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03 11:36:20 信息技术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集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集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它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运用故事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生动和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欲望。故事能紧扣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处在惊奇、猜想和期待的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人物与计算机界有关的大事,让学生感到学习信息技术既新鲜、有趣,又很实用。如在介绍WPS之父—求伯君的时候,教师可以把WPS与Word进行比较,然后分别介绍WPS与Word的主要开发者—求伯君和比尔盖茨。教师向学生介绍求伯君开发WPS软件的经过,学生从WPS艰难的成长历程中,了解到国产软件的开发所需的大量精力与财力,从而增强小学生应用正版软件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再讲解微软和比尔盖茨,学生了解了比尔盖茨的求学经历,知道比尔盖茨非常敬业,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全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充满了快乐的氛围。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微软公司全线产品(DOS、Windows、Office等),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了叶鹏和谐情境快乐课堂——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解了一些软件的历史,激发了学习计算机的欲望。

  2.巧设悬念,点燃激情

  问题是信息技术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问题是求知的动力。教师应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在信息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会积极探索,讨论交流,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的建构,享受学习信息技术之乐。例如在学习“金山画王”旋转图片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从图库中拖出了一张鲤鱼的图片,因为系统默认鲤鱼是向左游的。教师说:“这条鲤鱼在游玩时遇到了一条小鲨鱼,鲤鱼就要向右游往回逃跑。谁能帮帮小鲤鱼,怎么向右转啊?”顿时,学生兴奋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对图片旁边的六个按钮进行尝试操作,通过教师指导,最终学生掌握了旋转图片的方法,能够自如地把图片上下翻转、变大变小。这样就消除了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造快乐课堂,彰显信息魅力

  1.快乐游戏,张扬个性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是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最好的途径。小学生上课注意力易不集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电脑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其学习的疲劳感,让学生在玩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如在教学键盘指法要领时,教学内容特别乏味,教师给学生讲解手指摆放要求和指法要领,强行让学生去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愿意练习,课堂上一片混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如果教师把各个字母的位置和小键盘的作用讲解完后,设计游戏,并把指法练习融入“跳青蛙”游戏中去,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在游戏中掌握指法要领。游戏时,教师让学生用鼠标点青蛙的头部,它就会向前跳,每次只能跳过一个青蛙。学生为了在游戏中取胜,积极练习指法,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要领,课堂其乐融融。运用游戏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表现,积极参与,把“学计算机”变成了“玩计算机”,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2.注重实践,品尝乐趣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让学生要多练习,在练习中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要创设快乐情境,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编组,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做组长,在动手实践时由组长负责指导、检查组员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让他们明确目标,自主探究,获得成就感。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氛围中去探究、去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形成和展现个人观点,培养积极探究的品质,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变成润物无声的沃土,变成趣味盎然的乐土,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信息技术课,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茁壮成长,实现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2

  摘要: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小学语文教育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一种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和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引言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课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但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推进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过程中的问题

  信息技术为传统的教育体制带来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其运用显著提高了课堂效率,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并且对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也带来了冲击。但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则显得相对滞后。

  (一)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在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否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目前还没有定论。其整合水平的高低目前还完全取决于任课老师个人水平,而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信息化则需要配套的信息化教材去指导整个整合的过程。

  (二)教育方法的落后

  当前的授课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教授、学生识记的填鸭式教育为主,即便是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多媒体技术,也是老师如同解说员一般进行讲授,没有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这样的课堂自然很难产生较高的效率。

  (三)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传授系统知识体系具有不错的效果。教师和学生也适应了这种模式并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然而,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与内容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目标

  宏观的目标是进一步建设数字化的教学环境,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进程,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推进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时代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就小学的语文教育来说,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认知、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容

  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首先要说的就是识字教育,它是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信息技术与识字教育的结合可以通过一些识字教学的软件或者是课件来实现。其次是与阅读教学的结合,要让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感悟文章的内容并进行一些信息的加工和思考。再者,就是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整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口语教学设计出特定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与他人交流的兴趣。最后,就是与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整合,要求学生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获取和搜集相关的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快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对策

  (一)加强对信息化教材和教学用书的研发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信息化教材的研发。使用特定的教学用书来指导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后的课堂效率。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建立起一个与教学内容同步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激励学生在教学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如《鸟的天堂》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关于鸟的天堂的多媒体资料,引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在这种前提下再带领学生去阅读课文。在“众鸟纷飞”这一段讲述时,教师可以播放课前收集到的鸟活动时的一些影音资料,这样自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利用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也大大增加。学生也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教师提供的丰富的的网络教学资源来进行自主的探索,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同时自身的信息搜集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提高。如《草船借箭》教学完成之后,为了更多的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可以在课后让学生收集一些《三国演义》中其他一些经典的人物故事,举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课堂演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资料,这样学生可以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做到资源共享,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娟,朱酉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协同整合研究[J].文学教育(中),20xx,02:158-159.

  [2]孔娟,朱酉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协同整合研究[J].文学教育(中),20xx,04:41-42.

  [3]徐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5:133-134.

  [4]王天明.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xx,02:40-41.

  [5]吴东红.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整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05:98-9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3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1、众所周知,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对工作和学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教学方式的革新贡献力量,所以必须要加强重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有心理学家曾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测试,发现小学生的普遍注意力集中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采取的教学方式,应该主要将精力放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简而言之,教学策略的综合有效应用,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阻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质量的因素

  1、教学硬件设施无法全面改善。

  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导致地区性贫富差距较大,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教学资源的差距被拉大,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教育均能走在时代前列,而落后地区却连满足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还无法达到,无法满足教学设备的需要,即使是重点抓信息技术课程质量,也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和网络加以保障课程的实施,所以这就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难以发展的现状。

  2、部分教师对技能掌握不牢。

  正如上文所述,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和阻碍,所造成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资源无法全面普及,也包括了师资力量方面的落后。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和限制,此外教育机构方面存在的客观因素,都使得部分教师在计算机技术掌握方面较为欠缺,所以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导致学生对教师失去信心,学习兴趣无法树立。

  3、教师对自身要求过低。

  教育机构的特殊性,导致部分教师的工作观念存在偏颇,例如传统小学教师,从业要求较低,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所以很多老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态度。基于此种现状,也无法更新教学方式,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加以采取,反而因为省心就固守传统教学方式,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小学教育质量无法进一步提高的客观因素,必须要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并加以遏制。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可行教学策略

  1、教学情境设置,保持课堂生动性。

  笔者通过对部分小学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很多学生都反映之所以对信息技术课程无法保持兴趣,主要是因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都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就导致课堂上学生哑口无言、教师却口干舌燥的窘境,所以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求教师能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做出科学性的调整,前提是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保持课程的生动性,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要求教师可以列举事例(最好是可以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的场景和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富有热情的听课。

  2、保证教育公平,促进全面教学。

  保证教育公平,一方面是教育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教师能一碗水端平,拒绝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关于教学的硬件条件,主要是依靠相关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教师方面要求恪守教学公平,不能存在对尖子生多加关照,对落后生却不闻不问,这样只能加剧两极分化,让落后生更加提不起学习兴趣。

  3、设置任务驱使,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个人认为可以借鉴任务设置的方法,这就比较强调学生的自我操作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主要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参与其中,所谓任务的设置,就是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将今天需要完成和掌握的知识,利用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例如做word文档,标题的字体,格式等系列的操作任务,而老师也必须时时关注,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任务的指导和帮助,如此一来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

  四、结语

  由此可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不容忽视,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制约,革新教学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总结全文,个人认为需要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诱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其中的问题加以阐述,尝试性提出意见,旨在革新旧貌,促进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4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为教师教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师能更好地展开教学,也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画面,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课堂上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恐龙》一课,如果在导入课文时,播放一段恐龙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向我们展现了恐龙家族的生活情景,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这段视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课文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美的语文课

  书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如《庐山的云雾》、《拉萨的天空》、《西湖》等展现自然的美文。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此时,如果单凭讲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无法领会到“美”之所在。因此,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庐山千变万化的云雾;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美丽的西湖,再加上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语文教材中涉及内容比较多,知识也比较广泛,可以说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课文中的许多人物故事、科学知识、自然现象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信息技术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在教学《问银河》一课时,课文中出现的“伸着大鼻子的货轮”、“斜拉桥”、“葛洲坝水力发电站”、“拦河大坝”这些事物都是学生从没见过的,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阅读。为了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事物的特点、作用,我就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上,给他们呈现出一幅幅图片以及它们的特点、用途,这样学生先前遇到的困难就能迎刃而解了,阅读起来也比较顺利,而且在阅读的同时,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又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中,教学完课文以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看了一段课文视频,在视频中,配合着音乐,将王二小壮烈牺牲的一幕、敌人的凶残都刻画得生动形象,人物的特点也跃然于学生的眼前,每个学生都静静地看着,脸上露出心痛、愤怒的表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他们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为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提供帮助

  语文涉及方方面面,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因此,要想更好地学好语文,必须做好预习作业。例如,在学《“东方之珠”》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查阅相关“东方之珠”的资料,有个客观的印象,为深刻理解课文作铺垫。经过学生的查阅资料,学生会了解到“东方之珠”就是香港,然后从网络上可以浏览香港的各种资料。这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习人物故事,历史故事时,经常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这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突破重难点起到关键作用

  重难点是一节课的主体部分,抓住教材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学生无法通过文字来理解,此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展示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场景,又能设置一些教学悬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航天飞机》一文,对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的描述: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有的学生想象不出,这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出示一架“航天飞机”,让学生观察其外形,便一目了然。还有让学生理解航天飞机的“飞得快”这个特点时,我们可以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看“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的距离,再比较“普通飞机要飞行4个多小时,而航天飞机只要7分钟”来说明航天飞机速度快。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在以往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苦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学生之所以会“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主要是因为缺乏写作兴趣,缺少写作素材。现在,有信息技术的视频、图片辅助,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如《为动物设计名片》,以乌龟为例,首先出示乌龟的图片,引导学生们观察乌龟的外形特点,并相机板书,再指导学生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接下来播放一段“乌龟的生活习性”方面的录像,让学生对乌龟有总体印象,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录像组织语言,说一说对乌龟的了解。有了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录像,学生写起乌龟来也得心应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又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能够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更精彩。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5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合作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急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学应真正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实现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快乐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为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创设有利条件,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互动学习能力。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媒体也得以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教学媒体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无论从教学规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手段上看,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学校的功能和结构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让智力在"奇"中发展

  "奇"是指教师所传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使学生感到新奇、刺激、有趣、迷恋,从而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少年儿童具有易被新奇或超常现象吸引的好奇心理。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根据现实生活,借助现代媒体的优势,创设这样一组卡通画面,骑着圆形独轮车的卡通从画面中缓缓地行驶,紧接着驶出一辆正方形的独轮车,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一上颠簸的行进着。这样生动形象的卡通生活画面不仅让学生有了感官的刺激,更让学生从感官的刺激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问题由然而生:为什么圆形的独轮车不会上下颠簸?这与圆形有什么关系?等等,带着对问题的好奇,从而产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究圆形的秘密的动力和兴趣。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大胆质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培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

  二、让智慧在"动"中闪光

  课堂是学生的,教育者要让学生得到大量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因"动"而学,在充满情趣的动态学习中实现数学学习的提高,各科教学的快乐、高效,是我们在实验探索中的一种尝试。实践证明,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眼脑手口动起来,让课堂激情起来、动态起来,事半公倍。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类三角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使三角形转化为已学图形,推导出其计算公式,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经验,这时不断剪、拼、折的探索和教师的点拨启发,想出了多种方法。在操作中学生有的用"倍拼法",有的用"剪拼法",有的用"折拼法"。这样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自己动手操作,不但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新知,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智慧在动中闪光。 习活动氛围。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不仅仅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欢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到了学数学的价值,达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其内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做到自主探究,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又如应用题教学,我从思维角度,设计趋向思维发展的灵活性;从形式上,根据实际生活情境,借助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不是单一的选择,而是面对众多的品牌、样式、价格等诸多因素,他们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由教师强加的。因此,我根据生活实现,创设了有利于实践活动的问题情境:一名学生带了20元钱到佳乐家超市购买文具,出示标有各种品牌、价格和不同样式的文具实物图画,问:1、现在这名同学要购买一支钢笔和二块橡皮,请你帮他选购,并列式算出购买文具所需的价钱。2、他用这20元钱能买到些什么?学生开始讨论动脑思考,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被激发起来,思维便如脱疆的野马,纵横驰骋,这样呈现形式熟悉可亲,化抽象为具体,提供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即能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筛选和判断的能力,使枯燥、呆板的应用题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媒体教学在这里起到了"动一子满盘全活"的作用,同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让知识在"乐"中增长

  数学教学要超越计算的层面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但也不能脱离计算这个基础、工具。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简单数学题的计算,既是重要的,也是枯燥的。这时,我就充分运用自然界中的美,将活泼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

  在"6的加减法"的教学中,我运用电脑工具,将6都写在一朵花的中央,每一个得数是6的算式都是一个花瓣,学生每找出一个这样的算式,就给花儿沾上一片花瓣,利用"花开几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6的加法;我又用多媒体电脑在每一只小动物的身上都写一个算式,叫小朋友们给每个小动物找一个好朋友,利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学习6的加减法:我还在教学中,设计一棵果树,果树上挂满了许多的果实,每一个果子上都有一个算式,要求学生用"摘果子"这个游戏来练习计算。游戏生动有趣,深得学生喜爱。通过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学生感到学习既轻松又快乐,主动地走进课堂,更热爱快乐的数学课。

  四、让学生在"玩"中成长

  儿童心理研究结果明确提出:想要孩子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孩子科学有趣地"玩"。要将"玩"合理地"存在"于教育之中。

  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及生活实际,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等,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出示大自然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抒已见,激发探究的兴趣。)再出示具有对称特征的精美美工剪纸作品。引导欣赏、感悟、发现。(生惊叹!感叹美!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你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剪出具有这样特征的作品?(生兴趣高、跃跃欲试)学生自主创作,积极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展示作品,共同欣赏。创设时空,让学生在玩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汇报过程,展现思维。说说你是怎么剪出美的作品的?(归纳:一构思、二折、三画、四剪的过程)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像这样的实物或图形我们把它称为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哪些同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就这样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在边欣赏边玩边操作中掌握了轴对称图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6

  [摘要]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使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使教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优化了教学过程,收到了实效。

  [关键词]

  信息技术;低年语文教学;整合

  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彰显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使教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优化了教学过程。笔者不断尝试着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使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与学习,最大限度地达到感染学生,收到了实效。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浓厚

  汉语拼音是帮助认识汉字的有效工具,直接决定整个人生阶段汉语的使用水平。在传统的拼音教学中,教师主要让学生机械地去认、读、背,枯燥乏味,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如果在恰当的时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课堂营造了和谐、愉快的气氛,获得教学的实效。例如,在教学声母《j、q、x》这一课时,“j、q、x和ü相拼,ü的两点要去掉”这个拼音规则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有些老师编了顺口溜:j、q、x小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固然孩子能通过这个顺口溜记住j、q、x和ü相拼的拼音规则,但很不人性,有点残忍。于是笔者把顺口溜改成: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动画:在鲜花盛开的小路上,从远处走来了小ü,看见j、q、x三个小朋友,就很有礼貌地把头上的帽子(两个圆点)摘掉,然后和j、q、x快乐地手拉手玩耍起来,同时动画跳出ju、qu、xu三个音节。当时课堂上充满了惊讶声、赞叹声。再比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时,笔者利用课件制作一张动感情境图,这样动感情境图色彩鲜艳,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授课过程中,先出示整幅图,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经过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看到了月亮。我接着问,是什么样的月亮,生答圆圆的.月亮。然后我进行课件操作,出现yuányuè并伴有鼓掌声音,学生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很快乐。通过色彩鲜明的动感画面,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再加上生动有趣的悦耳音效,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营造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使学生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汉字学习更加形象直观

  汉字教学包括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初学生字,独体字很多,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出示指导意象图,就很形象,对学生识字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在教学“日”字的时候,笔者就用课件先出示书中“太”的图片,接着演示“日”字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日”的字形,并理解了“日”就是“太阳”的意思。还有“水”“人”“月”等很多独体字都可以借助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这些汉字形象记忆,不但会牢牢地记住字形,还能理解字义,对将来词语的掌握和运用奠定了基础。

  汉字的书写,堪称是一门艺术,然而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则是单调、艰苦的。他们自我观察汉字结构的能力很弱,更谈不上写工整、规范。笔画、笔顺写错误、写颠倒是常有的事,一堂课下来,写不了几个字,师生都为之苦恼,极大程度影响了写字教学的效果,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要创新写字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于是,笔者在教学汉字前,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认识相关笔画,接着给学生演示生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样直观演示,学生很快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迅速记忆。最后,老师再通过板演,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生字字形的掌握。写字之后,把学生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学生观察,直观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激发写好字的愿望。

  在低年级儿童汉字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识记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识字的能力。教学媒体成为学生感知和认知的工具,学生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很有实效。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让阅读教学生动活泼

  阅读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今后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是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束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了信息技术的结合,阅读教学明显生动起来,效果截然不同。例如,教学《从现在开始》这一课,笔者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以一幅设计精美、生动形象的动画,配上效果逼真的声响,把学生轻松带入到动物王国中去,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吊足学生好奇心,学生强烈关注有哪些动物参加“万兽之王”的竞选。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这里信息技术手段为阅读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课堂教学进入高潮,我安排了部分学生进行现场电脑操作,感受现场点击操作动画的愉悦之情,进入角色,深切了解猫头鹰、袋鼠、小猴的生活习惯,明白心中有他人,尊重别人的道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们就在轻松愉快、活泼生动的教学中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总之,我们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进行整合,通过精心设计课件,利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充分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纪存国.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xx.

  [2]蔡连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20xx(47).

  [3]唐俊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xx(9).

  [4]吉经彭.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xx(26).

  [5]程国生.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民风:科学教育,20xx(11).

  [6]康燕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9).

  [7]郑瀛泽.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旬刊,20xx(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7

  现阶段,多媒体信息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育行业中也能够得大范围的使用,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合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创设情境,使他们融入其中,对学习更加有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虽然说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但是若是教学利用不当,就会起到反面的作用,对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都具有严重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多媒体信息技术知识一种辅佐教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不能够将其代替全面。比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将文章完全移到大屏幕中,透过屏幕来讲解,这种方式使得小学生们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在课文的内容中,这种方式就不会将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有极有可能会出现反面的作用。其次,在利用多媒體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强化培养。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资源,这在一定层面上就阻碍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的发挥,为了确保小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中强化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就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能够完全的依靠。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深入文章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会有许多绘声绘色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都会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遐想和向往。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们体会到文章中的美景,这样就能够通过景物来揣摩出作者心中的感受。多媒体信息技术有视频、动画和图片等方式,合理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够为学生们展现出美好的景物,为小学生们创设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在进行《秋天来了》这首现代诗的学习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让学生们观看到秋天的美好景物,让他们实际的感受到秋季的魅力,再充分结合诗歌的描述,通过朗读就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秋天的魅力以及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2.情感再现,让学生们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小学生这个群体是思想和情感萌发的时期,对一些事物的表达和感觉都不是特别的敏感和深有体会,面对文章中作者描述的事物,他们不能够全部的理解和掌握,他们只能够接受经历过或者能够达到他们理解能力范围的情感。大多数的学生阅历都不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与作者的实际意图一定会有所出入。但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情景再现,给小学生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够强化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藏铃羊跪拜》这篇文章中,小学生们对藏羚羊是一种频临灭绝的物种还没有确切的了解,对作者呼吁大家对动物加以保护的思想还没有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他们观看关于藏羚羊的纪录片,这样就能够让他们明白生命的重要和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在充分的结合文章的内容,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渺小和重要以及保护动物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3.创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大脑中还没有摄入太多的内容,所以他们的`记忆力要高出成年人,但是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让他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背诵课文,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也曲解了背诵课文的目的。所以,就要先让他们对文章有所理解,在通过文章表达的内容和意图来背诵,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背诵的速度,还能够强化他们掌握知识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一进步提升小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文章中表达的内容情景再现,这样就能够促进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比如,在进行《马诗》的学习中,在要求学生们背诵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观看马的清晰图片,使得学生们在图片中定位诗中所描绘的景象,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促进小学生们对这首诗的背诵速度和对这首诗的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教育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和信息化,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和动态性,这能够符合小学生这个群体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范围,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8

  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冲击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也成为可能。是否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创设以学习者、知识、评价为共同体的学习环境框架,使儿童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均得到相应提升,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汉语拼音教学的改变

  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首先接触到的是拼音,拼音教学过程是否有趣,是否适合时代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拼音教学主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读和写完成教学目标。由于刚入学的学生仅有六岁多,手上的关节和肌肉群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大量的写成了摆在学生面前的最大困难,导致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如何把学生从繁重的“写”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同时还能使拼音学习更加有效,成为第一个实验任务。于是我们尝试着把拼音教学和认识I盘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学习拼音时记键盘,在记键盘时学拼音。即在传统的以“读和写”为基本拼音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添加“打拼音字母”“打音节”的教学环节,“打拼音字母”“打音节”为新课程强调的“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打”的介入,使原有单调的拼音认读方式变得富有灵性,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识字教学的转变

  许多心理学实验和无数教学实践经验都告诉人们:有意义的图形容易识记,无意义的图形难以识记;特征显著的`形象容易识记,特征不明显的形象难以识记;差别大的对象容易辨认和记忆,相似对象的辨认和记忆不仅难度大,而且是大脑的沉重负担。方块汉字,远比无意义的、相似处很多的拉丁字母容易辨认和识记。作为表音的拉丁字母,它的形不仅与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所表的音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人为的、随意的、外加的和偶然的联系,而汉字的形不仅表音,而且与义之间有直接的、更深刻的联系。所以,儿童在识记汉字时,其难易自然极为不同。汉字输入既是一种技能,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认知工具,汉字输入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识字和用字能力以及今后运用计算机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所以刚一接触识字教学,就可借鉴信息技术下拼音教学的经验,把“打字”融入教学之中。通过打字不仅提高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而且加大生字在学生面前的“复现率”。在操作过程中,不仅把打字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家庭作业布置时,也加入“打字”这一作业类型。

  三、以博客为平台的阅读教学改革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讲”和“读”为基础的,对于只有四十分钟的阅读课来说,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口语”显现出来的,即不管是学生提问还是读书、交流都与“口语”表达有直接关系。如何在摄入信息技术的同时,把学生“书面语”表达也发展起来,同时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激励性原则”“多元化评价理念”等,成为研究的重点。经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了把“博客”作为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媒介的实验思路。即把课堂教学和学生回帖结合起来,针对一篇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片段,给学生留够充足的“回帖交流”时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以博客为平台的阅读课教学,还给学生提供了随机浏览全班学生帖子的机会,并因网络展示不受时间限制。使得“交流”得到延续,即使是放学后,孩子们依然可以打开电脑阅读或感受其他同学的帖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

  四、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改变

  与国外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相比,中国汉字在认识和书写方面有一定难度,加之小学生在上学初期只有六七岁,写字能力还比较弱,致使教育同仁一致认为写作训练的最好时期是三年级。其实,国外很多儿童教育研究机构认为,六七岁是孩子表达能力最重要的发展期,此年龄段的孩子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想象力丰富.如果在该年龄段开始写作训练,将会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对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进行了统筹规划,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下的拼音教学”为“信息技术下的识字教学”打基础,“信息技术下的识字教学”又为“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提供准备的实验研究思路,使提前写作成为可能。同时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展的境界之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9

  论文精简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要使信息技术能真整合于教学中,其核心是要做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特别是以中青年教师为培训主体,以其中的的积极分子为中坚力量,有针对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核心培训模式正在分阶段地展开。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数学教学;学科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究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培训学生创新意识、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有幸到眉山市参与学习了“全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专家教授们精彩的讲座、优秀教师们生动的课堂,像一阵阵暖暖的春风,不时从我身边拂过。静下心来细细梳理几天的学习心得,发现原来小学数学教学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竟有如此多的奥妙。有什么心得与大家分享呢?

  二、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改革

  黄爱华老师在“认识百分数”教学中讲到:“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在生活中找实际应用的百分数:青岛啤酒的酒精度34%,绍兴啤酒的酒精度15%,酒鬼酒的酒精度5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说出百分数的“好处”“意义”以及分数与百分数的异同,较好地体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罗建华老师在应用计算机进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移动、联通、电信哪种手机话费支费比较合算,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场景展示让学生觉得从课堂走进了生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课堂与生活的融合。

  冷继高老师在“打折问题”教学中,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通过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打折”“优惠打折”等实例让学生感受 “打折”的实惠,培养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念,让学生通过科学的计算,了解各种促销手段对消费者心理上作用。教学中提高了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扩充了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朱纯瑶老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借助全运会110米跨栏比赛视频展示和情景图,让学生通过观看刘翔、纪伟比赛视频实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比较快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探究的数学活动中去。。

  张齐华、卢秀娟、徐文斌几位老师教学时也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发探究、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同时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奥秘。

  三、信息技术运用下的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思考数学问题需要更多时间”。这句话是黄爱华老师的课后感言。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认知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获取知识,更是个人的独立”。其实,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都在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可是有时却事与愿违,感到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堂课只有40分钟,时间短,知识量大,教学任务要有计划地完成,如果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留足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是否能真正地提高学习效率呢?能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吗?有的老师不能大胆地尝试课堂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依旧使用老方法,照本宣科、牵着学生鼻子走,这就会严重制约学生的独立思考。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落地的措施,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是空喊口号就能做到,更需要有落地的措施、勇于实践的智慧。什么是“落地的措施”呢?在一次讨论中,有老师向黄爱华老师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您的课堂上,您是如何驾驭好您的课堂而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的”?当场掌声雷鸣,说明很多老师都很关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黄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我的方法很多,就给你们讨论一个比较适用的,课堂上我采用的一个‘一打三’的组织教学方法。什么叫‘一打三’呢?就是学生四人一小组,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小组内抽一个代表发言,如果你回答不了,那我就打其他三个,但是打他们是打笑,别打哭,要打得他们服才能有效果。我想这就应该是课堂管理体系中的“落地的措施”吧。

  (二)、有实践的智慧,借助信息发展学生思维。

  什么叫“实践的智慧”?专家讲到:“智慧”要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曾经有许多老师采用开小班的方式辅优补偏,但现在,很多专家认为这种方式是“假爱”,是“劳民伤人”。因为你没找准关键,没改变方法,再把课上一遍学生不懂的未必就懂了。记得有老师在我耳边说,他教的几名学生,头一天相同的一个字教他读了几十遍记得了,第二天来全忘记。而我听过一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她在教学生字的时候,让学生自己说出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结果像打开了魔袋一样,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自己的好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能牢记所学的生字,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再进行小组讨论的形式或个别指导,使其记住为止。由此看来,办小班的方式“辅优补偏”走的其实是一条弯路。“因材施教,独立自主”应该才是最好的“辅优补偏”。

  我们从最贴近学生的地方出发,从最细微的地方做起,唤醒学生内心潜藏的创造力、思考力和学习力。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学会探索、尊重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育人的内核。

  (三)、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

  宋乃庆教授在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中”,针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讨论。他问道: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经过一场激烈互动之后,宋教授作出这样的总结:“什么是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愉快的教,学生愉快的学;什么是有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借助信息技术主动学习就是有效教学。”

  那么,我们数学老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呢?如果你一说上数学课,学生都就讨厌,甚至看见你就讨厌,这样的课能使学生学好吗?反言之,如果全班学生都喜欢上你的课,看见你脸上就洋溢着微笑,这样的课会失败吗?的确,“数学教师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把学生都教得讨厌数学。”有研究显示,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和教学信息化?专家认为,主要凭借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恰当地采用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特别强调的是多采用赞赏、激励的办法。

  五、结束语

  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数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借助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生。有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强有力的工具,学生更乐于投入到现实、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我们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促使我们在数学教学路上,也有了更多的新思考……[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代化教育工具、信息技术发展对于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小学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 需要兼顾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与识文断字能力的培养, 涵盖面积广, 单纯依赖于传统课堂教学手段, 总是会有所疏忽。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 能为课堂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对教师开展一体机技能培训

  在交互式一体机培训会上, 学校本着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追求小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有效性, 达到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为目标对教师重点讲解了一体机软件的应用, 介绍了交互式一体机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技巧, 比如笔迹、字体、颜色的变化, 便捷式擦除方式, 多媒体文件的插入、组合, 学科教学工具等。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除了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一遍一遍地教学生读课文, 还用不同的方式, 不同的语言引导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好一点的就是花费过多时间与精力下载或者制作课件, 可很多时候总有油点上了灯不亮, 使人留有遗憾的感觉。交互式一体机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其操作方便快捷, 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 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对于交互式一体机的知识技能, 每位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掌握和运用。

  二、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情境构建

  语文学科是重要的人文学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相应的字词, 还要知道内涵的人文底蕴, 而这些绝不是单纯地依赖机械的讲解就能完成的, 需要教师有相应的情、理、景融入进去, 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创设情境, 通过文本、声音、图片等多种要素的融入, 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例如,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接将美丽的海底世界展现给学生。小学阶段学生生活阅历尚浅, 即使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 他们想象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当教师将海洋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他们才能意识到场景的壮阔。再如, 在教学《雪地小画家》一课时, 看似十分简单的话语, 但是没有多媒体技术, 学生只能通过“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来想象那些动物的脚印应当是什么样的, 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 学生能够理解对雪景的赞美之情。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教学情境, 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基本运用, 也是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基础内容。

  三、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辅助

  借助于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将一些“微课”等素材带入到课堂中, 实现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微课”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出现的重要教学辅助手段, 能够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学习等方面的多元辅助。在课前阶段, 教师可以先将微课发送给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在课后阶段, 学生利用微课内容, 可以实现对知识点的复习。由于微课本身言简意赅, 直奔主题重点, 学生利用其复习能够直接抓住重点, 实现自主复习。在课堂教学中, 微课可以为教学工作提供辅助, 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除此之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识字环节往往是让教师着急的内容, 想要让学生记住、会写这些字, 难免需要重复、模仿,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巧妙融入一些游戏的'环节, 如看图填字、人机对话等。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关注,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字词[1]。

  四、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展开家校合作

  多媒体技术除了在课堂中可以推动教学, 也可以成为沟通的途径, 借此展开家校合作。在小学阶段, 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教学生语言相关的基础知识, 也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就在于需要大量的阅读以支撑,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 绝不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完成的, 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强, 却很难长时间投入的阶段, 也是家校合作十分重要的阶段。教师与家长的交流, 能够实现家校互通, 使家长对学生全面了解;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可以指导家长, 倡议家长能够为学生构建丰富的学习氛围, 进一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等。小学阶段, 家长对学生的陪伴, 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2]。

  五、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获取更多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技术的融入, 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一方面,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需要有大量的教学资料作为支撑, 其中很多专业的站, 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 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 学生可以自主地获取一些学习资源。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项涉及广泛的内容, 需要大量的资料作为支撑, 阅读一篇文章需要简单了解作者、背景等。这些除了教师的讲解之外, 还需要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自主地进行素材搜集。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变, 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信息技术与教师的语言艺术的巧妙融合为课堂增添了色彩, 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1

  一、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要有所创新,没有创新的教学就没有创新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所以,教师要具备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够应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中,通过变换文字的颜色和形状,给学生一种新奇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如同具备了动力,动力是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教师不限制学生的思想,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想象,学生肆意发挥自己的思绪,就可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灵活应用教材有效延伸和拓展

  新课改实施后,一个很创新的教学理念就是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这样,教材中内容的应用可以由教师灵活掌握,适当地延伸和拓展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不那么僵化。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要学生获得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能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才能具备创新的动力。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性很强,在实践中,教师要发散学生的思维,给他们足够的创造空间。将教学内容适当地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分层次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摸索,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赛尔墩 单位: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兰干乡模范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2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重视教学手段的新颖,课件内容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为了方便会在互联网随意下载关于品德教学的课件,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即使与所学内容相关,但是效果却不怎么好。在课堂上,有些时候教师将下载的课件直接利用,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屏幕上不断闪过的课件显得非常死板,没有任何生机,虽然画面很绚丽多彩,但是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只会去看而不能思考,这样也就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2、信息技术引入,代替学生实践体验。品德教学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不按照事先的设计教学,只是按照课件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很好。然而,在实际的小学品德教学中,参与人员较少,呆板的教学模式达不到教学目的,也不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只是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学习知识。

  3、授课内容较少,只注重信息技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考虑到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处境,因而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场景就是,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授内容,学生却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学生看完课件时不知道从中学习到了什么,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只是看着屏幕不停地闪烁,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因而,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处境与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领他们进入教学情境中。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1、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引入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是为品德教学服务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出现的,它让教学更加绘声绘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信息技术引入一定要以品德教育为前提,不要注重数量,而要注重质量。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使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具体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合适的课件进行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2、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现实生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技术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加强学习新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教学内容也会变得生动有趣。

  3、将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内容、品德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整合起来。在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内容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更新比较及时,所以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应对其内容进行修改,使其符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品德学科的教学。其次,信息技术与品德教学方式的整合,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应该适应现如今的潮流,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对于课件的制作要结合现实教学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教师就要寻求新颖的教学模式,搭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与平台,将难以讲授的内容简单化。最后一点就是,不要单纯地引用信息技术,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爱好以及接受的方式,不要盲目地引入不恰当的方法。在学习中,信息技术就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它起到了促进教学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让他们想学习,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兴趣。

  参考文献:

  [1]虞希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7)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3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我国中小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地区不平衡性,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教育上的差异。在经济交发达的地区,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信息技术教学也得到了普及;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学仍未被纳人中小学教学的课程体系中。

  从整体上而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是相对较低的,并且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

  2 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以及其成绩的提升,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得到推广的中小学中,对其教学的认识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片面性,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既要使学生理解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其实质,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足,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3 教学设备的配置上存在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

  就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基教学设施的配备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对于硬件的配置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等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从而也就限制了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4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师资力量的配备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教师兼任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这就使的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知识讲解以及操作上指导不到位等现象。在教师资源的不断引进中,教师专业素养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完善措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要不优化学科体系建设,使得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并且要注重教学的完善等,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真正地被推广,实现其教学目标。

  1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技术教学奠定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推广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的配备以及软件和系统的更新换代等出发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该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应注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授课的需求,为学生的实践联系提供充分的资源和保证,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序开展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

  2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推动教学的完善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数学等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对学生素质提升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地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明确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完善,保证其各项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4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能够更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教学对于中小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基础设施的配置、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方式的完善等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并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保证其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兆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进构想[J]。中小学电教:下,20一0(6)。

  [2]张宏,阳晓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xx(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4

  1信息素养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该技术的飞速进步,使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依赖,并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当中。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信息的泛化,受到多元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一些道德因素成为了信息素养质变的主要影响。总的来说,信息素养包含三方面内涵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指的是人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信息能力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信息道德则有着更为广泛的覆盖面,针对的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性。可见,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与道德素质,而新时代对于人才的界定有着新的标准,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一项指标,从小培养也就体现出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就直接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

  信息素养并非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化的德育教育,因此教育的养成是一条漫漫长路,且任重道远。小学生正值接受教育的基础时期,也是打好人生发展之基础的重要时期,教育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同时对于其未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2.1通过信息氛围的创设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意识的培养将直接作用于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追求信息的自觉性,提升信息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力。对此,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互联网的优势性魅力,使学生能够看到信息世界当中的缤纷色彩。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网络并不陌生,但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显然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来有效处理各类事务,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教学应当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比如可以以贴近小学生生活为立足点进行教学,设置教师信箱等栏目,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分析能力。

  2.2以“寓教于乐”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小学作为教育历程的最基础阶段,决定了信息技术学科亦是相关技能与知识教育的起步阶段,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体现,在与是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和检索,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编辑与上网能力,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生成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利用网络服务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最基本目标。本文认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尤为明显,并且认知水平决定了只有寓教于乐,才能有效激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打字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效果,而类似于“金山打字通”这种打字游戏软件的应用则能够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打字的要领。衡量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是否能够高效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检索。本文认为对于这项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除了进行基本的操作教学之外,还要积极强化对小学生搜索内容的引导,以保证所有的知识均能够切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帮助为宗旨。另外,当前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最明显体现就是信息技术交互性的优势,各种交流软件的应用已经普及,培养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意义重大。对此,教师应当重点引导学生在特定的适合儿童上网聊天的软件当中进行信息交流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处于健康的环境下。

  2.3灌输“文明用网”思想强化学生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具有着极其广泛的覆盖范围,当前的互联网当中充斥着诸多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均起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中筛除糟粕,保留合理价值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成为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举措。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大对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使小学生认识到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大力培养小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安全意识,通过“文明用网”理念的灌输来强化学生的信息道德建设。

  3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能力与道德三个层面,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在很大意义上体现于此。因此,教师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应当紧密围绕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确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护航,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小学生的学习较为重视,家长与社会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知新科技的能力,但是,目前部分小学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过程中,还存在较多教学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对教学做出详细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改善自身出现的教学问题,为小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教学评价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有着全新的改革,对新型的教育教学都比较提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教师可以在评价结果中,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学生的不足,着重培养学生的优势所在,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优秀信息技术人才,使社会得到良好发展。

  1发展性教学评价内涵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发现小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将独有的个性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信心,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培养,使其可以更好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民主眼光看待学生,不仅奖励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还要鼓励学习较差的学生,评价的全过程都要实行公开、透明。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信息与知识初步积累的时期,发展性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最为合适的,教师可以根据发展性教学的需求,对学生加以严格的监控,在此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性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授课态度有着较大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身的特性,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性教学就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使教师可以适时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小学生能够良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良好作用。

  2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评价教学应用策略

  2.1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评价: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实际操作课程是较为重要的,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任务,所以,教师在设置授课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较为简单的基础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信息技术《电脑能干什么》一课时,要为学生讲解如何从计算机中获取知识,如何查找学习资料,在此之前,教师必须教授学生操作过程,此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发展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评价,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习惯,教师并不是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是要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加以了解,对操作不合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1]。

  2.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评价: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加以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方法加以评价。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信息技术《大小写字母混合输入》一课时,首先,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良好的基础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输入字母的过程中,有没有按照教师所安排的方法进行输入,发现学习方法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立即对其进行纠正,保证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另外,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一阶段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字母输入比赛,要求学生以最好的输入形式进行输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监督,选取输入方法较好、输入速度较快的学生进行表扬与奖励,发现输入方法较差的学生,不要对其进行惩罚,教师应该适当的鼓励学生,使其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增强学习信心[2]。

  2.3重视系统性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发展性评价中的系统性评价。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注意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效率,但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记录,很容易忘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系统性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在网络系统中,创建学生记录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效果,将学生的进步情况加以记录,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对每名学生制作教学计划,阶段性的对其进行考察,教师可以凭着对学生的记录,考察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归纳多数学生的错误性学习,教师要利用所掌握的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考核方法,考试卷只作为成绩判定的基础,教师也应该将学生的进步情况纳入到成绩判定中,学生的考试成绩要以信息档案形式公布,在表现较好的学生信息档案中,添加一些新颖的文字与图片,以达到表扬的目的。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其学习的信心,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不必要的后果[3]。

  2.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还要重视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准备好课程的结构,在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做总结,使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反思,同时,教师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对彼此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适当邀请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家长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之后,可以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关注,有利于发展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4]。

  3结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发展性评价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劳旭艳.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实践应用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33):75-75.

  [2]张成.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29):98-98.

  [3]施建靖.发展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3(27):82-83.

  [4]严佩宜.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2(9):57-5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1-0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1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05-30

【优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20

(优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2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精]06-16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06-1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荐)06-14

[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08-17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11-09