能够快乐有趣地高效学习。第三,小学体育教育在进行游戏种类选取时,应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载体,显示出体育教育的教育价值,使教育性成为游戏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同时要注重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游戏和主动锻炼的目的,让游戏成为学生上课学习的动力。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如身体素质、性格差异、心理素质差异等,这些使得游戏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素质的学会都能够在体育游戏课堂中快乐积极地学习锻炼,达到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效果。

  4结语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形势下,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上好小学体育课,教育专家提出的游戏教学法是十分好的和值得借鉴的教学形式。要想贯彻好游戏教学法,首先就必须了解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理论成果,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游戏教学活动的展开。

  作者:任建义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麦胡图小学

  第九篇

  一、游戏要紧扣教学主题

  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的应用是广泛的,我们都可以看到体育游戏的掠影。但如果你仔细一琢磨,我们有时候却会失望地发现:有的游戏,不过空有热闹之表,却无教学之实,不能真正地通过游戏教学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巩固提高已经学过的动作技术。笔者认为,只有高效有实用价值的体育游戏,不仅应该具有学生们喜爱的“趣味性”,而且还要有调动气氛,激发参与之效,更应紧扣教学主题,凸显知识性,提高教学游戏在知识呈现、课堂衔接、技能训练中的媒介功能,使得游戏既要受学生们的欢迎,又服务于体育教学。如在小学二年级“跑步练习”中,为了强化学生们的跑步训练,提高学生们匀速跑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促进学生机智灵活的个性品质培养,我设计了一个“大雪飘飘”的教学游戏。这个游戏,以“大雪飘”的故事情境为背景,通过口令的变换,训练学生们的“跑”与反应能力。游戏中,学生们扮演小雪花,围成一个大圈,老师则扮演大风。游戏开始时,学生们需要一起喊“大风呼呼刮,雪花飘飘下”的口令,带着小蜜蜂的老师发出呼呼的风声,风声大,学生则快跑,风声慢,学生则慢跑。接到“风停啦!”的口令,学生则原地不动;接到“太阳出来啦!”的口令,学生则蹲下表示融化。整个游戏内容紧扣“跑”这个主题,活泼有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游戏要注重全员参与

  在不少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尴尬”的场景:三两个学生在做游戏,其他同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手举得再高,也很难有“玩”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明确,游戏不是示范,在游戏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与覆盖面。在难度的把握、游戏内容的设计以及游戏方式的选择上,都应站在学生全员或大部分学生参与的角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三年级“跳跃”练习中,为了导入跳跃这个教学主题,发展学生的身体平衡感,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青蛙捕虫”的游戏。这个游戏以小组(10人左右)形式开展,强调全员参与。在游戏中,选择一名学生扮演青蛙,学着青蛙的样子蹲在荷叶上(画一个圈),其他学生则扮演小蚊子。游戏开始,小蚊子到处飞舞(自由跑),跑的时候,学生要摆动两侧手臂,上下扇动翅膀,当老师发出青蛙来了的口令,所有蚊子则必须要吃单脚站立姿势,青蛙则以跳跃的姿势寻找失去平衡的小蚊子,被抓到的蚊子必须和青蛙一同回到荷叶上。

  三、游戏要淡化竞争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和竞争就像分不开的“连体婴儿”,不少老师在设计游戏时,总要加上“强而有力”的竞争因素。我认为,在游戏中适当地导入竞争机制是有必要也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竞争,一方面,偏离了我们教学的最初轨道,不利于学生对运动知识的学习与运动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过度的竞争性游戏,容易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失去控制,忽略运动的安全要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在设计体育教学游戏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淡化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引导他们从合作、参与、体验的角度理解体育锻炼的精神,感受体育游戏的意义。如在三年级中“投掷”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以培养学生正确投掷方法,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促进学生判断能力、身体协调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游戏———攻“雷”区。在教学中,我首先在地上画出相距3米的平行线,每条线内2米、4米、6米处各方一个呼啦圈表示“雷”区,随后,将学生分为四组,站在平行线以外。游戏中,每个学生手持沙包表示“手榴弹”,当老师喊口令,挥小旗后,各组同时投掷“手榴弹”,看看谁投得准,投得远,投进第一个雷区1分,第二个2分,第三个3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分数高。在比赛过后,我并不将焦点放在哪个小组取得胜利上,而是紧锣密鼓地引导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通过这样的评价导向,淡化学生们“为了赢而竞争”的意识,引导学生们进行归因,并在讨论与实践中,提高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最后以总分最多的队为胜者。总之,体育课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充分有效的“动”中收获知识,提高技能,体验快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是一剂很好的调味,它能有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将机械、枯燥、单一的技能训练转变成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妨在教学游戏上,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尝试,有一些创新,以丰富有趣的游戏来导学、促学。

  作者:吴慧红 单位:浙江省庆元县城东小学

  第十篇

  1游戏教学的含义

  游戏教学是将游戏引入教学中,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参与到无伤大雅的竞争中来,在刺激和上瘾的潜移默化掌握课堂知识、掌握必要的课外科学知识。总之,“游戏教学法”是将“游戏”和“教学”合二为一,是一种全新、有效的,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教学方法。

  2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1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体育游戏多采取集体活动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力,培育合作意识,对孩子们思想品德与道德情操的提升也有帮助。小学时期是激发孩子们体育兴趣的最好时期,借助游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很有必要。小学生处于低龄段,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强烈表现欲。在设计游戏课程时,就要根据这些特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寓德育于游戏”。同时借助这些游戏课程的设置,教师们可以为孩子们打下体育学习的基础,培养体育兴趣。借助各种角色设置,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且让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责任担当,学会自我表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比如,在做“老鹰捉小鸡”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成员轮流当老鹰和小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游戏之中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游戏可以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感。通过参与游戏课程,学生们能实现走、跑、跳、投等基本技术能力的锻炼。通过参与游戏课程,学生们的创造力、认识力和接受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体育游戏契合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在设置游戏课程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孩子们的天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设置更多趣味性的课程,帮助学生尽快投入最佳状态。这样有助于体育教学的有效实现。协调性和灵巧性的游戏可安排在放松活动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也让孩子紧张的身体得到舒缓与放松。一般而言,小学生很容易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所以,提升教师素质,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水平高,和学生关系好,学生就会对教师更加信任与认可,对课堂上教师传授的内容更加信任,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设置课程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到课程特点与孩子们的特点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同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让孩子更加喜欢自己,与孩子们相互配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中,游戏也大有用处。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引入游戏,首先就是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参与到准备活动中来,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合格的完成准备活动,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有助于体育教学顺利进行。一般的准备活动是以慢跑、做操等简单活动为主,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如果将游戏引入准备活动中,数字游戏或是注意力游戏均可,就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准备状态。比如,设计球类游戏,传球方式的不同可以训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对学生肢体活动很有用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参与课程。体育游戏实用性趣味性强,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作用很大。所以,为了提高游戏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或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体育游戏在课程主体部分的应用

  动作技能的培训是体育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机能和心理适应,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目标是体育教学要研究的问题。如果仅仅为了实现中、长跑竞技比赛的要求,就让孩子们简单的绕着田径场一圈一圈地跑。枯燥的授课不仅难以引发学生兴趣,更对孩子们身心健康不利。体育教学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要求,将乏味、简单的技术变得更为生动、活泼。在具体授课中,需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时,充分激发体育游戏的价值,作出最合适的匹配和应用。如涉及一些追逐游戏或者是将长跑结合一定的情节,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3.3体育游戏在课程放松部分的应用

  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要目的。在学生放松环节,有意识地设计出有趣的小游戏,可以迅速让学生消除疲劳。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击鼓传花之类的趣味比赛,让学生得到身心的放松,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在教学结束的时候,也可以以游戏结尾,最终完美地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任务。

  4在小学体育中开展游戏教学需遵循的原则

  4.1坚持适用性原则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关注到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同时,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期,骨骼也在快速发育,协调能力弱,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的游戏,注意节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不同年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差异,不同游戏对学生的身体部位的锻炼效果也不同,所以,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有的放矢。教师根据不同游戏特征培育孩子们不同的兴趣方向,锻炼身体的不同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坚持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具备很强的竞技性、趣味性,是发展、完善学生精细动作和局部机能的有效手段。但是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和奖惩环节中,都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承受力,避免出现低级庸俗或者伤害学生自身人格等问题,一个好的体育游戏不仅是表现个人价值,而且是体现集体力量。游戏中,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机融为一体,让孩子们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4.3强调安全性原则

  小学体育课程常有些剧烈活动,安全要放到首位。所有游戏的设置都要安全第一,尽可能的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教师时刻紧绷安全的弦,在游戏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学生的身体特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制定适宜的游戏方案,保障学生安全,安全顺利地完成教学。

  5结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时期。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多数,协作力和集体意识较差。将体育游戏纳入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观与协作观。在“玩”中“学”,真正切实贯彻快乐教学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改进教学方式,使小学生热爱运动锻炼。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4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探索“OK”教学快乐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本文作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和角色转换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体育“OK”教学法。

  关键词:愉快;效率;情感;兴趣;角色;热情

  岁月流逝,星月交替,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向前,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也随着时代步伐的稳健前进。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初步摸索出了小学体育“OK”教学法,就是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领悟到“OK”(快乐)教学的真谛。

  一、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运动

  虽然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激情一般还是比较饱满的,但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因此,教师创设好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参加教学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三大关”:

  1.主体情节关。小说有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等情节,体育课堂也如此,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主体情节(高潮),让学生在主体情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潜能。

  2.动作模仿关。新课程虽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但是,作为导演角色老师必须首先作好一些关键的示范动作,这样,让学生在认真模仿的基础上得到创造性的提高。

  3.语言描绘关。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给学生带来很深刻的印记。我坚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活泼地参加体育锻炼。

  创设好情境的关键就是教师根据新教材进行科学的加工、再创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趣,使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生动化、故事化,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使其沉浸在角色的欢乐之中,然后伺机将学生诱导到教材要求的学知上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究知识、锻炼身体、拓展思维、培养优良品质。譬如,我在讲授跳跃内容时,首先开门见山地教会学生跳的方法,然后创设这样情境:规划出新颖的场地图形———两个同心圆,小圆内为小岛,两圆之间为壕沟沟,让许多学生扮演小山羊,教师扮演羊妈妈,让另一名男学生扮大黑狼,情境创设好了,就开始演练了:羊妈妈带领一群小羊,自由自在地蹦蹦跳跳在草坪上,突然听到羊妈妈喊了一声:“大黑狼来了!”羊妈妈指挥小山羊按教师教的跳的方法跳到小岛上,从游戏中教会学生连续双脚跳或单脚踏跳,双脚落地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欢乐中学、愉快中练,有效提高可课堂效率。

  二、激发情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趣

  学生的情感既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又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把握好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构建师生友谊桥梁。“OK”教学模式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重要的课堂重要目标。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发展学生情感,从而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以学为乐的情感,具体做到:

  1.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通过行为、态度、举止和言传身教的途径,循循善诱地激发学生的.热爱体育运动的情感,让学生荡起心理的愉快涟漪,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凝聚力,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有效课堂目的。

  2.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自身的情感,而且要引导他们会用情感的动力来调节自己的能力、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动作与情感的协调一致。这样,学生在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也陶冶了运动爱国的高尚情操。

  三、角色转换,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

  实施小学体育“OK”教学模式,必须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切实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努力培养、提高自我组织、自我锻炼、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使他们从中去亲身体验运动的真正快乐。我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时,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不但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而且重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提高,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由于小学体育以游戏形式比较多,并且其要求也不高,所以,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使他们在运动中身心得到愉悦、满足和发展,实现课堂的有趣味性、娱乐性和集体性有机结合。其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游戏教学,能使学生轻松的参与、消除疲劳,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安排与教学内容相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快乐地参与练习,在快乐中体会运动技能。如上投掷课时,就让学生练习投掷“纸飞机”的游戏来学习肩上挥臂投掷的动作,通过组合“开飞机”游戏,体验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区别,让学生享受体育学习的快乐。

  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锐意进取,认真反思过去的教学思路,扬长避短,逐步最终达到“寓教于乐”这一教学最高境界。我相信在教改的东风中“,OK”体育教学模式将不断得到完善,但愿大家同舟共济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教育重任。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对小学体育课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需求和注重发展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 主体地位 个体差异 多元评价

  体育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它作为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无论是教学理论的深化,还是对教学实践变革都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景而采用的有效教学措施、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作以下探讨,以求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过分偏重于知识技能等认知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不同的需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缺乏关注,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体育新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根据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游戏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易模仿等心理特点,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重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实际进行恰当地改编,把一些内容改编成学生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这样,学生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1.2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学生活动兴趣

  教学中正确的激励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乐于接受新知识,在遇到困难时信心倍增,提高学生新的学习动力。合理运用语言、非言语性的激励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2.1正确运用语言激励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要避免用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做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大家来看某某人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语言进行激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间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1.2.2运用非言语的激励

  教师在上课时体现的仪表美、体态美所产生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是一种无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很出色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经常走近学生身边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赞扬;在活动中教师经常注意用视线接触学生,告诉他们老师在注意他们的方法,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1.3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往和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我想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去感受他们的情感,师生才会成朋友。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和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这种没有情感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逐步下降。新体育课程特别强调教学中关注和尊重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去引导他们学习,注重与他们的情感交流,这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时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布鲁纳说过:“知识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利。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应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机会,只有那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课内学习体育的热情不断高涨,课外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新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不要过多强调自己的指导作用,不要过多地花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后天的学习上,而且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高的要求,会造成有些学生获益,另一些学生则可能会遭受挫折或失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促使每一节课学生都受益;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与学习成绩评价等方面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改革,从而使每位学生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体现了每一个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

  3.1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

  从健康角度看,每一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新体育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

  体育新课程更加倡导对体育学习“弱者”的关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强者”和“弱者”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激励他们主动、积极地投身于体育活动中。

  3.2注重发展性评价

  评价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在以往的体育学习评价中,体育教学评价过多地强调体育的功效性,注重于运动成绩的评价,体育教师往往是根据全国或省市的某一统一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这种评价往往对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关心,这就造成这些学生高人一等,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同学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培养和评价。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他评、过程性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教师在具体的评价中采用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是全面、科学的,评价中就应该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材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6,

  [2]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7,

  [3]季浏主编,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xx.5,

  [4]王众思主编,体验新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8,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27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5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15

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论文08-17

【通用】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6-21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2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篇11-06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10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精选15篇11-09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